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探究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探究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探究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探究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探究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学分制已经深入大学校园的教育教学之中。学分制的实行,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由于很多学生所选课程不同,因而上课、学习的时间等不像以前那么整齐,学生的班级意识逐渐淡化,从而造成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或许在班级会议等场合才能见上一面的现象。但随着学分制的实行,学生的宿舍意识逐渐增强。据调查,在回答“觉得自己最重要的大学同学”的问题时,高校毕业生选择“同一宿舍的同学”的比例占90%以上。由此可见,宿舍成了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休息、娱乐和交流的主要场所。学生管理活动、教学活动的某些环节等都以宿舍为最小单位进行,老师通知学生事情也经常会以“请你通知你们宿舍其他同学”这样的形式进行。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折射,是家庭文化的延伸,是社会文化的浓缩,是一种多面、多元、多样的文化形态,对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探究有利于深挖校园文化内涵,为更好建立学分制下校园新秩序奠定基础。 一、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探究的基础 宿舍是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主要地点,是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战场,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切入点和重要平台。加强大学宿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良好学习态度的养成和成熟生活状态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宿舍作为学生休息、休闲、娱乐的最重要的场所,只有在拥有良好宿舍文化的前提下,才可以把这一基本功能发挥得最好,才可以使大家在需要休息时,产生回“家”的愿望,从而可以及时“充电”,为日常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学年制教育模式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它强调的是过程教育管理。教育对象在相同的阶段和群体内具有相对统一的学习计划和生活规律。在此模式下,班级是其最基本的管理单元。教育教学活动都是通过班级活动来实现,通过班级活动,班内同学交往密切,同学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得到培养,团队意识得到加强,这对于优良班风、学风的形成及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无疑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学年制教育模式下,由于标准统一,生活规律相对统一,使得教育管理工作相对较易进行。 学分制教育模式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对素质教育的响应。它强调教育对象的个性培养和目标管理。在该模式下,学分制打破了学年制教育管理上“齐步走”的模式,重视学生之间的客观差异性,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是一种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正是由于教育对象自身能力和兴趣的差异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班内学习计划、生活规律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也就是学分制打破了班级的稳定性并使班级成员的分散性和流动性增强;进而使得班级间的界线变得模糊;班级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被削弱。有些学者认为:随着学分制的深入发展,班级将会离开校园。 在目前,与学分制教育模式相对应的教育管理体制还不完善,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来源于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体制的落后导致了如班级观念的淡化、团队精神将薄弱、思想政治工作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出现。因而,在学分制条件下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找到有效的来弥补因班级作用的削弱出现的不足切入点已是高校教育管理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大学生宿舍的功能大学生宿舍最基本的功能是为在校学生的住宿提供必要的条件,创造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起到积极支持和保证的作用。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宿舍作为几个成员的公共生活空间,必然能够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与服务他人的观念,进而影响社会公德意识的形成。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休息的场所,也是大学生心灵自由宣泄、思想自由展示和自由交流的主要场所,思想的“本色沟通”和良好的宿舍文化可以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得到升华,而不健康的宿舍环境将影响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因此,良好的宿舍文化能够有效地培养、锻炼与规范大学生的公共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大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塑造良好的思想品格。不仅仅如此,加强大学宿舍文化建设,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锤炼精神素质,培养协作意识和自我意识,塑造健康人格。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特点 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指在这一特定环境中,以大学生自身为主体,以宿舍及其周围场所为主要载体,以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通过共同学习、共同生活而形成的一种大学生共创共享的生活环境、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它包括宿舍区的室内设施、整体布局、卫生状况、规章制度,成员人际关系、道德水准、学识智能、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风格、生活习俗等。宿舍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感染力、向心力、驱动力,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由于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发展和形成的时期,因而宿舍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深远。 (三)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研究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何朝阳等对大学宿舍文化建设的特征从感染性、倾向性、动态性和潜在性四个方面进行了描述,并就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提出集思想性、知识性、专业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宿舍文化建设活动;周黎平等对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结构进行研究,认为大学生宿舍文化分为四个层次,即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提出大学生宿舍文化需要师生共建;马建华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探讨了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从正反两方面讨论了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方法;郭晓莉等认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大学生,应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着手建设;吕淮湘认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应以和谐为主体,摒弃不和谐的部分等。这些研究从各个层面对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宿舍文化建设是课堂教学的扩展和延伸,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宿舍文化建设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必要手段。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将宿舍建设成为大学生成才的“第二课堂”,学生生活在优雅清新的环境中,才能形成健康向上的情趣、拼搏进取的精神等。