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509《自动控制原理》在线作业123答案_第1页
大工1509《自动控制原理》在线作业123答案_第2页
大工1509《自动控制原理》在线作业123答案_第3页
大工1509《自动控制原理》在线作业123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次作业: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V 1. 对于线性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输出响应()。 A. 不变 B. 越快越好 C. 越慢越好 D. 不能确定 2. 对()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可以得到系统在复数域的数字模型称为传递函数。 A. 线性定常微分方程 B. 非线性微分方程 C. 非线性时变微分方程 D. 线性时变微分方程 3. 两个或两个以上方框具有同一个输入,而以各方框输出的代数和作为总输出,这种结 构称为()。 A. 串联连接 B. 并联连接 C. 前馈连接 D. 反馈连接 4. ()反映系统响应的快速性。 A. 峰值时间 B. 调节时间 C. 延滞时间 D. 上升时间 5. ()的职能是产生控制量,直接推动被控对象的被控量发生变化。 A. 测量装置 B. 比较装置 C. 计算装置 D. 执行装置 6. 只有输入支路没有输出支路的节点称为()。 A. 输出节点 B. 混合节点 C. 前向通路 D. 输入节点 7. 工程实际中往往习惯把二阶系统设计成()工作状态。 A. 欠阻尼 B. 过阻尼 C. 负阻尼 D. 临界阻尼 8. 振荡环节是一个()阶环节。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9. 分析系统的瞬态响应,可以考查系统的()。 A. 稳定性 B. 动态性能 C. 稳定性和动态性能 D. 稳定性和稳态误差 10.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 s 平面的()。 A. 左半部分 B. 右半部分 C. 上半部分 D. 下半部分 11. 等加速度函数指的是()。 A. 阶跃函数 B. 斜坡函数 C. 抛物线函数 D. 脉冲函数 12. 如果系统输入大部分是随时间逐渐增加的信号时,则选用()作为实验信号。 A. 阶跃函数 B. 斜坡函数 C. 抛物线函数 D. 脉冲函数 13. 系统中如果有(),对系统的稳定性不利。 A. 惯性环节 B. 积分环节 C. 振荡环节 D. 延滞环节 14. 当阻尼比为 1 时,系统处于()情况。 A. 无阻尼 B. 过阻尼 C. 负阻尼 D. 临界阻尼 15. 在实际系统中,微分环节由理想微分环节和()组成。 A. 比例环节 B. 惯性环节 C. 积分环节 D. 振荡环节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 1. 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的根与()密切相关。 A. 控制系统的瞬态响应 B. 控制系统的稳态响应 C. 系统的稳定性 D. 系统的动态性能 2. 应用劳斯判据可以判别()。 A. 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B. 系统的绝对稳定性 C. 求解系统稳定的临界参数 D. 分析系统参数 对稳定性的影响 3. 对于线性定常系统的性能分析主要包括()。 A. 常值 B. 动态性能 C. 稳定性 D. 稳态误差 4. 下面几个环节中,属于线性定常系统中按数学模型区分的是()。 A. 比例环节 B. 惯性环节 C. 积分环节 D. 振荡环节 5. 通过适当调节实际系统元件参数就可以改变二阶系统的(),进而达到改善二阶系统动态 性能的目的。 A. 阻尼比 B. 角频率 C. 上升时间 D. 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 第二次作业: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 1. 对于离散系统,其稳定的条件是系统的()均在 z 平面上以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内。 A. 开环零点 B. 开环极点 C. 闭环零点 D. 闭环极点 2. ()是一种图解分析法,适用于具有严重非线性特性的一阶、二阶系统。 A. 相平面法 B. 相轨迹法 C. 描述函数法 D. 逆系统法 3. 离散系统的瞬态响应决定于()。 A. 系统零点的分布 B. 系统极点的分布 C. 系统零、极点分布 D. 不能确定 4. 采样过程从物理意义上可以理解为()。 A. 信号调制过程 B. 模数转换过程 C. 数模转换过程 D. 脉冲调制过程 5. 如果极限环内外的相轨迹曲线都收敛于该极限环,则该极限环为()。 A. 稳定极限环 B. 不稳定极限环 C. 半稳定极限环 D. 振荡极限环 6. 在离散控制系统中采用()来恢复离散信号。 A. 零阶保持器 B. 一阶保持器 C. 二阶保持器 D. 高阶保持器 7. 在离散系统中,系统的稳定边界是()。 A. 实轴 B. 虚轴 C. 单位圆 D. 原点 8. 从频率特性的角度看,任一时间信号都可以看成是由一系列的()叠加而成。 