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用纸摘 要股利政策作为现代公司理财活动的三大核心内容之一,一直受到各方的关注。它是公司筹资、投资活动的延续,也是公司财务管理行为的必然结果。股利的发放既关系到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又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适当的股利政策不仅可以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激发广大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同时也能促使上市公司管理层努力工作提高公司的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股利和股利政策的概念,然后论述了股利政策的两种理论即股利政策无关论和股利政策相关论,随后介绍了几种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主要包括法律因素、企业因素、股东因素、债权人因素以及影响股利政策的其他因素。第三章介绍了几种股利政策的概念、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包括剩余股利政策、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第四章讨论了现在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最后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问题做出了总结,指出我国上市股利政策还存在很大问题,发展还不够完善,要想与发达国家接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键词:股利,股利政策,影响因素,解决方案abstractdividend policy , as one of the three core content of the modern corporate financial activities, has been the concern of the parties, it is not only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fund-raising and the investment activity, but also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companys financial management practices. the payment of dividend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interests of shareholders and creditors,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companys future development. appropriate dividend policy can not only establish a good image of the company and stimulate the investment enthusiasm of the vast number of investors, but also can promote the manage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to work hard to improve the value of the company.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dividends and dividend policy firstly, discusses the two kinds of theories which is made up of dividend irrelevance and dividend related theory and introduces several kinds of the factors influenced the dividend policy mainly includes legal factors, enterprise factors, shareholders factors, creditors factors and other factors affected dividend policy. the thir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some kinds of dividend policy, including residual dividend policy, fixed or stable growth of dividend policy, fixed rate of dividend payout policy, low regular dividend add extra dividend policy.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dividend policy of china listing corporation. the last makes summary of the dividend policy of china listing corporation, points out that our country listed dividend policy still have lots of problems and its development is still not perfect. it i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to catch up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key words: dividend, dividend policy, influenced factors , dividend policy solutionsiii目录摘 要iabstractii前 言1第1章 股利政策概论21.1股利概念21.2股利政策概念21.3股利政策理论21.3.1股利政策无关论21.3.2股利政策相关论31.3.2.1 “一鸟在手”理论31.3.2.2 差别税收理论31.3.2.3 客户效应理论41.3.2.4 代理理论41.3.2.5 信息效应理论51.3.2.6 假设排除理论5第2章 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72.1 法律因素72.2 企业因素72.3 股东因素92.4 债权人因素102.5 其他因素10第3章 股利政策的类型123.1剩余股利政策123.1.1 剩余股利政策概述123.1.2 