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二及其答案_第1页
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二及其答案_第2页
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二及其答案_第3页
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二及其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首先提出“社会学”一词的是 ( ) A孔德 B斯宾塞 C韦伯 D马克斯 2、“社会控制”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学概念,最早提出者是 ( ) A罗斯 B吉登斯 C米尔斯 D默顿 3、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稳定关系,叫 ( ) A社会体系 B社会制度 C社会结构 D经济体制 4、为了完成较高层次系统所规定的工作和任务、依据一定章程、按照某种正式的手续而建 立的群体,称 ( ) A首属群体 B次属群体 C正式群体 D参照群体 5、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化为自己的观念,并对自己的行为实施的控制,称 ( ) A制度化控制 B非制度化控制 C外在控制 D内在控制 6、一种急剧的、对整个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的社会变迁形式称 ( ) A社会进化 B社会改革 C社会革命 D社会倒退 7、阶级的产生需要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出现了剩余 产品;二是出现了 ( ) A奴隶主 B暴力 C私有制 D奴隶 8、社会学的( )功能是指提示社会事件和状态将是怎样的。 ( ) A描述性 B解释性 C预测性 D规范性 9、20 世纪 60-70 年代,西方学者提出的分析发达国家社会发展的新理论有 ( ) A依附发展论 B信息社会论 C世界体系论 D现代化理论 10、社会对其成员在思想意识上完全放任自流,实际上是一种 ( ) A社会解组 B社会自由 C社会失控 D社会分化 11、确定一个社区地域范围的客观标志是 ( ) A社区中心的服务范围 B社区经济的交流范围 C社区文化的影响范围 D社区行政区划的范围 12、一般地说,家庭建立的基础是 ( ) A生产关系 B婚姻关系 C亲子关系 D抚养与赡养关系 13、属于人群类别的是 ( ) A游伴群 B消费者协会 C候车群 D工会 14、由个人在生活中扮演的多种角色构成个人的 ( ) A理解角色 B领悟角色 C期望角色 D角色集 2 15、在孔德之前,( )创造了“社会物理学”这一名词。 ( )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圣西门 D卢梭 16、研究社会的逻辑起点是 ( ) A社会角色 B社会群体 C社会组织 D社区 17、依据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其成员间的互动方式,可将社会群体划分为 ( ) A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B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C内群体和外群体 D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 18、政治现代化的根本标志是 ( ) A民主化 B多党制 C世俗化 D议会制 19、只有两对或两对以上异代夫妇而没有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类型是 ( ) A联合家庭 B主干家庭 C核心家庭 D残缺家庭 20、按照流动的参照物划分,社会流动可分为 ( ) A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 B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C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 D向下流动和向上流动 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下列属于强制性手段的有 ( ) A身体惩罚 B精神惩罚 C经济处罚 D组织处分 E说服劝告 2、对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的观点有 ( ) A互动论 B中心论 C平列论 D网络论 E特殊论 3、在韦伯看来,科层制是根据合理化原则组织的,它的特征包括 ( ) A稳定的职务等级 B严格规定的职务权限 C固定的薪金报酬 D有个人自由并仅仅听命于公务上的职责 E服从严格而统一的工作纪律和监督 4、个人社会化的必要条件包括 ( ) A遗传因素 B制度因素 C自然条件 D环境因素 E生活实践 5、根据人们扮演的心理准备,社会角色可分为 ( ) A先赋角色 B 自致角色 C自觉的角色 D不自觉的角色 E规定性角色 6、社区的构成要素包括 ( ) A人口 B地理环境 C经济 D文化 E组织 7、社会行为的方式有 ( ) A暗示 B模仿 C竞争 D合作 E冲突 3 8、用特定形式的社会精神和信仰来制约生活,使得社会按照集体生活的原则展开它的活动, 维护着社会进程的社会规范有 ( ) A风俗 B习惯 C道德 D宗教 E法律 9、社会现代化这一系统包括有 ( ) A工业化和民主化 B城市化和科层化 C社会结构分化 D人的现代化 E生活方式的世俗化 10、影响群体行为的内部因素主要有 ( ) A群体目标 B群体规范与压力 C群体成员的技能 D群体意识 E群体凝聚力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1、文化模式 2、角色冲突 3、社会分层 4、社会唯实论 四、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 1、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有哪些作用? 2、简述个人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3、简述城市的地位与作用。 4、社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五、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试论当代中国家庭的发展变化趋势。 2、论述城市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基本模式,您认为我国未来城市化道路最适合哪种模式?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B 2A 3C 4C 5D 6C 7C 8A 9B 10C 11D 12B 13C 14D 15C 16A 17B 18A 19B 20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ABCD 2BCE 3ABCDE 4ADE 5CD 6ABCDE 7ABCDE 8CD 9ABCDE 10ABCDE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1、文化模式:是指许多不同文化结丛有机联结而成的某个民族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 活习俗的总称。 4 2、角色冲突:是指人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由于不同角色规范的不同要求,而引起人们 某一具体角色扮演的矛盾和冲突。 3、社会分层: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人们划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4、社会唯实论:是对社会本质认识的一种基本观点,它把社会看成是超越了人类个体的客 观存在物,认为社会先于个体而存在,并且事先规定了个人的存在是一种交互作用的实在,有 集体意识和集体象征。 四、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 1、答题要点: (1)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2)三方面具体作用:思想启发、模式提供、物品采借。 2、答题要点:(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 (3)生活实践。 3、答题要点:(1)经济中心作用。(2)政治中心作用。(3)文化中心作用。 4、答题要点: 有按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人口;必需具有一定的地域条件;要有 自己特有的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社区居民在思想意识、心理感情上具有共同的地域观 念、乡土观念和认同感。 ( (以上只提供答题要点,在考试论述时必须予以展开以上只提供答题要点,在考试论述时必须予以展开) ) 五、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答题要点: (1)家庭规模缩小趋势。优点(略);带来的问题(略)。 (2)家庭功能变化趋势:消费功能加强;生、抚功能提高;精神生 活功能增强;事业功能 扩大。 (3)对家庭价值的认识趋于现代化。 2、指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数量逐步增加,农村居民点和农业人口则相应减少;指城市 的空间分布由一个独立的状况转化为相互联系日益密切的城市网络状况或城市带;居民的经 济、政治、文化生活条件、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社会心理都逐渐具有城市的特点。根据城 市化规模和结构状况,我们可以把城市化模式分类为小城镇模式、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模式、大 中小城市相结合模式。根据城市化区域发展状况,我们可以把城市化模式分类为农村城镇化为 主导的模式、城市化为主导的模式、 “双高”型模式。根据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工业化的关系,我 们可以把城市化模式分类为同步城市化模式、过度城市化模式、滞后城市化模式和逆城市化模 式。根据城市化的空间关系,我们可以把城市化模式分类为集中型城市化模式和分散型城市化 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