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学免疫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病原学免疫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病原学免疫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病原学免疫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病原学免疫学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菌各论 第八章 化脓性细菌 根据革兰染色性的不同:G 阴性致病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 G 阳性致病菌: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 这些球菌主要引起化脓性感染,故又称化脓性球菌。 葡萄球菌属 是化脓性细菌中最常见的一群革兰阳性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人和动物的皮肤及 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 一、培养与生化:一、培养与生化:兼性厌氧或需氧菌,营养要求不高,耐盐性强,可用于筛选菌种,能产 生脂溶性色素。 二、抗原结构:二、抗原结构:葡萄球菌 A 抗原(SPA) 存在于葡萄球菌细胞壁表面,为完全抗原 一般来自人体的金葡菌均有 SPA SPA 能与人及动物的 IgG 分子的 Fc 段结合,故具抗吞噬作用 在免疫试验中吸附 IgG,用于协同凝集反应 三、抵抗力:三、抵抗力:在无芽孢的细菌中葡球菌抵抗力最强。 耐干燥、耐热、耐盐性、耐药性、对碱性染料敏感 四、致病物质:四、致病物质:(5 种毒素 1 种酶) 凝集酶、葡萄球菌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症毒 素 五、所致疾病:五、所致疾病: 侵袭性疾病: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如毛囊炎、气管炎、肺炎、脓毒血症、败血症 毒素性疾病:食物中毒、假膜炎肠炎、烫伤样皮肤综合症、毒性休克综合症 链球菌 种类繁多,致病性不一,分布广泛,主要引起化脓、猩红热及变态反应性疾病等。 一、一、 G 阳性菌,成链状排列,链的长短与菌种和生长环境有关。营养要求高,普通培养 基上生长不良,大多菌株兼性厌氧。 二、分类:二、分类:(根据溶血性) 1、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溶血环,溶血圈窄,称甲()型溶血 2、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完全透明的无色溶血环,溶血圈宽,称乙()型溶血 3、丙型溶血性链球菌:无溶血环,称不溶血性链球菌,一般不致病 三、抵抗力:三、抵抗力:不强,对消毒剂、抗生素敏感, (很少产生耐药性) ,链球菌感染常选用青霉 素药物。 四、致病物质:四、致病物质: 1、菌体胞壁参与治病的主要成分:脂磷壁酸、F、M 蛋白 2、链球菌溶血素 3、致热外毒素 4、侵袭性酶 五、所致疾病:五、所致疾病:化脓性感染、猩红热、超敏反应性疾病 肺炎链球菌 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致病 一、一、 G 阳性菌,菌体呈矛头状,多成双排状,宽端相对,尖端向外。毒力菌株在机体内能 形成荚膜,人工培养后荚膜消失。 二、二、营养要求与链球菌相同(高) 三、致病物质:三、致病物质:主要是荚膜,有荚膜菌株才能引起人致病 四、所致疾病:四、所致疾病:大叶性肺炎、中耳炎、脑膜炎、败血症等 脑膜炎奈瑟菌 一、一、 形态:脑膜炎奈瑟菌为肾形或豆形 G 阴性双球菌。多成双排列,凹面相对。无鞭毛, 无芽孢,在患者脑脊液中多位于中性粒细胞内 二、营养二、营养要求高,巧克力培养基,专性需氧菌。露滴状不溶血的光滑型细小菌落,能产生 自溶菌。 三、抵抗力:三、抵抗力: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很弱,对干燥、热力、消毒剂等敏感,对青霉素等抗生 素敏感。保温送检或床边接种 四、致病物质:四、致病物质:荚膜、鞭毛、内毒素(主要) 五、所致疾病:五、所致疾病:人是此菌的唯一宿主,主要寄居于人类鼻咽部。带菌者和病人均可作为传 染源经飞沫传播。出现上呼吸道症状。