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长江公路大桥项目初步建议书与机会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项目初步建议书与机会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项目初步建议书与机会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项目初步建议书与机会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项目初步建议书与机会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石首长江公路大桥 项目初步建议书项目初步建议书 与与 机会可行性研究报告机会可行性研究报告 石首市交通局石首市交通局 2003 年 10 月 主编:何晓鸣主编:何晓鸣 荆州交通局荆州交通局 正高工正高工 李李 杰杰 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教授 武汉工业学院武汉工业学院 教授教授 郑祚建郑祚建 荆州市大桥局荆州市大桥局 高工高工 徐家云徐家云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教授教授 胡国祥胡国祥 长江大学长江大学 副教授副教授 吴兆宣吴兆宣 石首市交通局石首市交通局 高经高经 王中武王中武 石首市交通局石首市交通局 工程师工程师 张张 红红 荆州市交通局荆州市交通局 统计师统计师 李进山李进山 荆州市交通局荆州市交通局 经济师经济师 杨杨 涛涛 荆州市公路局荆州市公路局 工程师工程师 肖迎忠肖迎忠 荆州市交通局荆州市交通局 工程师工程师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 - 3 - 目录目录 2020 年湖北省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示意图 石首长江大桥地理位置图 石首市路网规划图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斜拉桥方案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连续刚构方案 第一部分石首长江公路大桥项目初步建议书 一、建设理由 二、交通量预测结果 三、桥位 四、桥型方案 五、建设规模 六、建设标准 七、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八、经济评价 九、工程实施意见 十、问题与建议 两湖平原过江路网图 长江中游大桥分布图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接线公路图 第二部分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机会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编制依据 二、建设理由 三、现状评价及发展环境 (一) 、研究区域概况 (二) 、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及发展 1、社会经济概况 (1) 、湖北省社会经济概况 (2) 、荆州市社会经济概况 (3) 、石首市社会经济概况 2、影响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1) 、荆州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及规划指标 (2) 、石首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及规划指标 四、交通现状分析及发展预测 (一) 、交通现状分析 1、荆州市综合运输状况 (1) 、公路基础设施和桥梁渡口设施现状 (2) 、客货运输站场基础设施现状 (3) 、港航基础设施 (4) 、交通运输运力与运量 2、石首市综合运输状况 3、相关汽车及渡口技术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 、项目相关公路技术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2) 、相关渡口技术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4、交通运输发展趋势 (1) 、影响区域公路规划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 - 5 - (2) 、其他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二) 、拟建项目的衔接状况 1、拟建项目与江南江北交通网的关系 2、两岸接线布设 (三) 、交通发展预测 1、预测基础 (1) 、预测年限和特征年 (2) 、远景交通量的组成 2、交通量调查 3、交通量预测理论与方法 4、交通量预测过程与结果 五、建设条件、技术标准、初步方案及规模 (一) 、建设条件 1、自然条件 (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2) 、区域河流态势与河床结构 (3) 、水文 (4) 、地质 (5) 、地震 (6)气象 (7) 、航道 (8) 、环境 2、建筑材料及运输条件 3、社会环境 (二) 、工程环境影响及文物保护 1、环境影响 (1) 、环境概况 (2) 、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3) 、环境保护建议 2、文物保护 3、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三) 、工程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论证 2、通行能力分析及车道数计算 3、主要技术标准 (四) 、工程建设方案 1、桥位论证 2、桥位评价 (1) 、春风港桥位 (2) 、绣林港桥位 3、桥型方案 4、推荐方案工程概况 5、推荐方案的建设规模 6、建设项目实施意见 (1) 、建设计划 (2) 、实施方案 六、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 、经济评价主要内容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 - 7 - (二) 、 国民经济评价 1、参数选择与确定 2、费用调整 3、汽车运输成本调整 4、交通量与车速模型 5、国民经济效益计算 6、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计算 7、国民经济敏感性分析 (三) 、财务评价 1、资金构成及条件 2、过桥通行费收入 3、总成本估算 4、财务分析指标计算 5、财务敏感性分析 (四) 、贷款偿还能力分析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石首长江公路大桥项目初步建议书石首长江公路大桥项目初步建议书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地处长江中游荆江河段,位于湖北省石首市,是规划之中的荆 门至华容一级公路的过江通道,衔接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连接沪蓉高速公路、襄 荆高速公路、汉荆高速公路、宁樟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107 国道、207 国道、 318 国道、江南江北一级公路和众多的省道和县道,是我国承东启西的最佳捷径。