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癌症(积聚)的中医证断与临床辩证施治 积聚(现在泛指-癌症)是指在腹内脏器上有结块或者肿块,表面不平, 质地坚硬,类似于岩石而言,或胀或痛的一种病证。积和聚有不同的病情和病 机;积是有形,固定不移,痛在定处,病属于血分,为脏病;聚是无形,而且 时聚时散,聚散无常,也就是说它的疼痛无定处,病在气分,为腑病。如金 匮要略上说:“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 可治。 ”这样在积和聚的区别上比较容易区分,也就一目了然了。 一般说来,聚病较轻,如果治疗措施投机,此病经过经过精心治疗,是可 以治好的;聚就不一样了,一般说聚当人们已经发现时为时已晚,积已经成块, 病情比较严重,故而难治。 中医上的症瘕之证,大抵上也属于积聚范畴之类。在诸病源候论症瘕 侯中说:“症瘕者,皆由寒湿不调,饮食不化,与脏气相搏结所生也。其病 不动者,直名为症。若并虽有结瘕而可移者,名为症瘕。瘕者假也,为虚假可 动也。 ”由此可见,症与积都具有形可据、坚硬不可移动的特点;瘕与聚也都有 聚散无常的证状共性。因此,积与症、聚与瘕可以说都是同一类的疾病了。 一般说本病的发生,每多因七情郁结、房室不节、饮食内伤等,致令肝脾肾 受损,脏腑失和,气机阻滞,淤血内停,日久暂积而形成的。一般在临床上, 积块软而且不坚硬,此时正气还未大伤为初期;积块增大,按之觉得比较硬, 正气已伤为中期;积块坚硬,正气大伤也就成了晚期。这样在治疗时也就会有 了大框框,初期宜行气活血,中期继则攻补兼施,晚期以健脾扶正、理气化瘀 为基本大法。聚则属于气机不和,故而时聚时散,所以与积不同,同时在治疗 上,应该以行气消聚为主。 在各种积证中,以胃脘、肝部为最多,其它脏气部位也多有之。聚证较轻, 积证较重。积证一般的预后情况比较差。 【病因病机】 一、一般内因的因素是主要因素,对于积聚要这样去认识。平时情志抑郁, 肝气不舒,这样就会导致脏腑失和,气机阻滞,脉络也就会受到阻滞,最终导 致血行不畅、气滞血瘀,这样日积月累就会形成积聚病变。张子和说过:“积 之成也,或因暴怒喜悲思恐之气。 ”所以尤在泾也说:“凡忧思郁怒,久不得解 者,多成此病。 ”这样七情六欲淤积过久,再加上外邪,每每就会导致积聚的发 生。 酒肉无度,食物偏废,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使得脾失健运,输布水谷精 微的功能减弱了,就会导致湿浊凝聚会生成谈,痰气阻滞,就会导致血行不畅, 脉络淤滞壅塞,痰浊与气血博结,形成痰积瘀块就会越来越大,生成积聚本病。 但也有饮食不调,暴食暴饮不予控制,食滞遇气,食气交阻,气机不畅也会形 成积聚。 “凡人脾胃虚弱或饮食过常,或生冷过度,不能克化,致成积聚结块。 ”在卫生宝鉴也是这样说的。 二、外因致病。起居失宜,寒温不调,寒气侵袭,这是脏腑气血失和,再加 上饮食不节,使脾失健运,湿浊不运化因故凝聚成湿痰,若风寒痰湿食诸邪与 气血互结,壅塞人体的脉络,日聚渐渐增大,就会形成本病。如灵枢百病 始生篇中说:积之始生,得寒乃生。 ”在五变篇中也说道:“人之善病 肠中积聚者,由于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肠胃之间,寒温不 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聚耐起。 ”张景岳也指出说道:“不知饮食之滞非 寒未必成积,而风寒之邪非食未必成形,故必以食遇寒,以寒遇食,或表邪未 清,过于饮食,邪实相博,而积斯成矣。 ”可见风寒之邪,饮食积滞,是相互影 响的,这样就会形成集聚的恶果。如果七情所伤再与风寒湿痰饮就挤在一起, 这样内因外因邪气和合,那么就会很容易形成积聚。在这里应该指出的是:尽 管起居失宜,寒温不调,寒气侵袭,再加上饮食不节,使脾失健运,湿浊不运 化因故凝聚成湿痰,若遇风寒形成积聚,但是主要还是内因的问题。 总之来 说,形成集聚的原因也是比较的多的,但大致如上,但发病机制,更是与人体 的正气不足息息相关,俗话说“人弱强盗乘虚而入”就是这个道理。只有体强 了,一切外邪不会入侵会致病的。 