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面壳模具设计【注塑模具包含PROE+CAD图纸】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51页)
编号:119733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9.79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5-04
上传人:机****料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高**(实名认证)
河南
IP属地:河南
50
积分
- 关 键 词:
-
数码相机
模具设计
注塑
模具
包含
包括
包孕
蕴含
proe
cad
图纸
- 资源描述:
-




















- 内容简介:
-
1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系 部: 机械电子工程系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号: 毕业(论文)题目: 数码相机面壳模具设计 起 迄 日 期: 2014 2014 设计(论文)地 点: 指 导 老 师: 专 业 负 责 人: 发任务书日期: 2014 年 2 月 17 日 2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1、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应达到的目的: ( 1) 获取、分析有关注塑模的资料和信息; ( 2) 综述相关资料的内容主旨,写成文献综述; ( 3) 学习与本 专业及课题相关的外文资料,并将其翻译成中文; ( 4) 了解 软件 模具设计流程; ( 5) 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解决数码相机面壳模具实际设计问题; 整理设计过程,撰写设计说明书、论文。 2、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1、 本课题应完成的主要内容有: 相机面壳三维造型; 由三维模型设计出上下模; 设计模具整体结构; 生成上下模及部分模架构件的工程图。 2、根据毕业设计(论文)中学生所选课题的不同,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 1)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 能力,主要包括设计、计算及绘图能力; ( 2)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主要包括实验、测试、数据处理及分析能力, 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3、该课题应达到的要求: ( 1) 合理选择模具结构,使模具制造工艺良好,造价便宜; ( 2) 充分利用塑料成型优良的特点,尽量减少后加工; ( 3) 模具能高效优质安全可靠的生产,且模具使用寿命长。 4、 知识要求: 模具设计技术 软件 3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3、对本毕 业设计(论文)课题成果的要求(包括毕业设计论文、 图表、实物样品等): 1、 查阅文献(含教师推荐文献) 15 篇以上,并有不少于 5000 字的外文资料译文; 2、 开题报告:包括工作任务分析、调研报告或文献综述、方案拟定与分析以及实施计划等; 3、 文摘要在 300 字以内,外文摘要在 250 个实词以内; 4、 相机面壳三维造型;由三维模型设计出上下模; 设计模具整体结构;生成上下模及部分模架构件的工程图; 工程设计类课题:设计工程图纸折算后总量应不少于 3 张 图纸,设计说明书一般不少于一万字。 4、主要参考文献: 1 张鲁阳 . 以工程思维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 J2 陈志刚 . 塑料模具设计 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3 吴兆祥 . 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 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4 屈华昌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5 李德群 中国模具设计大典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1 6 塑料模设计手册编写组 塑料模设计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2 12 3 7 姜勇 础培训教程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3 8 伍先明等编著塑料模具设计指导 M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 9 邹强主编塑料模具设计参考资料汇编 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10 邹玉堂编著 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11 杨占尧 自柳主编塑料模具典型结构设计实例化工公业出版社, 2008 12 申开智主编 . 塑料成型模具(第二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 13 丁 浩主编 . 塑料加工基础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8 14 李秦蕊主编 . 塑料模具设计 西安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7 15 黄毅弘主编 . 模具制造工艺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6 4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5、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工作进度计划 起止日期 工 作 内 容 第 13 周 了解相关知识、完成实习调研,作开题报告 第 4、 5 周 完成模具结构设计,包括凸凹模具、模架的三维造型 第 6、 7 周 完成相关的零件图、装配图。