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弊端: 一工作缺乏长远规划打算。打短工、形式主义、急功近利思 想易滋生蔓延。对随在地企业以往税收状况不甚了解。异地交 流干部如果是“船到码头,车到站”那种的,往往就会当老好 人,不得罪人,不愿花长时间、下大力气在当地做研究性、基 础性的工作, “平安是福”总是他们的口头禅。异地交流任职领 导干部的任期一般在三四年之间,短的则只有一二年,由于异 地交流干部的任期时间相对较短、工作岗位流动频繁等必然因 素的客观存在,加之领导个人的工作思路、决策水平和政绩观 念等主观因素的自然差异,而影响着一个单位的发展轨迹,同 时也影响长期规划的制定和执行。 二是生活上诸多不便。1.夫妻两地分居 2.交通风险增大 3.异地 交流任职的领导干部,客观上疲于两地之间的奔波,工作时间 和工作精力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不仅难于严格按照规章制度 带头自律、做出表率,而且由于在单位工作时间相对紧张,与 干部职工相处的时间较少,难以实施对干部职工八小时以外特 别是节假日期间的有效管理。 三是地方行政开支加大。干部交流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由于交流在外地进行,那么无疑 在家庭与工作地之间产生了远距离,但生活还要继续,于是他们把车作为往返与工作地至 家庭之间的交通工具,经常的往返于两地之间,大量浪费了交通资源,加大了单位和交流 干部个人的开支,同时国税异地交流干部的吃住问题都需要所在单位给予解决,这相对于 本地干部而言,都带来了资源的极大消耗。 去年初,湖北某市一位时任市长的女同志在驾车由家庭所在地宜昌,返回工作驻地当 阳途中撞死一名男童。由此,可以看出“干部交流”中的“交通积弊”。干部“异地任职” ,加大了行政成本。由于干部交流范围多数是一两个小时的车程,于是,一些交流干部经 常在“工作地”与“生长地”之间穿梭,成为名符其实的“走读生”。为拴心留人,解决 交流干部的后顾之忧,几乎所有的地方政府都在食宿、交通工具,乃至娱乐设施等方面进 行了大量的投资所有这些,毫无疑问加大了行政成本。简言之,干部“异地任职”制 度凸现的弊端,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为群众诟病最多的问题之一。 就“交通”这一视角看,就是增加了汽油消耗量和开车风险等“积弊”。由于现在很 多地方和部门异地交流的“一把手”都不带家眷,一般周末就回家休息,属于“跑班族”, 休息日小车来回跑,无论是专职司机开车,还是领导亲自驾车,都会平添汽油消耗量,陡 增行车途中的交通事故概率因为只要出车就存在车祸风险。所以在群众中流传着这样 一句顺口溜:干部下派,白吃闲饭;干部交流,浪费汽油。这当然是一种调侃。交流者多为 中青年人,家事国事皆为骨干,逢年过节,周末假日“常回家看看”也在情理之中。然而 从深层次解析,这恐怕也是对交流者另有所指,即:镀金思想,短期行为。浪费汽油事小, 增加政府运作成本亦不算大事,大伤在于急功近利的追求政绩。 三是和同事感情生疏接触少。 关键则在于领导干部的自律自严。如果异地交流任职干部都能 自觉地倡导和履行胡总书记提出的“八项优良作风” 、牢固树立 “忧患意识、节俭意识和公仆意识” ,像孔繁森、郑培民、任长 霞等优秀领导干部那样,一心扑在事业上、一身扑在单位里, 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良好形象,以身作则,为人表率,要求别 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好,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把 领导的职位看作是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 把它当作一种“官位” 、 “地位”和“权位”的象征而崇拜和炫 耀。唯有如此,实行领导干部异地交流任职制度,才能更加有 效地促进和加强一个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才能实现和达到反 腐败倡廉的根本目的和愿望。 认清趋势,综合治理 要除却干部交流中的上述弊端,采用单项措施不行,必须实施综合治理。 首先是“认清趋势”和“结果导向”。前者指国家发展、社会稳定、政治民主、生活 富裕乃是大势,而实现这些目标,推行人本理念、依法行政和透明行政,已是事关我们出 路的趋势。“认清趋势”、“结果导向”与“交流”的关系在于,“认清趋势”的人,搞 干部交流一般会格外关注用人的“结果”,从而不敢太多“人事走私”。因为他们知道, 公共事件的发生及其处置“结果”,从来只会眷顾“善事者”,而不会宽容“善官的人”, 而“善事者”受奖,举荐“善事者”的人也应当受奖,“善官的人”被罚,举荐“善官的 人”连带受罚,完全合乎逻辑。可惜这一逻辑暂时还未转换为机制,并被采用。 其次是“改革体制”和“调整机制”。前者强调变三角形叠加体制为梯形叠加体制, 在权力至高点严格分权制约,只给一把手以相对的人事权。后者强调在机制建设方面,搞 科学的程序和规则设计,以明确、严格的环节和规则,以对法定人数(含缺席人数)、多数 (含绝大多数)、少数(含强少数)、多数与少数关系含义的正确理解和运用,保证人事交流 的民主和公正。 其三是“更新理念”和“规范行为”。这是从主观角度调理和塑造干部,重点在文化 层面。虽然体制是基础,机制是关键,但文化是灵魂,因为文化既可创造、服务制度,又 可以废弃制度。本文推荐以下十对文化供对比和选择使用。它们是:人本与物本文化、民 本与官本文化、法治与人治文化、透明与保密文化、职责与职务文化、绩效与面子文化、 契约与自悟文化、妥协与隐忍文化、精准与粗略文化、前置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