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各论习题(有答案)_第1页
病毒学各论习题(有答案)_第2页
病毒学各论习题(有答案)_第3页
病毒学各论习题(有答案)_第4页
病毒学各论习题(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毒学各论习题病毒学各论习题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1.造成流感大流行的原因是:造成流感大流行的原因是: A.A.流感病毒型别多流感病毒型别多 B.B.流感病毒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流感病毒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 C.C.甲型流感病毒形成了新的亚型甲型流感病毒形成了新的亚型 D.D.流感病毒抗原性不强流感病毒抗原性不强 E.E.以上均不是以上均不是 2.2.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 : A.A.沿神经传播沿神经传播 B.B.经口感染经口感染 C.C.经呼吸道传播经呼吸道传播 D.D.经淋巴传播经淋巴传播 E.E.经皮肤感染经皮肤感染 3.3.甲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甲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A.昆虫叮咬吸血昆虫叮咬吸血 B.B.呼吸道呼吸道 C.C.输血输血注射注射 D.D.粪粪口途径口途径 E.E.经产道感染经产道感染 4.4.关于病毒性肝炎的叙述错误的是:关于病毒性肝炎的叙述错误的是: A.A.甲型肝炎一般不能转为慢性也无慢性带菌者甲型肝炎一般不能转为慢性也无慢性带菌者 B.B.各型肝炎病毒均可经血源传播各型肝炎病毒均可经血源传播 C.C.丙型肝炎病毒主要经输血和注射传播丙型肝炎病毒主要经输血和注射传播 D.D.戊型肝炎患者多数出现黄疸戊型肝炎患者多数出现黄疸 E.E.乙型肝炎病毒无症状携带者是乙型肝炎最危险的传染源乙型肝炎病毒无症状携带者是乙型肝炎最危险的传染源 5.5.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播媒介是: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播媒介是: A.A.蝇蝇 B.B.虱虱 C.C.蚤蚤 D.D.革螨革螨 E.E.蚊蚊 6.6.可在人体可在人体 CNSCNS 细胞内增殖而引起恐水症的病毒是:细胞内增殖而引起恐水症的病毒是: A.A.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B.B.脊髓灰质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 C.C.狂犬病病毒狂犬病病毒 D.D.森林脑炎病毒森林脑炎病毒 E.E.登革病毒登革病毒 7.7.防治狂犬病的措施错误的是:防治狂犬病的措施错误的是: A.A.捕杀病犬捕杀病犬 B.B.人被病犬咬伤后及时处理清洁伤口人被病犬咬伤后及时处理清洁伤口 C.C.及时隔离病人及时隔离病人 D.D.人被病犬咬伤后及早接种狂犬疫苗人被病犬咬伤后及早接种狂犬疫苗 E.E.对可疑患者或严重咬伤者可在作用疫苗前注射抗狂犬病病毒血清对可疑患者或严重咬伤者可在作用疫苗前注射抗狂犬病病毒血清 8.8.引起小儿麻痹症病原体是:引起小儿麻痹症病原体是: A.A.脊髓灰质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 B.B.柯萨奇病毒柯萨奇病毒 C.C.埃可病毒埃可病毒 D.D.轮状病毒轮状病毒 E.E.新型肠道病毒新型肠道病毒 9.9.最容易发生变异的流感病毒是:最容易发生变异的流感病毒是: A.A.乙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 B.B.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 C.C.丙型流感病毒丙型流感病毒 D.D.甲乙丙型流感病毒甲乙丙型流感病毒 E.E.乙丙型流感病毒乙丙型流感病毒 10.10.多次患流感的原因是:多次患流感的原因是: A.A.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易变异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易变异 B.B.