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 20152015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历史试题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2014 年 11 月 7 日上午 10:3012:00 试卷满分:100 分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报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贴在答题 卡上对应的虚线框内。 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第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 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答题卡收回。 第第卷卷 选择题部分(共选择题部分(共 48 分)分) 一、选择题(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有一、选择题(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有 2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分, 共计共计 48 分)分) 1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 “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 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 ”这表明 A官僚制度对皇权有制约作用 B “君主专制”名存实亡 C皇帝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D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 2 晋书食货志载:“及黄初二年(221 年) ,魏文帝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至明 帝世,钱废谷用既久。 ”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长期战乱社会动荡 B金属货币职能萎缩 C实物交换更加便利 D政府鼓励农业生产 3宋代“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者,则为镇” 。据宋史专家周宝珠研究,熙宁十年(1077 年)县以下 税收单位有 1013 个,元丰末(1085 年)有正式市镇 1871 个。这表明宋代 A城市化不断发展 B行政区划不断调整 C农村草市发展迅速 D财政收入大量增加 4元代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 行省处理政务实行的是群官 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 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元代行省 实行这种权力运行机制的主要目的是 A分化地方权力 B加强中央集权 C妥善处理民族关系 D提高行政效率 5明清时期,北京出现了大量的地域性会馆,集客馆、试馆与商馆于一身。其中广东会馆的数量 约有 45 所,绝大部分是由广州府和潮州府等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县所建立。明清时期推动 会馆文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北京是商业中心 B繁忙的海外商运 C交通运输的便捷 D区域商帮的出现 6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 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 ”材料表明顾炎武 A提出“经世致用”的主张 B批判程朱理学的佛学化 C意识到阳明心学遇到危机 D主张废除传统儒家思想 7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法治”的名言,如管子明法解 “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 刑。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 ”现代社会的“法治”是指法律至上,法律对政府权力 及对人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下列各项中对上述两种“法 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前者是“人治” ,后者是“民治” B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C两者都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前者是“民治” ,后者是“法治” 8分析下列表格数据:1840 年前与 1865 年、1894 年中国生丝销量 时间总销售量(万 包) 出口量(占总量% ) 内销量(占总量% ) 1840 年前6409(1406%)55(8594%) 1865 年10142(4158%)57(5643%) 1894 年1602823(5194% ) 77(4806%) 下列各项中对上表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生丝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B中国生丝业已经普遍使用机器生产 C中国生丝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逐渐增强 D中国生丝业发展仍然非常缓慢 9 “自道光后期以来,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对抗和失败 交错的过程。多次失败导致了屈服;多次对抗又表现了逼来之势面前的不甘屈服。 ”材料反映 出晚清当局者在十九世纪后 60 年 A无所依傍和茫然自失的心理 B面对民族战争的矛盾心态 C民族抵抗意识的完全丧失 D传统意识支配下的排外心理 101835 年,道光帝发布上谕称:“从来民风之纯朴,由于士习之端谨。凡有教士之责者,不徒 课以文艺,务在敦崇实行,严为旌别,以树风声。 ”道光帝发布该上谕的根本目的是 A改善社会风气以维护清朝统治 B发动民众监督以整顿吏治 C整顿民风以端正士入学术风气 D提高程朱理学的社会地位 11王韬在弢园文录代上冯太守书中说:“西商贸易之利,首在航海,顾风波之险,有时 不可测料,于百中取二三。无事则公司得权微利,有失则商人有所藉手,不至于大损, 此其法诚至善也。 ”材料中所说的“法”主要是指 A创设国家中央银行 B建立近代金融体系 C仿效西方公司制度 D建立近代保险制度 121912 年 2 月 15 日孙中山亲自率领“国务卿士、文 武将吏”拜谒明孝陵(见右图) 。在祭文中,孙中 山强调了辛亥首义、清室退位光复中华大业的成就, 并且说:“呜乎休哉!非我太祖在天之灵,何以及 此?”这说明 A朱元璋的反元事迹激励了革命派 B革命派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 C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 D三民主义的目标已经实现 131919 年 12 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倡导“整理国故”运 动。 “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 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 ”材料表明胡适 A违背了新文化运动的宗旨目的 B认可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 C力图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D抵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4国内“工商业经济困难,每苦于周转不灵,有待夫金融界之放款。但金融界以本身资力不厚, 虽愿放款而效果不宏。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 ,作为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一种”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处于 A清末“新政”时期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5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曾明确提出:“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 禁止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而是“自由发展那些不是操纵国计民 生而是有益于国民生计的私人资本经济” , “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 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进程。 ”上述材料表明毛泽东 A主张有限度地保护和发展私人工商业 B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的进步性 C主张拉拢资产阶级以支持抗日战争 D主张消灭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 16英国泰晤士报用四个版面刊登了来自香港记者的有关北京的报道,其中这样写道:“这 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 好坏,这是拥有近 5 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 ”其所报道的事件 是 A三大战役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7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 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 ”这种“不合理的状况”开始 有所改变是在 A “一五计划”期间 B十年探索时期 C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18这是一个骚动而热烈的年份,被称为中国公司元年。 “我们都下海吧” ,所有的年轻或不太年 轻的人们都在用这样的词汇互相试探和鼓励。上述“中国公司元年”最可能是 A1980 年 B1984 年 C1987 年 D1993 年 19雅典法律将雅典人分为三种:本邦公民、外邦公民和奴隶,根据犯罪可以处以不同的刑罚。 在实践中,本邦公民伤害了自由民可以支付罚款,外邦人伤害了自由民则被驱逐出境,奴隶 伤害了自由民则可能被判处死刑。由此可知 A雅典公民权有狭隘性 B雅典民主是大多数人的暴政 C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 D雅典法律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20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可以征税、征兵、发行纸币、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总统享 有行政大权,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还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国会有权调整国际及州际贸易; 最高法院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上述这些规定的意图是 A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 B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C确立分权制衡的原则 D建立民主自由制度 21 “从未有过一个时代对传统观念抱有那样的怀疑态度,对人的理智能力和科学威力抱有那样的 信心,对大自然的规律性与一致性抱有那样坚定的信念。 ”文中所说的这个时代是指 A殖民扩张时代 B文艺复兴时代 C宗教改革时代 D启蒙运动时代 22阅读下列表格材料,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罗斯福新政时期 GNP(国民生产总值)与失业率对比 年份GNP 总量(10 亿美元) GNP 增长率%失业率% 1930904-12387 1933556-41249 1935722109201 1938847-63190 一一摘编自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历史、趋势及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 A新政时期工人失业率始终居高不下 B新政措施使 GNP 总量及增长率不断提高 C新政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D新政时期的 GNP 总量变化与失业率同步 23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是人类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下列关 于这两次探索相同之处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注重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B都借鉴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验 C都放弃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D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24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出现重大突破,中日、中美分别于 1972 年、1979 年建立了正 式外交关系。日本早于美国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表明 A日本已经成为政治大国 B中国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C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D日本已经完全摆脱美国控制 第第卷卷 非选择题部分(共非选择题部分(共 52 分)分) 二、非选择题(共有二、非选择题(共有 4 小题,第小题,第 25 题题 25 分,第分,第 26 题题 12 分,第分,第 27、28 题为选做题为选做 题题 15 分,共计分,共计 52 分。分。 ) 25 (25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二十多年,是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和高度繁荣时期。1950 年到 1972 年,美国的劳动力增加了 35%,1950 年美国的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33%,到 70 年代上升到 7%左右。美国利用战后美元的特殊地位,大量进口廉价原料,大大降低了生 产成本。1953 年到 1973 年,美国的私人资本投资总额,由 530 亿美元增加到 2090 亿美元, 增加了将近 3 倍多,投资的重点逐渐转向电子仪器、汽车制造业及航空工业等资本和技术密 集部门,投资于生产设备的比重上升,厂房建筑的比重下降。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材料二 1950 年和 1973 年美国国民收入的来源(%) 1950 年l973 年 农业7336 制造业387341 公用事业8676 服务业454547 总国民收入10001000 资料来源:1974 年美国统计摘要 ,转引自:阿兰G格鲁奇:比较经济制度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79 页。 材料三 70 年代初期的石油危机,伴随着 19741975 年的战后世界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 陷入滞胀。19731979 年,美国的平均产出增长率仅为 212%,远低于五六十年代的水平, 资本投入的贡献在经济增长中每年下降 0 05%。这一时期,美国一方面要应对严重的 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也要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这种两难困境迫使美国进行改革和调整。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后初期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10 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美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说明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 因。 (8 分) (3)结合材料三并运用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这种两难困境迫使美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进 行了怎样的改革和调整?综合上述材料,简述 20 世纪 5080 年代美国经济经历了怎样的发 展历程?(7 分) 26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出现的最早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新式银行机构是由外国人设立的。清道光二十五 年(1845 年) ,英国丽如银行在香港和广州同时开设了分行,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外国银行。 