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改为加强带在水工构筑中的应用_第1页
后浇带改为加强带在水工构筑中的应用_第2页
后浇带改为加强带在水工构筑中的应用_第3页
后浇带改为加强带在水工构筑中的应用_第4页
后浇带改为加强带在水工构筑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摘 要要 水工构筑物结构超长混凝土为了避免开裂、沉降等质量问题通 常设置混凝土后浇带,其特点是在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成 42 天后方可 进行后浇带施工,不仅增加了施工周期,同时在后浇带混凝土与普 通混凝土接缝处的处理存在渗水、漏水等质量隐患。 本文通过对#工程中的预处理综合池施工过程中,该构筑物施 工工期仅为 75 天的情况下,通过与设计、监理等各方主体单位经过 多次讨论论证,且根据在以往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在确保施工 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决定将预处理综合池的两条后浇带改 为加强带。 关键词:后浇带,加强带,水工构筑物 第-II-页 -II- 目目 录录 摘 要. 绪 论 .1 一、工程概况2 二、用加强带代替后浇带的依据3 三、加强带取代后浇带的无缝设计方法5 四、技术的可行性分析6 五、同类工程类比分析8 六、加强带的加强施工技术措施8 七、施工验证11 结 论12 参考文献13 附 录14 第-1-页 -1- 绪绪 论论 混凝土后浇带的结构施工,虽是一种较成熟的施工方式,但它 存在如下缺点: 1)增加施工环节,需留置临时挡板,断缝处不易振捣密实,且二次 灌注时需清理和凿毛; 2)因结构中断,给施工期间的安全造成一定隐患; 3)施工顺序倒置,工期有所拖延; 4)后浇带处形成结构的薄弱环节,其受影响程度除与施工因素有 关外,还受复杂的不易预料的其他因素影响,稍有不慎容易造成质量 事故。 采用加强带取代后浇带的施工方案,既提高混凝土的密度和强度,又 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抗裂防渗功能,同时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确定膨胀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和无缝设计方法、控制好施工流 程、加强技术措施等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第-2-页 -2- 一、一、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工程,开工日期为#年#月#日,竣工日期为#年#月#日。 其改造规模是将现有的处理水质一级 B 提升至一级 A,日处理水量 为 6 万 m3/d。新建建构筑物主要包括预处理综合池、缓冲池、高效 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消毒池及巴士计量槽、鼓风机房及配电 间、加氯加药间等。 预处理综合池在本工程中占地面积最大,其结构尺寸为 62.75mX26.70m,基础底板设计为变截面,厚 450mm500mm;池壁高 7.5m,池壁厚 450mm;混凝土为 C30 P6。沿南北方向底板设置两条 加强带,宽度为 2m,同样位置墙体设置两条后浇带,宽度 800mm, 混凝土均为 C35 P6 微膨胀混凝土。 由于设计图纸要求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需在两侧混凝土浇筑完 成 42 天后,方能进行后浇带的施工,且后浇带的混凝土养护不少于 28 天。根据总工期及阶段工期的目标,预处理综合池的施工时间仅 有 75 天时间,墙体后浇带的施工是满足不了工期目标的实现。故在 结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需将预处理综合池的 后浇带改为加强带。 第-3-页 -3- 图 1-1 预处理综合池后浇带、加强带布置平面图 二、用加强带代替后浇带的依据二、用加强带代替后浇带的依据 膨胀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产生适当膨胀,在钢筋和邻位的 约束下,在混凝土中建立起一定的自应力(约 0.2MPa0.7MPa), 其自应力值按下式计算: c=EsP c混凝土自应力(MPa) 截面的配筋率(%) Es钢筋的弹性模量(MPa) P钢筋的限制膨胀率(%)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在配筋率和钢筋弹性模量确定的情况下, 膨胀混凝土自应力与膨胀率成正比。