有不同亚型病毒因子的流行有不同亚型病毒因子的流行 C.C.病毒抗原性弱病毒抗原性弱 D.D.各型流感病毒之间无交叉免疫各型流感病毒之间无交叉免疫 E.E.以上均不是以上均不是 11.11.甲型流感病毒亚型由哪种物质决定:甲型流感病毒亚型由哪种物质决定: A.A.核酸核酸 B.B.膜蛋白膜蛋白 C.C.核心抗原核心抗原 D.D.刺突刺突 E.E. 脂类脂类 12.12.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 A.A.流感病毒流感病毒 B.B.副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 C.C.鼻病毒鼻病毒 D.D.流感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 E.E.腺病毒腺病毒 2 13.13.新生儿不易患麻疹是因为:新生儿不易患麻疹是因为: A.A.隐性感染隐性感染 B.B.显性感染显性感染 C.C.自然被动免疫自然被动免疫 D.D.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 E.E.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自动免疫 14.14.为了预防麻疹,对半岁以上的儿童均进行:为了预防麻疹,对半岁以上的儿童均进行: A.A.注射母亲全血注射母亲全血 B.B.注射丙种球蛋白注射丙种球蛋白 C.C.注射麻疹恢复期血清注射麻疹恢复期血清 D.D.服用中草药预防服用中草药预防 E.E.注射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注射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 15.15.密切接触麻疹患者的儿童可注射:密切接触麻疹患者的儿童可注射: A.A.麻疹减毒活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 B.B.抗毒素抗毒素 C.C.类毒素类毒素 D.D.胎盘球蛋白胎盘球蛋白 E.E.转移因子转移因子 16.16.关于腮腺炎病毒叙述错误的是:关于腮腺炎病毒叙述错误的是: A.A.有多个血清型有多个血清型 B.B.减毒活疫苗有明显预防作用减毒活疫苗有明显预防作用 C.C.经呼吸道传播经呼吸道传播 D.D.免疫力持久免疫力持久 E.E.多侵犯儿童多侵犯儿童 17.17.脊髓灰质炎病人的传染性排泄物是:脊髓灰质炎病人的传染性排泄物是: A.A.鼻咽分泌物鼻咽分泌物 B.B.眼分泌物眼分泌物 C.C.粪便粪便 D.D.尿液尿液 E.E.血液血液 18.18.我国目前特异性预防脊髓灰质炎采用:我国目前特异性预防脊髓灰质炎采用: A.A.亚单位疫苗亚单位疫苗 B.B.减毒活疫苗减毒活疫苗 C.C.灭活疫苗灭活疫苗 D.D.多肽疫苗多肽疫苗 E.E.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疫苗 19.19.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接种途径: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接种途径: A.A.皮下皮下 B.B.皮内皮内 C.C.口服口服 D.D.肌肉肌肉 E.E.鼻腔鼻腔 20.20.以下哪种是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根本措施:以下哪种是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根本措施: A.A.隔离患者隔离患者 B.B.消毒患者排泄物消毒患者排泄物 C.C.保护水源保护水源 D.D.加强饮食卫生加强饮食卫生 E.E.疫苗接种疫苗接种 21.21.下列关于乙型肝炎病毒叙述错误的是:下列关于乙型肝炎病毒叙述错误的是: A.A.是是 RNARNA 型病毒型病毒 B.B.加热加热 10010min10010min 可灭活可灭活 C.C.完整病毒球型即完整病毒球型即 DaneDane 颗粒颗粒 D.D.易转变为慢性肝炎易转变为慢性肝炎 E.E.输血和注射是主要的传播途径输血和注射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22.22.