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机会可行性研究报告表明该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效益好,财务评 价效益好,具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和贷款偿还能力。项目可行,意义重大,建议必要。 建议立刻组建项目筹备组,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一、建设理由 第一,建设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是连接石首南北,促进两湖平原经济交流和经济 发展的迫切需要。拟建项目与上游的荆州长江公路大桥和下游规划筹建中的荆岳长江 公路大桥共同形成了两湖平原的井田路网格局,促使两湖平原形成回型走廊,有助于 提升两湖平原在长江经济带中的发展作用,加强了两湖平原的经济交流,促进其工农 业产业结构的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两湖平原区域资源优势,以及石首市整体发展和枢 纽辐射功能。 第二,建设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拟建项 目是一个承东启西的交通枢纽项目,本项目的建成将形成我国东南发达地区与中西北 部开发地区交通往来的最捷快道,避免南来北往车辆绕道远行,节省行程时间,减少 车辆损耗,降低运输成本,加快实施开发大西北计划。 第三,建设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是我省路网合理规划,合理布局长江过江通道, 实现湖北与湖南和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回型路网对接,对充分发挥石首市连接两省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 - 9 - 两湖平原交通枢纽作用的需要。石首市地处长江中游荆江河段,逆江而上 100 公里至 荆州长江公路大桥,顺流直下 160 公里到规划建设的荆岳长江公路大桥,石首长江公 路大桥项目位于其中,是最佳的布设长江通道距离,并与荆州三纵三横路网通道(三 纵:襄东高速公路,荆华一级公路,随岳高速公路;三横:江南、江南沿江一级公路 与沪蓉高速公路)构成了两湖平原井田路网格局,使两湖平原交通网形成一个有机、 高效的整体,对于发挥两湖平原公路枢纽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建设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是交通量日益增长和发展的迫切需要。石首市长 江汽车渡口是石首市南北交通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大西北地区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 经济联系最短路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该渡口 的车流量增大,渡运航程长,码头河道变迁严重,渡运压力愈来愈大。2002 年日平均 渡运量(折算)2180 辆/日,平均待渡时间 2 小时,遇恶劣气候南北交通中断,年平均 停渡时间十余天,给石首南北两地人民以及南北往车辆带来很大的不便。 第五,建设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是开发“两湖”及长江中游旅游资源的需要。两 湖平原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这里不仅自然景观多彩绚丽,名胜古迹众多,而且现已 建成有国家级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和省级糜鹿自然保护区。建成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可 充分开发荆华沿线丰富的旅游资源,拓展旅游经济,促使旅游业形成规模效益。 第六,建设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是长江中游防洪减灾的迫切需要。长江中游防洪 是事关江汉平原和大武汉千百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荆江大堤是长江中游防洪 的重点。建成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对两岸广大人民群众及财产的迅速转移,以及防洪 抢险人员和物资的及时运输,赢得宝贵时间,保障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七,建设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是促进国防建设的需要。建桥有助于将国防公路 延伸至湖北各战略重镇,保证部队和战略物资运输的畅通,是国防建设的需要。 第八,建设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是促进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需要。直接影响 区荆门、潜江、江陵、石首、华容等县市,以及间接影响区监利、洪湖、荆州、公安、 南县、安乡、岳阳等县市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拟建项目将促进革命苏区的经济发 展、促进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需要。 二、交通量预测结果 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石首长江公路大桥 2010 年年平均汽车交通量可达 15060 辆/ 日,2020 年可达 23070 辆/日,2030 年可达 30380 辆/日。由此可见,建设石首长江公 路大桥十分必要和迫切。 三、桥位 根据湖北省路网布局规划和城乡发展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根据水文地 质条件,初步选择建桥位置在石首市绣林镇与东升镇之间河段上,通过初步踏勘,选 择春风港桥位和绣林港桥位作初步的比较。并且初步确定春风港桥位为推荐桥位方案。 