中期检查 第 810 周 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11、 12 周 完善相关资料、答辩 所在专业审核意见: 负责人: 年 月 日 学院意见: 院长: 年 月 日 1 毕业设计(论文)前期工作材料 学生姓名: 学号: 系 部: 机械电子工程系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设计(论文)题目: 数码相机面壳 模 具设计 指导老师: 材 料 目 录 序号 名 称 数量 备注 1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题表 1 2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1 3 毕业设计(论文)实习调研报告 1 4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 1 5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资料翻译(含原文) 1 6 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 1 2014 年 2 月 17 日 注: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工作结束后,请将该封面与 目录中各材料合订成册,并统一存放在“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中(打印件一律用 型)。 2 毕业设计选题、审题表 学 院 选 题 教 师 姓名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技术 职务 讲师 申报课题名称 数码相机面壳模具设计 课题性质 课题来源 A B C D 课题简介 了解注塑模具,对模具的结构认识,使用现代 术设计 模具。 设计(论文) 要 求 (包括应具备的条件) 1、实习报告 2、毕业设计(论 文)开题报告 3、外文翻译 4、设计塑料模具三维造型、模具型腔、模架 5、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课题预计 工作量大小 大 适中 小 课题预计 难易程度 难 一般 易 所在专业审定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院主管领导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说明: 1、该表作为本科学生毕业设计( 论文)课题申报时专用,由选题教师填写,经所在专业 有关人员讨论,负责人签名后生效; 2、有关内容的填写见背面的 填表说明 ,并在表中相应栏打“” 课题一旦被学生选定,此表须放在“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中存档。 3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系 部: 机械电子工程系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号: 毕业(论文 )题目: 数码相机面壳模 具设计 起 迄 日 期: 2014 2014 设计(论文)地点: 指 导 老 师: 专 业 负 责 人: 发任务书日期: 2014 年 2 月 17 日 4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1、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应达到的目的: ( 1) 获取、分析有关注塑模的资料和信息; ( 2) 综述相关资料的内容主旨,写成文献综述; ( 3) 学习与本专业及课题相关的外文资料,并将其翻译成中文; ( 4) 了解 软件 模具设计流程; ( 5) 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解决数码相机面壳模具实际设计问题; 整理设计过程,撰写设计说明书、论文。 2、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1、 本课题应完成的 主要内容有: 相机面壳三维造型; 由三维模型设计出上下模; 设计模具整体结构; 生成上下模及部分模架构件的工程图。 2、根据毕业设计(论文)中学生所选课题的不同,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 1)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主要包括设计、计算及绘图能力; ( 2)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主要包括实验、测试、数据处理及分析能力, 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3、该课题应达到的要求: ( 1) 合理选择模具结构,使模具制造工艺良好,造价便宜; ( 2) 充分利用塑料成型优良的特点 ,尽量减少后加工; ( 3) 模具能高效优质安全可靠的生产,且模具使用寿命长。 4、 知识要求: 模具设计技术 软件 5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3、对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成果的要求(包括毕业设计论文、 图表、实物样品等): 1、 查阅文献(含教师推荐文献) 15 篇以上,并有不少于 5000 字的外文资料译文; 2、 开题报告:包括工作任务分析、调研报告或文献综述、方案拟定与分析以及实施计划等; 3、 文摘要在 300 字以内,外文摘要在 250 个实词以内; 4、 相机面壳三维造型 ;由三维模型设计出上下模; 设计模具整体结构;生成上下模及部分模架构件的工程图; 工程设计类课题:设计工程图纸折算后总量应不少于 3 张 图纸,设计说明书一般不少于一万字。 4、主要参考文献: 1 张鲁阳 . 以工程思维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 J2 陈志刚 . 塑料模具设计 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3 吴兆祥 . 