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九中 2013 级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 150 分,答题时间 120 分钟 一、本大题共 13道题,共 29分(13 题,每小题 3分;413 题,每小题 2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 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B.凌南地区虽地域狭窄,物产匮乏,但由于大力开发绿色农业,方寸之地,拓出了发展的空间。 C.得知了徐悲鸿去世的消息,她打开身边珍藏着的悲鸿早年的妙手丹青,不由得泪下如珠。 D. 在我父亲的记忆里,那是一段极为特殊、不堪回首的岁月,人事的变迁如白云苍狗,谁也无法预 料。 答案:D 项(解析A 项,叹为观止:形容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是一个褒义词。用在弄虚 作假,蒙骗上级身上,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B 项,方寸之地是指很小的地方,用来指人心。 此处望文生义。C 项,妙手丹青:指技艺高超的画师。丹青,绘画的颜料。本句误用为画作。D 项, 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 乐的人性化服务。 B.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 友感到宾至如归。 C.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 发展的战略课题。 D.在现代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更加密切,口语交际能力有助于人们加强合作,增进理解,对于个人 事业成功也有着重要影响。 答案:C 项(解析A 项,搭配不当。 “创造和后面的服务”搭配不当,可改为“最大限度地为旅客 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为他们提供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B 项句式杂糅,可将最后一句改为“以使从 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D 项,语序不当,应为增进理解,加强合作)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_,_,_,_,_,_。这样才能有效解 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 B. C. D 答案:C。解析起领起作用,应位于开头;由“因此”连接;是具体措施,先有机 制,在执法,之后是淘汰、震慑,是后文“这样”指代的对象,应在最后。 ) 4. 文学常识题: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 ( ) A. 朱自清,号秋实。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著名的爱国知识分子、民主战士。著有诗文集 踪迹 ,散文背影 欧游杂记等 B.兰亭集序也称兰亭序 ,作者王羲之是我国西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C. 苏轼,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文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 其词开豪放派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 “一门父子三词客”是指北宋苏洵、苏轼、苏辙。 D. 王安石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 中,以其号命名。其作品有说理散文游褒禅山记 伤仲永等。他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 的改革家” 。 答案:c.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 A.采薇/思维 戍守/壬戌 倚靠/杨柳依依 B.即使/觊觎 聘请/驰骋 荆棘/亟待解决 C.冠名/衣冠 虚诞/垂涎 稔熟/光阴荏苒 D.羽翼/希冀 狼藉/蕴藉 管弦/扣舷而歌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匪我愆期 愆:拖延 不遑启居 遑:恐慌 謇朝谇而夕替 替:废弃 伏清白以死直兮 伏:保持 曾不知老之将至 曾:曾经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享有 则其至又加少矣 加:加上 枉用相存 存:问候,怀念 B. C. D. 答案:B。解析排除遑:闲暇。曾:竟然。加:更加。 7.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道:有碑仆道/何可胜道也哉 B.属:举酒属客/举匏樽以相属 C.如:纵一苇之所如/如怨如慕 D.修:况修短随化/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答案:B。解析道:道路/说。属:通“嘱” ,劝酒。如:到,去/像。修:寿命长/高高的 8.下列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悟言一室之内 抱明月而长终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举酒属客 况修短随化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长乐王回深父 虽趣舍万殊 歌窈窕之章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悟通“晤” 冯通“凭” 属通“嘱” 狼籍通“狼藉” 父通“甫” 趣通“趋” 9.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有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孰能讥之乎 B.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其 吾其还也 以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C. 其声呜呜然 D. 扣舷而歌之 然 不以为然 之 纵一苇之所如 何为其然也 曾不知老之将至 答案:B 解析 A 副词,难道 副词,还是 代词,自己,我 B 介词,因为 介词, 因为 连词,而 C 助词,拟声词词尾,表状态 形容词,正确 代词,这样 D 助词, 不译 动词,到,往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0.