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制作标准_第1页
电视节目制作标准_第2页
电视节目制作标准_第3页
电视节目制作标准_第4页
电视节目制作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视节目制作标准 2010-07-07 21:17:03| 分类: 新农村频道 | 标签:无 |字号 订阅 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 中国中央电视台 ,远程教育 ,湖南新农村频道 ) 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 电视节目制作标准 一、电视节目的磁带类型: 电视节目磁带类型为 DVCPRO25 兆或 50 兆格式。录制节目的视频信号特性依据 GB3174彩色电视广播的有关规定和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带技术审查规范(试行) 规定。 二、节目时间长度: 节目长度指从 1 分钟彩条 30 秒黑场之后出现的第一帧画开始到最后一帧画面为止的时间, 定为节目实际时间长度,简称“实长”。制作和登记的节目时间长度应精确到帧。 三、节目时长种类: 单个节目长度分为 9 分钟或 5 分钟。 节目片名长度(含字幕)应控制在 8 秒以内(如片名过长或加副标题者可适当延长) ; 节目实长误差控制在15 秒内。 四、视频记录: 1)视频信号源应符合 GB 规定的 R.G.B 分量信号, 最低为标准 S-Video 信号。 2)满足帧精度编辑要求。 3)视频校准信号(片头彩条)应采用 100/0/75/0 标准彩条 (即欧洲广播联盟(EBU)制定的,又称为 EBU 彩条) 。 4)技术标准 重放视频画面在用波形示波器监测时: 全电视信号幅度不大于 1V0.02V; 图象信号幅度最大值不大于 0.8V; 图象亮度信号幅度不大于 0.77V; 黑电平与消隐电平差标准值:0-0.05V; 字幕峰值电平不大于 0.8V; 时码须连续并在引带彩条信号开始点置零。 五、音频记录: 1)音频校准信号标准为 1KHz 正弦波信号。 2)基准电平设置为 DVCPRO: -18dBFs。 3)要求在磁带起始点随彩条一起记录在磁带上。 4)伴音电平 语言-10dBFs, 瞬间=-10dBFs; 音乐-5dBFs, 瞬间=-5dBFs; 整体声音电平大部分应控制在-18dBFs; 音频幅度不能长时间低于-25dBFs。 5)声音通道分配 节目声道规定为 声道 1(CH-1):只用于记录解说词。 声道 2(CH-2):用于记录国际声 (即音乐、效果、现场声及现场同期采访声) 。 六、控制磁迹及时间码: 节目彩带上记录的控制磁迹应从头至尾保持连续。 节目录制的全过程应记录纵向时间码(LTC) ,并能以“小时:分:秒:帧”表示磁带上节目的 绝对时间。 七、播出节目磁带规范化要求: 1)录制节目所用磁带须使用无机械拉伤、无卷边、无皱褶、无受潮霉变的新磁带。 2)播出用节目每盘磁带只准录制一个节目,其后附录一版无字幕版,以备后期修改使用; 多集节目也应每盘录制一集。 3)播出用节目磁带在正式节目之前(即磁带起始端)按技术标准录制 1 分钟彩条同时录制 同等时长的 1KHz 音频基准磁平;彩条后录制 30 秒黑场(2 个声道均静音) 。1 分 30 秒后进入 正式节目。 在录制彩条信号的同时录制连续时间码(TC 码) ,即彩条起始点时间码计数为 00:00:00:00;录有 60 秒彩条和 30 秒黑场后,正式节目时间码计数从 00:01:30:00 开始。 4)片尾字幕终止处须录制 30 秒以上的黑场,其后录制一版无字幕节目。 5)正式节目记录段落内禁止出现彩条和其它杂乱信号。 6)正式节目完成片磁带及磁带盒须标注节目名称、编号、节目时长(不包括彩条和黑场) 、 声道内容、制作完成日期。 八、节目拍摄与制作的要求 1)图像画面稳定,图像清晰,层次丰富,色彩清晰、自然,无杂乱信号(如闪烁、掉色、 偏色、拉道、拉毛、波纹、花屏、不同步、噪波大等现象) 。正式节目图像中不可出现彩条、彩 底。正式节目图像不能出现夹帧、磁迹中断等现象。 2)镜头推、拉、摇、移和切换等操作使用恰当;构图合理,采光自然,影调适宜。拍摄中 尽量使用三角架,避免镜头晃动造成的画面不稳。 3)拍摄环境要适合主题内容的表现,主体突出。 镜头运用流畅,主体表述清楚。剪接要有讲究节奏,强调镜头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与解说 词的配合,要让观众看得明白。 片中镜头除了要多次强调某个重要环节,可做适当的重复。通常全片不得多次重复使用同一镜 头。 4)全片要求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无噪声干扰,无明显过大过小或时大时小,无 明显背景噪声。 