内经上说:“壮者气行则己,怯者着而成 病, ”就是这个道理。故而张洁古认为“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也就是这个道 理。作为医者要审病辨证,给予早期证断,早期治疗。作为病人平时要知道一 些医疗常识,尤其对于这些积聚,早期到医院检查,如果到晚期的话,就会造 成“纵有金丹,亦不可治”的后果。 【辨证施治】 积聚之证,按其病变性质的不同,而分别为积和聚之说;但临床所见,一般 每先有气聚,日久则气滞血瘀便成为积,因此,不能把积和聚绝对划分开来看, 前人每以积聚并称,也就是这个道理。但是为了临床临证容易掌握,所以也就 分别论述了。但是它的治疗原则,可以按照医宗必读指出的:“初者,病 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较久,邪气较深,正气 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浸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 ” 裴正学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 导师在治疗癌症方面有独到之处,认为:“正虚是恶性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 , 还说到:“扶正固本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基本方法” ,还说到:“急则治其标” 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必要手段, ” “中药扶正配合西医放、化疗是扶正祛邪思想的 体现。 ”这样裴老对于癌症的治疗有了明确的指导方向。 但在临床上一般还要注意这么几点: 1、辨别积与聚的不同。理论上积聚合称一个病证,但是积和聚既有联系又 有区别,上边也提到过,积证具有积块明显,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程反复 时间较长,多属于血分,病情较重,治疗较难等特征;聚证则具有游走不定, 也就是说没有明显的积块出现,腹中的胀气时聚时散,发有休止,痛无定处, 病程比较短一些,多属气分之证,病情相对比较轻一些,在治疗上比较容易一 些。至于古代所说积属脏病,聚属腑病,由于当时科学技术的条件限制,在划 分积聚定义时比较牵强,不可拘泥。具体分辨清楚积在何脏何腑,不过现在的 医学检测手段完善,在何脏何腑一探测就一目了然。诊断确切,治疗也就方便 多了。 2、要辨别积块的位置,在什么部位,大小如何,软硬程度。积块的不同, 标志着所病的脏腑不同,临床症状不同,在治疗上也有所不同。辨别积块的部 位,就可以及早发现病变,并针对性加强治疗上的措施。积证一般按上下分就 有:胃脘腹、右胁腹、左胁腹、右腹、左腹、小腹等。聚证可分为:肝气郁结、 食浊阻滞、气结于大小肠。 按照现代医学的说法,鄙人认为肺癌、食道癌、胃癌、喉癌、鼻腔癌、胰腺 癌、肝癌、结肠癌、直肠癌、膀胱癌等也都应该属于急症的范畴,可以参考治 之。这些癌症主要还是体质免疫功能低下形成的。中医上说正气不足之证。 3、积聚和其它病都一样,也有发病的期度,要重点辨别积聚的初期、中期、 末期,严格的说积聚在初期、中期、末期的虚实也不相同,所以不同时期的积 聚的虚实要严格辨别,加以区分。这样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给与正确的治疗。 按照上边说过的,初期积块比较小,比较软邪气尚浅,虽说邪气实而不是太盛, 正气还不至于大虚,一般情况还比较好些。中期正气渐渐衰退而且邪气渐渐较 甚,这时候积块渐渐增大,质地较硬,疼痛渐渐加剧,持续时间比较长,饮食 也大幅度的减少,倦怠乏力,形体消瘦等证相继出现。末期的积聚患者,这时 候正气大虚,而邪气甚实,积块表现明显增大,质地坚硬甚至于个别有开花现 象,疼痛加剧难忍,饮食量大幅度的减少,出现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或者黧黑, 有明显消瘦等一系列的衰弱症状出现。