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 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4 屈华昌塑料成型工艺与 模具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5 李德群 中国模具设计大典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1 6 塑料模设计手册编写组 塑料模设计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2 12 3 7 姜勇 础培训教程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3 8 伍先明等编著塑料模具设计指导 M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 9 邹强主编塑料模具设计参考资料汇编 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10 邹玉堂编著 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11 杨占尧 自柳主编塑料模具典型结构设计实例化工公业出版社, 2008 12 申开智主编 . 塑料成型模具(第二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 13 丁 浩主编 . 塑料加工基础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8 14 李秦蕊主编 . 塑料模具设计 西安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7 15 黄毅弘主编 . 模具制造工艺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6 6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5、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工作进度计 划 起止日期 工 作 内 容 第 13 周 了解相关知识、完成实习调研,作开题报告 第 4、 5 周 完成模具结构设计,包括凸凹模具、模架的三维造型 第 6、 7 周 完成相关的零件图、装配图。中期检查 第 810 周 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11、 12 周 完善相关资料、答辩 所在专业审核意见: 负责人: 年 月 日 学院意见: 院长: 年 月 日 7 实习报告 转眼间我的大学生活就进入了尾声,有种时间在不经意 间被偷走的感觉。对于大学生涯的最后一学期我选择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找了一份机械设计的实习工作。因为我觉得在校园里学习的书本上的知识如果没有加以实践的话就相当于纸上谈兵,到了社会上还是一窍不通。所以我决定早些进入社会,早些成长起来。 在最近的俩个月里我一直都在投简历面试,然后在今年的 2 月份我接到了一个面试邀请,自从我走进公司的大门的时候我就下决心要留在这所公司,后来终于得偿所愿,我顺利的进入了卡尔迈耶中国有限公司。卡尔迈耶公司是由卡尔迈耶先生在 1937 年创立于德国奥博茨豪森。 10 年后开始生产特里 科机器,成功故事由此展开。如今,这家德国家族企业引领着世界经编行业,同时还在纺织世界中给经编和机织的整经设备设立了基础。 70 多年的时间里,卡尔迈耶在发展变革中不断前进,集团凭借着全球化的思路、领先的技术和敏锐的洞察力,在世界各地设立公司和办事处,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成功。 卡尔迈耶(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5 年 12 月,是由德国卡尔迈耶控股公司投资成立的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公司座落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区,是常武地区重点外资企业、武进高新区的明星企业。公司总投资 5600 万美元,注 册资金 2000 万美元,占地 262亩。卡尔迈耶是世界上最大的经编机械制造商,而卡尔迈耶(中国)有限公司是其在东南亚乃至世界的重要生产基地。公司主营生产新型纺织机械(经编机、整经机等)。产品在世界经编行业的市场占有率达到 78%以上,公司成为全球纺织机械领域的领导者,公司生产的经编产品已广泛用于窗帘、花边、汽车装饰、休闲和运动服饰等领域,由经编生产的复合材料在国际上成功地应用于汽车、船舶、航天航空、医疗领域,产品覆盖全球。 进入公司的第一天,公司对我们一批新人做了安全教育和以及实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安全隐患,对于任何机械厂来说安全乃是重中之重啊!后来由我们单位的经理把我领到工作岗位上,经理给我看了一些公司主要生产的机型信息,比如我们办公室就主要负责整经机的项目设计。然后经理让我先熟悉下绘图软件,打开电脑时我就懵了,我根本没用过 !而且它是英文版的上手也比较困难,忽然就有种感觉为啥我在校园里从没碰过这软件呢?难道校园里学习的真的一点用处都没有吗?带着疑惑细心摸索着软件的使用方法。 第二天我对公司的车间做了个简单的参观,因为我所在的是准备设备设计部,所以旁边有个整经机的装配车间,这一天 我学到了许多关于整经方面的知识。原来纺织业必须要有整经这个环节,就是纱线要通过整经机进行处理,这样可以使纱线减少杂线变得有韧性有强度。整经机有的规模相当巨大,整个机器都可以有一间屋子那么大了。所以装配的规模也比较庞大。 后来开始了正在的工作,前期经理主要是让我做一些图纸的核对工作,就是将电脑本地的图纸跟的进行校核,开始呢我觉得这工作挺无聊的每天都做同样的事情很乏味。慢慢的我发现这些图纸中有很多我看不懂的东西,然后我就去问我的同事,不知不觉中我居然对图纸很熟悉了。这忽然让我感觉到充实了许多。后来经理就 开始让我绘画一些零件,渐渐地我居然很熟悉 论 3 维造型还是 2 维出图都变得很容易,这就是熟能生巧吧! 不知不觉的都一个多月过去了,我看了很多,听了很多,做了很多,当然也懂了很多。在这里,我比较全面地了解机械加工及相关典型零件的生产技术过程。初步了解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和设备的生产过程、培养了收集资料的能力及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我更好地学习、掌握机械工程专业知识。在实习中也感到了生活的充实和学习的快乐,以及获得知识的满足。真正的接触了社会,使我消除了走向社会的恐惧心里,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以良好 的心态去面对社会。