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创建东北亚区域商贸中心的现实论证_第1页
大连市创建东北亚区域商贸中心的现实论证_第2页
大连市创建东北亚区域商贸中心的现实论证_第3页
大连市创建东北亚区域商贸中心的现实论证_第4页
大连市创建东北亚区域商贸中心的现实论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连市创建东北亚区域商贸中心的现实论证 从哲学角度分析,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大连创 建东北亚区域商贸中心具有扎实的理论支撑和丰富的经验借鉴这些外因固然重 要,但发挥内因的决定性作用,结合大连实际情况,确定自身的发展战略至关重 要。因此,以下将从历史机遇、客观优势、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这四个主要方面 进行现实论证。 31 大连市创建东北亚区域商贸中心的历史机遇 当今世界,机遇与挑战并存,竞争与合作并存,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时代背景 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保障。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加强,东北老工业 基地振兴步伐的不断加快,东北亚航运中心建设的不断提速,为大连城市的发展、14 东北亚区域商贸中心的创建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3.1.1 东北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加强 从地理角度来看,东北亚地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中提到的东北亚地区 主要是包括日本、朝鲜半岛、蒙古东部、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以及我国东北地 区。这一地区面积为 1728 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 800 多万平方公里) ,占世界的 12.7%,人口约 3 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煤炭、天然气、石油、木材、铁、金 刚石等储量均处于世界的前列。东北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对于世界经济 格局的变化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这一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经济区域性合作趋势明显增 强。随着欧盟货币一体化的实施和中国加入 WTO,世界经济的发展重心也在转 向亚洲,亚洲经济发展的主体在东亚,而东亚经济发展的热点在以中日韩为中心 的东北亚。东北亚地区的 GDP 约占世界的 1/5,占亚洲的 70%,对外贸易额约占 全球贸易总额的 15%,东北亚地区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 区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东北三省与东北亚各国有着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2003 年, 东北三省对日本进出口总额达到 102.33 亿美元,占中国与日本进出口贸易总额的 7.77%;对韩国的进出口达到 46.47 亿美元,占中国与韩国进出口总额的 7.3%;对 俄罗斯的进出口额为 33.38 亿美元,占中国与俄罗斯进出口总额的 21.5%。同时, 东北亚国家也是东北三省吸收外商投资的主要来源地。其中,韩国企业对东北地 区的投资为 10.5 亿美元,占韩国对华总投资额的 10%左右。在这一过程中,对于 具有独特地缘优势的大连来说,有望成为东北三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 “龙头”城市。因此,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广阔的前景为地处其中的大连市创建东 北亚区域商贸中心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3.1.2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 2003 年,在中央 11 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 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这 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实施建设沿海经济特区、开发上海浦东新区和西部大开发战 略之后做出的又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预示着东北地区将会成为中国又一个经济快 速增长区域。 大连市作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 ,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就要担当起 “打头阵、创新业”的历史重任。近几年以来,大连市生产总值以年均 13.7%的速 度递增,2005 年,全市生产总值 2150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4.2%。1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85.2 亿元,增长 11.7%,第二产业增加值 994.0 亿元,增 长 15.3%,第三产业增加值 970.8 亿元,增长 13.7%。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 8.646.245.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4.9%、57.3%和 37.8%,这标志着 大连经济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大连市已经成为东北地区最为开放、最具活 力、综合实力最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 另外,大连市制定了大连市振兴老工业基地规划纲要 ,提出到 2010 年率 先实现大连老工业基地振兴,成为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先行区,坚持全面、 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促进 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率先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由此看来,在东北老工业 振兴的背景下,大连市整体实力不断上升必然能够拉动商贸产业的繁荣。