血源中血源中 HBsAg(-)HBsAg(-),但仍发生输血后肝炎,可能为哪种病毒引起:,但仍发生输血后肝炎,可能为哪种病毒引起: A.HAVA.HAV B.HBVB.HBV C.HCVC.HCV D.HDVD.HDV E.HEVE.HEV 23.HBsAg(+)23.HBsAg(+),HBeAg(+)HBeAg(+),说明病人为:,说明病人为: A.A.获得了免疫力获得了免疫力 B.B.无传染性无传染性 C.C.恢复期恢复期 D.D.无症状携带者无症状携带者 E.E.具有传染性具有传染性 24.24.乙型肝炎病后有免疫性的指标是检出下列哪项:乙型肝炎病后有免疫性的指标是检出下列哪项: A.A.抗抗-HBc-HBc B.HBsAgB.HBsAg C.C.抗抗-HBe-HBe + +抗抗-HBs-HBs D.HBsAg+D.HBsAg+抗抗-HBs-HBs E.HBsAg+HBeAgE.HBsAg+HBeAg 25.25.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感染方式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感染方式是: A.A.粪口途径传播粪口途径传播 B.B.经输血传播经输血传播 C.C.泌尿道传播泌尿道传播 D.D.蚊叮咬传播蚊叮咬传播 E.E.垂直传播垂直传播 26.26.对机体起主要保护作用的对机体起主要保护作用的 HBVHBV 的抗体是:的抗体是: A.A.抗抗-HBc-HBc B.B.抗抗-HBs-HBs C.C.抗抗-HBe-HBe D.D.抗抗-HBc-HBc 和抗和抗-HBs-HBs E.E.以上均不是以上均不是 27.27.关于关于 HBVHBV 叙述不正确的是:叙述不正确的是: A.A.无症状携带者多无症状携带者多 B.B.可有肝外损伤可有肝外损伤 C.C.与原发性肝癌有关与原发性肝癌有关 3 D.HBVD.HBV 溶肝细胞能力强溶肝细胞能力强 E.E.转为慢性肝炎者较多转为慢性肝炎者较多 28.28.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叙述错误的是: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叙述错误的是: A.A.通过节肢动物媒介传播通过节肢动物媒介传播 B.B.可水平感染可水平感染 C.C.可垂直感染可垂直感染 D.D.可为隐性感染可为隐性感染 E.E.病后可获得稳定而持久的免疫力病后可获得稳定而持久的免疫力 29.29.下列哪种动物是乙脑最主要的传染源:下列哪种动物是乙脑最主要的传染源: A.A.马马 B.B.牛牛 C.C.鸟鸟 D.D.羊羊 E.E.猪猪 31.31.下列哪项是预防乙脑的关键措施:下列哪项是预防乙脑的关键措施: A.A.注射干扰素注射干扰素 B.B.接种丙种球蛋白接种丙种球蛋白 C.C.防鼠灭鼠防鼠灭鼠 D.D.防蚤灭蚤防蚤灭蚤 E.E.防蚊灭蚊防蚊灭蚊 32.32.登革病毒的传播媒介是:登革病毒的传播媒介是: A.A.蚊蚊 B.B.蝇蝇 C.C.蚤蚤 D.D.虱虱 E.E.白蛉白蛉 33.EB33.EB 病毒可能与哪种病症有关:病毒可能与哪种病症有关: A.A.肝癌肝癌 B.B.结肠癌结肠癌 C.C.肺癌肺癌 D.D.胃癌胃癌 E.E.鼻咽癌鼻咽癌 34.34.能使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最严重损害的疾病是:能使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最严重损害的疾病是: A.A.水痘水痘 B.B.带状疱疹带状疱疹 C.C.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D.D.艾滋病艾滋病 E.E.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巨细胞病毒性肝炎 35.35.关于肠道病毒共同特征叙述错误的是:关于肠道病毒共同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A.A.病毒体积较小呈球型病毒体积较小呈球型 B.B.核心为单体核心为单体 RNARNA,无包膜,无包膜 C.C.耐酸、耐乙醚耐酸、耐乙醚 D.D.只引起肠道病变只引起肠道病变 E.E.多通过消化道传播在肠细胞中增殖多通过消化道传播在肠细胞中增殖 36.36.青春期患流行性腮腺炎时较常见的并发症是:青春期患流行性腮腺炎时较常见的并发症是: A.A.心肌炎心肌炎 B.B.肺炎肺炎 C.C.肝炎肝炎 D.D.肾炎肾炎 E.E.睾丸炎睾丸炎 37.37.