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与环保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_第1页
清洁能源与环保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_第2页
清洁能源与环保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_第3页
清洁能源与环保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性学习报告研究性学习报告 题目:清洁能源与环保题目:清洁能源与环保 引言引言: :人类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环境危机,由于人口急剧的 增加,资源的消耗日益扩大,人均耕地、淡水和矿产等资源占有量 逐渐减少,人口与资源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环保问题就成为经济与 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看着北面工业区上笼罩着灰色的烟尘, 听以前人们说石河子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她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 城市” ;可是又是什么让她失去了原本美丽的容颜,污染了原本甘甜 的乳汁。 我市现在因各工厂只注重经济效益,不注重环境保护,经常是 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循环。导致我市的环境质量每况愈下,而现在 解决经济与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使用并推广清洁能源。 摘要摘要:一一 清洁能源概念清洁能源概念 传统意义上,清洁能源指的是对环境友好的能源,意思为环保, 排放少,污染程度小。但是这个概念不够准确,容易让人们误以为 是对能源的分类,认为能源有清洁与不清洁之分,从而误解清洁能 源的本意。 清洁能源的准确定义应是:对能源清洁、高效、系统化应用的技 术体系。含义有三点:第一清洁能源不是对能源的简单分类,而是 指能源利用的技术体系;第二清洁能源不但强调清洁性同时也强调 经济性;第三清洁能源的清洁性指的是符合一定的排放标准。 二、 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现状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清洁能源在我国发展至今,主要有如下几种: 1.1.洁净煤技术洁净煤技术 由于我国煤炭在能源中的重要地位,今后一段时期内,煤炭仍 将是我国主要的一次能源,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煤炭的清洁燃 烧。目前比较成熟的的洁净煤技术主要包括:型煤、洗选煤、动力 配煤、水煤浆、煤炭气化、煤炭液化、洁净燃烧和发电技术等。 2.2.核电核电 核能是清洁的能源。我国已经建有的核电站分别有秦山核电站、 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等,运行情况良好。目前是我国主要的 发电来源之一,地位仅次于煤炭和水电。根据新浪网消息,我国政 府近期规划在 2006 年至 2010 年期间,将积极发展核电,重点建设 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远期规划是到 2020 年,每年核发电能力,从目 前的 8700 兆瓦,增加到 4 万兆瓦,意味着 20062020 年的 14 年里, 中国将增建 30 座核电厂。 3.3.太阳能太阳能 太阳能是清洁可再生的能源,目前已在我国得到较大范围的使 用,主要体现为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使用。在山东等地,太阳能产 业正得到快速发展,许多技术如太阳能电池等也日臻成熟。 4.4.生物质能生物质能 是指由生命物质排泄和代谢出的有机物质所蕴含的能量,我国 生物质能储量丰富,70%的储量在广大的农村,应用也是主要在农村 地区。目前已经有相当多的地区正在推广和示范农村沼气技术,技 术简单成熟,正在逐步得到推广。我国在生物柴油研究方面也得到 快速发展,在福建、四川等地已经建有小规模的生物柴油生产基地, 但是目前并未形成产业化。 5.5.水能水能 水能在我国早已得到大规模的使用,主要用途是发电。较早期 的有小浪底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等;规模较大的如三峡水电站等。 这些水电站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能源保障作出了巨大贡献。 6.6.风能风能 我国风能资源较为丰富,风能在我国的利用也较为成熟。据中 国风电发展报告指出,如果充分开发,中国有能力在 2020 年实现 4000 万千瓦的风电装机容量,风电将超过核电成为中国第三大主力 发电电源。在我国甘肃等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有较大规模的应用。 7.7.地热能地热能 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已发现温泉有 3000 多处。地热应用前景广 阔,主要指的是有效利用地下蒸汽和地热水,用途可以发电、供暖 等。受资源所限,地热发电站主要集中在西藏地区。在其他地区, 地热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山东省商河县已经建成的温泉别 墅就是利用地热供暖,效果良好。 8.8.潮汐能潮汐能 潮汐能是一种海洋能,由于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以及地球 的自转导致海水潮涨和潮落形成的水的势能。我国海岸线绵长,潮 汐能丰富,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广东和辽宁等省。我国潮汐能 发展已有 40 多年的历史,建成并长期运行的潮汐电站八座,最大的 是温岭市江厦潮汐试验电站。 9.9.氢能氢能 氢能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世界范围内正在掀起很热的研究高 潮。我国十分重视氢能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 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提出要重点发展氢能的制造、运 输、储存等技术。