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游憩活动对自然土壤的影响 —以阳山公园为例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人为游憩活动对自然土壤的影响 —以阳山公园为例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人为游憩活动对自然土壤的影响 —以阳山公园为例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人为游憩活动对自然土壤的影响 —以阳山公园为例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人为游憩活动对自然土壤的影响 —以阳山公园为例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人为游憩活动对自然土壤 的影响 以阳山公园为例 姓 名: 学 号: 08120902030 教 学 院: 地理与生命学院 专业班级: 地理科学 2009 级 2 班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3 年 05 月 06 日 毕节学院教务处制 第 1 页 共 8 页 目 录 引言 .3 1、基地选择 .3 2、过程与方法 .3 2.1 过程 .3 2.2 方法 .4 1、土壤容重分析 .4 2、土壤含水量 .4 3、结果与分析 .5 3.1 游憩活动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5 3.2 游憩活动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5 4、园林游憩活动的管理 .6 5、总结 .7 参考文献 .8 第 2 页 共 8 页 人为游憩活动对自然土壤的影响 以阳山公园为例 作者姓名:唐 智 专业班级:地理科学 2009 级 学号:08120902030 指导教师:李仰征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品质日益提高,亲近自然成为人们度过闲暇时光的一大需 求。但日益增长的游憩活动却给城市公园自然土壤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本研究 以毕节市阳山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环境下土壤的各方面数据采集、分析 与研究,在野外取样和实验室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理化分析土壤的容重、含水量、 空隙度等理化因子的变化情况,以揭示游憩活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程度与规律, 得出户外游憩活动对于自然土壤的影响状况,并提出保护城市公园自然土壤的相 关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土壤;游憩;阳山公园;研究对策 effect of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on the natural soil - to yangshan park as an example candidate:tang zhi major: geographical science level 2009 student no.:08120902030 advisor: li yang zheng abstract: as people increasing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close to nature has become one of the big demand for people to spend their spare time. but growing leisure activities for city park natural soil has brought some negative effects. this study yangshan in bijie city park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aspects of soil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data collection,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field sampling and laboratory analysis, through physical and chemical analysis of soil bulk density, water content, void content, such as the change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factors, to reveal the influence degree of the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on the soil environment and law, outdoor recreation activity for the influence of the natural soil conditions, and puts forward the related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natural soil protection city parks. 第 3 页 共 8 页 keywords: soil; recreation; yangshan park; research on countermeasures 引言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公园成为居民户外娱乐和休 闲的重要场所,它不仅具有游憩功能同时具有净化城市环境、美化城市等功能。 