同时,也让我们体验到了工作的艰辛,了解了当前社会大学生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促使自己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为自己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这次实习我知道生活的艰辛和工作的 8 乐趣,同时让我感受到自己理论知识的不足,在机械加工这一方面我还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在以后学习中要加强专业课的学习,并且要意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样的学习使我的脑海中对机械有一个大体的轮廓,让一个个零件的加工都在我的眼前运作 绝知此事要躬行颇有道理 有了这些实践的感性认识 ,我们以后必能更有针对性地学习理论知识 工作中我发现做任何事不能单蛮干,应合理应用各类常识来解决问题,同时也要注重团队合作。任何一个厂都有一套严酷慎密的出产系统,在系统中每个环节都是紧紧相扣,每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应该严酷遵守规章轨制。年青不是用来挥霍的,而是我们拼搏的成本。我不想无所作为终了今生。我想有个幸福的家庭和人生。所以我会一向朝着我的方针走去。连结一颗乐不美观宽年夜旷达,积极进取的心,对糊口布满但愿,相信 “苍天不负有心人 ”。 我觉得吧!现在的这份实习工作教会了 我许多东西,在实习过程中我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全过程有了一个完整的感性的认识,学习到了许多设计思维啊,加工工艺啊!我认为这次实习将是我走向社会舞台的一个跳板,有了这次经历我一定可以在机械行业有所建树。 9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 生 姓 名: 学号: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设计(论文)题目: 数码相机面壳模具设计 指 导 老 师: 2014 年 4 月 06 日 10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 2000 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一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工业产品的种类、数量、质量及款式都有越来越高的要求 ,而对于本次设计的 课题注塑模具的设计, 模具作为一种高附加值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已经是衡量一个国家制作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模具产业的兴衰将对人们的生活起到巨大的影响作用, 由于模具成形具有优质、高产、省料和低成本等特点,现已在国名经济各个部门,特别是汽车、航空航天、仪器仪表、机械制造、家用电器、石油化工、轻工日用品等工业部门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据统计,利用模具制造的零件,在飞机、汽车、拖拉机、电机电器、仪器仪表等机电产品中占 60%70%;在电视机、录音机、计算机等电子产品中占 80%以上;在自行车、手表、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等轻工业产品中占 85%以上。 此次的设计将涉及一些二维及三维软件软件的应用,如 ,以及相关软件的应用 。 通过本次设计可以使我掌握注射模的模具结构机构的设计, 培养自己综合运用所学基础和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测量与控制及其它相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 在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方面获得培养和提高。 因此本次设计将对我的许多方面能力都得到锻炼,并且可以熟悉许多模具方面的知识,这将对我以后的工作生涯起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二 文献综述 1.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 趋势 我国在注塑模 术开发研究与应用方面起步较晚。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国内部分大中型企业先后引进了一些国外知名度较高的注塑模 统。同时,某些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也开始了注塑模 统的研制与开发工作,我国注塑模 究始于 07 年代末,发展较为迅速多年来 ,我国对注塑模设计制造技术及其 开发应用十分重视,在“八五”期间 ,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四川联合大学等单位联合进行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注塑模成系统”,并于 1996 年通过鉴定,部 分成果己投入实际应用,使我国的注塑模究和应用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中理工大学开发的塑料注塑模 统 州工业大学研制的 2 一 析软件等 待在试用中逐步完善。这些项目的成果对促进我国注塑模 术的迅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使我国注塑模 术及应用水平很快提高。 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 一方面,国内模具市场将继续高速发展,另一方面,模具制造也逐渐向我国转移以及跨国集团到我国进行 模具采购趋向也十分明显。