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做法 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学生管理工作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尤其是本科生实施学分制以后,打破了以系、专业、年级和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和管理的传统模式,对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使得学生管理工作的中心逐渐转移到学生的生活领域。学生管理转向社区化、公寓化、社会化,学生个性化发展成为主流,同时管理工作的随机性也相应增大。这就要求学生管理人员充分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以宿舍管理为切入口,以学生干部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过渡。 (一)大学生宿舍管理是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基础学生宿舍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最重要场所之一,是学生在校比较稳定且长久的集体,也是学生的家。保持学生宿舍的良好氛围,同学们可体会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和幸福,激发认真学习,热爱生活的热情。注意学生宿舍的管理和建设,在管理方面,首先建立宿舍管理网络,即以党政领导为组长,以团总支书记、辅导员为成员,下设楼层负责人、班级负责人,再由各个宿舍长和各宿舍的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组成宿舍管理网络,并专门制定应急快速报告制度,这样就能及时快速掌握学生宿舍动态,方便学分制下学生相对分散时的相对集中管理。同时在本科生中实行宿舍长一天一报告、一周一集中的管理制度,这样不至于出现学分制下学生几天或很长时间不在学校而老师不能及时掌握情况的现象。 (二)在学生宿舍文化的具体建设方面,必须下很大的工夫,方能引导学生正确对待 具体到做法上,首先要仔细考虑学生特点,比如挖掘男女生结合点,开展宿舍文化建设手拉手活动,实行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男女结合,女生出才,男生出力,这样就能克服以往宿舍文化建设“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有助于改变以往学生应付了事的态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学生宿舍管理中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区教育管理观念陈旧,不适应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在宿舍的教育管理强调“管理”,而忽视了“教育”。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强调的是学生“应该怎么”或“不应该怎么样做”,而不注意换位思考。在新形势,管理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真正的目的。即作为管理者应该把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作为工作的重点,而不应一味地用规章制度约束人。 第二,社区的教育投入不足。尽管学生“社区”属于学校育人综合体的基本要素,尤其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迅速的形势下,其育人功能更为突出,然而,在较长一个时期里,其重要性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学校教育对“社区”而言,基本上处于“真空”或半“真空”状态。 为了解决社区教育管理中的不足,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改变传统观念,通过提高服务水平,来带动管理能力的增强。社区工作人员在宿舍的教育管理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提高服务水平,首先要注重社区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严把用人关。其次要重视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 第二,辅导员住进学生公寓,提高其工作的实效性。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和基层力量,是与学生关系最为贴切的教师。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力度,重视专职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其工作能力,更好的服务于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 第三,以社区为依托建立学生党、团、学生会组织。在学分制下,应打破班级、系和院的界线,划分不同的社区,来构建学生党、团、学生会组织。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 第四,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其工作能力。在干部的产生上既要重视学生的个人能力及综合素质又要兼顾宿舍间的平衡,不同社区和楼层间的平衡。这个更利于学生干部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利于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动态。 第五,建立宿舍教育管理的“阳光”管理模式,促进宿舍文化的健康发展。在宿舍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上和执行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把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电话和邮箱告诉同学,使他们能及时的反映其情况,在出现困难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和关心。 第六,利用“虚拟世界”,重视社区网络建设,关注学生情况,提高学生工作的时效性。在新形势下,网络无处不在,在目前的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校的校园,私人电脑的数量急剧增加,在宿舍内网上冲浪成了社区生活的一部分。这样以来,通过“虚拟世界”开辟校园社区bbs或聊天室,可以更充分的更直接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 第七,重视社区教育管理的投入。如增加辅导员的数量,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及时的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产生的心理问题;增加社区内的文体设施,组织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增加现代化管理设施的投入,提高办公效率。总之,在学分制教育模式下,增强和发挥大学生宿舍教育管理的功能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又是由宿舍自身的特点和功能所决定的。在今后的教育管理体制中,我们必须重视宿舍管理教育,加大对社区教育管理的投入,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随着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宿舍教育管理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地位将不断提高和完善。(三)以评促比,树立典型 比如开展“学习型宿舍”创建活动,通过比奖学金获得,比英语四、六级过关率,评选奖学金获得标兵宿舍,评选英语四、六级过关状元宿舍,在学生中树立典型,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考研,并由此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从而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这样就可以把大学生宿舍由休息、休闲的场所变成大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地。 (四)把学生学习的战场延伸到宿舍在具体做法上,比如实施宿舍文化建设的网络构建,实施每周宿舍成员的“闪聚”,进行宿舍文化活动评比“四六级通过率评比”、“奖学金获得情况评比”、“学生才艺评比”等,把学生学习的战场延伸到宿舍。 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探讨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实施学分制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研究能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遇到的新问题提供理论支持,丰富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宿舍文化建设好了,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建良好的学风,而良好的学风正是良好校风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与目前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建设学风、校风的倡议是一种契合。 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对学生而言,他们是最大的受益者,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温馨的驻足地,使学生能够在大学校园里更好、更自由地学习、生活。对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具体实施办法的探讨,也可以为其他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借鉴。良好宿舍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旦形成将会持续地稳定发挥功能,它能够将不同教育背景的大学生,按照统一的目的、要求引导到一个积极的生活方向和思想轨道上来,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操,净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