四、桥型方案 本报告只作推荐桥位的二个桥型方案,主桥有二类: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和预应 力混凝土连接刚构桥。引桥为 50 米和 30 米 T 梁桥。从设计、施工所需的技术上看, 各方案都是可行的。 1、主桥 120+3220+120 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型方案。 2、主桥 80+160+400+160+80 米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方案。 五、建设规模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春风港桥位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方案桥梁总长 6660 米,桥跨组 合为:13630+1750+80+160+400+160+80+1750 米,接线长 920 米。 六、建设标准 1、公路标准:平原微丘一级,计算行车速度 100 公里/小时; 2、路基宽度:4 车道,总宽 24 米; 3、桥面宽度:24 米(与路基同宽) ;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 - 11 - 4、最大纵坡:3%; 5、桥面横坡:2%; 6、设计荷载:汽车超 20 级,挂车120 级; 7、地震烈度:度 8、通航标准:级二类,通航净高18 米,单向通航净宽150 米,双向通航净 宽350 米。 七、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初步推荐方案总投资 13.6 亿元。 根据交通建设管理办法,拟由国内外经济组织与地方政府所属单位组建项目公司, 项目公司各方出资总额 4.76 亿元,占总投资的 35%,其余 65%的建设资金 8.84 亿元, 由项目公司通过申请国内外银行贷款等渠道筹集,同时积极申请交通部、厅安排部分 投资。 八、经济评价 本报告仅对推荐方案,结合交通量预测结果,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 1、国民经济评价 本报告采用“有项目情况”和“无项目情况”对比方法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结果:春风港桥位斜拉桥方案经济内部收益率 14.5%,经济净观值 2.6 亿元、经济效益成本比 1.3,经济投资回收期 18.4 年。从国民经济角度评价本项目经济 上是可行的。 2、财务评价 本报告春风港桥位斜拉桥方案财务评价主要指标如下: 盈利能力分析结果: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7.3%,财务净现值 8.07 亿元,财务 收入费用比 1.33,财务投资回收期 18.5 年。 贷款清偿能力分析结果:本项目初步推荐方案贷款 8.84 亿元。结计算,借款偿还 期 11 年。 敏感性分析结果:在成本上升 10%、收入下降 10%,同时存在的不利情况下,财 务内部收益率 4.9%,财务净现值 3.16 亿元,财务收入费用比 1.12,财务投资回收期 21.4 年。 九、工程实施意见 根据省交通厅路网规划,并根据本项目推荐的桥位桥型方案,结合石首市建设条 件,参考国内外同类桥梁项目的实践经验,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工程项目实施计划如下: 1、2004 年 1 月2004 年 5 月,完成机会可行性研究(项目初步建设书) ,包括组 建项目筹备组,筹措前期工作经费,开展项目前期调研、规划、及规划评审; 2、2004 年 6 月2004 年 12 月,完成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评审及项目立项) ; 3、2005 年 1 月2005 年 6 月,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地质钻探、环保、航 道、地震等专题研究及评审; 4、2005 年 7 月2005 年 12 月,完成初步设计及评审; 5、2006 年 1 月2006 年 4 月,完成技术设计; 6、2006 年 5 月2006 年 8 月,完成施工图设计; 7、2006 年 9 月2009 年 12 月,大桥建设期; 8、2010 年 1 月,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 十、问题与建议 本项目是湖北省交通厅“八五”期就纳入规划的远期路网规划项目,由于同样纳 入远期规划的赤壁长江公路大桥的启动和先期没有纳入规划的荆岳(白螺)长江公路 大桥的上马,石首长江公路大桥项目进一步后延。随着国家宁樟高速公路建设,监利 长江二桥将纳入规划之中。为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争取提早建设石首长江公路大桥,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 - 13 - 当务之急做好如下工作: 1、把握省交通厅本次路网规划修编之机,争取省交通厅将石首长江公路大桥由远 期改为中期,甚至近期。 2、尽快组建项目筹备组,聘请专家顾问,筹措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立刻着手开展 项目前期工作。 3、着手收集项目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社会、经济、人文、环境、交通等资料, 开展相关调研工作。 4、建议由上海同济大学等重点大学、设计科研院所等对项目论证评审鉴定和立项 上马能产生重要影响的单位主持本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可性研究,工程初步设计、 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采用招标投标方式选择设计单位。 5、为促进项目尽早上马,配合项目可行性研究,尽快开展有关地质、地震、水文、 通航、环保等项专题研究工作。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机会可行性研究报告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机会可行性研究报告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位于湖北省石首市,地处长江中游荆江河段,是衔接江汉平原 和洞庭湖平原之要道,规划之中的湖北荆门至湖南华容一级公路是石首长江公路大桥 的接线通道,北接襄荆高速公路、汉宜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为汉荆和荆宜高速公 路) 、207 国道、汉宜省道、沪蓉高速公路、318 国道和长江北岸一级公路、南岸连接 筹建中的长江南岸一级公路和宁樟公路岳阳至常德段,以及省道二级公路:荆潜线、 后新线、秦黄线、洪沙线、公石线和湖南省华容至岳阳至安乡至南县至常德至益阳等 多条省道。