因此,放眼未来 , 模具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模具产品向着更大型、更精密、更复杂及更经济的方向发展,模具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模具制造周期不断缩短,模具生产朝着信息化、无图化、精细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模具企业向着技术集成化、设备精良化、产批品牌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2国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11 国内外模具的发展现状,在电子,汽车,点击,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产品中, 60% 7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目前全世界模具年产值为 600 亿美元,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模具工业产值已超过机床工业。近年来,我国模具工业一直以每年 15%左右的增长速度发展, 2003年,我国模具总产值超过 400 亿人民币,所以说,没有模具就没有高质量的产品。用模具加工的零件,就有生产率高,质量好,节约材料,成本底等一系列优点,因此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因此,模具技术特别市制造精密,复杂,大型模具的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虽然我国的模具制造历史不长,但我国仅仅用了 30 年的时间走完未来外国 90 年历程。相对来说我国的潜力更大,模具制造的发展空间更大,从 模具制造地的分布来看,我国的沿海地方如广东的深圳,东莞,浙江的黄岩一带模具制造业发展的很快,成为了中国大陆模具制造业的领头羊。 相对于过去落后的模具手工业制造,现在的模具制造趋向机械化,批量化,标准化,这样对模具加工设备性能的要求更高,设备的操作人员专业化,模具设计师的能力要求更高。 (1)采用数控( 计算机控制( 高效自动化设备,在加工模具的车,铣,镗,磨等各类机床上都附件了一套 读数显示装置,包括一个传感器和一个数字显示器,别有公英制转换开关。一般模具厂主要设备中 备已经占到 20% 30%,生产效率可以提高 30% 50%。 ( 2)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正在欧美,日本甚至韩国等地广泛推广,这项技术进入我国只有几年时间,但从理论研究和部分实际应用证明,气体辅助成型技术与传统注射技术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 3) 发展电加工技术,用于加工复杂形状和硬质材料木,国外一般采用多电极加工,常用 45 电极加工一个型腔,以保证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线切割加工应用慢走丝,钢丝 切割,不重复使用等新技术,使加工精度达到微米级别。 ( 4) 推广热流道技术,由于采用热流道技术的模具可以提高锻件的生产率和质量,并能大幅度节省制件的原材料和节约能源,所以这项技术已经在塑料模具行业获得广泛应用,国外热流道技术发展很快,许多塑料模具生产厂生产的模具已有一半以上使用热流道技术,有的甚至超过了 80%,效果十分明显,果味近几年累已开始推广应用,但总体还打不到 10%,个别企业已达到 30%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 5) 计算机集成制造及管理系统( 机床的加工指令可由计算机的后置处理软件自动编程后 ,由计算机中心通过接口直接输入机床进行加工( 术)。进一步发展柔性加工系统( 从而形成,制品设计 模具设计 模具制造 检测 制品生产 检测 包装 的完整过程的 统。 ( 6) 在模具设计制造过程中将全面推广 术 ( 7) 设计人员普遍使用三维软件设计,如 , 设计产品和模具,利用计算机来模拟开合模,更好地节约时间和成本。 三 综述 塑料模具设计的内容牵涉到很多方面,在设计模具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突出重点,只有按科学合理的模具设计程序与设计 方法进行设计,才能设计制造出高水平,高质量的模具。 总之,随着模具技术的迅速发展及机械各类产品的多样化、复杂化,模具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将不断向纵深发展,模具需求增长速度将继续高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的速度,供小于求的被动状态将大有改变。因些,在模具设计及制造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可持续发展模具工业,更将成为所有企业得以占据市场制高点的必由之路。 12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一、本课题需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手段(途径) (一 )、相机面壳三维造型 应用 中拉伸、拔模、倒圆角、抽壳、边界混合等相关命令生成的相机面壳, 如下右图所示。 (二)、模具设计 1、上、下模的设计 (1)确定塑件在模具中的成型位 置及分型面和型腔数量,选择设计浇注 位置 (2)在 中进行型腔设计 创建模具模型(倒入参照模型 创 建工件);设置收缩率并查看收 缩信息; (3)用分型面工具设计分型面;利用分型面,通过模具体积块命令将工件分割为凹凸模体积; (4)使用模具元件,将凹凸模体积转换为凹凸模; (5)用特征设计浇注系统(特征 型腔组件); (6)利用铸模进行材料填充,以创建成型件; (7)利用模具进料孔,来模拟开模的操作; 2、 模架的选用 (三)、模架的设计 (四)注射机选用后基本参数的校核 (五) 出图 13 14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意见 : 1、对“文献综述”的评语: 2、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论文)结果 的预测: 指导老师: 年 月 日 所在专业审查意见: 负责人: 年 月 日 15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资料翻译 系 部: 机械电子工程系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 名: 学 号: 外 文 出 处: (用外文写) 附 件: 指导老师评语 签名: 年 月 日 16 第一篇译文 (中文) 射模 射模塑 注塑主要用于热塑性制件的生产,它也是最古老的塑料成型方式 之一。目前,注塑占所有塑料树脂消费的 30%。典型的注塑产品主要有杯子器具 、容器、机架、工具手柄、旋钮(球形捏手)、电器和通讯部件(如电话接收器),玩具和铅管制造装置。 聚合物熔体因其较高的分子质量而具有很高的粘性;它们不能像金属一样在重力流的作用下直接被倒入模具中,而是需要在高压的作用下强行注入模具中。