因此,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无疑为大连市创建东北亚区域商贸中心提供了 积极的政策支持。 3.1.3 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的港口条件和优势,把大连建成东北亚地区重要的 国际航运中心。 ”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全局给予大连的主 要城市功能定位,明确了大连在未来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应发挥的作用。 对于国际航运中心的理解,不能将其等同于码头、港口,也不应该仅仅理 解为物流、口岸等交通通道,而应是各种与航运相关的要素的集聚,是整个城市 功能的定位。因此,大连要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不单单是港口问题,也不 只是运输方式问题。城市需要进行整体规划,使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功能建设等 方方面面都必须与之相匹配。从世界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的发展历程来看,建设国 际航运中心的同时,必然要求发达和完善的贸易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物流服务 业、政策环境以及临港产业作为支撑。 应当指出,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不仅需要完善的运输 体系作为支撑、全面的配套服务作为辅助,同时,其服务对象不能局限于自身, 要出区际意义,扩大服务范围。大连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并做出了具体部署: 2004 年,在大连城市发展规划中,确定大连城市功能为:东北亚重要国际航 运中心,我国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旅游中心和信息中心,重要的石化、 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在关于加快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 意见中,确定了大连市中远期目标,即到 2020 年,将大连建成东北亚国际中转 服务与腹地服务相结合的复合型国际航运中心,成为东北亚区域外贸运输与国际 物流集散与中转的核心城市之一,成为东北亚经济区的商贸中心、物流中心、金 融中心、信息中心与航运中心。可见,大连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是整个 16 城市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32 大连市创建东北亚区域商贸中心的优势分析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今世界,微弱的比较优势的内容和范围不断地被发现和 扩大,细小入微的比较优势可能成为获取胜利的关键因素。世界上的城市千差万 别,各有各的特点,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优势,创造最大效益,树立特色品牌,已 经成为城市参与竞争的重要因素。如果把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成本比较优势理论 引入这里,同样适用,而且更能说明优势的重要性。因此,大连必须认清这一点, 充分发现自身的客观优势,完成城市的战略目标。 3.2.1 特殊的地理区位优势 城市的区位优势对城市经济发展十分重要,这种优势主要形成在交通条件及 对外经济联系便利的地区,体现了某个城市与其它城市及区域在空间上的关系, 是人文与自然要素的综合。从东北地区范围来看,大连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东 濒黄海,西临渤海,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是东北广阔腹地的主要出海口;从环 渤海地区范围来看,大连位于东北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横跨着中国 第三大经济增长极和和正在成长的第四大经济增长极,是华北、华东的海上门户; 从东北亚地区范围来看,大连是东北亚地区连通欧洲各国的重要海陆交汇点,处 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是东北亚重要的区域城市。由此看来,以世界眼光定位 大连,以长远眼光发展大连尤为重要,大连凭借在东北亚地区的区位优势,完全 有可能担任创建东北亚区域商贸中心的重任。 3.2.2 突出的综合环境优势 大连具备完善的综合环境,吸引了众多的外来投资和商贸活动。1999 年获得 联合国颁发的人居奖;2001 年获得联合国授予的“全球环境 500 佳”城市奖;2002 年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与综合示范城市;2004 年被中 央电视台评为“2004CCTV 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 ,同时荣获“市民满意”奖;2005 年公布的“中国宜居城市榜”中,上海名列首位,大连排在第二位,还被中央文明 委评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之一;2006 年成为中国首批最佳旅游城市。这些荣誉标 志着大连拥有突出的综合环境,无疑成为了提升大连城市品牌、吸引国际外来投 资、加速大连国际化进程的“制胜法宝” 。17 3.2.3 完备的交通体系优势 大连拥有海运、空运、铁路、公路、管道 5 种运输方式,已形成具有较强运 输能力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并正在加快构建与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要求相 适应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2005 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 1.7 亿吨,位列全国 沿海主要港口第 6 位;完成集装箱吞吐量 268.6 万标箱,位居沿海主要港口第 8 位; 航空货邮吞吐量,在全国民航机场分别排第 14 位和 11 位。由此可见,大连成为中 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和东北地区最大的货物转运枢纽港,也成为东北亚地区进 入太平洋最便捷的海上门户。 3.2.4 突出的对外开放优势 大连是开放的城市,1984 年,中央政府批准大连为沿海开放城市、计划单列 市,享受省级经济管理权限,之后又相继批准设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 区、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金石滩旅游度假区作为大连对外开放的先 导区,享受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2003 年,在中央政府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战略中又把大连确立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之后又批准大连为区港联动 试点城市,再次给予大连相关优惠政策。