荆门至华容一级公路和石首长江公路大桥的兴建,构筑了江汉平原与洞庭 湖平原交通环路,亦沟通了鄂、湘、陕、甘、晋、新、内蒙等西部省份与广东、福建 等发达地区的最佳捷径。 一、编制依据 本报告系根据湖北省交通厅湖北省干线公路网发展规划 ,依据我国现行交通建 设项目有关规范、规程和要求,通过必要的社会调查、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进行初 步分析论证工作后编制完成的。 二、建设理由 荆州自古就是中华九州之一,两湖平原更是“沃野千里,土民殷富” 。石首凭长江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 - 15 - 之险,扼荆楚之要,古为军事重镇,历为交通商埠。这里不但是荆楚文化的重要发祥 地之一,也是长江中游和两湖平原的重要经济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发工业、 农业、水利、旅游资源优势,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已是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的共识, 修建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建成荆门至华容一级公路大通道,完善两省两湖地区路网布 局,沟通长江天堑,把石首市南北连成整体,拉近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时空距离, 改渡建桥势在必行,并且从国家开发长江经济带,开发大西部的宏观发展战略和整个 社会、经济、防洪救灾、交通战备等各个方面看,项目建设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归 纳起来,有如下八点建设理由: 第一,建设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是连接石首南北,促进两湖平原经济交流和经济 发展的迫切需要。拟建项目与上游的荆州长江公路大桥和下游规划筹建中的荆岳长江 公路大桥共同形成了两湖平原的井田路网格局,促使两湖平原形成回型走廊,有助于 提升两湖平原在长江经济带中的发展作用,加强了两湖平原的经济交流,促进其工农 产业结构的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两湖平原区域资源优势和石首市整体发展和枢纽辐射 功能。 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一江相隔,千百年来形成了两个独立的经济区。区域包括 湖北省的荆州、荆门、潜江、天门、仙桃、孝感和湖南省的岳阳、常德、益阳共 9 个 市州,国土总面积 8.8 万平方公里,人口 3400 万。两湖平原地域、人口、经济发展状 况如表 2-1 所示: 表 2-1 两湖平原地域、人口与经济状况一览表 荆州荆门潜江仙桃天门孝感岳阳常德益阳合计 国土面积(km2)14067 12404 200425382622891015019 18190 12144 87898 人口(万人)628.36 297.1 100.62 158.96 174.19 499.25 523599.81 450.47 3431.76 GDP 值(亿元)359.10 248.2 83.95113.08 87.49262.51 364.01 349.7209.42019.79 两湖平原回型走廊如所示。 拟建项目与上游的荆州长江公路大桥和下游待建的荆岳长江公路大桥一道,构成 了两湖平原回型走廊,有助于提升两湖平原在长江经济开发带中的地位,促进两湖平 原富饶的农副产品的对外交流,促进两地工农业产业结构优势互补,促进地区经济的 全方位发展。 第二,建设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拟建项 目是一个承东启西的交通枢纽项目,本项目的建成将形成我国东南发达地区与中西北 部开发地区交通往来的最捷快道,避免南来北往的车辆绕道远行,节省行程时间,减 少车辆损耗,降低运输成本,加快实施开发大西北计划。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 中西北地区可以经襄樊、荆州、公安过荆州长江大桥往东南沿海地区或经荆门、潜江、 江陵、石首过石首长江汽度下东南,近年来经石首长江汽车渡口往东南沿海地区车辆 迅速增长,2002 年石首长江汽车渡口年渡运量混合车辆累计达 40 余万辆,平均日平均 交通量 2180 辆/日,自 1996 年以来,年增长率达 18 %。 拟建项目可以使湖北省中部及西北诸省通往东南沿海地区具有较为捷径的公路交 通线。本项目的建设,将构成京珠国道、宁樟国道与沪蓉国道、汉宜高速公路等的又 一条经济连接线,达到南来北往车辆均匀分布和有效分流,缓解国道主干线的交通压 力,节省行程时间,降低运输成本,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第三,建设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是我省路网合理规划,合理布局长江对江通道, 实现湖北与湖南和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回型路网对接,充分发挥石首市连接两省平 原交通枢纽作用的需要。石首市地处长江中游荆江河段,逆江而上 100 公里至荆州长 江公路大桥,顺流直下 160 公里到规划筹建中的荆岳长江公路大桥,拟建项目位于其 中,是最佳的布设长江通道距离,并与荆州三纵三横路网通道(三纵:襄东高速公路, 荆华一级公路,随岳高速公路;三横:江南、江南沿江一级公路与沪蓉高速公路)构 成了两湖平原井田路网格局,使两湖平原交通网形成一个有机、高效的整体,对于发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 - 17 - 挥两湖平原公路枢纽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宜昌至九江已建和待建长江大桥分布如所示。 第四,建设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是交通量日益增长和发展的迫切需要。石首市长 江汽车渡口是石首市南北交通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大西北地区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 经济联系最短路径。 石首市三义寺汽车渡口建于 1975 年,渡口设置于长江南岸,由于河道的变迁,渡 口也搬迁数次,耗资上亿元。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该渡 口的车流量迅猛增长,而搬迁后的渡口运距越来越远,运距已达 4.5 公里,该渡口的汽 车渡运量达到 2180 辆/日,年均增长达 18%以上。 该渡口目前虽有十几艘大型车驳渡轮投放渡运,并实行全天候渡运,仍不能保证 渡运及时畅通。过往车辆平均待渡时间约 2 小时左右,遇恶劣气候或是洪水峰期南北 交通中断,每年平均停江时间也有十多天以上,给石首南北西两地人民和南来北往车 辆带来很大的不便。 