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叙述正确的是: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叙述正确的是: A.A.只有一个血清型只有一个血清型 B.B.是是 DNADNA 病毒病毒 C.C.不引起病毒血症不引起病毒血症 D.D.隐性感染少见隐性感染少见 E.E.可引起肢体麻痹可引起肢体麻痹 38.38.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特点叙述错误的是: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A.传播方式主要是经粪口感染传播方式主要是经粪口感染 B.B.极个别患者可发生延髓麻痹极个别患者可发生延髓麻痹 C.C.可形成二次病毒血症可形成二次病毒血症 D.D.极少数感染者表现为隐性感染极少数感染者表现为隐性感染 E.E.受感染严重的患者可出现肢体松弛性麻痹后遗症受感染严重的患者可出现肢体松弛性麻痹后遗症 39.39.关于甲型肝炎病毒叙述哪些是错误的:关于甲型肝炎病毒叙述哪些是错误的: A.A.为单股为单股 RNARNA 型病毒,无包膜型病毒,无包膜 B.B.经口感染经口感染 C.C.病毒形态为球形病毒形态为球形 D.D.加热加热 6030min6030min 可灭活可灭活 E.E.通常可完全恢复,不转为慢性肝炎通常可完全恢复,不转为慢性肝炎 40.40.下列哪种因素不能灭活乙型肝炎病毒:下列哪种因素不能灭活乙型肝炎病毒: A.70%A.70%乙醇乙醇 B.0.5%B.0.5%过氧乙酸过氧乙酸 C.100C.100 10min10min D.5%D.5%次氯酸钠次氯酸钠 E.3%E.3%漂白粉漂白粉 42.42.抗抗HBeHBe()说明:()说明: A.A.病毒复制血清有传染性病毒复制血清有传染性 B.B.复制速度减慢,但无保护作用复制速度减慢,但无保护作用 C.C.有保护作用,预后良好有保护作用,预后良好 D.HBVD.HBV 消失,血清无传染性消失,血清无传染性 E.E.以上均不能确定,需结合其他指标判断以上均不能确定,需结合其他指标判断 43.43.肝细胞内肝细胞内 HBVHBV 的杀灭主要依靠:的杀灭主要依靠: A.A.抗抗HBsHBs B.B.抗抗HBcHBc C.C.细胞免疫细胞免疫 D.D.抗抗HBeHBe E.E.补体补体 45.II45.II 型单纯疱疹病毒可能与哪种疾病有关:型单纯疱疹病毒可能与哪种疾病有关: A.A.宫颈癌宫颈癌 B.B.唇癌唇癌 C.C.皮肤癌皮肤癌 D.D.肺癌肺癌 E.E.肾癌肾癌 4 46.46.生殖器疱疹与下列哪些病毒有关:生殖器疱疹与下列哪些病毒有关: A.EBA.EB 病毒病毒 B.B.巨细胞病毒巨细胞病毒 C.C.单纯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 I I 型型 D.D.单纯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 IIII 型型 E.E.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47.47.有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叙述错误的是:有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叙述错误的是: A.A.属于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属于病毒的持续性感染 B.B.儿童期引起水痘儿童期引起水痘 C.C.属于属于 DNADNA 病毒病毒 D.D.成人期引起带状疱疹成人期引起带状疱疹 E.E.可通过呼吸道感染可通过呼吸道感染 48.48.通过性接触或吸毒共用污染注射器传播的病毒是:通过性接触或吸毒共用污染注射器传播的病毒是: A.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B.B.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C.C.甲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 D.D.埃可病毒埃可病毒 E.E.轮状病毒轮状病毒 49.49.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存在部位是: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存在部位是: A.A.