临床症状有头痛、喷射状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和 体征。 淋病奈瑟菌 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 急性感染:菌多位于脓细胞内,含菌量多;慢性感染则相反,无芽孢,无鞭毛,有荚 膜和菌毛。 一、一、 营养营养要求高,巧克力血琼脂平板培养 48h 后,形成灰白色光滑型细小菌落 二、抵抗力二、抵抗力弱,对热、冷、干燥和消毒剂极度敏感 三、三、菌毛为主要致病物质为主要致病物质 人是唯一天然宿主,感染后引起淋病 化脓性细菌 抵抗力强的有:葡萄球菌属 抵抗力弱的有:链球菌属、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 营养要求高的有: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 营养要求不高的:葡萄球菌属 第九章消化道感染细菌 肠杆菌科细菌有以下共同的生物学特性: 1、 形态与培养形态与培养:G 阴性杆菌,无芽孢,多数为周毛菌,少数有荚膜或包膜。营养要求不 高。 2、 生化反应特点:生化反应特点: 活泼,分解多种糖类和蛋白质,常用以区别不同菌属和菌种 致病菌多不分解乳糖,非致病菌能分解乳糖 3、 抵抗力:抵抗力:因无芽孢,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易被一般化学消毒剂杀灭,常用氯对饮 水消毒。 埃希菌属 大肠埃希菌,俗称大肠杆菌,是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 1、 G 阴性杆菌,无芽孢,营养要求不高,能分解乳糖 2、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 3、致病物质:菌毛、肠毒素(系外毒素) 、溶血素、Vero 毒素 所致疾病: (1)肠道外感染(内源性感染) (2)腹泻,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分 5 组: 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肠黏附性大肠埃希菌 志贺菌属 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常见的病原菌,俗称痢疾杆菌。 1、 G 阴性短小杆菌,无芽孢,无鞭毛,无荚膜,有菌毛,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除 宋内志贺菌个别菌株迟缓发酵乳糖外,均不分解乳糖 2、志贺菌属有 O、K 两种抗原,O 抗原是分类的依据 3、致病物质、致病物质:侵袭力、内毒素、志贺毒素(系外毒素) 所致疾病:所致疾病:引起细菌性痢疾。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无动物宿主,主要通过粪-口传 播 菌痢典型菌痢典型:脓血便,里急后重 志贺菌感染有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病程在 2 个月以上属慢性。急性感染中有一种中毒 性痢疾,以小儿为多见 沙门菌属 1.G-杆菌,有菌毛。一般无荚膜,均无芽胞。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不发酵乳糖或蔗 糖,除伤寒沙门菌部产生外,其他沙门菌均产酸产气。 2主要有主要有 O.H 抗原抗原 (1)O 抗原是 LPS 中的多糖部分,耐热,刺激机体主要形成 IGM (2)H 抗原时鞭毛蛋白,不耐热,刺激机体主要形成 IgG 3.抵抗力:抵抗力:沙门菌在水中能存活 2-3 周,粪便中可活 1-2 个月,对热耐力差 4致病物质致病物质:侵袭力,内毒素,肠毒素 伤寒特殊临床表现:相对缓脉 所致疾病 (1)肠热症:包括伤寒和副伤寒。 引起 2 次菌血症 (2)胃肠炎(食物中毒) (3)败血症 (4)婴幼儿腹泻 微生物学检查法 第 1 周内采血液,第 2-3 周采粪便,尿液,骨髓。败血症取血液 血清学诊断血清学诊断 肥达反应:是用已知伤寒沙门杆菌菌体(O)和鞭毛(H)抗原,以及甲,乙型副伤寒沙门 菌 H 抗原与受检血清作试管或微孔板凝集实验,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的 实验 (1)正常值:一般是伤寒沙门菌 O 凝集效价=1:80,H 凝集效价=1;160,引起副伤 寒的沙门菌 H 凝集效价=1:80 时才有诊断价值 (2)临床意义 IgM 类 O 抗体出现较早持续约半年 IgG 类 H 抗体则出现较晚,持续时间长达数年 霍乱弧菌 是引起烈性传染病霍乱的病原体。 1G-菌体略弯曲呈弧状,在菌体一端有一根单鞭毛。