下列句中加点词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所以游目骋怀 B.凌万顷之茫然 则席地倚墙而坐 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寄蜉蝣于天地 D.或取诸怀抱 国家之事糜烂至此 答案:A 解析 A十一:古,十分之一;今,数字 11 所以:古,所用来;今因果联系或实在 的情由 B 茫然:古,旷远的样子;今,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C 非常:古不寻常;今,副词, 很 D 怀抱:古,胸怀抱负;今,抱在怀里胸前心里存有心胸,打算 11.下列句子不全含有活用的一项( ) A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B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足以极视听之娱 D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答案:D 解析 A.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长,高使动 B.名词用作动词,弄错。贤、少长形容 词作名词 C.数词的意动用法,把看做一样。极副词作动词 D 东西名词作状语 12.下列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B )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后) 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宾前)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 史公云(状后)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省略) 何为其然也?(宾前) 此非孟德之困 于周郎者乎(被动) 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省略) 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省略)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判断)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状后) 是造物者之无尽臧也(判断)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定后) 距洞百 余步,有碑仆道(省略) A | | B | | C | | | D | | | | 13.下列句式用法与“客有吹洞箫者”相同的一项是( C ) A.而今安在哉? B.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二、本大题共 5小题,共 19分。 悠 然 亭 记 (明)归有光 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馀年,归始僦居县城。 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 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牗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 为名。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 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 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媢者所不容。然至今朝廷论人才有用者,必推公。 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 靖节世远,吾无从而问也。吾将从公问所以悠然者。夫“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 意,欲辨已忘言” ,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历嵩、少 间,涉两海,入闽、越之隩阻,兹山何啻泰山之礨石?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庄子云: “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予获 侍斯亭,而僭为之记。 (选自明清散文 ) 注释:僦(ji)居:租房。两海:这里指东海与南海。隩(o)阻:深险难行之地。礨 (li)石:大石。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盖去县三十里 盖:原来 B不独一时之所适 适:适意、舒适 C而中无留滞 中:心中 D 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 僭:谦词,超越本分 答案:A(盖:大概。 ) 1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淀山公“悠然”的一组是( ) 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 所至官,多著声绩。 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牗常见之。 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 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 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 A B C D 答案:C(解析以“悠然见南山”命名, “悠然”之意明显;与山亲近,随处有高楼曲槛,几 席户牗,正是“悠然”的行为,也是以后建亭并命名的由来;被世人记得,而自己忘怀,是离开 官场住在此山时的“悠然”心态。不属于“悠然” ,因为:表现的是淀山公为官的名声和 功绩很大;虽与“悠然见南山”情景相近,但其属于作者少时的经历;叙写泰山等是为官时的 经历,目的是与马鞍山对比。 )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有光叙写了自己的表兄淀山公罢官后随遇而安,建筑庭园,修建悠然亭,颇有陶渊明归隐园 田的思想情趣。 B淀山公现居的马鞍山虽然与泰山的一块大石无异,但他现在面对此山与曾经游览泰山等名山的 3 心态,是同样悠然的。 