抗原抗原 B.B.衣壳衣壳 C.C.包膜包膜 D.D.壳粒壳粒 E.E.刺突刺突 50.50.流行性感冒是:流行性感冒是: A.A.急性感染急性感染 B.B.慢性感染慢性感染 C.C.潜伏感染潜伏感染 D.D.慢发病毒感染慢发病毒感染 E.E.顿挫感染顿挫感染 51.51.感染哪种病毒不易获得持久的免疫力:感染哪种病毒不易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A.A.流感病毒流感病毒 B.B.麻疹病毒麻疹病毒 C.C.乙脑病毒乙脑病毒 D.D.甲肝病毒甲肝病毒 E.E.腮腺炎病毒腮腺炎病毒 52.52.以下最易发生变异的病毒是:以下最易发生变异的病毒是: A.A.流感病毒流感病毒 B.B.麻疹病毒麻疹病毒 C.C.乙脑病毒乙脑病毒 D.D.甲肝病毒甲肝病毒 E.E.腮腺炎病毒腮腺炎病毒 53.53.流感病毒最易变的结构是:流感病毒最易变的结构是: A.A.核蛋白核蛋白 B.MB.M 蛋白蛋白 C.RNAC.RNA 多聚酶多聚酶 D.D.乙型流感病毒的乙型流感病毒的 HAHA E.E.甲型流感病毒的甲型流感病毒的 HAHA 54.54.预防麻疹流行的最好方法是:预防麻疹流行的最好方法是: A.A.注射胎盘球蛋白注射胎盘球蛋白 B.B.注射人血清丙种球蛋白注射人血清丙种球蛋白 C.C.注射病人恢复期血清注射病人恢复期血清 D.D.注射成人全血注射成人全血 E.E.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55.55.流感病毒分型的根据是:流感病毒分型的根据是: A.A.所致疾病的临床特征所致疾病的临床特征 B.B.神经氨酸酶神经氨酸酶 C.C.血凝素血凝素 D.D.核蛋白和核蛋白和 M M 蛋白的抗原性蛋白的抗原性 E.E.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 56.56.未接种麻疹疫苗又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的人应及早:未接种麻疹疫苗又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的人应及早: A.A.服用抗生素服用抗生素 B.B.服用中草药服用中草药 C.C.注射恢复期血清注射恢复期血清 D.D.注射母亲全血注射母亲全血 E.E.注射麻疹疫苗注射麻疹疫苗 57.57.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特点不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特点不包括: A.A.粪口途径传播粪口途径传播 B.B.经两次病毒血症经两次病毒血症 C.C.造成肢体痉挛性瘫痪造成肢体痉挛性瘫痪 D.D.多表现为隐性感染多表现为隐性感染 E.E.易感者多为易感者多为 5 5 岁以下儿童岁以下儿童 58.58.引起肢体弛缓性麻痹的病毒是:引起肢体弛缓性麻痹的病毒是: A.A.肠道病毒肠道病毒 7070 型型 B.B.肠道病毒肠道病毒 7272 型型 C.C.轮状病毒轮状病毒 D.D.埃可病毒埃可病毒 E.E.脊髓灰质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 60.60.脊髓灰质炎病人的传染性排泄物主要是:脊髓灰质炎病人的传染性排泄物主要是: A.A.鼻咽分泌物鼻咽分泌物 B.B.血液血液 C.C.粪便粪便 D.D.尿液尿液 E.E.唾液唾液 61.61.有关脊髓灰质炎病毒免疫性不正确的描述是:有关脊髓灰质炎病毒免疫性不正确的描述是: A.A.病后对病毒有牢固的免疫病后对病毒有牢固的免疫 B.B.抗体主要是抗体主要是 SIgASIgA、IgGIgG、IgMIgM C.C.病后对不同型病毒有牢固的交叉免疫病后对不同型病毒有牢固的交叉免疫 D.D.中和抗体在体内维持甚久中和抗体在体内维持甚久 5 E.6E.6 个月以内的婴儿可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个月以内的婴儿可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 63.63.乙型肝炎病毒的核酸类型是:乙型肝炎病毒的核酸类型是: A.A.单股单股 RNARNA B.B.双股双股 RNARNA C.C.双股线状双股线状 DNADNA D.D.双股环状双股环状 DNADNA E.E.单股单股 DNADNA 64.64.关于关于 HAVHAV,错误的是:,错误的是: A.A.