剩余股利政策的优缺点133.1.3 剩余股利政策的适用范围133.2 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133.2.1 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概述143.2.2 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的优缺点143.2.3 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的适用范围143.3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143.3.1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概述153.3.2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优缺点153.3.3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适用范围163.4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163.4.1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概述163.4.2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的优缺点163.4.3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的适用范围17第4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184.1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184.2.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问题的解决方案204.2.1 优化公司股利分配宏观环境。204.2.2优化公司股利分配微观环境21结论22致 谢23参考文献24v前 言股利政策就是企业的分配政策,是公司在法律的规定范围内,对其获得的收益在股东之间进行分配。主要的问题是企业应该分配多少,用什么方式分配。公司经营目标是股东财富的最大化,作为公司三大财务决策之一的股利分配政策也应服从于公司的经营目标。适度的股利政策有利于公司股权结构的稳定,并在公司面临外部接管威胁时提供有效的防御屏障,因而有利于公司经营的稳定持续发展,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股利政策作为现代公司理财活动的三大核心内容之一,一直受到各方的关注,因为股利的发放既关系到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又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如果支付较高的股利,一方面可使股东获得可观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还会引起公司股票市价上升。但是过高的股利,将使公司留存利润减少,或者影响公司未来发展,或者因举债、增发新股而增加资本成本,最终影响公司未来收益。而较低的股利,虽然使公司有较多的发展资金,但与公司股东的愿望相违背,致使股票价格下降,公司形象受损。因此,如何制定股利政策,使股利的发放与公司的未来持续发展相适应,并使公司股票价格稳中有升,便成了公司管理层的终极目标。 股利政策是公司筹资、投资活动的延续,也是公司财务管理行为的必然结果。股利的发放既关系到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又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适当的股利政策不仅可以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激发广大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同时也能促使上市公司管理层努力工作提高公司的价值。我国关于股利政策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仍处于起步阶段。第1章 股利政策概论1.1股利概念股利是指股份公司按发行的股份分配给股东的利润,股息、红利亦合称为股利。股份公司通常在年终结算后,将盈利的一部分作为股息按股额分配给股东,目前,常见的股利发放方式有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负债股利、财产股利等,其中前两种最为普遍。1.2股利政策概念股利政策是指股份公司关于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以及何时发放的方针和政策。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来说的股利政策就是指探讨保留盈余和普通股股利支付的比例关系问题,即股利发放比率的确定。而广义的股利政策则包括:股利宣布日的确定、股利发放比例的确定、股利发放时的资金筹集等问题。1.3股利政策理论1.3.1股利政策无关论股利政策无关论是由米勒和莫迪格利尼首次提出,他们认为股利政策不会影响公司的价值,即公司价值是由公司投资决策所确定的本身获利能力和风险组合所决定,而不是由公司盈余的分割方式(即股利分配政策)所决定。股利政策无关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之上提出来的:(1)公司的所有股东均能准确的掌握公司的情况,对于将来的投资机会,投资者与管理者拥有相同的信息;(2)不存在个人或公司所得税,对投资者来说,无论收到股利或是资本利得都是没有差别的;(3)不存在任何股票发行和交易费用;(4)公司的投资政策独立于其股利政策。股利无关论认为:1.投资者并不关心公司股利的分配若公司留存较多的利润用于再投资,会导致公司股票价格上升,此时尽管股利较低,但需要现金的投资者可以出售股票换取现金。若公司发放较多的股利,投资者又可以用现金再买入一些股票以扩大投资。也就是说,投资者对股利和资本利得并无偏好。2.股利的支付比率不影响公司的价值既然投资者不关心股利的分配,公司的价值就完全由其投资政策及其获利能力所决定,公司的盈余在股利和保留盈余之间的分配并不影响企业的价值,既不会使公司价值增加,也不会使公司价值降低。1.3.2股利政策相关论1.3.2.1 “一鸟在手”理论该理论是由迈伦戈登和约翰林特纳首先提出来的,理论称谓来源于英国一句名谚“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该理论认为,由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股东会认为现实的现金股利要比未来的资本利得更为可靠,会更偏好于确定的股利收益。因此,资本利得好像林中之鸟,虽然看上去很多,但却不一定抓得到。而现金股利则好像是在手之鸟,是股东有把握按时、按量得到的现实收益。