这时候要辨别标本的缓急,总之按证治 疗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一、积证 (一)气滞血阻 1、主证侯:积块软而不是太坚,固定不移,胀多于痛,脉实有力。 2、证侯分析:由于气机阻滞,导致脉络不通不和,产生后果就是气血阻滞,久 积形成积块,所以积块就会有固定不移动的现象;但是由于属于积证初起,所 以积块比较软而不坚。由于气滞血阻,引起血行不畅,这样胀一般多于痛。病 为初期正气没有大伤,脉象似而有力。 3、治疗方法:以行气消积、和血通络为主,一般佐以化痰、养血等方法。 4、方药:大七气汤为主方。 大七气汤:医学入门 青皮 陈皮 桔梗 藿 香 桂枝 甘草 三棱 莪术 香附 益智仁另有一方中有加大黄、槟榔方 中用青皮、陈皮、桔梗、藿香行气散结,桂枝、三棱、莪术、香附温通血络, 使络脉气血畅通,这样其积自销。若兼见寒热、身痛有表证,舌苔白腻,脉浮 弦大者,是外有风寒表证之邪,以配以宣表理气,通瘀滞去积,一般可选用五 积散。 五积散:局方白芷 陈皮 厚朴 当归 川芎 芍药 茯苓 桔梗 苍术 枳壳 半夏 麻黄 干姜 肉桂-表证重用桂枝 甘草 生姜 大葱 本方汇集解表、散寒、怯湿、化痰、行气、利水、活血、通络、温中和止痛之 药集于一起,以治积证初起,又兼外感,气机不畅所导致的一系列阻滞不同的 证侯,使其逐渐消散。至于积久之证,本方非能奏效。 (二)气结血瘀 1、主证侯:积块增大按之觉得较硬,痛而不移,或时有寒热,形体日渐消瘦, 体倦乏力,或者饮食减少, ,大便溏薄,女孩子见有月事不调,面色无华,舌青 紫色,脉弦滑。 2、证侯分析:积成日久,气结不行,脉络阻滞,血瘀日甚,所以积块越来越大, 而且变硬,痛处固定不移,气结血瘀,这样就会造成营卫不和,因故时有寒热 往来。气机不利,血瘀成积,导致结果是血少气衰,中气不足。由于中气不足, 产生脾失健运,食纳少,大便溏。水谷精微不能充分给养四肢百骸、肌肤,所 以形体日益消瘦,体乏无力, ,面色不华。舌青紫色为有瘀证。脉弦滑为血虚肝 旺之象。女子如积在下腹部,则月事不行,是因血衰导致经闭的。 3、治法:通瘀行气,兼调脾胃,攻补兼施。 4、方药:膈下逐瘀汤为主方。 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桃仁 丹皮 赤 芍 乌药 延胡索 当归 川芎 五灵脂 红花 香附 甘草 枳壳方中桃 仁、红花、当归、川芎、五灵脂、赤芍等活血化瘀,并有香附、乌药、延胡入 血行气止痛,使的气行血行,化瘀功能更强;并可以加入川楝子、三棱、莪术 之类。如果积块坚硬作痛,可以合用金匮鳖甲煎丸,以化瘀软坚。 鳖甲煎 丸:金匮 鳖甲 乌扇 黄芩 柴胡 鼠妇 干姜 大黄 芍药 桂枝 葶 苈子 石苇 厚朴 牡丹皮 瞿麦 紫葳 半夏 人参 蛰虫 阿胶 蜂巢 赤硝 蜣螂 桃仁以上二方,可与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局方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半夏 陈皮间接服用,以补益脾胃之气,为攻补兼施之 法,此为上策 。 (三)正虚瘀结 1、主证侯:积块坚硬,固定不移,疼痛加剧难忍,面色萎黄或者黧黑,肌肉消 瘦,饮食锐减或者不食,舌质淡紫,舌苔灰糙或者光剥,脉弦细沉。 2、证侯分析:积块日久,血络瘀阻,所以就会积块坚硬,这时候疼痛加剧难忍。 由于中气大伤,脾胃运化的功能减弱,由于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弱,胃肠吸收功 能不全,胃纳饮食减少,形成身体消瘦。血瘀日久,阻滞新血不生,畅通有组, 也就是说血循环发生障碍,这样造成中气大伤,免疫功能低下,故面黄肌瘦, 甚则黧黑。心开窍于舌,这时间舌苔就会成紫色属血瘀证。苔灰糙光剥,脉弦 细,均有津液枯竭、大有气血耗伤的现象。 3、治法:大补气血,活血化瘀。 4、方药:八珍汤加味, 八珍汤:局方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当归 川芎 熟地 白芍可加红花、赤芍、丹参之类,重加三棱、莪术,可以合 用化积丸。 