是单股正链是单股正链 RNARNA 病毒病毒 B.B.能在体外细胞中培养能在体外细胞中培养 C.C.隐性感染多见隐性感染多见 D.D.对乙醚、氯仿脂溶剂不敏对乙醚、氯仿脂溶剂不敏 感感 E.E.特异性预防可接种疫苗特异性预防可接种疫苗 66.66.可抵抗可抵抗 HBVHBV 感染的抗体主要是:感染的抗体主要是: A.HBcAbA.HBcAb B.HBsAbB.HBsAb C.HBeAbC.HBeAb D.HBcAb-IgMD.HBcAb-IgM E.HBcAb-IgGE.HBcAb-IgG 67.67.血液中不易查到的血液中不易查到的 HBVHBV 抗原是:抗原是: A.HBsAgA.HBsAg B.HBcAgB.HBcAg C.HBeAgC.HBeAg D.pre-S1D.pre-S1 E.pre-S2E.pre-S2 68.68.与传播乙型肝炎病毒无关的途径是:与传播乙型肝炎病毒无关的途径是: A.A.分娩和哺乳分娩和哺乳 B.B.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共用牙刷、剃须刀等 C.C.输血、血浆及血液制品输血、血浆及血液制品 D.D.性接触性接触 E.E.粪口粪口 69.69.与消化道传播有关的肝炎病毒有:与消化道传播有关的肝炎病毒有: A.HAVA.HAV、HEVHEV B.HBVB.HBV、HCVHCV、HDVHDV、HFVHFV、HGVHGV C.HAVC.HAV、HBVHBV D.HBVD.HBV、HDVHDV、HGVHGV E.HCVE.HCV、HDVHDV、HEVHEV 70.70.目前可经人工自动免疫方法预防的肝炎病毒有:目前可经人工自动免疫方法预防的肝炎病毒有: A.HAVA.HAV、HEVHEV B.HBVB.HBV、HCVHCV、HFVHFV、HGVHGV C.HAVC.HAV、HBVHBV、HDVHDV D.HBVD.HBV、HDVHDV、HGVHGV E.HCVE.HCV、HDVHDV、HEVHEV 72.AIDS72.AIDS 病原体是:病原体是: A.HTLVA.HTLV B.EBVB.EBV C.HPVC.HPV D.HIVD.HIV E.HAVE.HAV 73.HIV73.HIV 侵犯的主要细胞是:侵犯的主要细胞是: A.TA.T 细胞细胞 B.CD8B.CD8 T T 细胞 细胞 C.CD4C.CD4 T T 细胞 细胞 D.BD.B 细胞细胞 E.CD4E.CD4 T T 细胞 细胞 74.HIV74.HIV 的传播方式不包括:的传播方式不包括: A.A.性接触传播性接触传播 B.B.输血传播输血传播 C.C.垂直传播垂直传播 D.D.食品传播食品传播 E.E.血制品传播血制品传播 75.75.临床筛查临床筛查 AIDSAIDS 常用:常用: A.ELISAA.ELISA 测定测定 HIVHIV 抗体抗体 B.PCRB.PCR 测定测定 HIVHIV C.ELISAC.ELISA 测定测定 P24P24 D.D. CD4CD4 T T 细胞培养分离 细胞培养分离 HIVHIV E.E. CD4CD4 T T 细胞 细胞 76.HIV76.HIV 感染的特点错误的有:感染的特点错误的有: A.A.潜伏期较长潜伏期较长 B.B.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C.C.并发肿瘤并发肿瘤 D.D.易并发机会性感染易并发机会性感染 E.E.不会通过垂直传播导致胎儿感染不会通过垂直传播导致胎儿感染 77.77.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体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体是: A.A.登革病毒登革病毒 B.B.乙型脑炎病毒乙型脑炎病毒 C.C.立可次体立可次体 D.D.出血热病毒出血热病毒 E.E.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 78.78.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媒介是: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媒介是: A.A.三带喙库蚊三带喙库蚊 B.B.蜱蜱 C.C.白蛉白蛉 D.D.按蚊按蚊 E.E.伊蚊伊蚊 79.79.我国乙脑病毒的主要储存宿主是:我国乙脑病毒的主要储存宿主是: A.A.库蚊库蚊 B.B.按蚊按蚊 C.C.伊蚊伊蚊 D.D.幼猪幼猪 E.E.家畜家畜 80.80.经携带病毒的动物咬伤而感染的病毒是:经携带病毒的动物咬伤而感染的病毒是: A.A.