因此当一个金属铸件的机械性能主要由模壁热传递的速率决定,这决定了最终铸件的晶粒度和纤维取向,也决定了注塑时熔体注入时的高压产生强大的剪切力是物料中分子取向的主要决定力量。由此所知,成品的机械性能主要受注射条件和在模具中的冷却条件影响。 注塑已经被应用于热塑性塑料和 热固性塑料、泡沫 部分,而且也已经被改良用于生产反应注塑过程,在此过程中,一个热固树脂系统的两个组成部分在模具中同时被注射填充,然后迅速聚合。然而大多数注塑被用热塑性塑料上,接下来的讨论就集中在这样的模具上。 典型的注塑周期或流程包括五个阶段(见图 2 ( 1)注射或模具填充; ( 2)填充或压紧; ( 3)定型; ( 4)冷却; ( 5)零件顶出。 图 2注塑流程 塑料芯块(或粉末)被装入进料斗,穿过一条在注射料筒中通过旋转螺杆的作用下塑料芯块(或粉末)被向前推进的 通道。螺杆的旋转迫使这些芯块在高压下对抗使它们受热融化的料筒加热壁。加热温度在 265 至 500 华氏度之间。随着压力增强,旋转螺杆被推向后压直到积累了足够的塑料能够发射。注射活塞迫使熔融塑料从料筒,通过喷嘴、浇口和流道系统,最后进入 模具型腔。在注塑过程中,模具型腔被完全充满。当塑料接触冰冷的模具表面,便迅速固化形成表层。由于型芯还处于熔融状态,塑料流经型芯来完成模具的填充。典型地,在注塑过程中模具型腔被填充至 95%98%。 17 然后模具成型过程将进行至压紧阶段。当模具型腔充满的时候,熔融的塑料便开始冷却。由于塑料 冷却过程中会收缩,这增加了收缩痕、气空、尺寸不稳定性等瑕疵。为了弥补收缩,额外的塑料就要被压入型腔。型腔一旦被填充,作用于使物料熔化的压力就会阻止模具型腔中的熔融塑料由模具型腔浇口处回流。压力一直作用到模具型腔浇口固化。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步(压紧和定型),或者一步完成(定型或者第二阶段)。在压紧过程中,熔化物通过补偿收缩的保压压力来进入型腔。固化成型过程中,压力仅仅是为了阻止聚合物熔化物逆流。 固化成型阶段完成之后,冷却阶段便开始了。在这个阶段中,部件在模具中停留某一规定时间。冷却阶段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材 料特性和部件的厚度。典型地,部件的温度必须冷却到物料的喷出温度以下。 冷却部件时,机器将熔化物塑炼以供下一个周期使用。高聚物受剪切作用和电热丝的能量情况影响。一旦喷射成功,塑炼过程便停止了。这是在冷却阶段结束之前瞬间发生的。然后模具打开,部件便生产出来了。 塑模具 注塑模具与它们的生产出来的产品一样,在设计、精密度和尺寸方面各不相同。热塑性模具的功能主要是把可塑性聚合物 制成人们想要的形状,然后再将模制部件冷却。 模具主要由两个部件组成:( 1)型腔和型芯,( 2)固定型腔和型芯的底座。模制品的尺寸和重量限制了模具型腔的数量,同时也决定了所需设备的能力。从模具成型过程考虑,模具设计时要能安全合模、注射、脱模的作用力。此外,浇口和流道的设计必须允许有效的流动以及模具型腔均匀填充。 图 2例说明了典型注射模具中的部件。模具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固定部分(型腔固定板),熔化的聚合物被注入的旁边;在注塑设备结尾或排出旁边的瓣合(中心板)部分。模具这两部分之间的分隔线叫做分型线。注射材料通过一条叫做浇口的中心进料通道被转运。浇口位于浇口轴套的上面,它逐渐缩小(锥形)是为了促进模具打开时浇注材料的释放。在多型腔模具 中,主流道将高分子聚合熔化物提供到流道系统中,流道系统通过浇口流入每个模具型腔。 中心板支撑主型芯。主型芯的用途是确立部件的内部结构。中心板有一个支持或支撑板。支撑板反过来被背对注塑模顶杆空间的 U 型结构的柱子支撑,注塑模顶杆空间由背面的压板和垫块组成。被固定在中心板上的 U 型结构,为也被叫做脱模行程的顶出行程提供了空间。在固化的过程中,部件从主型芯周围收缩以至于当模具打开的时候,部件和浇口随着瓣合机构一起被带出来。接着,中央的起模杆被激活,引起脱模板向前移动以至于顶杆能够推动部件离开型芯。带有冷却通道的上下模 被提供,冷却通道通过冷却水循环流通来吸收热塑性高分子聚合熔融物传递给模具的热量。模具型腔也包含好的通风口(对于 5 毫米而言,通风口应该为 米)来确保填充过程中没有空气滞留在模具型腔内。 18 图 2塑模具 1 顶杆 2 顶出板 3 导套 4 导柱 5 下顶针板 6 脱件销 7 复位杆 8 限位杆 9 导柱 10 导柱 11 型腔板 12 浇口套 13 塑料工件 14 型芯 现在使用的有六种基本注射模具类型。它们是:( 1)双板模;( 2)三板模;( 3)热流道模具;( 4)绝热保温流道模具;( 5)温 流道模具;和( 6)重叠压塑模具。图 2图 2明了这六种基本注射模具类型。 19 20 一个双板模具由每块都带有型腔和型芯的两块平板组成。平板被固定在压板上。瓣合机构包含工件自动拆卸机构和流道系统。所有注射模具的基本设计都有这个思想。双板模具是用来制作要求大型浇口制品的最合理的工具。 这种类型的模具由三块板组成:( 1)固定板或压板被连接到固定压盘上,通常包含主流道和分流道;( 2)当模具打开的时候,包含分流道和浇口中间板或型腔固定板是被允许浮动的;( 3)活动板或阳模板包含模制件和用 来除去模制件的顶出装置。当按压进行打开的时候,中间板和活动板一起移动,因此释放了主流道和分流道系统和清除了浇口处模制品的赘物。当模具打开的时候,这种设计类型的模具使分离流道系统和模制件变成了可能。这种模具设计让点浇口浇注系统能够运用。 在这个注射模具的流程中,分流道要保持热的,目的是使熔融的塑料一直处于流动的状态。实际上,这是一个“无流道”模具流程,有时候它也被叫做无流道模具。在无流道模具中,分流道被包含在自己的板中。热流道模具除了模塑周期中模具的分流道部分不被打开这点外,其他地方与三板注射模具 相似。加热流道板与剩下的冷却部分的模具是绝缘的。分流道中除了热加板,模具中剩余部分是一个标准的两板模具。 无流道模具相比传统的浇口流道模具有几个优点。无流道模具没有模具副产品(浇口,分流道,主流道)被处理或者再利用,也没有浇口与制件的分离。周期仅仅要求制件被冷却和从模具中脱离。在这个系统中,从注射料筒到模具型腔,温度能够达到统一。 21 绝热流道模具是热流道模具的一种演变。在这种类型的模具中,分流道材料的外表面充当了绝缘体来让熔融材料通过。在隔热的模具中,通过保留自己的温度使模具中的物料一直是熔 化的。有时候,一个分料梭和热探测器被加入模具中来增加柔韧性。这种类型的模具对于多孔中心浇口的制件来说是理想的。 它是热流道模具的一种演变。在这种模具中,流道而不是流道板被加热。这是通过电子芯片嵌入探测器实现的。 重叠压塑注射模具顾名思义。一个多重两板模具其中的一块板被放在另一块板的上面。这种结构也可以用在三板模具和热流道模具上。两板重叠结构使单一的挤压输出量加倍,与一个型腔数量相同的两板模具相比,还减少了一半的合模压力。这种方式也被叫做“双层模塑”。 膜机 在这个流程中,塑料颗粒或粉末被倒入一个机器料斗中,然后被送入加热料筒室。