但居民的游憩活动却给城市公园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自然 土壤的影响较为突出。国外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关注游憩活动对生态影响,研 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在各类践踏对植被和土壤的影响,游道附近植被和土壤状况的 变化等 1。国内于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开始关注旅游的生态影响,如陈飙、石强等 着重分析了旅游活动对土壤容重、硬度、含水量等土壤物理指标的影响 2-3;冯 学钢、王金亮和王忠君等不仅分析了土壤容重和含水量等指标,对土壤有机质含 量和酸碱度也进行了调查 4-6 ,其中对城市公园由日常游憩引起的生态影响关注 较少。从实际调查看,游憩活动已造成公园地表裸露、根暴露、土壤压实、景观 破碎等现象。并且随踩踏强度增加,土壤硬度 7、容重呈递增趋势。本研究以毕 节市阳山公园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取样和实验室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理化分析土 壤的容重、含水量、空隙度等理化因子的变化情况,以揭示游憩活动对土壤环境 的影响程度与规律。 1、基地选择 毕节阳山公园位于毕节城郊西部,森林覆盖率高达85%。2007年底,毕节地 委、行署,市委、市政府决定投入资金对公园进行改造。经过一年多的维修改造 阳山公园面貌焕然一新,进园道路变成了柏油路,公园内各种设施更加齐全,成 为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公园内部自然体系较为完善,园内人类活动 和自然环境结合密切,从实际调查看,游憩活动已造成园内地表裸露、根暴露、 土壤压实等。土壤是环境重要的因子,也是容易受游憩影响的因子,对城市公园 游憩活动对土壤影响进行研究,有助于增进我们对游憩活动引起的环境负面影响 的了解,为城市公园环境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依据。 由于地处城市近郊,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休 闲健身意识的增强,公园户外游憩活动人数日益增多,而且还是一个对外免费开放 以后的山地公园, 游憩人次将会逐年增加。 第 4 页 共 8 页 2、过程与方法 2.1 过程 样本的采集:本次研究中选取现场土样共4种,游憩活动最频繁的地区7份,中度 游憩地区7份,轻度游憩活动区7份,没有被游憩活动过的地方7份。由于公园中 人为活动可影响的土壤层很薄,因此取样时选取的土样距离地表深度为 cm。组样本: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选取了7份土样,分别取自于公 园中的健身地、游乐设施区域。b组样本:活动频率适中的区域,选取了7份土样, 分别来自树林或草坪中游人自发踩踏形成的小径。组取样:活动最少的区域, 例如杉树林、灌木丛中。d组取样:没有游憩过的灌木丛中样土作为参照。 2.2 方法 1、土壤容重分析 土壤容重即单位体积自然状态下土壤(包括土壤孔隙的体积)的干重,是土 壤紧实度的一个指标。 主要采取杯量法:()每份土壤取大约测其质量;()将土壤置于量杯 中测量其体积;()多测几次取平均值法减小误差;()计算质量与体积的 比得到土壤的容重 。通过杯量法可以得出,在公园内游憩冲击大的区域土壤密 度提高,冲击小的区域(参照区域)土壤密度较小。这说明由于游人踩压土地, 导致土壤体积被迫减小,土壤密度上升,这种变化是随着游人来往量增多而升高 的。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公园内游憩活动频繁的区域土壤密度提高,游憩 活动不频繁的区域(参照区域)土壤密度较小。这说明由于游人踩压土地,导致 土壤体积被迫减小,土壤密度上升,这种变化是随着人的来往量增加而升高的。 2、土壤含水量 土壤含水量是指土壤在恒温烘干至土壤恒重时失去的水量。在本次 研究中选择重量含水率作为土壤性质的指标。测定采用称重法 () ,也称烘干法。实验过程为:()用天平称取约 的土样,记作自然状态下土的质量;()在的烘箱内将土样 烘小时至恒重;()测定烘干土样,记作土样的干重;()计算 土壤含水量()()见表1。 第 5 页 共 8 页 表1 实验结果 table 1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土壤因子 样点编号 1 15.86 15.46 14.96 14.16 13.36 12.22 10.79 2 12.51 11.32 11.41 11.15 10.06 10.24 10.18 3 11.82 11.36 11.27 10.64 10.55 10.46 10.38 土壤容重(g/cm 3) 4 8.31 8.09 7.36 7.44 6.27 5.58 4.57 1 8.23 4.14 7.21 8.33 9.41 7.45 8.37 2 23.13 25.31 24.34 20.44 11.56 20.17 27.43 3 37.43 36.45 34.23 33.45 30.63 25.31 23.47 土壤含水量(%) 4 47.42 38.31 36.48 35.19 32.54 31.57 30.37 实验结论:通过计算发现在游憩动频繁区域的样土含水量与其他3组样土相 比含水量明显偏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在人们活动频繁的区域踩踏导致土壤 容重增加其含水量降低。通过比较分析游憩活动的频繁程度处各土壤的容重和含 水量变化情况来探讨游憩活动对土壤的影响。 