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意产业的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_第1页
基于创意产业的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_第2页
基于创意产业的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_第3页
基于创意产业的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_第4页
基于创意产业的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创意产业的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基于创意产业的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摘 要: 创意产业的兴起是后工业化社会中的一个新生事物, 它创造价值的巨大能力引起了全球经济对创意产业的无限关注, 已成为一个城市未来竞争的制胜法宝。目前的文献资料多是从理 论的角度研究,仅有的一些实证研究中评价体系也不够完善。基 于创意产业对城市竞争力影响的评价体系研究,最终得出以创意 产业为二级指标的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可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打好基础。 关键词: 创意产业; 城市竞争力; 评价体系 abstract: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is a new thing in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whose ability of creating value has caused the infinite attention by global economy,so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have become a city magic weapon for the future competition.but there is lack of a sound theoretical support system at present, even the only some empirical study is also inadequate. based on the poin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evaluation research system for creative industries to urban competitiveness, eventually comes to the urban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system, containing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as second level indicator, which will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rther empirical research. key words: creative industries; city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system 创意产业的兴起是后工业化社会中的一个新生事物,它创造价 值的巨大能力引起了全球经济对创意产业的无限关注。人们对时 间和智慧的追求,很明显地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消费指向未来 与过去既追求高附加值的高科技时代,也追求高附加值的手 工艺时代。而创意产业则恰如其分地满足了怀旧与创新在现实中 的融合。 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间竞争日趋剧烈的今天,以文化 和知识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在各地勃起。事实证明,创意产业的发 展规模和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竞争力水平高低的重 要标志。1近年来,不少国家和地区开始把创意产业作为战略产 业和支柱产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推动和扶持其发展。正如 斯科特(scott)在研究了美国大都市中心文化产业之后所认为的那 样,城市的文化地理是与生产的经济地理相互交织在一起密不可 分的。2 城市竞争力与创意产业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概念,目前还没有 统一的评价体系。笔者在已有的理论支撑下,结合我国现有发展 情况,将创意产业作为二级指标,重新构建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指 标体系,从而使得理论与实证相结合,为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做好 铺垫。 检验和分析创意产业对城市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要设计包 含其重要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选取样本城市,运用有关方法采 集和处理样本指标数据,应用有关分析方法计算出各样本城市的 城市竞争力以及创意产业对其影响的贡献率。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城市竞争力的内涵主要涉 及到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与其它城市相比可以精确测量的相对地 位与水平,如城市规模、人均 gdp、利用外资规模等;二是无法精 确测量但却对构成城市竞争优势的一些不可舍弃的重要因素,如 城市知名度、城市影响力。对于前者,可以采用一系列的显性指 标来反映,以测量城市竞争力的水平;对于后者,只能用定性的 方法解释城市竞争力的情况。