为此,投资者更愿意购买派发高股利的股票,从而导致该类股票价格的上升。根据“一鸟在手”理论所体现的收益与风险的选择偏好,股东更偏好于现金股利而非资本利得,倾向于选择股利支付率高的股票。当企业股利支付率提高时,股东承担的收益风险越小,其所要求的权益资本收益率也越低,权益资本成本也越低;反之,随着股利支付率的下降,股东的权益资本成本升高,企业的权益价值将会下降。这就说明股利政策会对股东价值产生影响,而“一鸟在手”理论所强调的是为了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企业应实行高股利分配率的股利政策。1.3.2.2 差别税收理论在股利政策无关论中假设不存在税收,但在现实条件下,现金股利税和资本利得税不仅是存在的,而且会表现出差异性。一般来说,现金股利的所得税税率要高于资本利得所得税税率,因此,这种理论认为公司留存收益而不是支付股利对投资者更有利,或者说对这两种所得均需纳税的股东会倾向于选择资本利得而非现金股利。此外,资本利得税要递延到股票真正出售的时候才发生(即当任何资本利得实现的时候),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将来支付的1元钱的价值要比现在支付1元钱的价值小,这种税收延期的特点给资本利得提供了另一种优惠。有时,还可以完全避免交纳资本利得税,如将已升值的有价证券赠送给慈善事业,或有价证券的持有者过失等。由于这些原因,即使股利和资本利得这两种收入所征收的税率相同,实际的资本利得税率也比股利收益税率要低。这意味着支付股利的股票必须比具有同等风险但不支付股利的股票提供一个更高的预期税前收益率,才能补偿纳税义务给股东造成的价值损失。1.3.2.3 客户效应理论客户效应理论是对税差效应理论的进一步扩展,研究处于不同税收等级的投资者对待股利分配态度的差异,认为投资者不仅仅是对资本利得和股利收益有偏好,即使是投资者本身,因其所处不同等级的边际税率,对企业股利政策的偏好也是不同的。投资者的边际税率差异导致其对待股利政策的态度的差异性。边际税率高的投资者会选择实施低股利支付率的股票,边际税率低的投资者则会选择实施高股利支付率的股票。这种投资者依据自身边际税率而显示出的对实施相应股利政策股票的选择偏好现象被称为“客户效应”。因此,客户效应理论认为,公司在制定或调整股利政策时,不应该忽视股东对股利政策的需求;公司应该根据投资者的不同需求,对投资者分门别类的制定股利政策:对于低收入阶层和风险厌恶投资者,由于其税负低,并且偏好现金股利,他们希望公司多发放现金股利,所以公司应该实施高现金分红比例的股利政策;对于高收入阶层和风险偏好投资者,由于其税负高,并且偏好资本增长,他们希望公司少发放现金股利,并希望通过获得资本利得适当避税,因此,公司应实施低现金股利分红比例,甚至不分红的股利政策。1.3.2.4 代理理论企业中的股东、债权人、经理人员等诸多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并非完全一致,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有可能会以牺牲另一方的利益为代价,这些利益冲突关系反映在公司股利分配决策过程中表现为不同形式的代理成本。主要的利益冲突有:(1)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企业股东在进行投资与融资决策时,有可能为了增加自身的财富而选择了加大债权人风险的政策,如股东通过发行债务支付股利或是为发放股利而拒绝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在股东与债权人之间存在代理冲突时,债权人为保护自身利益,希望企业采取低股利支付率,通过多留存少分配的股利政策以保证有较为充裕的现金留在企业以防产生债务支付困难。(2)经理人员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当企业拥有较多的自由现金流时,企业经理人员有可能把资金投资于低回报项目,或为了取得个人私利而追求额外津贴及在职消费等,因此,实施高股利支付率的股利政策有利于降低因经理人员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而引发的这种自由现金流的代理成本。实施多分配少留存的股利政策,既有利于抑制经理人员随意支配自由现金流的代理成本,也有利于满足股东取得股利收益的愿望。(3)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现代企业股权结构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所有权与控制权集中于一个或者几个少数大股东手中,由于所有权几种使控股股东有可能也有能力通过各种手段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控股股东为取得控制权私利而产生的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使企业股利政策也呈现出明显的特征。当法律制度较为完善时,外部投资者保护受到重视时,有效地降低了大股东的代理成本,可以促使企业实施较为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反之,法律制度建设落后,外部投资者保护程度较低时,如果控股股东通过利益侵占取得的控制权私利机会较多,会使其忽视基于所有权的正常股利收益分配,甚至因过多的利益侵占而缺乏可供分配的现金。1.3.2.5 信息效应理论股利政策无关论假设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即外部投资者与内部经理人员拥有企业投资机会与收益能力的相同信息。但是在现实条件下,企业经理人员比外部投资者拥有更多的企业经营状况与发展前景的信息,这说明在内部管理人员与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因此,该理论认为,支付股利是在向投资者传递企业的某种信息,因为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管理者对企业未来投资机会和收益的信息,比投资者要了解得更为丰富和具体,企业的股利分配是投资者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稳定和增长的股利会向投资者发出未来收益良好的信号,表明企业未来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在不断增强,企业管理者有充分的信心和把握,该股票就会受到投资者的青睐,股票价格就会上涨;反之,股利一旦减少,人们就会对企业的前景产生怀疑而抛售股票,该股票价格就会下降,另外,股利的派发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对企业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充足程度的一种反应,因为企业的每股收益指标容易被操纵和粉饰,而现金流量和股利往往无法加以粉饰。1.3.2.6 假设排除理论股利无关论是建立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之上,并附有苛刻的假设条件。