此后外国银行逐渐增多,并多集中在上海。 1897 年 5 月,清政府在上海成立中国通商银行,这是一家仿效西方银行成立的有限股份 制银行,也是中国银行业第一家以“银行”命名的银行。从此,结束了我国银行业只有牌号 (如票号“日升昌” 、钱庄“福康”等)而没有“银行”字样的历史。 以金融业为例,晚清改革后期,帝国沿海城市的金融业已经建立起了严格的信审、银监 机构以及相关流程。 摘编自邵娜、李婧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民国初年,金融业是发展最快的行业。在金融业中,最为主要的是银行业。 19121919 年全国银行发展状况表 年度新设数停业数实存数资本总数(万元) 1912232372714 1913116422890 191483473842 19151045314522 1916104595198 1917111151655557 191816221038808 191816 191922 221038808 摘自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结合所学,从银行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角度对材料一、二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 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选做题:请考生在选做题:请考生在 27 题、题、28 题这两题中任选一道题作答。题这两题中任选一道题作答。 27 (15 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士之所宜学者,天下国家之用也。今悉使置之不教,而教之以课(科)试之文章, 使其耗精疲神,穷日之力以从事于此。及其任之以官也。则又悉使置之,而责之以天下国家 之事。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也,世事皆所不 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材料二 17 世纪和 18 世纪初叶,中国对欧洲的影响远比欧洲对中国的影响大得多。中国 由于其孔子的伦理体系、为政府部门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对学问而不是对作战本领的尊重 以及精美的手工艺品开始被推举为模范文明。18 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 始消逝。 (美)斯诺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在 18551870 年文官制度改革期间最大胆的举措是八个方面的借鉴和采用了中 国科举制度原则,对英国文官录用制度做出了革命性的变革。第一采用科举制公开考试、自 由竞争、择优录取原则。还强调了新的考试制度必须和英国国情融合、贯通 严泉论中国科举制度对近代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形成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王安石认为唐朝选官制度的弊端是什么?他采取 了哪些针对性的改革措施?(9 分) (2)据材料二、三,说明西方人是怎样学习中国的考试制度的?到 18 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 国的钦佩开始消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 分) 28 (15 分)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5 年 1 月,法、意签订罗马协定。意大利应允法、意两国在欧洲问题上,特别是 在奥地利问题上采取妥协行动。也就是说意大利把侵略矛头调离巴尔干、地中海和小协约国 地区,即离开法国的势力范围。法国则同意把突尼斯和法属索马里的某些利益让给意大利, 并纵容意大利侵吞埃塞俄比亚。法国外长赖伐尔承认, “我把埃塞俄比亚赠送给他(墨索里尼) 了” , “我把意大利的侵略矛头引向一边,因而拯救了法国” 。 摘编自王春良等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我确信,您完全可以不必付诸战争,而且不用等待就会得到您想要的一切主要的东 西。 我相信,我们能。不管您对布拉格政府的意图是多么不信任,您不应该怀疑英国与法国 政府的能力,各项允诺将完全地、公正地立即付诸实现。如您所知,我已公开宣布,我们保 证各项允诺将这样付诸实现。 节选自英国首相张伯伦致希特勒的信(1938 年 9 月 28 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法国对意大利做出让步的主要原因。其意图和直 接后果如何?(6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伯伦认为希特勒“不用等待就会得到”的“东 西”是什么?英法两国的相同做法体现了什么政策?分析其产生的消极影响。 (9 分)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 2015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选择题(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共有共有 2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分,共计 48 分)分) 题 号 123456789101112 答 案 AACBDCACBADB 题 号 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答 案 CDABABABDCCC 二、非选择题(共有二、非选择题(共有 4 小题,第小题,第 25 题题 25 分,第分,第 26 题题 12 分,第分,第 27、28 题为选做题题为选做题 15 分,共计分,共计 52 分。分。 ) 25 (25 分) (1)劳动力增加及其素质的提高;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加大对资本和技术密集部门以及生产 设备的投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关贸总协定的成立;马歇尔 计划的实施(或美国大力拓展国际市场) 。 (任答五点给 10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 给分) (2)分析:1950 年到 1973 年,美国国民收入来源发生重大变化;农业收入相对减少了一半,制 造业和公用事业收入也相对减少,而服务业的收入相对增长, (2 分)这说明到 20 世 纪 70 年代,美国传统的第一、二产业下降,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2 分) 原因: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人们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城市化发展。 (4 分,任答两点给四分, 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 (3)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化学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医养结合政策背景下的法规解读与实施策略
- 与音乐相关的数学概念试题及答案
- 医疗APP隐私政策与用户数据安全保障
- 幼儿园数学伙伴关系试题及答案探索
- 农业电商的技术应用现状与未来试题及答案
- 农业电商的合作共赢模式试题及答案
- 从数字化到智能化探讨区块链在各行业的深度应用
- 安全工程师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试题及答案
- 电子病历系统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优化与实施策略研究(2025年)
- 2025至2030中国核燃料加工行业竞争趋势及发展前景可持续报告
- 山西省部分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4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4年生物医学工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5.12)应知应会知识测试竞赛题库与答案
- 六年级家长会心理教育专题课件
- 四川宜宾环球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如何设计高质量的课件:制作教学指南
- 2025年农村商业银行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浙江省宁波市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考与选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宁波二模)
- 2025年江苏省新高考高三联考数学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八校联考中考零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