因此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 础上,在具有理论支撑的前提下,基于前者可获得性指标建立包 含创意产业因素的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建立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目的在于通过一个综合指标体系使 得影响城市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能够以定量的方式进行测度和比较, 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依据。其中,指标的选取是决定整个城市 竞争力指标体系优劣的关键,要科学地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 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城市竞争力评价属于综合评价问题,它覆盖面极广,涉及城市 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增速和经济结构、居住环境、社会保障体系、 城市人口流动、政府政策等多项问题。城市竞争力的系统性,要 求把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视为一个系统,以系统整体目标的优化 为准绳,协调该系统中各分系统的相互关系,使系统完整、平衡, 以指标体系的评价效果最优化的总目标来协调各个小系统的目标。 (二)层次性原则 系统性选择表明综合评价体系的整体性要求,而系统内部的指 标层级构建则要求根据所选择指标的侧重点将指标体系逐层细化, 层级指标本身之间也应具有良好的层次结构特性,越基层的指标 门类越具体,越高层的指标综合程度越高。 (三)代表性原则 涉及城市竞争力的指标纷繁复杂,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的任务就 是要通过一个简明的系统来分析和评价城市竞争力。因此在进行 指标选取时应选取代表性较强的典型指标,尽可能以最少的指标 包含最多的信息,避免选取意义相近、重复、关联性过强的指标, 力求使指标简洁易用,最大限度地实现系统评价目标。 (四)权威性原则 权威性是指统计的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并与统计部门发布的 其他经济信息相互补充和检验,不能出现相矛盾的情况。 (五)可操作性和可获取性原则 任何指标体系的构建都是以理论分析为基础,结合实践的可操 作性和现实数据资料的可获取性才能实现的。否则尽管指标的选 取符合了系统性、层次性和代表性选择,但统计人员无法通过统 计工作获取原始数据或是无法通过统计方法计算得到统计指标, 该指标于指标体系无任何意义。 (六)前瞻性原则 前瞻性原则是指在选取指标时应考虑到指标的引导性,评价体 系指标是人们对城市竞争力的衡量标准及对未来城市期许的体现, 因此应选择一些对未来提升城市竞争力起重要作用的指标。如在 本文中就选取了对城市竞争力有重要作用的创意产业作为二级指 标,并且其作用在将来会更加凸现。因此设计一些导向性指标亦 很重要。 二、创意产业评价体系构建 由于创意产业对城市竞争力有重要的作用,笔者将创意产业作 为评价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但创意产业作为拉动经济的新兴力量, 由于发展的时间较短,目前还没有一致的权威性的创意产业评价 体系,所以在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 况加以整合和调整,对创意产业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和构建。 (一)创意产业评价体系理论模型 目前,在创意指数和创意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方面,最具 有代表性的是查理佛罗里达(richard florida)提出的 “3ts”模型以及他与泰内格莉(irene tinagli)共同研究出的 “欧洲创意指数” (eci) 。3由于我国与欧洲发达国家城市的发 展尚有一定的差距,有关宽容指数的数据无法获得,所以在构建 我国城市创意指数时我们不得不去掉这一部分的指数,转而采用 其他更切合我国城市具体情况的城市吸引力指标加以替代。 “香港创意指数” (hkci)就是在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香港的实 际情况加以变化得到的。该模型的亮点是指出创意产业的四种资 本形式结构/制度、人力、社会和文化资本相互作用的累 积效应是以创意成果或产出为形式表现的。 我国学者王志成、谢佩红等指出,城市创意经营环境和城市创 意资本基础是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两个主要影响因素。4厉无畏 教授认为影响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城市中的创意资 本。他将创意资本分为高级人才资本、知识产权资本、技术资本 和文化资本,这些资本以更加详细的具体指标影响着创意产业的 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在影响创意产业发展的众多指 标中出现了很多的重叠和类似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转化 与替换。诸如这四项研究中都涉及的人力资本这一指标,尽管具 体名称上存在差异,但充分说明了人力资本在影响创意产业发展 中的作用,所以在创建我国城市创意指数支撑指标时,我们直接 采用了人力资本基础作为我们的二级指标之一。以上研究学者也 都注意到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在我 们的指标体系中把知识产权保护作为二级指标。 在“3ts”和“欧洲创意指数”中提到的包容指数我们试图寻找 出可以替代其二级指标。王志成的研究中提到了创意氛围和商务 环境这两个指标,结合宽容指数我们可以看出,它们都在很大程 度上体现了一个城市对于创意产业的吸引力,所以我们决定采用 城市吸引力作为一个二级指标。 由于目前创意产业在我国各个城市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基于 这一点我们有必要选取一定的发展指标对他的发展现状进行衡量。 所以本文又选取了创意产业基础这个二级指标。 综上所述,我们建立出了创意产业指标体系的理论模型,具体 如图 1: (二)创意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前述理论模型,考虑到影响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和现 实水平,按照创意产业所包含的层次结构,笔者构建的城市创意 产业指标分别陈述如下: 1. 创意产业基础:该类指标是对城市当前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的 测度和反映,其主要的支撑指标有:创意产业营业总收入、创意 产业 gdp 占比、创意产业部门数量等。 