运动活泼 2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可在外环境中生存。耐碱不耐酸,在 PH8.8-9.0 的碱性蛋白 胨水或碱性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 霍乱弧菌可在无盐环境中生长,而其他致病性弧菌则不能 3 对热及消毒剂抵抗力抵抗力弱 4致病物质致病物质 (1)鞭毛,菌毛 (2)霍乱肠毒素(外毒素) ,是目前已知的致泻毒素中最为强烈的毒素。 所致疾病 人类是霍乱弧菌的唯一易感者。传染源为患者和带菌者,腹泻物如米泔样 第十章 呼吸道感染细菌 结核分枝杆菌 俗称结核杆菌(TB),分支杆菌属是一类直或微弯曲有分枝生长趋势的杆菌。主要特点是: 细胞壁脂质含量高,主要是分枝菌酸。一般不易着色。 (顽) 一,形态形态。典型的分支杆菌形态细长,稍有弯曲,两端呈圆形,多散在,有时呈索状 或短链状排列,可见分枝状。 G+,不易着色 二,培养特性培养特性:结核分枝杆菌为专性需氧菌,营养要求高。初次培养常用罗氏培养基, 内含血清蛋黄,甘油,无机盐类及孔雀绿等(馋)最适 PH 为 6.5-6.8,温度 37-37.5 因此菌细胞壁脂质含量高,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故生长缓慢(懒) ,接种培养后肉眼 可见乳酪色或米黄色,干燥,表面粗糙呈颗粒状,结节或菜花状菌落(丑) 三,抵抗力:抵抗力:强,特别是对干燥的抵抗力更强。在干燥痰内可存活 6-8 个月;附着于 灰尘,漂浮在空气中可保持传染性 8-10 天,在 6%H2SO4,3%HCL 或 40gL NAOH 中 30min 其活力可以不受影响,故常用酸碱处理有杂菌污染的标本。本菌纯培养物在 日光下 2 小时死亡,对湿热敏感。 四,致病性致病性:主要与菌体内某些致病物质有关 致病物质 1 脂质:索状因子,磷脂,硫酸脑苷脂,蜡质 D,脂肪酸 2 蛋白质 3 多糖 五、所致疾病:五、所致疾病:肺结核最常见 六、感染率六、感染率高发病率低 免疫性:有菌免疫(或伴随免疫) 此菌是胞内菌感染。 七、结核菌素试验七、结核菌素试验 P126 方法:1 红肿硬结超过 5mm 者为阳性,表明机体已感染过此菌或卡介苗接种成功,但不 一定有结核病。 215mm 为强阳性,对临床诊断有意义,表明可能有活动性结核,应进一步检查。 3 小于 5mm 者为阴性反应,表明未感染过此菌,但应考虑:感染初期,老年人,严重 患者等 肿瘤等患者试验多阴性 第十一章 厌氧性细菌 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艰难梭菌分布广泛,大多数位严格厌氧,兰阳氏 染色,能形成芽胞 破伤风梭菌 一,一,致病物质:致病物质: 此菌无侵袭力,仅在局部繁殖,部扩散到血液,其致病作用主要依赖于病菌所产生的外 毒素 (1)破伤风痉挛毒素:是引起破伤风的主要致病物质。是一种神经毒素,为蛋白质,不 耐热,毒性极强 典型体征:苦笑面容,牙关紧闭,角弓反张 (2)破伤风溶血毒素 二,二,所致疾病所致疾病 经伤口感染人体。感染的条件是形成厌氧环境 (1)伤口窄而深,有泥土或异物污染 (2)大面积创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缺血 (3)形成厌氧微环境 三,三,防治原则(预防为主)防治原则(预防为主) 非特异性防治:正确处理创口及清创扩创 特异性紧急防治:立即注射 250-500IU 的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特异性防预:白,白,破 产气荚膜梭菌 一,一,所致疾病所致疾病 1, 气性坏疽 2, 食物中毒:主要因食入被 A 型产气荚膜梭菌大量污染的食物 3, 坏死性肠炎 二,二,防治原则防治原则 预防措施主要是对伤口及时清创,扩创,破坏和清除局部厌氧微环境 双氧水 肉毒梭菌 一、致病物质一、致病物质 主要是该菌产生的肉毒毒素,是已知最剧烈的神经外毒素。不耐热 二、所致疾病二、所致疾病 食物中毒 婴儿肉毒素 创伤感染中毒 引起腹泻的有:埃希菌属,沙门菌属,霍乱弧菌 引起食物中毒的有: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沙门菌属,葡萄球菌属 真真 菌菌 1.真菌真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特点:1.细胞核高级分化,有完整的细胞器,能进行有丝分裂。2.细胞壁由几丁质或纤维素 组成,无肽聚糖。3.少数为单细胞,大部分为多细胞并有发达的菌丝体4.不含叶绿素,不分 根、茎、叶。5.以无性和有性方式进行繁殖。 2.生物学性状形态与结构生物学性状形态与结构 分为两类: (一) 单细胞真菌 (二) 多细胞真菌 单细胞真菌单细胞真菌形态:圆形或椭圆形,如酵母型和类酵母型。