狂犬病毒狂犬病毒 B.B.脊髓灰质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 C.C.麻疹病毒麻疹病毒 D.HIVD.HIV E.E.乙肝病毒乙肝病毒 81.81.感染人体后可引起感染人体后可引起“恐水症恐水症”的病毒是:的病毒是: A.A.乙型脑炎病毒乙型脑炎病毒 B.B.狂犬病毒狂犬病毒 C.C.汉坦病毒汉坦病毒 D.D.登革病毒登革病毒 E.E.乙肝病毒乙肝病毒 82.82.被狂犬咬伤后最正确的处理方式是:被狂犬咬伤后最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A.A.注射狂犬病病毒免疫血清抗病毒药物注射狂犬病病毒免疫血清抗病毒药物 B.B.注射大量丙种球蛋白抗病毒药物注射大量丙种球蛋白抗病毒药物 C.C.清创注射狂清创注射狂 6 犬病病毒免疫血清抗病毒药物犬病病毒免疫血清抗病毒药物 D.D.清创注射狂犬病病毒免疫血清清创注射狂犬病病毒免疫血清 E.E.接种疫苗注射狂犬病病接种疫苗注射狂犬病病 毒免疫血清毒免疫血清 83.83.被狂犬咬伤的病人处理措施以下哪项无关:被狂犬咬伤的病人处理措施以下哪项无关: A.A.用用 20%20%的肥皂水或的肥皂水或 0.1%0.1%的新洁尔灭反复冲洗伤口的新洁尔灭反复冲洗伤口 B.75%B.75%的酒精及碘酒涂擦的酒精及碘酒涂擦 C.C.高效价抗狂犬病病高效价抗狂犬病病 毒血清作局部浸润注射毒血清作局部浸润注射 D.D.注射狂犬病疫苗注射狂犬病疫苗 E.E.注射大量抗生素注射大量抗生素 二、多选题二、多选题 1.HBcAg1.HBcAg 的特点是:的特点是: A.A.具有免疫原性具有免疫原性 B.B.存在于存在于 DaneDane 颗粒的核心颗粒的核心 C.C.容易在血循环中检出容易在血循环中检出 D.D.是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标志是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标志 E.E.能刺激机体产生抗能刺激机体产生抗-HBc-HBc 常表示乙型肝炎病毒在肝内持续复制常表示乙型肝炎病毒在肝内持续复制 2.2.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哪些: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哪些: A.A.粪粪口途径口途径 B.B.呼吸道呼吸道 C.C.输血输血注射注射 D.D.皮肤、粘膜皮肤、粘膜 E.E.产道感染产道感染 3.3.可传播可传播 HIVHIV 的途径有:的途径有: A.A.分娩分娩 B.B.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共用牙刷、剃须刀等 C.C.输血、血浆及血液制品输血、血浆及血液制品 D.D.手术器械手术器械 E.E.皮肤接触皮肤接触 4.4.下列哪些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下列哪些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HBIG)的应用对象:的应用对象: A.A.母亲为母亲为 HBsAg(+)HBsAg(+)的新生儿的新生儿 B.B.输入了输入了 HBsAgHBsAg 阳性者的血液阳性者的血液 C.C.手指破损处沾上了手指破损处沾上了 HBsAgHBsAg 阳性者的血清阳性者的血清 D.D.无症状的无症状的 HBsAgHBsAg 携带者携带者 E.E.医务人员医务人员 5.5.狂犬病防治措施有:狂犬病防治措施有: A.A.捕杀病犬加强家犬管理捕杀病犬加强家犬管理 B.B.人被咬伤后应及时处理伤口人被咬伤后应及时处理伤口 C.C.动物咬伤后应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动物咬伤后应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 D.D.及时足量注射丙种球蛋白及时足量注射丙种球蛋白 E.E.对可疑患者或严重咬伤者在作用疫苗前注射抗狂犬病病毒血清对可疑患者或严重咬伤者在作用疫苗前注射抗狂犬病病毒血清 6.6.下列哪种病毒可引起胎儿感染:下列哪种病毒可引起胎儿感染: A.A.风疹病毒风疹病毒 B.B.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C.C.巨细胞病毒巨细胞病毒 D.D.狂犬病病毒狂犬病病毒 E.E.