5)控制解说声与背景音乐及现场环境音效的相互比例,避免造成背景音乐及环境音效声音 过大导致无法听清解说词的现象。 6)现场采访要求尽量选择现场噪声小的环境录制,采访人声与现场环境音效的比例也要精 心控制,现场噪声过大会导致无法听清采访词。 7)音乐和环境音效选择运用要与内容相对适宜,不要出现与内容无关的声效和音乐,也不 要选择观众太过熟悉的音乐,避免产生节目主题以外的其他联想。 8)节目中的采访不宜过多,被采访者所讲的内容要切题,不能所答非所问。采访内容集中 在与主题、项目相关的问题上。采访过程尽量完整流畅,不要剪切、闪白或闪黑过多。 9)解说词和画面要配合有序,尤其是技术类的节目,声画一定要对位。声音和画面的配合 要尽量做到同步、协调。 10)解说员要讲标准的普通话,吐字发音要清楚,不能出现发音错误。解说员应具备国家语 委的行业资格标准。 11)全片所有字幕要与解说和采访声音同步行进,不得提前或延缓。 12)节目中出现的技术操作人员着装及操作手法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九、字幕要求 1)整个节目的解说词和采访同期声词采用全程加配字幕。要求字幕清晰,准确无误,无错别 字、无漏字现象。 2)节目片头字幕可根据字数多少而自行选择字体和字号。 3)节目中解说词字幕规定为: 位置:画面左下方 对齐方式:左对齐 字体: 黑体 字体大小:36x36(以 DPS 为例) 字体颜色:白色 字体边框:黑色 1 个单位 禁止使用标点符号 每屏解说唱词不超过 14 字 4)运用分章节的结构形式而产生的字幕规定为: 段落序号一律统一使用汉字标写 (例如:“一、XXXX”, “二、XXXX”,三.) 章节/段落标题时长3 秒; 不可用解说词来读解标题文字内容 字体布局、大小、颜色及艺术效果可自行设计 5)节目中图表的使用要布局简练,通 俗易懂,显示重点数据,字体要清晰无误,简单易懂,避免出现凌乱和繁杂。 6)被采访人姓名和身份的字幕标写,视人物在画面中的位置而分左右竖排,整体大小要适 中,不得妨碍主体体现。字体为黑体,并加以彩色渐变半透明衬底(任选) ,字体大小视字数多 少而自行设定。 7)采访同期声字幕全部采用位置: 画面左下方 对齐方式:左对齐 字体: 黑体 字体大小:36x36 字体颜色:白色 字体边框:黑色 1 个单位 禁止使用标点符号 每屏采访唱词不超过 14 字 字体:黑体 字体大小:40x40(以 DPS 为例) 字体颜色:白色 字体边框:黑色 2 个单位 8)节目构成若为分章节的段落式结构,章节字幕时长要求不得超过 3 秒,同时不可运用解说 词读解标题文字内容,且段落序号统一使用汉字(一、二、三.) 。 9)节目中的解说词与字幕须统一度量衡的读法和写法,不能使用 英文字母替代。 长度单位使用公里、米、毫米; 面积单位使用公顷、亩、平方米; 重量单位使用吨、公斤、克; 体积单位使用立方米、公升、毫升; 温度单位使用摄氏(字幕可使用,读音须读为摄氏 xx 度) 速度单位使用每小时 xx 公里、每小时 xx 米、每秒 xx 米 (字幕可使用公里/小时、米/小时、米/秒). 以上单位的所有数字均使用阿拉伯数字显示。 10)节目字幕中所出现的化学元素名称均要使用汉字表示,不可用英语缩略字词替代。 (例 如:二氧化碳不可用 CO2 表示) 十、注意事项 1)有一个好的节目名称(片名) ,对提高收视率是有益的。节目名称要对应节目内容,要包 括关键词。特殊情况可以加注副标题。 2)解说词忌用书面语言,要通俗易懂让观众听的明白。重要的技术过程或用法、用量等可 适当用字幕形式加以表述。 3)技术性的节目要多讲技术,讲技术的应用过程,讲使用技术的要点和规程,切忌做成企 业介绍。 4)正式节目中不能带有广告色彩,避免出现广告内容。被采访者的称谓和字幕以技术职称 为主。镜头中不得出现拍摄对象的产品标识、企业标识、联系电话、地址等商业元素。 5)正式节目带画面不允许加任何标识,角标及与节目内容无关的移动字幕。 6)同期声采访须留存被采访人的姓名地址、身份职务以及联系方式。 7)节目解说中涉及的年份读法须统一为所在年度的全称读法。 例如:节目介绍的内容在 2008 年度,应读写为 2008 年,不可读为“今年或当年”;字幕中亦如 此。节目中涉及上一年(如 2007 年)或下一年(2009 年)的说法时,应读写为:“2007 年”和 “2009 年”,不可读写为“去年、头年、上一年”或“明年、过年、下一年”。 8)评审不合格退回修改的节目,修改后的同场景画面要保证色彩影调的一致性,避免使用 与其内容无关的、色彩影调差异明显的画面替代。避免出现加帧现象。 9)动画、字幕及特技的修改要保持其完整性,不得随意增删造成顿挫感和无效延长。 10)完成片解说出现读音错误进行修改时,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