由母细胞以出芽方式繁殖。 多细胞真菌多细胞真菌 1)菌丝:芽管逐渐延长呈丝状,管状 隔膜:有的菌丝在一定的间距形成横隔 菌丝体:菌丝长出分枝,交织成团 菌丝 分为:有隔菌丝(大部分病原性丝状菌)和无隔菌丝 按形状分为(1) 球拍状菌丝(2) 梳状菌丝 (3) 螺旋状菌丝 (4) 结节状菌丝 (5) 鹿角状菌丝 2)孢子: 孢子是生殖结构,由生殖菌丝产生。是鉴定和分类的依据。 据繁殖方式可分:(1) 无性孢子 (2) 有性孢子 无性孢子按形态分为:1) 叶状孢子 2) 分生孢子3) 孢子囊孢子 3繁殖与培养繁殖与培养 1)真菌的繁殖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有1.芽生2.裂殖 3.萌管 4.隔殖 2)真菌的培养培养:真菌的营养要求不高, 常用沙保弱培养基。 温度:2228,但某些深 部感染的真菌为37。pH:4.06.0。 生长速度:较慢 在沙保弱培养基上, 3种类型的菌落及特点: 1.酵母型菌落 2.类酵母型菌落(酵母样 菌落) 3.丝状型菌落 3)真菌的抵抗力:耐: 干燥、日光、紫外线、多种化学消毒 剂、 一般抗生素。 敏感: 对湿热敏感 加热601小时菌丝、孢子均被杀死 4真菌的感染和免疫真菌的感染和免疫 真菌的致病作用:1)致病性真菌感染2)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3)真菌超敏反应4)真菌 性中毒5)真菌毒素和肿瘤 病毒病毒 1.病毒的特点病毒的特点:体积微小,可以通过滤菌器;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构简单:非细胞结构; 基因组:只有一种核酸(RNA或DNA);严格活细胞内寄生;以复制方式繁殖;对抗生 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2病毒概念病毒概念 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只含有一种类型的核酸,只能在活的、敏感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 的非细胞病毒体。 3.病毒的形态结构病毒的形态结构 1)病毒体:完整的成熟病毒颗粒,具有典型的形态结构,并有感染性 2)病毒的大小:测量单位 :纳米(nm) 9病毒会迅速灭活。 二、化学因素 1.对氧化剂、卤素、醇类敏感。2.有包膜病毒对脂溶剂敏感。3.对甘油抵抗力强,用于送检 材料的保存。 10.病毒的感染病毒的感染 1)病毒的感染方式:一、水平传播:1.通过黏膜表面传播2、通过皮肤传播 昆虫叮咬 乙脑病毒 动物咬伤狂犬病毒3、医源性传播 注射、输血、拔牙乙 肝、丙肝 二、垂直传播:通过胎盘或产道,病毒由母亲传给胎儿的方式 2)病毒感染的类型: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 病毒的致病机理病毒的致病机理 一、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细胞水平上致病机理 1、溶细胞效应2、改变细胞膜结构3、包涵体形成4、细胞增生与转化5、细胞凋亡 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损害 机体水平上致病机理 1、体液免疫的病理作用2、细胞免疫的病理作用3、免疫系统的功能被抑制4、自身免疫损 伤 11.病毒感染的诊断病毒感染的诊断 一、标本采集与送检二、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三、血清学诊断四、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 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包含:1)动物接种2)组织细胞培养3)病毒的鉴定.(1细胞形态学 改变2.红细胞吸附3.干扰现象4.细胞培养液.pH值改变)4)病毒的定量测定(1.空斑形成 2.单位(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组织感染量(TCID50) 血清学诊断血清学诊断 常用方法:1.中和试验2.补体结合试验3.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4.免疫扩散试验 12.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 1.形态学检查2.检查病毒性抗原3.检查病毒抗体4.