化积丸:类证治裁三棱 莪术 阿魏 浮海石 香附 雄黄 苏木 瓦楞子 五灵脂 水泛为丸,每服 6 克,每日两次方中阿魏为化积 主药,左以雄黄、苏木等一些活血之类药品,活血消瘀,以破坚积试图缓功之 效。如果证侯比较轻,可以合用资生丸给予调理化积丸:方白术 人参 茯苓 苡米仁 山楂 橘红 神曲 黄连 寇仁 泽泻 桔梗 藿香 甘草 白扁豆 连肉 山药 芡实 ,一方无泽泻 。 一般说,不论积证初起或者久积,都可以配合一些外治方法,如贴一些阿 魏膏-景岳全书 、水红花膏-景岳全书之类的外用药膏,这样以助于消 痞散积。 二、聚证 1、主证侯:腹中气聚,攻走疼痛,时聚时散,苔白脉弦。 2、证侯分析: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肝气不和,或因食滞痰阻,气机不畅, 或因为寒气所聚,气结不畅行,均使气聚有形,发生于胃脘或者腹部其他部位。 偶因悲怒气结再加上饮食一块儿,触动肝脾瘀聚气,气阻则发,气通则止,故 时发时止,时聚时散,攻走作痛。苔白脉弦,为气盛有余之证。 3、治法:行气消聚。 4、方药:木香顺气散加减。 木香顺气丸:沈氏尊生书 木香 青皮 陈皮 甘草 桂心 川芎 枳实 朴 乌药 香附 苍术 砂仁方中木香、青皮、 陈皮、川楝子、乌药、砂仁、苍术、川芎、香附等大剂行气疏肝之品,有益以 肉桂一味。因为气得寒则滞,得热则行,寒则急,热则纵,肉桂之辛温暖中, 能使聚消痛止。此外要依据其加湿、加热、挟痰等证,酌加消导、清热、利湿、 化痰之剂。发作时疼痛剧甚者,多因气滞涩,可加入桂枝、桃仁等温通脉络。 聚证反复发作,脾气损伤,可以用香砂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局方人 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半夏 陈皮 木香 砂仁健脾和中,以扶正气,早 日恢复健康。 总之,由于病人的医疗常识低浅或者没有,一旦发现就有些太迟,就成了 晚期。晚期由于情志的薄弱,也比较难治,病人受的痛苦也较难忍,积证(癌 症)的预后一般比较差些。 关于噎膈、反胃、症积等于后,古人也早有认识。噎膈的辨证施治与治疗 在古代也比较明确。可分为痰气交阻、瘀血内阻、气虚阳微。治疗上有开郁润 燥、滋阴养血,破结行瘀、补气益脾等方法。积证就在临床上所见,如经常吐 出白沫,食后胸中如刀割,或者吐出如赤豆汁色物者,均属于趋向于危证。如 能尚有好转,稍能进一些流食,只可饮牛奶之类,且不可大量进食。这要切记, 不可马虎。 景岳全书称有:噎膈(现称为食道癌或者喷门癌相似)为不治之 症。还说:“凡年高患此证者,多不可治。 ”在治疗中,医者的水平高低, 再加上患者的情志精神状态,对于治疗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宿舍说话检讨书
- 四川省宜宾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卷(含答案)
- 《大数据审计基础》全套教学课件
- 安徽省阜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
- 3D打印:从原理到创新应用知到智慧树答案
- 电商平台消费者隐私数据保护策略研究
- 餐饮行业外卖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 “四史”概论知到智慧树答案
- 水银泄露处理课件
- FIDIC国际合同条款中英文对照
- 托盘车充电安全操作规程
- 第五版-FMEA-新版FMEA【第五版】
- 中经堂经络养生运营策划书
- 城轨车辆车门电气原理分析及故障排除
- GB/T 17478-2004低压直流电源设备的性能特性
- GB 18447.1-2008拖拉机安全要求第1部分:轮式拖拉机
- 职业健康培训材料
- 新版食品安全法前后对比-讲义课件
- 《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
-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