我国在氢能研究领域已经取得很多重要成果,燃 料电池,燃料汽车技术都已成熟。 三、三、通过对我国能源状况的研究与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的论通过对我国能源状况的研究与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的论 点。点。 1.我国是世界上第三大能源国,年能源消费总量为 12 亿 t 标准煤;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煤炭生产国,年生产煤 12 亿 t 以上;我国是世 界上第一大煤炭消费国,年消费煤炭 11 亿 t 以一,随着我国经济持 续迅速发展,我国煤炭年消费量将会大幅度增加,煤炭年递增速度 大约为 36%或更大,以满足“十五”期间我国经济翻一番的要求。 预测 2005 年、2015 年和 2040 年能源消费量,分别为 13.3 亿 t、17.9 亿 t 标准煤和 37.5 亿 t 标准煤。 2.我国能源储量以煤为主(98%) ,能源生产以煤为主(70%) , 能源消费以煤为主(70%) ,石油及天然气在能源储量、生产及消费 构成中所占比例很小。煤炭消费量可观,但品质不高,大部分煤炭 是含硫量 2%以上的中硫煤。 3.能源短缺,尤其是清洁能源短缺,清洁能源短缺早己形成危机 并会长期持续下去。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构成不改变,清洁能源 危机也不会消除,未来我国大气环境污染加重的趋势将不可逆转。 4.近年来,我国己从石油输出国转变成石油进口国,使我国实施 近半个世纪的“能源自给政策”受到了日益严重的跳战和质疑。毫 无疑问,清洁能源石油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例将会迅速提高, 例如 1993 年石油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例为 18。7%,1999 年为 20。9%而 2002 年为 27%。 5.大量煤炭燃烧,为我国经济持续迅速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提供了大量的热能动力。但是,大量煤炭燃烧也排放出了数量可观 的大气污染物,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形成能源环境问题。我国以煤炭 为主的能源消费构成不改变,我国大气环境严重污染将会长期持续 下去。一方面大量煤炭燃烧产生大量热能动力形成可观的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大量煤炭燃烧严重污染大气环境造成环境效益的负面影响。 防治大气环境污染的投资,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资源不合理 利用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危害人民身体健康造成的经济损失等数量 相当可观,并会逐年增加。大量煤炭燃烧产生的经济效益,很大一 部分被大量煤炭燃烧造成的经济损失所抵消。 6.对能源环境问题进行反思得出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构成是造成 我国大气环境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开发清洁能源,以油代煤,以 气代煤,降低煤炭工业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例是保证我国经济持 续迅速发展,大气环境免遭污染的最佳措施。 7.开发清洁能源,其中包括大力开发我国石油、天然气及其利用, 尤其要加大力度开发天然气的利用,此外,也要大力开发煤制气、 浅层气、地下气化王、沼气、可燃冰、石油伴生气以及液化石油气 及其利用。加大与石油输出国的合作,联合开发石油,尽快占领国 际石油市场的一定份额,大力进口石油和天然气,以满足我国市场 对石油及其制品不断迅速增长的需求。70 年代和 80 年代我国向国 外大量出口原油,这是国际市场的需要;新世纪我国从国外大量进 口石油及其制品,是我国市场的需求和经济繁荣的象征。 8.我国煤炭产量可观,但品质不高,采用洁净煤技术对煤炭进行 洗选、筛选、加工、成型、氧化、液化、 ,使煤炭转化成清洁能源后 再利用。洁净煤技术应包括 :动力煤的洗选加工技术,煤炭气化技 术。煤炭催化技术,煤炭洁净燃烧与发电技术,其中包括循环流化 床燃烧技术,增压流化床燃烧技术,整体煤炭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 术,大容量临界机组以及烟气脱硫技术等。 9.开发清洁能源,实施洁净燃烧技术,我国经济在持续迅速发展 的同时,大气环境可免遭污染,即经济发展和大气环境保护双赢。 我市也同样可以借鉴。我市也同样可以借鉴。 三三 清洁能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清洁能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市现在的资源也与我国整体的能源结构大致相似,人们及 各工厂使用清洁能源的意识还没有树立,造成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 能源流失。 清洁能源在我国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目前仍然存在不少问 题亟待解决: 1.人们普遍对清洁能源认识不足。清洁能源要快速健康发展, 良好的社会氛围无疑是必需的。目前除了相关领域的人员外,清洁 能源并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清晰认识,缺少广泛的群众基础; 重要的是相当一部分一些决策者也没有正确的认识到清洁能源的重 要性,致使清洁能源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 2.清洁能源的发展缺少相应的政策支持。这个问题在清洁能源 行动中得到暴露,地方政府在作清洁能源决策时缺乏经验,从而造 成政策支持不够,影响到清洁能源的发展。 3.清洁能源的技术水平亟待进一步发展。与少数成熟清洁能源 (如洁净煤)相比,多数清洁能源技术还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重要 一条就是经济性不够,成本高。这是阻碍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四、 所应采取的对策所应采取的对策 针对清洁能源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