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工城市梦想,不再遥远(热点解读)_第1页
外来工城市梦想,不再遥远(热点解读)_第2页
外来工城市梦想,不再遥远(热点解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来工城市梦想,不再遥远(热点解读)外来工城市梦想,不再遥远(热点解读) 来源:来源:人民网 作者:作者:人民网记者 李刚 时间:时间:2010-01-14 TagTag: 点击:点击: 人民网记者 李刚摄 宋嵩制图 核心提示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 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广东省中山市 实施“积分制”入户、入学的尝试,标志着外来工聚集地珠三角地区在外来务工人员基本 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外来工的“城市梦”不再遥远。 “全市外来务工人员,你们想入读公办学校、入户中山吗?请参与积分。” 1 月 12 日,广东省中山市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办法正式启动,全面接受全市 122 万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制”入户、入学申请。他们将根据自己的“积分”,角逐上千个入 户指标和数量可观的子女免费义务教育指标。 积分指标体系向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倾斜 该办法启动前,中山已进行了 3 年外来务工人员入户的探索。截至目前,已有 102 人办妥了入户中山的手续,他们都是历届“百佳外来务工人员”。 中山浩哲制衣有限公司服装设计师刘亮就是其中一员,他说,“脑海里持续了 8 年之 久的漂泊感一扫而空。” 中山市流动人员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陈顺葆介绍说,从 2007 年起,中山市就开始了“外 来工入户中山”的探索,当时是试验以评选“百佳外来务工人员”方式探讨外来工入户中 山的可行性,被评为“百佳”的外来务工人员可选择自愿加入中山户籍。刘亮因获得“广 东省十大服装设计师称号”而获得“百佳”殊荣,取得入户中山资格。 中山市流管办主任陈惠超表示,中山本次实施的“积分制”入户政策,起源之一就是 “百佳外来务工人员”评选,“积分制”实施以后,入户不再仅仅局限在对优秀外来工的 奖励,而旨在建立一个公平的户口机制,中山以后每年将按照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积分 排名的方式为外来流动人员安排一定数量的入户指标,并逐步实现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 公共服务均等化。 该办法整个指标体系向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倾斜,让不少外来工有些失望,认为 自己积一辈子也难有高分。 对此,陈顺葆说,一切都事在人为。比如,得不到大专的 55 分基础分,完全可以进修 大专取得 40 分积分;无法获得市级奖励加分,则可做义工甚至义务献血获得加分。而且, 随着中山经济与社会实力的增强,解决外来工入户、入学的能力也会增强,并将逐步开放 医疗及其它多项保障和社会福利,但一切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父母积分不够入户,可首先考虑子女入学 在中山火炬开发区第一小学,记者遇到赵光辉、孙敏、范贤燕三位外来工家长,自己 的小孩能够在中山取得省一级小学免费义务教育资格,三位家长感到格外兴奋。 赵光辉告诉记者,他曾经为小孩上学问题费尽苦心,一般的民办学校他们不放心, “贵族学校”学费又太贵。最后幼儿园的老师告诉他,可以申请“积分制”免费入学。赵 光辉将信将疑地递交了申请表,竟然申请到了火炬开发区第一小学。 从 2007 年开始,中山市先后在小榄镇、火炬开发区、东升镇三个镇区开展流动人员子 女凭积分入读公办学校试点。目前,三镇已有 4781 名流动人员子女通过积分入读公办中小 学。 在中山火炬开发区第一小学,一年级全部 279 名学生中,享受“积分制”免费义务教 育的外来工子女就有 70 多名。在小榄镇、火炬开发区、东升镇三镇带动下,中山全市 10 个镇尝试着不同形式的“积分制”入学;而从今年开始,“积分制”入学将覆盖中山所有 的镇区。 陈顺葆说,与“积分制”解决入户问题相比,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更令外来工父母们揪 心,也更为迫切。对于“积分”不够入户的外来工家庭,中山将首先考虑他们子女的义务 教育问题。 “依次轮候”,与广东省居住证制度不冲突 目前广东省正在实行“居住证”制度,明确了外来工持“居住证”可实现“5 年入学、 7 年入户”的目标。中山实行的“积分制”与广东“居住证”制度会否存在冲突或衔接问 题? “居住证和积分制之间没有任何矛盾,前者是证明个人的一些居住信息,后者则是对 有限的社会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中山市副市长谭培安说,目前所有在中山的外来务工人 员都要求入户中山、子女入读中山的学校,中山的确满足不了,而广东省规定,居住证持 有者享受的权利将采取“依次轮候”的办法,由各市地方政府决定。“积分制恰恰是以公 开透明的方式,解决了有限公共资源如何分配的问题。” 陈顺葆说,采用“积分制”,对许多中山急需的外来务工者,入户其实不需要 7 年; 但对一些如有违法记录、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外来工,住满 14 年想入户都很难。 当地希望相关补贴随人走,以解财政压力 入学、入户给地方财政带来不小压力。陈顺葆介绍,每增加一个外来工入户,中山市 公共财政每年将多支出 1 万元,用于新入户者的社保保障、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等相关开 支,这还不包括城市容量增加后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投入。 中山火炬开发区第一小学校长周锦连估算,一个学生到开发区一小这类省一级学校享 受免费义务教育,市镇两级政府的直接投入每年不低于 6000 元,这包括校舍、设备、器材、 老师工资等一系列投入。现在在中山就读、借读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总数是 16 万,如果 要全部解决,政府每年将增加投入约 10 亿元。 陈顺葆表示,中山推行“积分制”入户、入学,还需中央和省一级政府的支持和政策 配套。如外来工子女在户籍地原本享有中央财政补贴的“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