3、结果与分析 3.1 游憩活动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土壤的水分是制约生物活性和有机质转化的重要因素,实验数据表明土壤含 水量对践踏反应敏感,是反映游憩干扰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由图1可看出,游憩 活动频繁的地区与适中、轻微、没有被游憩的地采取的土壤样本数据来看,土壤 含水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 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结构、质地及植被覆盖有关, 随游憩活动的增加, 枯枝落 叶层厚度和植被覆盖度均明显减少,由此可见游憩践踏对土壤的压实、植被受损、 裸露等是引起土壤含水量变化的重要原因。 3.2 游憩活动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土壤容重也是游憩践踏密切相关的又一重要指标,容重的大小不但与土壤的 固体物质成分有关,还与土壤的结构及含水率有关。一方面,土壤受践踏后紧密 度增加,这就会导致土壤容重增大;另一方面土壤受践踏后含水量下降,也导致 土壤容重增大。随游憩活动强度的增加, 容重变化与含水量变化相反,即土壤容 重值越大其含水量越低,从图2来看,游憩活动频繁与没有被游憩活动的地区的土 壤容重增加较为明显。游憩活动较轻的地区与中度游憩过的地区土壤容重没有多 大变化。土壤容重的大小与土壤结构、含水量等有关, 践踏压实土壤, 会导致土 壤孔隙度降低,紧实度增加及含水量下降, 而地表裸露、枯枝落叶层受损等也会 第 6 页 共 8 页 影响到土壤含水量并导致土壤容重的增加。阳山公园游憩活动对土壤容重影响明 显,但从采取的样土来看,整体变化较为平缓。 05 1015 2025 3035 4045 50 1 2 3 4 5 6 7 土壤含 水量( %) 严 重 踩 踏中 度 踩 踏 轻 度 踩 踏没 有 踩 踏 02 46 810 1214 1618 1 2 3 4 5 6 7 土壤容 重g/c m3 严 重 踩 踏中 度 踩 踏 轻 度 踩 踏没 有 踩 踏 图1 土壤含水量 图2 土壤容量 figure 1 wat er contents in soil figure 2 t he bulk densit y of soil 随着城市游憩活动的重要性的不断提升以及游憩选择的多元化,游憩活动对 生态绿地、湿地等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其中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对土壤及其 水分的影响,土壤的容重变化直接反映了游憩活动对土壤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 土壤含水量对践踏反应敏感, 是反映游憩干扰强度的重要指标.可看出, 随游憩 活动强度的增加,各样地土壤含水量均呈下降的趋势。而土壤容重是与游憩践踏 密切相关的土壤指标,随游憩活动强度的增加, 容重变化与含水量变化相反, 呈 上升趋势。 4、园林游憩活动的管理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观光、缓解压力的理 想休闲地。但随着城市居民休闲游憩活动的空间和类型日益多元化,开放式的公园 在城市休闲中的地位不断受到冲击,其休闲游憩功能的有效发挥受到了阻碍。同时 开放式公园在不断的发展中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 公园的游客人数增多,环境容量问题严重。 阳山公园是毕节市区几个免费向市民开房的大型公园,每逢节假日市民都 会到此游玩,随着的游客的逐渐增加,这就远远超出了公园的环境承载能力范围, 如天河公园就是明显的例子。因此游人的增加,公园环境超载,公园的环境遭到 严重破环,如土壤板结,植被破坏等。 (2) 公园内设施水平落后,难以满足游人的需求。 游客的增加导致原有配套设施难遇满足游客的需求,公园内原有的环境设施 和服务设施与公园的开放性只出现不协调,公用设施损坏加速,服务设施与游客 规模不相适应活动设施设置不足。特别是在节假日,服务设施尤为凸显不足。 上诉两个问题不仅仅是在阳山公园,在天河和小河公园也表现的十分严重, 如何来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对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有位重要,同时对处理好人与自然 第 7 页 共 8 页 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优化对公园的设计 在公园开发设计是对公园的设计要全面、合理,且要因地制宜。如对公 园的绿化、水体、交通、基础设施、休闲设施等都要合理的设计。 (2) 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规范对公园的文明行为,同时家中对破坏公园 行为的处罚,做到宣传与管理并重,提高公园的服务能力,如增加道 路、公厕等设施。 (3) 规范治安管理条例,并遵照相关条例严格执行。 5、总结 本调查仅针对毕节阳山公园不同游憩区域土壤展开的,通过对比法分析土壤 与人的游憩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得出如下结论:游憩活动频繁的区域,土壤孔 隙度越小、土壤容重变大、土壤含水量大大降低;而在没有被游憩活动影响过的 区域,如有落叶覆盖的区域,土壤含水量大。针对这一结论提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第一,对已经使用多年的公园道路进行人性化再考虑,必要时进行截弯取直或截 直取弯的改造,最大限度满足固有游客的行走习惯。第二,设计铺生态踏脚石步 道系统防止破坏植被,并且在周边填充更加松软颇具弹性的腐蚀土,使人们在踩 踏之前有所顾忌。第三,尽可能设计安装埋藏于浅土层的支撑构架,防止踩踏对 草坪的破坏。第四,针对不同游憩活动设计相关的路线以防止土壤被踩踏。第五, 对不同的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布局,防止人们因为设施的不足而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