C淀山公有才能,做官时,多有声名和功绩;罢官后,朝廷仍然认为他可被重用,但是他自己却 已忘怀,纵情于山水。 D作者借写悠然亭记,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的表兄淀山公罢官里居、悠然自得的生 活。 答案:B(解析写泰山等是为了与马鞍山对比;“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表明“悠然”独在 “兹山” ,且“所以自忘”的悠然心态也是居此山之后。 ) 17、翻译下列句子(10 分) (1)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 (5 分) 译文:他又在房子的后面建了一座小花园,在园子中建了一座亭子,用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诗 句作为亭子的名字。 (采分点:省略主语,构, “(于)其中” “以为” ,句子通顺) (2)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 (5 分) 译文:大概淀山公没有被世人忘怀,然而他用这样的方式将自己忘却。 (或然而,他自己却忘怀到这 种地步。 ) (采分点殆,大概;被动句,而,转折,所以,原因, ) 附:文言文翻译 我外祖父家世代居住在吴淞江南边的千墩浦边上。表兄周淀山考中进士进入仕途,在外做官二 十多年,罢官回来后在昆山县城租房居住。嘉靖三十年,在马鞍山的南麓,娄水的南岸定居。 回忆起我小时候曾经住在外祖父家,大概离县城三十里,远远地遥望马鞍山坍塌如一堆堆积的 土灰一样,云雾缭绕,似有似无。淀山公越来越喜欢这座山了,在山上建了高大的楼阁,弯曲的栏 杆,台几、坐席、门窗随处可见。又在房子的后面建了一座小花园,在园子中建了一座亭子,用陶 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作为亭子的名字。陶渊明的诗不像晋代、宋代那些刻意修饰文字的人所 做的一样,而恬淡自然的意韵,常常体现在言外,不只是一时的适意。而看到天地间的万物,心中 无阻塞之处,随遇而安,到了哪里能不悠然自得呢?我曾经认为悠然自得的人确实能够和天道成为 一体,说陶渊明先生不知道天道,是不行的啊。 淀山公依仗杰出有为的才能,所做官职,多有显著的声名和功绩,因而不被嫉妒他的人容纳。 然而到现在,朝廷谈论可以重用的人才,还一定推崇淀山公。大概淀山公没有被世人所忘怀,然而, 他自己却忘怀到这种地步。 陶渊明先生已经远去了,我无从跟随他来向他请教。我将要跟随淀山公向他请教“悠然”的原 因。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诗句,陶渊明没有能够说出其中 “悠然”的含义,淀山公哪里能够说出它呢?淀山公游历天下,曾登上泰山,游览邹山,游历嵩山 及少室山之间,涉游东海和南海,进入福建和浙江两地深险难行的地域,这马鞍山与泰山的一块大 石头有什么不同呢?回想淀山公的悠然自得,只寄托在这座山中吧!庄子说:“自己的祖国和故乡, 看到她心里就舒畅,即使丘陵草木杂芜,掩蔽了十分之九,心里仍然舒畅。何况是亲身见闻到本来 面目的呢?”我获得陪同这座悠然亭的主人的荣耀,冒昧地写下了这篇文章。 3、本大题共 3小题,共 1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9 分) 初晴游沧浪亭 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雨生,娇云浓暖弄微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18诗歌意境上有何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简要分析。 (4 分) 答案:夜雨一直下到天明,春潮初升;云朵绵软舒卷,浓烈阳光从云层中穿过,光影交替,阴晴变 幻。竹帘虚掩,日光从中投下薄薄的影子,照到静谧的修竹繁花;斑鸠的幼鸟静静安睡,时不时相 对细细鸣叫一两声,意境上突出了静的特点。 (结合诗句分析给2分)表现了作者对优美大自然的热 爱,即“本诗流露出作者的幽独闲逸之趣和对沧浪亭的由衷喜爱之情, ”(2分) 19这首诗运用多种表达技巧且很有特色,请分条简要阐明。 (5 分) 答案:A 第二句运用了“弄”字,具有拟人化特点,十分精当地描绘出和风轻拂,雨云飘浮,丽日 隐现的天气特征,相当传神。 B 末句写耳中所闻,描写了绿阴深处乳鸠细语的景象。以有声衬无 声,表现了庭院寂寂之境。C 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浓烈的情感。 (2 点 4分,3 点共 5分) 20.默写填空题(每题 1分,共 10分)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诗经 ) 答案: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2)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屈原离骚 ) 答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犹未悔 (3)还顾望旧乡,。同心而离居,。 (涉江采芙蓉 ) 答案:长路漫浩浩,忧伤以终老 (4),悠悠我心。 ,沉吟至今 。 (短歌行曹操) 答案:青青子衿,但为君故 (5),。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答案: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6)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 ) 答案: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7)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 ) 答案: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8),。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苏轼前赤壁 赋 ) 答案: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9)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苏轼前赤壁赋 ) 答案:苟非我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10)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答案: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四、本大题共 4小题,共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姑苏看水 张 宏 一个北方人,初到江南,对水多少有些惧怕。 