笔者认为,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存在完善资本市场,所以股利无关论的立论假设并不存在,不仅企业要交纳企业所得税,而且投资者个人也要交纳个人所得税;股票的发行需要发生发行费用,投资者进行股票买卖也要发生交易费用;投资者和管理者对企业信息存在着明显不对称性,管理者对企业的现状、投资机会和未来发展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据此,假设排除理论断言,股利无关论是站不住脚的,反过来从另一侧面证明了股利的相关性。第2章 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股利政策的制定关系到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必然会引起各方的普遍关注。因此,企业在制定股利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以及制约企业进行股利分配的内外因素。通常,影响企业股利政策的因素可以从法律、企业、股东、债权人以及其他因素等方面来考虑。2.1 法律因素为了保护有关各方的权益不受侵犯,公司法、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公司股利的分配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主要包括:(1)资本保全的限制。规定公司不能用资本(包括股本和资本公积)发放股利,股利的支付不能减少法定资本,如果一个企业的资本已经减少或因为支付股利而引起资本减少,则公司不能支付股利。(2)公司积累的限制。规定公司只能从当期的利润和过去累积的留存收益中支付,也就是说,公司股利的支付,不能超过当期和过去的留存收益之和。例如,我国规定公司的年度税后利润必须计提10%的法定盈余公积金,也可根据情况提取一定比例的任意盈余公积金,只有当公司提取的公积金累计数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才可以不再计提。(3)净利润的限制。规定公司账面累积税后利润必须是正数时才可以发放股利,以前年度的亏损必须足额弥补。(4)偿债能力的限制。规定公司如果要发放股利,就必须保证有充分的偿债能力。也就是说,如果公司无力偿付到期债务或因为支付股利将使其失去偿债能力,则公司不能支付现金股利,以保证债权人的利益。(5)超额累积利润的限制。规定如果公司的留存收益超过法律所认可的合理水平,将被加征额外的税款。这是因为股东所获得的收益包括股利和资本利得,前者的税率一般大于后者,公司通过少发放股利以累计利润的方式使股价上涨来帮助股东避税。我国的法律对公司的累积利润未作出限制性的规定。2.2 企业因素从企业的管理者角度看,制约股利政策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资产的流动性、投资机会、筹资能力、收益的稳定性等因素。(1)资产的流动性。资产流动性是制约新近股利发放的重要因素之一,股利发放的规模取决于可供分配的利润,但同时又受企业当期可供支配的现金的约束,利润和现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实现利润并不一定能带来现金流量的增加,如果企业资产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资金周转顺畅,则其股利支付能力较强;相反,如果企业的资产的流动性较差,现金严重短缺,如果仍强行支股利,不仅有违法律条款,而且会引发企业经营资金的周转失灵,偿债能力降低,从而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2)投资机会。投资就意味着对资金的需求,而留存收益是企业内部筹资的重要方式。如果企业有较好的投资机会需要大量资金时,往往会采用低股利支付率政策,从而把大部分利润留存下来进行再投资,这在许多成长型企业中较为普遍;如果企业暂时没有较好的投资机会,很多企业倾向于向股东支付高股利。但现实中,一方面,企业发展要求有充足资金作保证,另一方面,股东也希望收到更多的股利,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在进行投资机会选择时,应本着增加股本财富的原则,使留存收益的投资报酬率至少应高于股东用股利投资于其他项目所实现的报酬率。(3)筹资能力。筹资能力对于股利政策的影响表现在:外部筹资能力强的企业对留存收益(内部筹资)依赖性较强,因而会采用较为宽松的股利政策;相反,外部筹资能力较强的企业往往会倾向于更多地使用留存收益,而采用较紧的股利政策。相比较而言,规模大、成熟型企业具有较为顺畅、可靠的外部筹资渠道,通常会采用高股利支付率的分配政策;而对于那些规模小,正处于快速成长的企业,由于企业风险较大,外部筹资成本较高,因而更倾向于使用留存收益,采用低股利支付率的股利政策。(4)收益的稳定性。从一个较长时期来看,企业的股利政策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稳定的股利政策要根据企业的稳定性程度而定。如果企业各年度的收益较为稳定,如公用事业单位,股利政策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可以采用固定股利政策,也可以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如果企业收益波动性较大,则选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而对于那些收益呈不断增长态势的企业,则可以考虑选用固定增长率的股利政策。(5)资本结构。目标资本结构的维持和改善是企业制定股利政策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对于负债比率较高,外部筹资困难的企业而言,盈余的保留可以增加权益资本的比重,有助于企业资本结构的改善,进而增强企业再筹资能力。即使对于那些外部筹资能力较强,投资规模不断膨胀的企业来说,保留一定的盈余能力也有利于企业目标资本结构的维持。此外,留存收益作为内部权益资本筹资的一种方式,同发行新股相比,由于没有发行费用,因而筹资成本较低。2.3 股东因素对企业管理者来说,股利分配政策的制定一定要考虑股东方面的意愿,特别是股权份额较大的股东利益,因为企业股利政策分配方案最终要交由股东大会批准通过。股东对股利政策的意愿主要体现在股权的稀释、股东对投资机会的偏好程度、股东的投资机会、税赋等方面。(1)股权的稀释。一般来说,企业采用高股利支付率股利政策往往可能会导致现有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的稀释。例如,当企业采用高股利支付率股利政策时,如果遇到合适的投资机会需要筹措资金时,就可能增加外部筹资,其结果实质上就意味着以外筹资方式来替代内部筹资方式。如果企业通过举新债来筹资,虽维持了现有的股东结构,但会影响企业现有的资本结构,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如通过增发新股来筹措资金,则企业现有股东就需要按现有股权比例出资认购新股,当现有股东不能足额认购新股时,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就可能被稀释。