根据交通量预测,按照正常交通量增长率,到 2010 年,石首市三义寺汽车渡口渡 运量将达 15060 辆/日,而该渡口的渡运能力更加无法承受如此之大的交通压力,必将 成为影响区域路网的“瓶劲” 。因此,改渡建桥势在必行。 第五,建设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是开发“两湖”及长江中游旅游资源的需要。两 湖平原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这里不仅自然景观多彩绚丽,名胜古迹众多,而且现已 建成有国家级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和省级糜鹿自然保护区。建成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可 充分开发荆华沿线丰富的旅游资源,拓展旅游经济,促使旅游业形成规模效益。 荆州市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尤以荆楚文化和三国文化为特色“曹瞒败走华容道, 云长义重释曹操”的故事,就发生在拟建项目规划线路上,此外,石首市的三国古迹 还有三义寺、刘郎浦、望夫岩、照影桥等。荆州每年接待入境游客 3 万人次以上,旅 游外汇收入 500 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 200 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 3 亿元人民币以上。 但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与所具备的旅游资源优势甚是不符。 拟建项目也是一条荆州快速旅游交通线,从而为综合开发两湖平原旅游资源创造 了基本的交通条件,大量的适应现代人工作生活节奏的假日旅游、周末旅游等短期旅 游品种将应运而生,从而将促进两湖平原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和良性互动,将使两湖平 原地区的旅游景区连成一体,有利于提高本地区旅游业的综合优势,使旅游业成为经 济发展的一个新的持续的增长点。 第六,建设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是长江中游防洪减灾的迫切需要。长江中游防洪 是事关江汉平原和大武汉千百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荆江大堤是长江中游防洪 的重点。建成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对两岸广大人民群众及财产的迅速转移,以及防洪 抢险人员和物资的及时运输,赢得宝贵时间,保障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七,建设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是促进国防建设的需要。建桥有助于将国防公路 延伸至湖北各战略重镇,保证部队和战略物资运输的畅通,是国防建设的需要。 第八,建设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是促进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需要。直接影响 区荆门、潜江、石首、华容等县市,以及间接影响区监利、洪湖、荆州、公安、南县、 安乡等县市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拟建项目将促进革命苏区的经济发展、促进老区 人民脱贫致富。 三、现状评价及发展环境 (一)研究区域概况 拟建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工程项目位于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地处湖北省荆州市石首 境内。石首地处荆州南部,西承巫山云雨,东引白云黄鹤,南眺岳阳名楼,北接荆州 古城,是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衔接之地。根据项目对经济和交通的影响程度,本项 目的主要影响区为: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 - 19 - (二)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及发展 1、社会经济概况 (1)湖北省社会经济概况 湖北简称鄂,习称“楚” ,位于我国中部,因于洞庭湖之北而得名。湖北省居热带 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境内三面环山,中间低平。全省土地面积 18.59 万平 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 56%,丘陵占 24%,平原湖区占 20%;湖泊密布,河流纵横, 长汉两汇贯穿全境,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之誉。 湖北省南北兼备,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神农架是我国东部最大的原始森林,被 誉为“天然植物园” ,湖北地层发育完整,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种类有 86 种, 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其水能蕴藏量居全国第七,水力发电量居全国第一。 湖北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 “唯 楚有才”是指湖北的文化教育历代出类拨萃,湖北的高考一直名列前茅,湖北的教育 为中国乃至世界培训了成千上万的人才。 湖北省总人口为 5960 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4.6%,人口密度 321 人/平方公里。 湖北的经济发展基本上形成了“三大走廊,七大基地”的格局。其三大走廊是: 武汉鄂州黄石冶金工业走廊,武汉十堰汽车工业走廊,武汉荆州 宜昌化学工业走廊;七大基地为:云梦等地的盐化工基地,宜昌等地的磷化工基地, 黄石等地的建材工业基地,武汉、荆州等地的纺织工业基地,武汉、襄樊等地的高新 技术产业基地,鄂西水电基地和江汉平原的出口创汇农业基地。全省经济形成了以武 汉为中心,以荆州、宜昌、襄樊、黄石等地为区域中心城市群的长江经济带“金三角” 发展格局。湖北省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GDP)过 4976 亿元,人均 GDP 值过 8311 元/ 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湖北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纺织基地,是全 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农药生产基地和磷矿采选基地,是全国最大的重型机床和包装机械 生产基地,最全国第二大汽车工业基地。 (2)荆州市社会经济概况 荆州市位于湖北省的中南部,地处江汉平原腹地,长江自西向东贯穿全境,是国 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荆州东与武汉相接,西与宜昌交界,南与湖南接壤, 北与荆门眦邻。全市国土面积 14067 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 7.57%,全市总人 口 628.36 万人,占全省人口的 10.54%。 荆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华九州之一, “富甲天下,名倾九州” ,历史悠久,渊源流长, 蕴育了灿烂的荆楚文化,临江的土地蕴藏有丰富的资源。 荆州市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在工业方面已形成了以纺织、建材、 化工、食品、机械、造纸、缝纫为支柱的门类较为齐全的轻型结构的工业体系。荆州 市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过 359 亿元。 (3)石首市社会经济概况 石首市位于荆州南沿,是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结合部,南连湖南华容、安乡、 南县,被湖南称为“湘北窗口” ,北毗江陵、监利,被湖北谓之“鄂南门户” 。东西长 56.2 公里,南北宽 50.3 公里,面积 1427 平方公里,人口 61 万。九曲长江横贯全境, 把石首市地分南北两片。 石首市河多湖广,洲滩山岗兼有,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国家在石首建立起白鳍豚 自然保护区,湖北省在石首建立起糜鹿自然保护区。1981 年以来,石首被定为国家商 品鱼生产基地县,农富水产矿藏资源丰富。 石首工业发展迅速,已初具规模,在全省 70 个县市中位列前 16 名,在荆州位居 榜首。石首市目前已形成以荆州钢厂、湖北汽车车身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楚源精细化 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长江地毯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骨干企业群体,建立了以机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 - 21 - 电、汽配、冶金、轻纺、化工、建材为优势的工业格局。石首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 长,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 30 亿元。 2、影响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1)荆州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及规划指标 荆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实施工业兴市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战略,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针。到 2005 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可达 490 亿元,全社会固定投资 可达 600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 7780 元,全市人口基本控制在 680 万人 以内。 (2)石首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及规划指标 石首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是: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 指导,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把握国际产业分工新技术革命的总趋势, 抓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以及西部大开发的大机遇,依托长江和 两湖平原,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推进综合改革,扩大开放开发,加快工业化进程,提 高城市化水平,确保城乡经济高起点、大规模、跳跃式发展,努力把石首建成为具有 中等城市水平的新型港口工业城市,长江中游和鄂南湘北地区的窗口城市,在两个文 明协调发展上全力创建全省旅游城市、全省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 在农业方面,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确保“八 大农业工程”建设:3000 亩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天鹅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万亩无 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笔架山鱼肚系列开发工程,年出栏 50 万头三无杂交猪商品生产基 地,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工程,30 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和江北 10 北亩旱田高效优化模 式示范区。 在工业方面,大力推进工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工业整体素质。坚持 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力争 2005 年全市骨干企业 ISO9000 系列质量 体系达标认证,全市有 5 个国家级大品牌和 10 个省级品牌,抢占国内外市场。并且还 要做到大力发展服务业,增值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快国民经济和 社会信息化,大力推进科技与教育创新,促进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大力发展水利、 交通、电力基础设施,改善经济发展条件,提升城镇整体功能,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石首市 2010 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预测与规划见表 3-1 所示。 