2. 人力资本基础:创意的优劣与创意产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 系,高素质的人才是创意产业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5因此, 人力资本基础作为反映一个城市创意工作者综合素质能力的指标 尤为重要。将该类指标进一步细化,可以得到一些具体指标,如 每万人高校在校人数、创意产业从业人数、国际旅游入境人数等。 3. 知识产权保护:无论是美国、英国还是澳大利亚,知识产权 保护工作都在激励创新和企业竞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产业的 特殊性更决定了创意产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高要求,创意工作者 的创意成果如果无法受到保护,创意产业的发展将举步维艰。因 此,知识产权保护将作为一项三级指标,通过一类指标来反映创 意产业乃至城市竞争力的状况。其主要支撑指标有:发明专利的 申请数、实用新型的申请数、外观设计的申请数等。 4. 城市吸引力:该指标反映的是城市对创意企业、创意工作者 所具有的吸引力。该类指标以城市为创意产业发展所提供的硬环 境和软环境为切入点,剔除前三项三级指标,从基础设施、政府 对科教文事业的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考察,结合国内外相关指数 而设立。主要支撑指标有:娱乐、教育、文化服务人均支出、r&d 经费支出、城市开放程度等。 综上所述,本文建立了一个三层次、四类别、由诸多支撑指标 构成的评价城市创意产业的指标体系。其中:第一层次(目标层) 反映的是创意产业的发展水平;第二层次(基础层)由构成创意 产业发展水平的四个类别组成,分别为创意产业基础、知识产权 保护、人力资本基础和城市吸引力。第三层次(指标层)为四大 类指标的具体支撑指标。如表 1 所示: 三、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国内外对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也有很多研究,但目前尚无一种 统一的权威评价模型。无论是借助波特的国家竞争理论和竞争模 型,还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的国家竞争模型,以及自创 模型研究城市竞争力问题,很难说已有成熟的理论模型。 (一)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理论模型 由于城市竞争力概念的宽泛性,在已有的研究文献中,城市竞 争力模型很多,但各个机构学者从自己理解的角度来考察城市竞 争力,仅仅定义就有四大类之多,认识上的差异必然带来评价指 标的差异。从已有的这些理论研究来看,不管指标体系从什么角 度,也不管着眼于什么地方或者焦点在哪里,其体系中都离不开 城市竞争力的一些重要的方面经济实力、基础设施、技术创 新、人力资本和环境条件这几个方面。 城市经济实力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和基础,不仅反映了城 市当前经济水平和所处阶段,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未来城市参 与区域竞争的能力。因此,经济实力是评价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 标之一。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的“城市价值链模型”中指出 城市价值创造过程中实现其价值增值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城市实 力系统。6郝寿义教授也将综合实力作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评价 指标之一。7笔者将城市经济实力作为评价体系中二级指标之一。 基础建设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载体,也是参与区域竞争的基 本前提和保证。城市基础建设对城市和区域的经济发展,以至社 会全面进步有重大影响。8倪鹏飞的弓弦箭模型、郝寿义的评价 模型、linnamaa 的“城市经营”观点等众多模型都将其作为重点 指标。因此,基础设施是城市竞争力的又一个二级指标。 在现有的国家竞争力指标体系中,暂时还没有环境指标。而笔 者之所以在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中增加该项环境指标,是鉴于我 国城市环境质量普遍较差,亟待改善。良好的环境质量是创建 “宜居城市”的必要条件,也是吸引人才、吸引外资的重要条件, 更是指标体系构建符合前瞻性原则的体现。倪鹏飞“弓弦箭模型” 中的环境竞争力、linnamaa 的“城市经营”中的生活环境的质量、 9全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社会环境竞争力等都说明了环境对城市 竞争力的重要性。笔者将环境竞争力作为评价体系的二级指标之 一。 根据创意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作用机理研究,创意产业对城市 竞争力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创意产业完全可以成为我国 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和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10同 时,几乎每个评价指标体系,不论是倪鹏飞的弓弦箭模型、郝寿 义的评价模型、还是英国的竞争力模型、全球竞争力评价体系中 都无一例外提出,科技创新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尽管 具体的名称存在差异,但所指相同,说明科技创新在城市竞争力 中的作用,所以在创建我国城市创意指数支撑指标时,笔者将创 意产业作为二级指标之一。 科技创新与创意产业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但是创意产业跟科技 创新又有很多交叉融通之处。创意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意。 文化创意表现为观念、感情和品味,主要通过内容的创造来丰富 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内涵,令消费者获得独特的体验;而创意是科 技和艺术结合的创造,创意产业是依靠认得灵感和想象力,借助 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提升。