这种情况是企业大股东所不能接受的,如果大股东拿不出足够的现金认购新股并保持股权比例时,他们宁可不分配股利也不愿增发新股。(2)股东对投资收益的偏好程度。股东的投资收益可分为股利收入和资本里得收益,不同成份的股东对投资收益的偏好是不同的。在美国,个人所得税是采用累进税率计算的,且目标税率差别较大,一些低收入阶层的股东往往要依靠稳定的股利来维持生活,而且适用的边际税率较低,因而该部分投资者希望企业能支付稳定且较高的股利,那些愿意回避风险的股东也有此要求。而属于高阶层收入的股东适用的边际税率较高,为减轻税负,往往反对企业高股利的支付政策,那些期望较高资本收益的投资者也站在该立场。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股利收入和资本收益的适用税率不同,美国曾经也对资本收益实行过免税,目前政府对资本收益的税率仍然略低于股利收入的税率。我国目前对股利收入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而对资本收益免征所得说。(3)股东的投资机会。企业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应归股东所有,至于如何分配,即作为股利发给股东自己支配,还是留存于企业由管理者支配,从股东个人角度来看,要视股东的投资机会和预期报酬率而定。如果某股东有较好的投资机会和理想的报酬率,则该股东期望企业派发较高的股利;如果股东投资于其他项目的预期报酬率低于企业的预期报酬率,那么,股利的发放对股东财富的增加无任何好处,应减少股利发放。但是,由于不同股东的投资机会是不同的,报酬率也有所差别,因此,股利政策最终还是要取决于大股东的意愿。(4)税赋。只要是指股利所得税和资本利得所得税税率之间的差异。不同收入水平阶层所得税税率之间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公司的股利政策。2.4 债权人因素债权人为保护其合法权益,防止企业股东以发放股东为名减少企业资本,增大债权人的风险,在企业举债时,债权人通常在债务合同中对债务人的股利支付作出某种程度的限制。债务约束条款是多方面的,比如,限制企业在一定期间内股利支付的最高额度,有的条款还明确规定,企业不得分配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润,或规定只有当某些财务指标达到安全标准以上才能分配股利,如营运资本低于特定值不得分配股利,流动比率(或现金比率)、盈利比率低于规定标准不得进行股利支付。有的条款甚至还要求企业以偿债基金形式把当前部分利润留存下来,以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2.5 其他因素除了上述的因素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公司的股利政策选择:(1)通货膨胀。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公司折旧基金的购买力水平下降,会导致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源重置固定资产。这时盈余会被当做弥补折旧基金购买力水平下降的资金来源,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期公司股利政策往往偏紧。(2)市场的成熟程度。衡量市场的成熟程度,通常可划分为三种形式: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和强式有效市场。市场越有效,其成熟度也就越高。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中,现金股利是最重要的一种股利形式,股票股利则呈下降趋势。我国因尚系新兴的资本市场,和成熟的市场相比,在中国,股票股利仍属一种重要的股利形式。(3)企业所在的行业。股利政策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一般说来,成熟产业的股利支付率高于新兴产业,公用事业公司的股利支付率高于其他行业公司。经验证据表明,行业的平均股利支付率同该行业的投资机会呈负相关关系。(4)企业的生命周期。我们通常把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成长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企业的股利政策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在成长阶段,企业亟需资金投入,一般来讲,股利支付率相对较低;在发展阶段,公司开始能以较大的股利支付比率把收益转移给股东;至成熟阶段,由于投入产出相对稳定,股利支付率和股票收益率都将几乎保持不变。第3章 股利政策的类型支付给股东的盈余与留在企业的保留盈余,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所以,股利分配既决定给股东分配多少红利,也决定有多少净利留在企业。减少股利分配,会增加保留盈余,相当于把股东投资的报酬作为对企业的再投资,从而减少外部筹资需求。股利决策也是内部筹资决策。企业的股利分配政策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股利支付方式。决定是以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还是其他某种形式支付股利。(2)股利支付率。股利支付率指每股实际分配的股利与本期净利润的比率。(3)股利政策的类型。决定采取固定股利政策,还是稳定增长股利政策,或是剩余股利政策。(4)股利支付程序。确定股利宣告日、股权登记日、除权除息日和股利支付日等具体事宜。在进行股利分配的实务中,按照是否分配现金可以分为现金股利政策和非现金股利政策,现金股利政策又分为剩余股利政策、固定或者稳定增长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在此主要介绍几种现金股利政策,对于非现金股利政策在此不在讨论。3.1剩余股利政策3.1.1 剩余股利政策概述企业在制定股利政策时,未来投资机会对资金的需求量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很多成长型公司未来确保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往往采取少分配甚至不分配股利,提高留存收益比例用于再投资,该企业采取的就是剩余股利政策。剩余股利政策主张,公司的收益首先应当用于盈利性投资项目资本的需求,在满足了盈利性投资项目的资本需求之后,若有剩余,则公司可将剩余部分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剩余股利政策成立的基础是,大多数投资者认为,如果企业再投资的收益率高于投资者在同样风险下其他投资的收益率,他们宁愿把利润保留下来用于企业再投资,而不是用于支付股利。例如,企业有投资收益率达12%的再投资机会,而股东取得股息后再投资的收益率只有10%时,则股东们愿意选择利润保留于企业。