石首市石首市 2010 年国民经济发展指标一览表年国民经济发展指标一览表 第一方案第二方案 绝对数年增%绝对数年增% 人口(万人)69.59.7367.86.72 国民生产总值(亿元)27016.237317.7 第一产业(亿元)369.93910 第二产业(亿元)11015.116016.8 第三产业(亿元)12420.617421.9 工农业总产值(亿元 )50014.470616.6 工业总产值(亿元)45015.165017.6 农业总产值(亿元)509.6569.8 乡镇企业产值(亿元)37015.252017.9 外贸出口总值(亿元)5017.56019.6 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0017.513018.9 社会固定(亿元)5813.16011.6 财政收入(亿元)1217.51517.5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800014.91000016.3 城镇职工人均生活费收入2000013.22500014.4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 - 23 - 四、交通现状分析及发展预测 (一)交通现状分析 1、荆州市综合运输状况 荆州市已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化交通之格局,已有的运输方式涵盖了公路、铁 路、航运、航空和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以长江黄金水道、江北内荆河、东荆河水系、 江南四口水系组成荆州水运网,航道里程长 2225.3 公里。以 318 国道、207 国道,宜 黄高速公路,襄荆高速公路为主轴,14 条省道为主干,54 条县道为次干,551 条乡道 为支,153 条村道为未支组成荆州公路网,公路里程长 13051.06 公里。荆州公路运输 为国家公路次主枢纽,荆州水运为国家水运主枢纽,沙市港是国家一类口岸和长江十 大港口之一,年吞吐能力过 400 万吨,沙市机场是国家二级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 等 15 条航线,荆州地方铁路已与焦枝铁路线接轨,年货运量过百万吨,荆州管道运输 是国家西气东送和燃料输送的主要中转站。 (1)公路基础设施和桥梁渡口设施现状 公路基础设施现状如表 4-1表 4-4 所示。 表表 4-1 荆州市公路行政等级划分一览表荆州市公路行政等级划分一览表 单位:公里单位:公里 项 划分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专用公路合计 全市公路里程159.54799.051270.033935.796794.2392.4213051.06 比重1.2%6.1%9.7%30.2%52.1%0.7%100% 其中:省注册公路 里程 159.54799.05850.982257.6892.424159.67 比重3.8%19.2%20.5%54.3%2.2%100% 表表 4-2 荆州市公路占地指标及密度一览表荆州市公路占地指标及密度一览表 指标 公路等级 公路里程 (km) 里土面积公路 密度(km/km2) 人均公里公路 密度(km/万人) 占地面积 公路指标 (m2) 合计13051.060.92820.30106.10 国道159.540.0110.252.42 省道799.050.0571.2411.08 县道1270.030.0901.9812.66 乡道3935.790.286.1231.47 村道6794.230.49410.5747.55 专用公路92.420.0070.140.92 表表 4-3 荆州市公路技术等级划分一览表荆州市公路技术等级划分一览表 等级公路(km)技术等级 公路级别 条数 里程 (km)合计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等外公路 (km) 国道2159.54159.54101427.54 省道14799.05799.05618.35153.8426.86 县道521270.031270.0396.29463.68617.64 乡道5513935.793364.1842.70327.882993.6571.61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 - 25 - 村道15376794.232874.1826270.422578.243919.57 专用公路292.4292.4292.42 合计214213051.068559.8810925.341223.366308.764491.18 所占比例(%)10065.590.077.19.449.0134.41 表表 4-4 荆州市公路路面铺装状况一览表荆州市公路路面铺装状况一览表 等级公路(km)路面铺装 公路级别 条数 里程 (km)合计高级次高级中级低级 等外公路 (km) 国道2159.54159.54158.151.39 省道14799.05799.05642.21149.827.02 县道521270.031270.03243.28756.00205.0765.68 乡道5513935.793921.29233.48486.691548.751652.3714.5 村道15376794.236158.82361.84328.941745.383722.66635.41 专用公路292.4229.973.993.714.357.9362.45 合计214213051.0612338.71642.951726.543520.575448.64712.36 所占比例(%)10094.512.5613.226.9841.765.5 荆州市省注册公路桥梁与渡口分布情况见表 4-5 所示: 表表 4-5 荆州市省注册公路桥梁与渡口分布情况表荆州市省注册公路桥梁与渡口分布情况表 分布情况 公路级别 桥梁总数(座/延米)涵洞(道)汽车渡口(处) 国道31/2275.794412 省道124/7455.2527953 县道117/5438.1722612 乡道203/5196.4841636 专用公路11/140.8145 合计486/20506.49980513 (2)客货运输站场基础设施 自“七五”期开征客运附加费以来,荆州市的站场建设有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 经过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截止“九五”期末,我市客运站由过去的 20 余个,猛增至 83 个。其中:一级客运站 1 个,二级客运站 9 个,三级客运站 6 个,四级客运站 66 个, 等外站 1 个。客运站的分布状况见表 4-6 所示。 表表 4-6 荆州市客运站场分布一览表荆州市客运站场分布一览表 站场 区划 高速 客运站 一级 客运站 二级 客运站 三级 客运站 四级 客运站 等外站备 注 合计196661 市直1321 荆州区5 沙市区13 江陵县14 松滋市1119 公安县112 石首市117 监利县18 洪湖市118 (3)港航基础设施 荆州有得天独厚的水运资源,境内河渠纵横,湖泊棋布。