一个活塞压缩物料,迫使物料渐进地通过加热料筒中物料被分料梭慢慢散开的加热区域。分料梭被安装在料筒的中心,目的是加速塑料体中心的加热。分料梭也有可能被加热,以便塑料能够内外一起被加热。 物料从加热料斗流经喷嘴进入模具。喷嘴是料斗和模具之间的密封装置它被用来阻止因为剩余压力而引起的物料泄露。模具在注塑机的末端被夹具夹紧闭合。对于聚苯乙烯而言,机器末端两三吨的压力通常用在之间和流道系统中每个小的投影面积上。传统的活塞式机器是唯一能生产斑点部 分的类型的机器。另一种类型的注塑机将塑料材料充分地混合,以至于仅有一种颜色被生产出来。 这种机器使用了分料梭活塞加热器来预塑塑料颗粒。塑料颗粒变成熔化状态之后,液态的塑料被倒入一个蓄料室,直到塑料准备好被压入模具。这种类型的机器比传统的机器生产零件的速度更快,因为在制件冷却的时间中,模具腔被填满进行喷射。由于注射活塞在流动的物料中工作,因此在压缩颗粒的时候没有压力损失。这种现象能够应用在带有更多投影面积的大型制件上。柱塞式预塑机的其他特点与传统的单一活塞式注塑机是一样的。图 2例说明了柱塞 式预塑机。 22 在这种注塑机中,用挤压机来塑化塑料物料。旋转的螺杆使塑料芯块向前,提供给挤压机料筒的加热内壁。熔融的,塑化的物料从挤压机移动到一个蓄料室,然后通过注射活塞移动到模具中。螺杆的应用有以下优势:( 1)便于物料更好的混合及塑料溶化后的剪切作用;( 2)流动物料硬度的范围更广及热敏材料可以流动;( 3)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进行色泽改变;( 4)模具制件中的应力更小 这种类型的注塑机使用了一个水平的挤压机来代替加热室。螺杆的旋转使塑料物料向前移动通过挤压机料筒。随着物料流经带 螺杆的加热料筒,物料从颗粒状态变为塑料熔融状态。螺杆往复的过程中,传递给模制物料的热量是由螺杆和挤压机的料筒壁之间的摩擦和传导引起的。当物料向前移动的时候,螺杆返回到在挤压机料筒前方决定物料容量的行程开关处。 在这个时候,与典型挤压机类似的挤压过程结束了。当物料注射到模具中,螺杆向前移动来转移料筒中的物料。在这个注塑机中,螺杆既充当活塞,又充当螺杆。模具中的浇口截面冻结阻止回流之后,螺杆开始旋转并且向后移动,进行下一个周期。图 2示了往复式螺杆注塑机。 这种形式的注塑有几个优点。它更有效地塑化热敏感材料 ,由于螺杆的混合作用更快地混合色泽。给材料加热的文都能够更低,并且整个周期时间可以更短。 23 第一篇英文 (原文 ) 2.3 is of it is of 0% of as to be a as be of a by of in in of of in of by to to in of a is on on or of 2 (1) or (2) or (3) (4) (5) or an in 24 by of of to 65 00 . As is to or is it to in to is 5%98% is to as is to or it to as To is is to be be or be in or by of is is in of on s is to as as of is of is as in of as of a to to to A is up of of (1) 2) in of of in of a to be to of of of in a of a on is a on or of is is a is on is to of In the 1 第一篇译文 (中文) 射模 射模塑 注塑主要用于热塑性制件的生产,它也是最古老的塑料成型方式 之一。目前,注塑占所有塑料树脂消费的 30%。典型的注塑产品主要有杯子器具、容器、机架、工具手柄、旋钮(球形捏手)、电器和通讯部件(如电话接收器),玩具和铅管制造装置。 聚合物熔体因其较高的分子质量而具有很高的粘性;它们不能像金属一样在重力流的作用下直接被倒入模具中,而是需要在高压的作用下强行注入模具中。因此当一个金属铸件的机械性能主要由模壁热传递的速率决定,这决定了最终铸件的晶粒度和纤 维取向,也决定了注塑时熔体注入时的高压产生强大的剪切力是物料中分子取向的主要决定力量。由此所知,成品的机械性能主要受注射条件和在模具中的冷却条件影响。 注塑已经被应用于热塑性塑料和 热固性塑料、泡沫部分,而且也已经被改良用于生产反应注塑过程,在此过程中,一个热固树脂系统的两个组成部分在模具中同时被注射填充,然后迅速聚合。然而大多数注塑被用热塑性塑料上,接下来的讨论就集中在这样的模具上。 典型的注塑周期或流程包括五个阶段(见图 2 ( 1)注射或模具填充; ( 2)填充或压紧; ( 3)定型; ( 4)冷却; ( 5)零件顶出。 图 2注塑流程 2 塑料芯块(或粉末)被装入进料斗,穿过一条在注射料筒中通过旋转螺杆的作用下塑料芯块(或粉末)被向前推进的通道。螺杆的旋转迫使这些芯块在高压下对抗使它们受热融化的料筒加热壁。加热温度在 265 至 500 华氏度之间。随着压力增强,旋转螺杆被推向后压直到积累了足够的塑料能够发射。注射活塞迫使熔融塑料从料筒,通过喷嘴、浇口和流道系统,最后进入 模具型腔。在注塑过程中,模具型腔被完全充满。当塑料接触冰冷的模具表面,便迅速固化形成表层 。由于型芯还处于熔融状态,塑料流经型芯来完成模具的填充。典型地,在注塑过程中模具型腔被填充至 95%98%。 然后模具成型过程将进行至压紧阶段。当模具型腔充满的时候,熔融的塑料便开始冷却。由于塑料冷却过程中会收缩,这增加了收缩痕、气空、尺寸不稳定性等瑕疵。为了弥补收缩,额外的塑料就要被压入型腔。型腔一旦被填充,作用于使物料熔化的压力就会阻止模具型腔中的熔融塑料由模具型腔浇口处回流。压力一直作用到模具型腔浇口固化。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步(压紧和定型),或者一步完成(定型或者第二阶段)。在压紧过程中,熔化物通过补 偿收缩的保压压力来进入型腔。固化成型过程中,压力仅仅是为了阻止聚合物熔化物逆流。 固化成型阶段完成之后,冷却阶段便开始了。在这个阶段中,部件在模具中停留某一规定时间。冷却阶段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材料特性和部件的厚度。典型地,部件的温度必须冷却到物料的喷出温度以下。 冷却部件时,机器将熔化物塑炼以供下一个周期使用。高聚物受剪切作用和电热丝的能量情况影响。一旦喷射成功,塑炼过程便停止了。这是在冷却阶段结束之前瞬间发生的。然后模具打开,部件便生产出来了。 塑模具 注塑模具与它们的生产出来的产品一样,在 设计、精密度和尺寸方面各不相同。热塑性模具的功能主要是把可塑性聚合物 制成人们想要的形状,然后再将模制部件冷却。 模具主要由两个部件组成:( 1)型腔和型芯,( 2)固定型腔和型芯的底座。模制品的尺寸和重量限制了模具型腔的数量,同时也决定了所需设备的能力。从模具成型过程考虑,模具设计时要能安全合模、注射、脱模的作用力。此外,浇口和流道的设计必须允许有效的流动以及模具型腔均匀填充。 图 2例说明了典型注射模具中的部件。