股东取得股息再投资后10%的收益率,就是企业利润留存的成本。如果投资者能够找到其他投资机会,使得投资收益大于企业利用保留利润再投资的收益,则投资者更喜欢发放现金股利。这意味着投资者对于盈利的留存或发放股利毫无偏好,关键是企业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必须大于零。采用这一政策应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根据资本投资计划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确定最佳资本支出水平;(2)设定目标资本结构,即确定股东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的比率,并以此确定所需达到的股东权益的数额;(3)最大限度的利用留存收益来满足这一股东权益数,如果留存收益不足,则需要发行新股弥补不足;(4)在留存收益有剩余的情况下才可发放股利。3.1.2 剩余股利政策的优缺点奉行剩余股利政策,意味着公司只将剩余的盈余用于发放股利,股利发放额将每年随着投资机会和盈利水平的变动而变动。其优点在于剩余股利政策将投资放在首位,有利于企业把握投资机会,扩大企业的规模和收益水平,不断提高股东财富,该政策适用于成长型企业采用;同时,股利支付水平低也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而且留存收益的融资成本也低于增发新股的成本。但该政策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公司投资机会的多少将会直接影响着股利的发放,公司赢利数额的变动也将会造成公司股利的大幅波动,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明显不利,也同样不利于树立公司的市场形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加强投资机会的可行性研究和审查,权衡投资的风险和收益,否则,一旦投资决策失误,将会严重损坏股东的利益。3.1.3 剩余股利政策的适用范围这种股利政策适用于处于初创阶段的企业采用。3.2 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3.2.1 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概述固定或者稳定增长股利政策,是指企业的股利发放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并稳中有增的一种股利分配政策。可见,这种股利政策有两个典型特征:短期来看股利支付具有固定性;长期来看,股利支付具有稳定增长性。在该股利政策下,无论企业某特定期间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如何变化,企业每期都要按固定的股利支付额度向股东分配股利,一旦企业的收益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且收益的持续增长不可逆转时,才考虑增长股利支付水平,使股利的支付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达到稳中有升的趋势,因而,该股利政策又称为阶梯式的股利政策。3.2.2 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的优缺点固定或者持续增长股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出现由于经营不善而消减股利的情况。采用这种政策的理由在于:(1)、稳定的股利向市场传递着公司正常发展的信息,有利于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稳定股票的价格。(2)、稳定的股利额有利于投资者安排股利收入和支出,特别是对那些对股利有着很高依赖性的股东更是如此。而股利忽高忽低的股票,则不会受这些股东的欢迎,股票价格会因此而下降。(3)、稳定的股利政策可能会不符合剩余股利理论,但考虑到股票市场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股东的心理状态和其他要求,因此为了使股利维持在稳定的水平上,即使推迟某些投资方案或者暂时偏离目标资本结构,也可能要比降低股利或降低股利增长率更为有利。该股利政策也同样存在有不足的一面,突出表现在:为了维持稳定的股利,可能会对企业形成很大的财务压力,尤其是在净利润下降或现金紧张时,为了保持固定的股利的支付,容易导致资金的短缺,影响到企业投资机会的选择,甚至会使公司的资本结构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轨道。同时,由于股利的稳定增长使股权融资成本远远高于剩余股利政策。3.2.3 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的适用范围这种股利政策适用于经营状况比较稳定的公司采用。3.3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3.3.1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概述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就是企业确定一个股利占盈余的比率,长期按此比率支付股利的政策。在这一股利政策下,各年股利额随公司经营的好坏而上下波动,获得较多盈余的年份股利额较多,获得盈余少的年份股利额就少。在股东股利支付率政策下,企业当期派发的股利可按以下公式计算确定:每股股利支付额=(本期每股利润+每股未分配利润)*股利支付率。3.3.2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优缺点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优点在于:(1)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股利与公司盈余紧密地配合,体现了多盈多分、少盈少分、无盈不分的股利分配原则。(2)由于公司的获利能力在年度间是经常变动的,因此,每年的股利也应当随着公司收益的变动而变动,并保持分配与留存收益间的一定比例关系。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公司每年按固定的比例从税后利润中支付现金股利,从企业支付能力的角度看,这是一种稳定的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主要缺点是:(1)传递的信息容易成为公司的不利因素。大多数公司每年的收益很难保持稳定不变,如果公司每年收益状况不同,固定支付率的股利政策将导致公司每年股利分配额的频繁变化。而股利通常被认为是公司未来前途的信号传递,那么波动的股利向市场传递的信息就是公司未来收益前景不明确、不可靠等,很容易给投资者带来公司经营状况不稳定、投资风险较大的不良印象。