这样膨胀加强带部位的自应力 增大,对温度收缩应力补偿能力增大,防止超长结构开裂,其原理 示意图如图 2-1 所示: 第-4-页 -4-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x ftk 图 1 图 2-1 从图 1 中可以看出,超长混凝土结构使用普通混凝土的温度收 缩应力曲线为 ABCDE,其应力从两边向中间增长至 B、D 两点时, ftk(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混凝土开始开裂,释放能量;仅采 用小掺量膨胀混凝土进行补偿的超长混凝土结构,能够抵消部分温 度收缩应力,其温度收缩应力曲线为 FGHNJ,应力从两边向中间随 结构长度的延伸而增长,达到 G、N 两点时,ftk,开始产生开裂, 掺膨胀剂的混凝土达到开裂时的结构长度较普通混凝土延长,到达 膨胀加强带部位(K、M)时,由于加强带部位储存较大自由应力 (或膨胀力)对其进行补偿,使其应力降低,随后随长度增加重新 增长,但最终结构中部最大应力值小于混凝土的抗拉标准强度标准 值,即 ftk,保证超长混凝土结构不开裂,这就是膨胀加强带的主 要作用。 为避免池壁混凝土贯穿性裂缝的产生,应采取如下四个方面措 施:应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保证振捣密实, 加强湿养护,减少池壁混凝土的收缩变形。缩短底板与池壁混凝 土的浇注时间间隔,池壁混凝土拆模后应及时隐蔽回填,减小二者 之间的不均匀变形。保证池壁混凝土应有一定截面厚度、应有一 定强度等级,提高抗拉能力。 第-5-页 -5- 三、加强带取代后浇带的无缝设计方法三、加强带取代后浇带的无缝设计方法 在拉应力最大处设置膨胀加强带,使结构收缩得到大小适宜的 补偿。 |2-(Sd+ST-CT)|SK | (3-1) 式中:2限制膨胀率; Sd干燥收缩率; ST温度收缩率; CT受拉徐变率; SK极限延伸率。 混凝土的最高绝热温升为: Tmax=(W1Q1+W2Q2)/(C) (3-2) 式中:W1,W2单方混凝土水泥和膨胀剂的用量; Q1,Q2水泥和膨胀剂的水化热; 混凝土的密度; C混凝土的比热容。 此工程取 W1=320kg/m3,W2=38kg/m3;Q1=354J/g,Q2=246J/g;=2350kg/ m3;C=0.97J/(g),得:Tmax=53.8。 取混凝土墙的一维散热系数为 0.5,则由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 T1=26.9。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为 29,则混凝土内部的平均温度 T2=55.9。 第-6-页 -6- 取温度系数 a=1.010-5,则混凝土的最大冷缩值 ST=(T2-T1) =1.010-5(55.9-26.9)=2.910-4。 混凝土 7d 的最大干缩值为: Sd(t)=0y(1-e-0.01t)M1M2M10 (3-3) 其中,0y为标准试验状态下最终收缩值,取 0y=3.2410- 4;M1,M2,M10 均为非标准状态下的修正参数。按国家标 准 GB50496-2009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的附录 B 查得,普通水泥 影响系数 M1=1.0;水泥细度系数 M2=1.0;骨料系数 M3=1.0;水灰 比为 0.43,M4=1.1;水泥浆量系数 M5=1.2;自然状态养护 7d,M6=1.0;环境湿度系数 M7=0.77;水力半径的倒数系数 M8=1.0;机 械振捣 M9=1.0;配筋率系数 M10=0.85。代入式(3)得,Sd(7) =0.24610-4。 极限延伸率为: SK=0.5Rf(1+/d)10-4 (3-4) 其中,Rf=0.8Rco(lgt)2/3,Rco 为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为 截面纵筋配筋率;d 为钢筋直径。 将工程各相关参数 Rco=1.43MPa,t=7d,=1.37,d=1.4cm, 代入式(4)得:SK=1.0110-4。 混凝土的受拉徐变偏于安全地假定为极限延伸率的 0.5 倍,则: CT=0.5SK=0.50510-4。 最终变形的量值为: |2-(Sd+ST-CT)|=|1.6510-4-(0.246+2.9-0.505)10-4|=0.99110- 4|SK|。 由计算可知,混凝土墙不会开裂。因此,采用膨胀加强带取代 后浇带,并连续浇筑混凝土满足要求。 