病毒核酸的检测 流行性感冒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甲、乙、丙三型,引起人和动物流感流行性感冒病毒。 1.流感病毒的结构流感病毒的结构 核心核心:核酸为分节段单链负股RNA,核蛋白(NP),RNA多聚酶 包膜包膜:内层:基质蛋白(M蛋白) 外层:脂质双层 一、血凝素(HA):柱状,为三聚体 功能:1)凝集红细胞2)吸附宿主细胞3)抗原性(保护性抗体) 二、神经氨酸酶(NA)四个亚单位组成的四聚体,并不平均分布在病毒表面,而是 聚合成群。与病毒释放有关。 2.分型分型 据RNP和M蛋白抗原性分:甲、乙、丙三型 甲型根据HA和NA抗原性不同,再区分为若干亚型。 3.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 1)抗原漂移 因HA或NA的点突变造成,变异幅度小,属量变,引起局部中、小型流行。 2)抗原转换 因HA或NA的大幅度变异造成,属质变,导致新亚型的出现,引起世界性的暴发流行。 4.致病性致病性 1)传染源-病人或病毒携带者2)传播途径-病毒飞沫,呼吸道传播 3)致病机理- 病毒不入血4)病毒-呼吸道-毒素样物质进入血液 肠道病毒肠道病毒 一、概述 属微小RNA病毒, 结构简单(衣壳和核酸), 血清型复杂, 病毒从口侵入,消化道 (肠道)增殖,引起肠道外的感染 脊髓灰质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 一、形态与结构 球型、微小(27-30nm)、无胞膜、衣壳为二十面体, 单股且正股RNA、病毒体蛋白 二、理化性状 抵抗力强(相对),包括耐乙醚、耐酸,对紫外线、干燥和热敏感。 肝炎病毒肝炎病毒 五种肝炎病毒比较五种肝炎病毒比较 HAVHBVHCVHDVHEV 预后急性感染, 预后好 预后差,与 肝癌相关 预后差,与肝癌 相关 加重HBV感 染,预后差 急性感染,预 后好 传播途径粪-口血液、垂直传播粪-口 病情轻偶尔严重亚临床,慢性多见需HBV协助孕妇重 慢性及携带者无有无 实验室检查抗HAV IgMHBsAg-Ab HBcAb HBeAg-Ab 抗HCV HCV-R抗HDV IgM抗HEV IgM 预防疫苗疫苗无疫苗预防为主 实验室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检验 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生物学性状 1、形态结构:1)小球型颗粒:直径1725nm;主要含HBsAg。2)管型颗粒:长度 50700nm;主要含HBsAg。 3)大球型颗粒(Dane颗粒):直径4247nm;为完整HBV颗 粒。 2.Dane 颗粒颗粒 1)完整HBV颗粒,具有传染性传染性,球形,双层衣壳。 2)外衣壳=包膜(脂质双层+蛋白质) HBsAg等 ;内衣壳: HBcAg、HBeAg 3) HBV抗原组成 外衣壳抗原 HBsAg表面抗原:说明病毒在肝中复制(机体受感染标志),抗HBs:中和抗体 内衣壳抗原 HBcAg核心抗原 :血中一般不能检出,抗HBc 非中和抗体,. 抗HBc IgM说明HBV复制 HBeAg e抗原:感染性病毒存在的最有效证据(复制及具传染性的标志),抗HBe说明病毒 感染性较低(是预后良好的征象) 3.抵抗力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强, 对紫外线,低温,干燥,和醇类物质耐受, 100加热10分钟才能灭活 致病性与免疫性 1.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血源性传播:输血及血制品、不洁注射, 母婴传播:围产期母婴传染 传染源:急性、慢性患者或无症状HBsAg携带者。潜伏期:616周 2.致病性:1)慢性肝炎2)急性肝炎3)原发性肝细胞癌 微生物学检查 常用方法:1) 主要为血清学检测 2)核酸检测 四、预防: 1、加强血源和医疗器械的消毒管理,杜绝医源性传播。2、特异性预防:接种乙肝疫苗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生物学性状 - 形态与结构 球形,直径100120nm 结构 :1)核心2)衣壳3)包膜 2.抵抗力:抵抗力弱,5630min灭活,但室温可保存7天 3.致病性 1)传染源:HIV的携带者和AIDS患者 传播途径: 性行为:同性或异性间 血行传播:带HIV的血制品、器官移植、 人工 受精、污染注射器 母婴垂直传播 2)原发感染期:初次感染人体的几周内, 慢性感染:潜伏期:35年或更长,体内有HIV增殖,但不表现临床症状 艾滋病:经激发(原因不明)发展为艾滋病相关综合症,合并各种机会感染,最终 成为艾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