(2)容易使公司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因为公司实现的盈利越多,一定支付比率下派发的股利就越多,但公司实现的盈利多,并不代表公司有充足的现金派发股利,只能表明公司盈利状况较好而已。如果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并不好,却还要按固定比率派发股利的话,就很容易给公司造成较大的财务压力。(3)缺乏财务弹性。股利支付率是公司股利政策的主要内容,模式的选择、政策的制定是公司的财务手段和方法。在不同阶段,根据财务状况制定不同的股利政策,会更有效地实现公司的财务目标。但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下,公司丧失了利用股利政策的财务方法,缺乏财务弹性。(4)合适的固定股利支付率的确定难度大。如果固定股利支付率确定得较低,不能满足投资者对投资收益的要求;而固定股利支付率确定得较高,没有足够的现金派发股利时会给公司带来巨大财务压力,另外当公司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时,也要受其制约。3.3.3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适用范围由于固定股利支付率使企业的股利呈现明显的波动性,所以现实中很少有企业采用这种股利分配政策。3.4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3.4.1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概述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是指公司一般情况下每年只支付固定的、数额较低的股利,在盈余多的年份,再根据实际情况向股东发放额外股利,例如,通用汽车公司在效益好的年份就发放过额外股利。额外股利的运用,既可以使公司保持固定股利的稳定记录,又可以使股东分享公司繁荣的好处。但额外股利并不固定,不意味着公司永久地提高了规定的股利率。3.4.2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的优缺点采用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的理由是:(1)、这种股利政策使公司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当公司盈余较少或投资需用较多资金时,可维持设定的较低但正常的股利,股东不会有股利跌落感;而当盈余有较大幅度增加时,则可以适度增发股利,把经济繁荣的部分利益分配给股东,使他们增强对公司的信心,这有利于稳定股票的价格。(2)、这种股利政策可以使那些依靠股利度日的股东每年至少可以得到虽然很低但是比较稳定的收入,从而吸引住这部分股东。但是这种股利政策也有其不足之处在于:(1)公司在盈利较少或无盈利时,仍须支付正常的股利。尽管所付的正常股利数额可能不大,但毕竟股利的支付会导致增加公司资金的流出,这对于本来资金就很紧张的公司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2)如果公司经营状态良好,盈利较多,并持续地支付额外股利,这又很容易提高股东对股利的期望值,从而将额外股利视为“正常”股利,一旦公司盈利下降而减少额外股利时,便会招致股东极大的不满。但是如果能以适当的方式表明这是额外股利的话,额外股利或者是特别股利仍然能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目前与未来经营业绩的积极信息。3.4.3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的适用范围该种政策适合于盈利与现金流量波动不够稳定的企业采用。以上各种股利政策各有所长,公司在分配股利时应借鉴其基本决策思想,制定适合自己具体实际情况的股利政策。第4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将税后收益在股东所得股利和留存盈利之间进行合理配置的策略。因留存盈利构成上市公司内源融资的重要方面,故股利政策与上市公司的内源融资息息相关。显然,它属于企业金融学的研究范围。不过,从股利政策的经济影响和市场效应看,股利政策作为公司经营行为和经营业绩的反映与折射,会对公司的股票市价和公司的市场形象产生至深且巨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股利政策又理所当然地成为证券理论界研究的重要内容。遗憾的是,近年来虽然也有一些专家涉足了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但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引起证券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眼下,体现各家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年终分配方案也陆续登台亮相。在这种情况下,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全面、客观地揭示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寻相应的矫正对策,无疑是十分必要的。4.1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从历史到现实的时间发展顺序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进行考察,我们不难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具有以下几个问题:(1)上市公司不分配的现象带有普遍性。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金融资产,给投资者超过储蓄收益率的较高的投资回报,作为对投资者承受高投资风险的补偿,是上市公司的责任。但是,中国的上市公司却大多缺乏这种应有的责任感。每到公布年报时,一些上市公司漫不经心地用“暂不分配”四个字就把投资者轻易地打发了,使投资者对股利回报的热望成为泡影。不分配股利的公司逐年增多,至于是何种原因导致不分配,公司管理层对此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公司对投资者连像样的交待也没有。(2)部分上市公司已经具备分派现金能力却不给投资者分红。仅仅从分派现金能力的角度分析,一些本年度亏损或未弥补完以前年度亏损的公司不分配,似乎不难理解。但有些公司拥有给投资者分配的现金流量却也一毛不拔,就令人匪夷所思了。据深、沪两市公布2010年年报的上市公司中,有80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低于20%。在这80家公司中,有51家公司没有分配现金股利,而在这51家公司中,有40家公司的每股收益大于0.2元。但是,它们照样不给投资者任何回报。