对于人们改变人们对科学的刻板、 教条的认识是一种冲击。 科技创意就是科技创新。11科学技术包括发明专利、研发投 入等,而对创意产业的评价不仅包含这些方面,还包括了人力资 本,城市吸引力等指标。所以从涵盖的范围来说,创意产业包含 的指标可以替代技术创新在城市竞争力中的作用,而且反映的方 面更为广泛。比如创意产业中的人力资本,倪鹏飞的弓弦箭模型、 linnamaa 的“城市经营”等模型中都将人力资本作为反映城市竞 争力的重要要素。此外城市开放度同样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而这些都在创意产业中有所体现。所以创意产业可以当之无愧地 作为城市竞争力的二级评价指标。 综上所述,笔者将城市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分为四部分经济 实力、创意产业、基础建设、环境竞争力这四个方面来综合反映。 (二)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上述理论模型,根据城市竞争力发展的关键要素和现实水 平,对笔者构建的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分别陈述如下: 1. 城市经济实力。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不仅反映了城市经济发展 的现状水平和所处的阶段,而且也预示了未来城市参与国际竞争 的能力。12城市经济实力可以从经济综合指标、财政金融条件 以及对外开放程度方面反映出来。支撑指标主要有:人均 gdp,gdp 增长率、职工平均工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居民消费 储蓄余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等。 2. 创意产业。创意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13也是生产力进 步和发展的基本驱动力和源泉,创意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从长 远上关系到城市是否能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以及 能否获得持续发展。创意产业的指标体系分为四个方面:创意经 济基础、人力资本、知识产权保护和城市吸引力。 3. 基础建设。基础建设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载体,也是参与 区域乃至国际竞争的基本前提和保证14。能源、通讯、交通、 医疗、供水电等都是城市基建的重要方面,所以我们用以下指标 反映基础建设情况基础建设投资情况:城市基础建设投资总 额;能源:人均年居民用电量;通讯: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数;医 疗:医院床位数;城市道路交通: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供电状况: 人均用电量。 4. 环境状况。良好的环境质量不但是反映城市竞争力的基本因 素,而且对吸引人才、吸引外资也很重要。15主要支撑指标有: 环境建设投资情况: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绿化情况:人均绿 地面积;垃圾处理情况: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大气状况:工业 烟尘去除达标率。总体指标体系如图 2: 具体指标明细如表 2: 四、指标修正 上述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涵盖的范围较广,分类指标设置也 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能够比较全面反映创意产业的发展水平,符 合系统性、层次性和代表性原则。但是,考虑到该指标体系的可 获取性和可操作性,实际中存在少数指标相关性较强以及某些指 标的统计数据难以获得等问题,为保证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使用 和测度,笔者采用以下方式对上述指标体系进行修正。 1. 去除具有较强相关性的指标。对指标体系进行进一步分析, 确实还存在某些指标相关性较强的问题,如创意产业指标中创意 产业园区数量与创意产业从业人数就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调 整后只保留一项指标即可。 2. 用相近指标替代难以获得的指标。在进行实际统计数据的搜 集和统计时,将出现一些指标难以获得的现象,但可以用相近指 标代替。由于创意产业是新兴产业,2006 年很多数据没有完整统 计出来,如创意产业年产值只有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有统计, 其余多数城市没有统计出来,但在分析现有的统计资料中发现, 创意产业年增值有较完整的统计,虽然该指标没有全部反映创意 产业的情况,但却能反映其多数信息,是现实条件下的最佳选择, 同时辅之以高新区年产值这一指标。此外,创意产业从业人数用 高新区从业人数代替,r&d 经费支出用科学教育支出来替代等。 3. 将无法获得且无法替代的指标去除。例如,城市开放程度这 项指标,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在具体量化的指标设计上 存在一些困难,也难于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因此笔者将在评 价指标体系中剔除该指标。 基于以上调整,本文指标体系的设计有两点需要进一步完善: 样本数较少;个别指标代表性不显著。因此,有些问题的分析只 能是近似和大致的。 本文得到了调整后的城市创意指数测度指标体系,修正后的城 市竞争力指标明细如表 3: 参考文献: 1历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1 2scott,ajthe cultural economy of cit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7,(2):323-339. 3florida r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and how its trans- forming work,leisure,community,and everyday,lifebasic books m.ne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