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_第1页
电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_第2页
电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_第3页
电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_第4页
电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 YD 50542005 电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Standard for Classification of Seismic Protection of Telecommunications Buildings (2005 年版) (送审稿)(送审稿) 200-发布200-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 I II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电信电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Standard for Classification of Seismic Protection of Telecommunications Buildings YD 5054-2005 (送审稿)(送审稿)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施行日期:200X 年 XX 月 XX 日 XX 出版社出版社 200X 北北 京京 III 前言前言 本标准系根据信息产业部信规函200230号关于补充和修订通信工程建设标准计划安排的通知 要求,在征求部分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邮电通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YD505498)进行修订 而成。 本标准没有大的原则性修改,只是随着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修改作了相应的修订及文字上的一 些改动。正文中术语部分取消了2.0.2条的第三、第四两款即“生产管理用房、生活用房”的内容;另 外对表302的内容作了修改。增加了“本地网通信枢纽楼及通信生产楼;关口局;移动一级、二级 汇接中心;高、低级信令转接点”等内容。取消了附录B “C1、C2交换中心”及所有和邮政有关的条 款。在条文术语2.0.2条第一款生产用房部分,将“分组交换、数字传输设备室、数据传输室、自动传 报室、载波电报机房”合并为“数据机房”,增加了“关口局、移动端局、短消息中心”的内容。第二 款取消了“空调机房、消防控制室、水泵房”的内容。 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负责解释、修订、监督和管理。本标准具体条文规定的解释由京 移通信设计院有限公司主编单位负责。在标准使用过程中,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寄往主编 单位京移通信设计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 126 号 邮编:100035) ,以供修订 时参考。 原主编单位:京移通信设计院有限公司(原信息产业部北京邮电设计院) 修订主编单位:京移通信设计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 仲圯、陈子玉、严敏 IV 目次目次 1 1 总则总则1 2 2 术语术语2 3 3 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类别3 4 4 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防标准5 附录附录 A A 本标准用词说明本标准用词说明.6 条文说明条文说明7 1 1 1 总则总则 101 为使电信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做到合理使用建设资金,在保障 安全生产的条件下,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设防烈度为 69 度地区的电信建筑工程的抗震 设防分类。 103 电信建筑除应按本标准划分的抗震设防类别进行抗震设计外, 未包括部分按现行国家相关标准执行。 2 2 2 术语术语 201 抗震设防分类 根据电信建筑遭遇地震破坏后,可能造成人员 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及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 等因素,对各类电信建筑所做的设防类别划分。 202 电信建筑 指用于电信生产的建筑,包括生产用房辅助生产 用房。 生产用房 指直接用于安装电信设备的用房。 辅助生产用房 指直接用于安装电信支撑设备的用房。 203 直接经济损失 指因建筑物设备及设施遭到破坏而产生的经 济损失和因停产停业所减少的产值。 204 间接经济损失 指因建筑物设备及设施遭到破坏导致停产所 减少的社会产值以及修复所需费用等。 205 社会影响 指建筑物设备及设施遭到破坏导致人身伤亡和生 产条件用户使用条件的降低;以及由此造成二次灾害等损失。 206 地震作用 指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动态作用,包括水平地震作 用和竖向地震作用。 207 抗震措施 指为提高结构或构件抗震能力所采取的措施。 3 3 3 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类别 301 电信建筑应根据其在全国通信网中的作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性, 划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三个抗震设防类别。 1 甲类建筑: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对社会有严重影响、 经济上会造成巨大损失的建筑。 2 乙类建筑:地震时使用功能受影响,但能迅速恢复;对 社会有重大影响经济有重大损失的建筑。 3 丙类建筑:地震时使用功能受影响、经济有较大损失的建筑。 302 电信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表 3.0.2 的规定。 表 3.0.2电信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类别 建筑名称 甲国际出入口局国际无线电台 国际卫星通信地球站 国际海缆登陆站 乙省中心及省中心以上长途电信移动通信枢纽楼 长途传输一级干线枢纽站 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 本地网通信枢纽楼及通信生产楼 20000 线及以上市话汇接局关口局 终局容量 100000 门及以上程控市话端局移动端局 承担特殊重要任务的市话局 应急通信用房 移动一级汇接中心(TMSC1) 移动二级汇接中心(TMSC2) 4 地市级长途电话交换局 续表 3.0.2 类别 建筑名称 乙含高、低级信令转接点(HSTP/LSTP)的局房 地区中心和抗震设防烈度为 89 度的县及县级市的长途 电信通信枢纽楼的主机房和天线支承物。 丙甲乙类以外的电信生产用房 303 电信建筑的辅助生产用房,应与生产用房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 相同。 5 4 4 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防标准 4.0.1 电信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应按下列原则综合考虑: 1 电信建筑属于生命线工程,在地震时要担负不间断地为指挥抗 震救灾传递信息的重要任务。 2 电信部门的生产人员,在地震时仍要坚守岗位,不得撤离。 3 各级各类电信建筑在全国通信网中的地位、作用不同,使用 功能失效后产生的影响和造成的损失也不同。 4.0.2 各类电信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 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 为 68 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 9 度时,应符合比 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2 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按当地抗震设防烈度计算。当设防烈度 为 68 度时,抗震措施应提高一度设计;当设防烈度为 9 度时, 应加强抗震措施。 3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当地设防烈度设计。 6 附录附录 A A 本标准用词说明本标准用词说明 执行本标准时,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A0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 反面词采用“严禁” 。 A0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 A0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 ; 反面词采用“不宜” 。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A04 标准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7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电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Standard for Classification of Seismic Protection of Telecommunications Buildings 条文说明条文说明 8 目次目次 1 1 总则总则9 2 2 术语术语10 3 3 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类别11 4 4 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防标准12 9 1 1 总则总则 1.0.2 本标准适用设防烈度为 6-9 度地区的电信建筑工程。 1.0.3 本标准是根据各类电信建筑在全国通信网中所处地位及地震灾害 发生时其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等因素,对电信建筑提出的抗震设防分类 标准。电信建筑工程抗震设计应按本标准执行。同时应符合国家的相关 规定。 10 2 2 术语术语 202 本标准所指的生产用房辅助生产用房是电信建筑工程的组成 部分。 1 生产用房 指用于安装电信生产设备的房屋。包括:程控交换 室数据机房测量室电缆进线室微波室话务台室地 球站机房移动通信机房电力室蓄电池室网路管理中心 关口局移动端局短消息中心维护操作中心及电信、移 动用天线支持物等。 2 辅助生产用房 指用于安装保证通信网正常支撑设备的房屋。 包括:调度室电视监控室计算机室控制室变配电室 柴油发动机室等。 11 3 3 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类别 301 本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4)的有关规定,将通信建筑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三 个抗震设防类别。 302 甲类建筑是指地震破坏后对社会有严重影响对经济有巨大损 失的建筑。这类建筑对电信建筑来说应该是非常少的。本标准仅限于国 际通信局站的专用建筑。表 3.0.2 在乙类建筑中增加了“地区中心和抗 震设防烈度为 89 度的县及县级市的长途电信枢纽楼的主机房和天线 支承物”一条。该条是根据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