这些公司的经营业绩在深沪两市所有上市公司中可以说是很好,累积未分配利润也很高,而且大部分公司的财务结构也相当稳健,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比率等指标都很出色,表明公司的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很强。就是这样一些业绩优良、现金充裕的公司,却以各种借口为由不向股东分配股利,尽管中小投资者采取各种方式试图改变公司的分配预案,但这种努力并没有奏效,公司仍维持原来的分配方案不变。这种结果除了说明公司对投资者利益的漠视之外,很难再做出别的解释。(3)股票股利在股利分配形式中占有重要地位。出于维护公司控制权和保持公司每股收益稳定增长的考虑,西方发达国家的上市公司主要采用现金股利而很少采用股票股利形式。而在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使公司没有必要担心企业控制权问题,其高度关注的是实现股本扩张,以便为将来的再筹资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好多上市公司选择了送红股的分配方式,这也构成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一大特色。除送红股外,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方案中还常有配股、公积金转增股本的内容。从理论上讲,上述两项并非股利形式,但就实际情况看,其似乎也应属于股利分配范畴。由此不难看出,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形式,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4)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中的短期行为严重,股利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由于没有把投资者的利益置于应有的位置上,大多数上市公司没有明晰的股利政策目标,因而在股利政策的制订和实施上缺乏长远打算,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能够不间断派现,使股利政策保持连续性的公司很少。即使是一些连续派现的公司,派现数额在各年度间的分配也很不均衡,有的年度畸高,有的年度很低。具有连续性的、稳定的股利政策,既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随意性,从一个侧面凸显了中外上市公司在谋求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差距。(5)上市公司各类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上市公司结构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地区结构、行业结构、股本规模结构、股权结构等等。毫无疑问,每种结构都对公司的股利政策发挥着现实的影响,但其影响程度却不可同日而语。从现实情况看,股本规模结构和股权结构对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要大一些。股本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股利分配形式,并与股利支付率呈正相关系。大盘股的股本扩张空间小,因而公司倾向于采用现金股利形式,股利支付率也较高;小盘股具有较强的股本扩张能力,因而公司更青睐股票股利形式,实施派现分配的次数不多,股利支付率也较低。当然,这是就总体而言,也不排除个别公司有与此相异的股利政策选择。从股权结构看,股权高度集中的公司倾向于低现金股利支付,而股权分散的公司则倾向于较高的现金股利支付。(6)派现公司的股利支付率水平尚可,但股利率与上市公司总体股利支付率水平明显偏低。据对深沪上市公司这几年间相关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派现公司的平均股利支付率接近50%。应该说,这一比率还是不低的,与国外上市公司一般水平差不多,但就深沪上市公司总体而言,如果考虑到众多不分配公司的存在,则股利支付率是明显偏低的。此外,股利率指标亦不理想。所谓股利率,即每股股利与每股市价的比率,它实际上是股利支付率与市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福建省三明市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8人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江苏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招聘专职辅导员4人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江苏淮安市淮阴城市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拟聘用人员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广西贺州市钟山县人民法院公开招聘司法行政人员1名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宁夏石化分公司春季高校毕业生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河南新乡市开发公益性岗位招聘2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河南郑州高新区枫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广东云浮市郁南县林业局招聘生态管护人员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瑞昌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多员合一”社区工作者【27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第三中学“绿色通道”引进教师第二次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第3版)课件全套 张有光 00 课程简介 - 12 中国大学教育:理念与实践
- 兴东线泰州段航道整治工程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踝关节超声检查
- 【成都】2025年四川成都高新区“蓉漂人才荟”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冠脉介入培训心得体会
- 材料进场检测方案(3篇)
- 肿瘤内科护士进修总结
- DB5301-T 19-2025 公园绿地设计规范
- 中医高血压糖尿病课件
- 无人机集群技术-智能组网与协同 课件 第7章 无人机集群协同搜索
- 美容科规章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