模具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固定部分(型腔固定板),熔化的聚合物被注入的旁边;在注塑设备结尾或排出旁 边的瓣合(中心板)部分。模具这两部分之间的分隔线叫做分型线。注射材料通过一条叫做浇口的中心进料通道被转运。浇口位于浇口轴套的上面,它逐渐缩小(锥形)是为了促进模具打开时浇注材料的释放。在多型腔模具中,主流道将高分子聚合熔化物提供到流道系统中,流道系统通过浇口流入每个模具型腔。 中心板支撑主型芯。主型芯的用途是确立部件的内部结构。中心板有一个支持或支撑板。支撑板反过来被背对注塑模顶杆空间的 U 型结构的柱子支撑,注塑模顶杆空间由背面的压板和垫块组成。被固定在中心板上的 U 型结构,为也被叫做脱模行程的顶出行程提供了空 间。在固化的过程中,部件从主型芯周围收缩以至于当模具打开的时候,部件和浇口随着瓣合机构一起被带出来。接着,中央的起模杆被激活,引起脱模板向前移动以至于顶杆能够推动部件离开型芯。带有冷却通道的上下模被提供,冷却通道通过冷却水循环流通来吸收热塑性高分子聚合熔融物传递给模具的热量。模具型腔也包含好的通风口(对于 5 毫米而言,通风口应该为 米)来确保填充过程中没有空气滞留在模具型腔内。 3 图 2塑模具 1 顶杆 2 顶出板 3 导套 4 导柱 5 下顶针板 6 脱件销 7 复位杆 8 限位杆 9 导柱 10 导柱 11 型腔板 12 浇口套 13 塑料工件 14 型芯 现在使用的有六种基本注射模具类型。它们是:( 1)双板模;( 2)三板模;( 3)热流道模具;( 4)绝热保温流道模具;( 5)温流道模具;和( 6)重叠压塑模具。图 2图 2明了这六种基本注射模具类型。 4 5 一个双板模具由每块都带有型腔和型芯的两块平板组成。平板被固定在压板上。瓣合机构包含工件自动拆卸机构和流道系统。所有注射模具的基本设计都有这个思想。双板模具是用来制作要求大型浇口制品的最合理的工具。 这 种类型的模具由三块板组成:( 1)固定板或压板被连接到固定压盘上,通常包含主流道和分流道;( 2)当模具打开的时候,包含分流道和浇口中间板或型腔固定板是被允许浮动的;( 3)活动板或阳模板包含模制件和用来除去模制件的顶出装置。当按压进行打开的时候,中间板和活动板一起移动,因此释放了主流道和分流道系统和清除了浇口处模制品的赘物。当模具打开的时候,这种设计类型的模具使分离流道系统和模制件变成了可能。这种模具设计让点浇口浇注系统能够运用。 在这个注射模具的流程中,分流道要保持热的,目的是使熔融的塑料一直处于 流动的状态。实际上,这是一个“无流道”模具流程,有时候它也被叫做无流道模具。在无流道模具中,分流道被包含在自己的板中。热流道模具除了模塑周期中模具的分流道部分不被打开这点外,其他地方与三板注射模具相似。加热流道板与剩下的冷却部分的模具是绝缘的。分流道中除了热加板,模具中剩余部分是一个标准的两板模具。 无流道模具相比传统的浇口流道模具有几个优点。无流道模具没有模具副产品(浇口,分流道,主流道)被处理或者再利用,也没有浇口与制件的分离。周期仅仅要求制件被冷却和从模具中脱离。在这个系统中,从注射料筒到模具型腔,温 度能够达到统一。 6 绝热流道模具是热流道模具的一种演变。在这种类型的模具中,分流道材料的外表面充当了绝缘体来让熔融材料通过。在隔热的模具中,通过保留自己的温度使模具中的物料一直是熔化的。有时候,一个分料梭和热探测器被加入模具中来增加柔韧性。这种类型的模具对于多孔中心浇口的制件来说是理想的。 它是热流道模具的一种演变。在这种模具中,流道而不是流道板被加热。这是通过电子芯片嵌入探测器实现的。 重叠压塑注射模具顾名思义。一个多重两板模具其中的一块板被放在另一块板的上面。这 种结构也可以用在三板模具和热流道模具上。两板重叠结构使单一的挤压输出量加倍,与一个型腔数量相同的两板模具相比,还减少了一半的合模压力。这种方式也被叫做“双层模塑”。 膜机 在这个流程中,塑料颗粒或粉末被倒入一个机器料斗中,然后被送入加热料筒室。一个活塞压缩物料,迫使物料渐进地通过加热料筒中物料被分料梭慢慢散开的加热区域。分料梭被安装在料筒的中心,目的是加速塑料体中心的加热。分料梭也有可能被加热,以便塑料能够内外一起被加热。 物料从加热料斗流经喷嘴进入模具。喷嘴是料斗和模具之间的密封 装置它被用来阻止因为剩余压力而引起的物料泄露。模具在注塑机的末端被夹具夹紧闭合。对于聚苯乙烯而言,机器末端两三吨的压力通常用在之间和流道系统中每个小的投影面积上。传统的活塞式机器是唯一能生产斑点部分的类型的机器。另一种类型的注塑机将塑料材料充分地混合,以至于仅有一种颜色被生产出来。 这种机器使用了分料梭活塞加热器来预塑塑料颗粒。塑料颗粒变成熔化状态之后,液态的塑料被倒入一个蓄料室,直到塑料准备好被压入模具。这种类型的机器比传统的机器生产零件的速度更快,因为在制件冷却的时间中,模具腔被填满进行喷 射。由于注射活塞在流动的物料中工作,因此在压缩颗粒的时候没有压力损失。这种现象能够应用在带有更多投影面积的大型制件上。柱塞式预塑机的其他特点与传统的单一活塞式注塑机是一样的。图 2例说明了柱塞式预塑机。 7 在这种注塑机中,用挤压机来塑化塑料物料。旋转的螺杆使塑料芯块向前,提供给挤压机料筒的加热内壁。熔融的,塑化的物料从挤压机移动到一个蓄料室,然后通过注射活塞移动到模具中。螺杆的应用有以下优势:( 1)便于物料更好的混合及塑料溶化后的剪切作用;( 2)流动物料硬度的范围更广及热敏材料可以流 动;( 3)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进行色泽改变;( 4)模具制件中的应力更小 这种类型的注塑机使用了一个水平的挤压机来代替加热室。螺杆的旋转使塑料物料向前移动通过挤压机料筒。随着物料流经带螺杆的加热料筒,物料从颗粒状态变为塑料熔融状态。螺杆往复的过程中,传递给模制物料的热量是由螺杆和挤压机的料筒壁之间的摩擦和传导引起的。当物料向前移动的时候,螺杆返回到在挤压机料筒前方决定物料容量的行程开关处。 在这个时候,与典型挤压机类似的挤压过程结束了。当物料注射到模具中,螺杆向前移动来转移料筒中的物料。在这个注 塑机中,螺杆既充当活塞,又充当螺杆。模具中的浇口截面冻结阻止回流之后,螺杆开始旋转并且向后移动,进行下一个周期。图 2示了往复式螺杆注塑机。 这种形式的注塑有几个优点。它更有效地塑化热敏感材料,由于螺杆的混合作用更快地混合色泽。给材料加热的文都能够更低,并且整个周期时间可以更短。 8 第一篇英文 (原文 ) 2.3 is of it is of 0% of as to be a as be of a by of in in of of in of by to to in of a is on on or of 2 (1) or (2) or (3) (4) (5) or an in 9 by of of to 65 00 . As is to or is it to in to is 5%98% is to as is to or it to as To is is to be be o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