A. 正弦信号 B. 余弦信号 C. 脉冲信号 D. 数字信号 9. 数字控制系统是指系统中具有()的自动控制系统。 A. PID 控制器 B. 模拟控制器 C. 数字控制器 D. PD 控制器 10. 将连续信号通过采样开关变换成()的过程称为采样过程。 A. 数字信号 B. 模拟信号 C. 离散信号 D. 脉冲信号 11. 具有线性型外推规律的保持器称为()。 A. 零阶保持器 B. 一阶保持器 C. 二阶保持器 D. 高阶保持器 12. 将数字信号变换成连续信号的转换环节称为()。 A. 模-数转换器 B. 数-模转换器 C. 信号转换器 D. 离散转换器 13. ()是由测量元件、放大元件和执行机构的不灵敏区所造成的。 A. 继电特性 B. 饱和特性 C. 死区特性 D. 间隙特性 14. ()不受系统阶次的限制,且所得结果也比较符合实际。 A. 相平面法 B. 相轨迹法 C. 描述函数法 D. 逆系统法 15. 在某一初始状态下,线性系统的零输入响应为单调收敛,若改变初始状态,该线性系 统的零输入响应形式为()。 A. 单调收敛 B. 单调发散 C. 振荡收敛 D. 振荡发散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 1. 相平面法中分析系统性能的两个重要概念为()。 A. 奇数 B. 等倾线 C. 奇点 D. 极限环 2. 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与()有关。 A. 系统的结构 B. 系统的参数 C. 系统的输入信号 D. 系统的初始条件 3. 数字控制系统较之一般连续控制系统具有如下优点,包括()。 A. 数字计算机能够保证足够的计算精度 B. 采用高精度检测元件,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精 度 C. 可以采用分时控制方式 D. 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好,可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4. 离散时间控制系统的分析包括()。 A. 系统的稳定性 B. 瞬态性能 C. 稳态性能 D. 最少拍设计 5. Z 变换的作用包括()。 A. 求解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 B. 求解非线性差分方程 C. 导出离散时间线性定常系统的脉冲 传递函数 D. 导出离散时间非线性定常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 第三次作业: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V 1. ()是绘制根轨迹的依据。 A. 辐角条件 B. 幅值条件 C. 开环增益 D. 开环零点 2. 顺馈校正指的是()。 A. 前馈校正 B. 反馈校正 C. 串联校正 D. 并联校正 3. 一阶滞后环节指的是()。 A. 比例环节 B. 惯性环节 C. 积分环节 D. 振荡环节 4. 根轨迹是指当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某一参数()时,闭环特征方程式的根在 s 平面上运动 的轨迹。 A. 从正无穷变到负无穷 B. 从负无穷变到 1C. 从零变到无穷 D. 从 1 变到无穷 5. ()是满足开环传递函数等于零的点。 A. 开环极点 B. 开环零点 C. 闭环极点 D. 闭环零点 6. 比例环节的相频特性为()。 A. 0B. 60C. 90D. 180 7. 根轨迹的分支数等于特征方程的阶次,即()。 A. 开环零点数 mB. 开环极点数 nC. 开环零点数 m 和开环极点数 n 中的较大者 D. 开环零 点数 m 和开环极点数 n 中的较小者 8. 幅值比随()变化的特性称为幅频特性。 A. 时间 B. 频率 C. 角速度 D. 振幅 9. PD 调节器又称为()。 A. 比例-积分调节器 B. 比例-微分调节器 C. 积分调节器 D. 微分调节器 10. 具有()的系统,最小相位系统的相角变化范围最小。 A. 相同幅频特性 B. 不同幅频特性 C. 相同相频特性 D. 不同相频特性 11. 根轨迹终止于()。 A. 开环极点 B. 开环零点 C. 闭环极点 D. 闭环零点 12. 开环频率特性所提出的性能指标不包括()。 A. 剪切频率 B. 相角裕度 C. 幅值裕度 D. 带宽频率 13. ()与传递函数一样,都表征了系统的内在规律。 A. 幅频特性 B. 相频特性 C. 根轨迹 D. 频率特性 14. 实轴上属于根轨迹的部分,其右边开环零、极点的个数之和为()。 A. 奇数 B. 偶数 C. 零 D. 正数 15. 对于稳定的最小相位系统,幅值裕量(),一阶和二阶系统的幅值裕量为无穷大。 A. 等于零 B. 等于 1C. 大于 1D. 小于 1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 1. 频率特性的图示方法主要包括()。 A. 极坐标图 B. 对数坐标图 C. 对数幅相图 D. 复平面图 2. 下面有关对根轨迹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A. 根轨迹是一种图解方法 B. 根轨迹避免了求解高阶系统特征方程的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