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7.7.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的抗原是: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的抗原是: A.A.血凝素血凝素 B.B.神经氨酸酶神经氨酸酶 C.MC.M 蛋白蛋白 D.D.血浆凝固酶血浆凝固酶 E.E.核蛋白核蛋白 8.8.麻疹病毒的致病特点是:麻疹病毒的致病特点是: A.A.传染性强传染性强 B.B.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C.C.无并发症无并发症 D.D.可以形成二次病毒血症可以形成二次病毒血症 E.E.患者口腔粘膜可形成柯氏斑患者口腔粘膜可形成柯氏斑 9.9.麻疹患者有传染性的时期是:麻疹患者有传染性的时期是: A.A.潜伏期潜伏期 B.B.急性期急性期 C.C.出疹期出疹期 D.D.恢复期恢复期 E.E.第第 1 12 2 次病毒血症次病毒血症 10.10.对未接种疫苗而与麻疹患者早期密切接触的儿童可采用何种预防措施:对未接种疫苗而与麻疹患者早期密切接触的儿童可采用何种预防措施: A.A.接种麻疹疫苗接种麻疹疫苗 B.B.注射丙种球蛋白注射丙种球蛋白 C.C. 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 D.D.使用干扰素使用干扰素 E.E.注射麻疹病人恢复期血清注射麻疹病人恢复期血清 11.11.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A.为球形为球形 RNARNA 病毒病毒 B.B.分分 I I、IIII、IIIIII 三个血清型三个血清型 C.C.只引起一次病毒血症只引起一次病毒血症 D.D.抵抗力强,在污水和粪便中可存活数月抵抗力强,在污水和粪便中可存活数月 7 E.E.可在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病变,重者可造成肢体弛缓性麻痹可在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病变,重者可造成肢体弛缓性麻痹 12.12.甲型肝炎病毒的特点是:甲型肝炎病毒的特点是: A.A.具有包膜的具有包膜的 RNARNA 病毒病毒 B.B.无包膜的无包膜的 RNARNA 病毒病毒 C.C.经口感染经口感染 D.D.加热加热 1005min1005min 可灭活可灭活 E.E.引起的甲型肝炎易转为慢性肝炎引起的甲型肝炎易转为慢性肝炎 13.13.乙型肝炎病毒的特点是:乙型肝炎病毒的特点是: A.A.为大球形为大球形 DNADNA 病毒病毒 B.B.为大球形为大球形 RNARNA 病毒病毒 C.C.加热加热 100100 10min10min 能灭活能灭活 D.D.通过血源密切接触及母婴垂直传播通过血源密切接触及母婴垂直传播 E.E.引起的乙型肝炎易转化为慢性肝炎引起的乙型肝炎易转化为慢性肝炎 14.HBsAg14.HBsAg 存在于:存在于: A.DaneA.Dane 颗粒的表面外壳颗粒的表面外壳 B.B.小球形颗粒小球形颗粒 C.C.管型颗粒管型颗粒 D.D.核心颗粒核心颗粒 E.E.异染颗粒异染颗粒 15.HBsAg15.HBsAg 的特点是:的特点是: A.A.具有抗原性具有抗原性 B.B.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重要标志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重要标志 C.C.为为 RNARNA 病毒病毒 D.D.存在于乙型肝炎患者的细胞核内存在于乙型肝炎患者的细胞核内 E.E.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具有保护作用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具有保护作用 16.16.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是: A.A.血源传播血源传播 B.B.经口传播经口传播 C.C.垂直传播垂直传播 D.D.经呼吸道传播经呼吸道传播 E.E.密切接触传播密切接触传播 17.17.以粪口途径为主要传播的疾病有:以粪口途径为主要传播的疾病有: A.A.甲型肝炎甲型肝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