街上的地面是湿漉漉的,屋里的被褥用手一摸,也有些莫名的潮意。在这个秋末,北方早已是 艳阳高照,这里却到处被一层水的薄纱笼罩,像一个戴着纱巾的女人,怕风吹日晒弄粗了脸。 但是,如果你住下了,就慢慢地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到它的造化。水,简直就是这里无所不在 的魂魄。 你走在苏州的路上,会发现始终是被水包围着。 在古城里,河道被大桥和小桥所连缀,与街道或平行或交错,使城市变成水的棋盘。条条水巷, 岸边的石条,被河水浸润得不辨颜色,远远的就像一本本文字斑驳的古书叠摞着,河有多长,这书 的岸就有多长。至于古老的护城河,据说从伍子胥在这里选址建了吴都,两千五百年来,就从未改 变过它的波光粼粼的壮阔。 在城外,车子不论是在高速路上疾驰,还是在乡野间的小路上盘桓,你一抬眼,就能看到水。 有时是在苍瓦粉墙的农舍间闪出一片波光,更多的则是从你目光所及来源:学,科,网 的辽远处,一直铺展到你的近前。或如沧海烟云,或如映空巨镜,横亘眼前,不管你的车开得多快, 它总是不离你的视野。 这是姑苏水给人的第一印象。 可是,当你回过神来细细品味这个城市的时候,你又能看到不同的水。在古街的老屋,临窗而 坐。当阳光从屋后的河面散漫地折射在房顶,手把着一杯茶,嗅着杯里的清香,你就开始更深地体 会到这里的水。 当年白居易做苏州刺史,曾写下“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诗句,足见这里的葱 茏与繁盛。但是这个自古以来的商贾云集之地,城外稻香鱼肥的沃野和市内万舻充塞的河道,没有 一处不是被水所承载和滋润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劳作,使水在这儿变得温柔,它顺从地流进流出, 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逐渐的,这水的温柔也就浸润到人的气质里。姑苏人讲话的吴音, 就如同评弹和昆曲,姑苏人接人待物的举止也少见粗俗,这不能不说是姑苏水的好处。 人类历史上,水向来是文明的先决条件,姑苏之水不就是这样造化出了吴文明和吴文化?不能 想象,没有姑苏的水,会是什么样子?没有姑苏水,也就没有了花窗照影的浪沧亭,没有了夏日临 荷的拙政园,更没有了江枫渔火的枫桥夜泊 。当然,首先是没有了“可以复衣天下”的丝锦之 饶。据说,因为姑苏的桑树近水而植,其叶肥嫩,故苏丝极柔且高产,才用它织出了名冠天下的绸 缎。网狮园边至今还在的清朝织造署旧址和苏州丝绸博物馆里精美绝伦的双面苏绣,就是姑苏之水 物质和精神双重价值的佐证。 水带来了富裕,也带来了灵气,带来了姑苏人灿烂与张扬的精神世界。就像姑苏水,可以给你 泡出香喷喷的碧螺春,也可以给你酿出辣烈烈的三白酒。范仲淹、唐伯虎、文徵明、金圣叹、陆文 夫,只要点一点这些灿若星辰的名字,就不难看出姑苏之水的灵性。 但姑苏水也有坎坷的时候。苏州北郊,有尚湖,静卧虞山南麓。这片水,相传由姜太公在此钓 鱼而名,芦黄荻白、池杉挺翠的湖畔,还能找到当年的唐寅系舟处,山水间散落着曾孟朴、翁同和、 黄公望、王石谷、瞿景淳,乃至钱谦益和柳如是的墓碑。凄凄芳草和茂茂青竹,掩不住后人凭吊的 足迹。但在“人定胜天”的日子里,一湖碧波竟被抽干, “以粮为纲” ,垦成农田。从此,干涸的秧 田,应对着当空的烈日,这里的人也只能成为匍匐在地上的工具。 “云本无心水自闲” ,今天站在退耕还湖后的尚湖边,品味白居易写姑苏之水的这一句诗时, 别有一番滋味。谁说云水无心?姑苏之水,在它的温柔里面,分明也还掺着一股执倔与刚韧! 水与人,人与水,也许就是这么有意无意地相处着。但你来过苏州,对水,会有一种肌肤之亲 的感觉,并且觉得这里,是天底下,人与水,水与人,浓情蜜意的一个所在。 21. 第一段中“惧怕”指什么?这样开头有什么作用?(4 分) 答案 “惧怕”指北方人对江南湿漉漉的生活环境不适应。衬托出姑苏水独特的魅力,自然引起下 文对姑苏水的描述与评价,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2.文中第三段说“如果你住下了,就慢慢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到它的造化” ,请结合全文,说说姑 苏水的“造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6 分) 答案 承载和滋润了苏州的葱茏与繁盛,带来了富裕;带来了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浸润人 的气质,带来了苏州人灿烂与张扬的精神世界;造化出了吴文明和吴文化。 23.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3 分) 远远的就像一本本文字斑驳的古书叠摞着,河有多长,这书的岸就有多长。 答案 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苏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24.作者认为姑苏的水具有怎样的灵性?文章结尾为什么说姑苏“是天底下,人与水,水与人,浓情 蜜意的一个所在”? (6 分) 答案 在它的温柔里面,掺着一股执倔与刚韧。因为姑苏水与人的关系非常密切。水养育了姑苏人, 并造就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态农业示范区场地租赁及农产品销售合作合同
- 线上教育平台三人合伙人内容共享与收益分配协议
- 循环经济视角下的塑料鞋供应链优化-洞察及研究
- 2025-2030封装晶体振荡器行业投资回报率与资本运作效率研究报告
- 乡村教育与社区发展的互动关系-洞察及研究
- 2025-2030封装晶体振荡器在数字货币矿机中的算力同步方案
- 2025-2030妇科内窥镜显微镜技术发展趋势及市场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多机协同焊接机器人集群控制系统标准化发展现状综述
- 数字健康平台用户行为分析-洞察及研究
- 2025-2030复合调味料减盐趋势对辣味产品配方影响
- 辐射安全防护技术革新方案
- 2025年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
- 高考集合考试题及答案
- 中秋团圆主题班会课件
- 潍坊市辅警考试题库2025
- 飞行服务站2025年无人机培训基地建设与发展报告
- GB/T 22080-2025网络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 储能型虚拟电厂的建设与思考分析报告
- 楼地面装饰构造(史上最全面)
- 五四制青岛版2022-2023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测量距离和时间》课件(定稿)
- 海关AEO管理体系高级认证企业名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