第-7-页 -7- 四、技术的可行性分析四、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根据混凝土收缩变形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减少混凝土收缩 变形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在保证最小水泥用量前提下宜减少水泥用量,减少水泥用 量,通常有三种可能,一是采用高效减水剂,提高 28d 强度,二是 采用矿物掺合料部分替代。三是提高水泥强度等级。 (2)在保证混凝土和易性前提下尽量降低水灰比,增强混凝土 拌合物保水粘聚性。 (3)保证施工振捣密实,对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的泵送混凝 土,应确定合理浇注厚度,一般为 400500mm,合理振捣间距,一 般为 1030S,既不要漏振,也不要过振,特别是对流动性小的混凝 土不应漏振或欠振,浇注厚度、振捣间距、振捣时间、布料间距宜 取偏下限,以防蜂窝麻面的出现;对流动性大的混凝土不应过振, 浇注厚度、振捣间距、振捣时间、布料间距宜取偏上限,以防泌水 离析和骨料下沉。 (4)保证湿养护的及时性、连续性、充分性,及时性是指混凝 土浇注后在终凝前应采取保水措施,连续性是指在养护期间浇水的 时间间隔不能太长,始终应保持湿润状态,充分性是指要有一定湿 养护时间,普通混凝土至少连续养护 7d,加强带混凝土至少连续湿 养护 14d。 按上述,本工程在将后浇带改为加强带具备的有利条件可归纳 为以下 4 个方面。 低水灰比条件: 1 本工程混凝土水灰比为 0.40.42 之间。 适宜的环境温度条件: 2 第-8-页 -8- 混凝土浇筑时间正值秋冬季,桐庐县温度不高,湿度大,十分 适宜混凝土施工。 细密布筋的结构条件: 3 加强带处配筋率较普通处高,采用细密布筋,筋间距 50mm,对 降低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十分有利。 良好的养护条件 4 基础混凝土采用覆膜养护,墙体混凝土涂刷养护剂养护,养护 时间不小于 14d。这种养护方法在石家庄桥东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工程中结构施工中得到了良好的印证。 五、加强带的加强施工技术措施五、加强带的加强施工技术措施 1、混凝土配合比 加强带外的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其配合比如表 1 所示。 表 1 普通 C30 混凝土配合比 Kg/ 水泥用量粉煤灰砂石水高效减水剂 3000.252.523.340.50.031 加强带内的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5,其配合比如表 2 所示。 表 2 微膨胀 C35 混凝土配合比 Kg/ 水泥用量粉煤灰砂石水UEA 膨胀剂 3200.252.042.780.430.12 2、施工工艺流程 加强带内外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图,如图 6-1 所示。 第-9-页 -9- 图 5-1 3、加强施工技术措施 膨胀混凝土加强带应设置在混凝土结构产生收缩应力的虽大部 位,一般是在结构的中部,每隔 30m 设置一条。本工程中加强带长 度为 22.75m,宽度为 2m。 在加强带两侧设置与普通混凝土结构分离的通长的钢板网,网 眼尺寸为 1cm,在钢板网内外两侧各设置两根竖向的 14 钢筋固定, 水平方向设置与墙体钢筋等宽的 14200 固定。详见图 5-2 开始施工 加强带位置的确定 加强带处绑扎固定钢板网与钢筋骨架 检查是否符合加强带要求 是 否 浇筑加强带外 C30 普通砼浇筑加强带内 C35 微膨胀砼 加强带浇水覆盖养护 14d 第-10-页 -10- 图 5-2 加强带加固与钢板网安装示意图 浇筑混凝土时应避免混凝土直接冲向钢板网,以防钢板网被冲 开,影响加强带效果。加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比带外混凝土等级 提高 5MPa,为 C35,并加入 UEA 膨胀剂。浇筑时加强带混凝土与两 侧普通混凝土同时浇筑。浇筑完成后,加强带混凝土要浇水覆盖养 护至少 14d 以防止混凝土开裂。 六、施工验证六、施工验证 本工程中预处理综合池通过以加强带代替后浇带的方法设计的 无缝施工方案,并且强化加强带的的施工技术措施,实现了加强带 内与外的同时浇筑,进而缩短了施工周期。经过现场的质量检查, 外观没有发现蜂窝、露筋、结构裂缝以及渗水等现象。经过半年多 是运行,仍旧滴水不漏。 第-11-页 -11- 结结 论论 从偏于安全的角度出发,在拉应力比较大的位置设置了两条膨 胀加强带,并且通过加强施工技术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