长江自西向东流经我市 每一个县市区,长达 485 公里;内河有江汉航道网的内荆河水系、东荆河水系和江南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 - 27 - 四口水系,内河航道通航内程 1740.3 公里。全市有港口 61 座,港口泊位 328 个,港口 岸线长 39.2 公里。港航划分及分布情况见表 4-7 所示。 表表 4-7 荆州市港航基础设施一览表荆州市港航基础设施一览表 通航里程 (km) 船闸 (座) 港口设施 (座) 泊位设施 (个) 养护设标 里程(km) 备 注 长江航道48530302485 内河航道1740.36313151.5 其中:三级 四级 五级156.2 六级544 七级402.3 等外航道637.5 总 计2225.3661333536.5 (4)交通运输运力与运量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运输运力发展很快,运量增涨迅速。荆州市全市 拥有机动车辆 164598 辆,其中尾用汽车 30248 辆,投入公路运输营运的各类车辆有 26030 辆,其中汽车 14115 辆,轮胎式拖拉机 9115 辆,其他机动车辆 2800 辆。完成公 路客运量 5346 万人,旅客周转量 374507 万人公里;完成公路货运量 1580 万吨,货物 周转量 102047 万吨公里;完成公路集装箱货运量 17542 件 10 吨箱标准箱。水运方面, 拥有各类船舶 823 艘,完成水运客运量 8.2 万人,旅客周转量 65 万人公里;完成水运 货运量 387.8 吨,货运周转量 128859 万吨公里。 铁路运输方面,我市地方铁路荆门至沙市铁路,长 70 公里,没有自己的机车,主 要从事货运,枝柳铁路穿过松滋,建有 1 座小型火车站,2000 年完成铁路货运量 246 万吨。完成客运量约 4 万人左右。 航空运输方面,我市建有沙市小型机场,没有自己的飞机,年完成客运量约 3 万 人次左右,完成货运量约 400 吨左右。 交通运力与运量基本情况详见表 4-8表 4-9。 表表 4-8 交通运力拥有量一览表交通运力拥有量一览表 其 中 指标 分类单位总计 交通部门非交通部门个体联户 备 注 一、汽车辆14115174148217294 1、载客汽车辆/客位 3996/747431462/32779 942/145771592/27378 其中:大型客车辆/客位 430/15597341/1199945/184044/1758 中型客车辆/客位 2776/544321040/20409 45/18401256/23272 2、载货汽车辆/客位 10119/34599.5 279/1462.5480/107515702/17514.5 (1)普通货车辆/客位 9948/33672.5269/14283763/14140.5 5657/17327 其中:重型货车辆/客位 4629/23897188/12032039/103182371/12252 中型货车辆/客位 1788/4127.565/205.5386/618.51109/2650.5 (2)专用载货汽车 辆/客位 169/9228/29.5116/70545/187.5(集装箱车无) 二、其他机动车辆/吨位 2800/364425/421249/18301476/1772 三、轮胎式拖拉机辆/吨位 9115/91712204/21821802/15315116/5436 公路运力小计辆260303970787213886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 - 29 - 四、机动船艘63674171391 载重量吨位7982556352279251398 载客量客位20631783150130 功率千瓦428437834.212359.722648.3 续表 4-8交通运力拥有量一览表 其 中分类 指标 单位总 计 交通部门非交通部门个体联户 备 注 1、客船艘13922 载客量客位20631783150130 功率千瓦887.6591208.887.8 2、货船艘56529147389 载重量吨位7982556352279251398 功率千瓦33276.218988817.722560.5 3、拖船艘583622 功率千瓦86276.25345.23333.9 五、驳船艘187120589 载重量吨位5095733761155871609 船舶运力小计艘823194229400 载重量吨位130782393962285053007 载客量客位20631783150130 功率千瓦428437834.212359.722648.3 六、火车 七、飞机 表表 4-9 交通运输客、货运量一览表(交通运输客、货运量一览表(2000 年)年) 其 中分类 指标 单位总 计 交通部门非交通部门个体联户 备 注 一、客运量万人5361.23114.24321815 1、汽车万人533630994321805 2、其他机动车万人1010 3、轮驳船万人8.28.2 4、铁路万人44 5、航空万人33 二、旅客周转量万人公里37687221059431968134310 1、汽车万人公里37404720822931968133850 2、其他机动车万人公里460460 3、轮驳船万人公里6565 4、铁路万人公里80080 5、航空万人15001500 三、货运量万吨2213.84548.54726.3939 1、汽车万吨1160214381565 2、其他机动车万吨14032135 3、轮胎式拖拉机万吨28041239 4、轮驳船万吨387.844.5343.3 石首长江公路大桥 - 31 - 5、铁路万吨246246 6、航空万吨0.040.04 四、货物周转量万吨公里2481466439612599757753 1、汽车万吨公里9410693673453250207 2、其他机动车万吨公里344729373381 3、轮胎式拖拉机万吨公里44943294165 4、轮驳船万吨公里1288593743191428 5、铁路万吨公里1722017220 6、航空万吨公里2020 五、集装箱箱1754217542 2、石首市综合运输状况 石首市已经基本形成综合运输网。全境综合运输线路 735.38 公里,其中公路干线 里程 570.38 公里,水运干线里程为 183 公里,综合线路密度分别达到 53.1 公里/百平方 公里和 12.55 公里/万人口。秦黄、公石、后新、藕狮等主干线公路联接周边省、市、 县,在公路运输中起主导作用。全市港口 6 座,其中长江港 5 座,长江绣林港年吞吐 能力突破 200 万吨大关。水运主干线通航河流 3 条,把长江与江南四口水系的藕池口, 调玄口与内河航道相连,联通湘、资、沅、澧四大湖南航道,上可抵四川、重庆,下 可达江浙、上海,内可达湖南内陆,起到了大宗物资运输主通道作用。小型飞机场已 建成 100030m 跑道,并配有简易通讯导航设备。 随着国家西部的大开发,地处华中湘鄂结合部的石首有着承东启西的交通优势, 是东部人才、资金、技术优势西送和西部资源东流的二传手。同时,作为鄂、陕、甘、 晋、新、内蒙等大西北地区与长沙、岳阳、常德、益阳、广州、深圳、珠海等发达地 区交通往来的便捷路径,石首已成为祖国大西北和大东南的交通要道,成为湘鄂、鄂 奥、鄂滇、鄂豫、鄂桂等交通枢纽。 石首市拥有民用汽车 6057 辆,其中营运汽车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