2005 年,经国务院批准,大连设立了大 窑湾保税港区,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 管理政策。在贯彻落实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过程中,辽宁省、大连市也相继 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如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 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 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 见 、 关于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落实的意见 、 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和大连市 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若干政策意见等,相关政策的支持更加为大连对外 开放增加了活力。2001 年以来,大连市的进出口持续上升(见表 3-1) 。18 表 3-1 2001-2006 年大连市自营进出口情况 进出口其中:出口进口 年份 总额:亿美元同比增长:%总额:亿美元同比增长:%总额:亿美元同比增长:% 2001 112.4 5.0 60.3 10.2 52.1-0.4 2002 129.86 16.33 71.5 58.36 2003 155.41 19.6 82.9 21.0 72.5 24.2 2004 194.3 25.0 101.5 22.5 92.8 28.0 2005 235.23 21.0 124.35 22.5 110.88 19.5 2006 293.24 24.66 156.55 25.9 136.69 23.27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年份 总额 出口 进口 3.2.5 良好的经济发展优势 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顺利振兴、沿海城市的更加开放和东北亚国际航运中 心的快速建设,大连市经济已步入新的快速增长周期。2001 年到 2005 年期间,大 连市生产总值呈现持续上升态势,并且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化,第三产业所占比重 迅速增加(见表 3-2、表 3-3) 。大连城市知名度也在不断提升,2007 年 9 月,大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年份 总额 进出口总额 19 连将承办的“中国夏季达沃斯”论坛,充分体现了大连的整体经济实力。 表 3-1 2001-2005 年大连市经济发展概况 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年份总额: 亿元 同比增 长:% 增加值:亿 元 同比增 长:% 增加值:亿 元 同比增 长:% 增加值:亿 元 同比增 长:% 2001 1235.6 11.8 111.4 5.2 574.2 12.5 550 12.6 2002 1406 14.1 118.6.2 661.1 15.1 626.5 14.8 2003 1632.6 15.2 145.6 12.4 782.1 17.3 704.9 13.5 2004 1961.8 16.2 153.14 10.4 983.3 19.9 825.4 13.1 2005 2150 14.2 185.2 11.7 994.0 15.3 970.8 13.7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年份 产值 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表 3-2 2001-2005 年大连市产业增加值构成比例 33 大连市创建东北亚区域商贸中心的发展现状 有人把商贸业比作“绿色聚宝盆” ,发展商贸业可以全面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占据产业链条“高端” ,实现经济“绿色”发展。现代商贸业的典型产业形态,体现 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2001 9 46.5 44.5 2002 8.4 47.0 44.6 2003 8.9 47.9 43.2 2004 7.8 50.1 42.1 2005 8.6 46.2 45.220 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科学发展观理念。大连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为 重要指导思想,一直以来,其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期货贸易业、会展旅游 业等发展非常迅速。 3.3.1 批发零售业效益明显 大连商业在开放的环境中逐渐壮大,已经发展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之一。从 1992 年大连作为国家商业对外开放试点城市开始,大连商业就搭上了吸引外资的 “头班车” ,抢抓了关键机遇大步快进。2002 年,大连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刚过 500 亿元,而到了 2006 年达到 839 亿元,五年累计达 3289 亿元,平均每年增幅都在 12%以上。从 2002 年至 2006 年,大连商业税收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一直保持在 12.3% 以上,并逐年稳步增长。大连商业对拉动全市税收增长的作用越发明显,已成为 大连地方财政收入的三大支柱之一。并且,大连的清泥洼商业街被认定为“全国 著名商业街” ,友谊商城等 18 家大型百货商场被评为“金鼎级百货店”和“百货达标 示范点” 。 另外,在大开放的进程中,大连商业始终把扩大与世界 500 强、同业全球前 10 名、行业技术领先等国际著名企业的合资合作作为重点,与日本的迈凯乐、伊 都锦,马来西亚的百盛,美国的沃尔玛、星巴克,法国的家乐福,德国的麦德隆, 以及中国香港的新世界和中国台湾的胜利百货、好又多等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合 作。可以说,国际上流行的百货业、购物中心、大卖场、仓储批发等各种业态, 在大连应有尽有。更重要的是,以大连大商集团为代表的大连民族商业,在中国 商业全面开放的背景下,不断的发展壮大,从 2006 年底,大商集团已经成为市值 总资产超百亿元,销售额达 360 亿元,利税 10 个亿的我国第三大零售企业集团和 我国最大的百货企业。 3.3.2 住宿餐饮业质量提升 中国入世以来,国内外经贸活动的大量增加,给旅游、商务市场带来了更多 客源,酒店业从中获得较大的商业机会。大连作为新兴的旅游城市、年轻的国际 商贸城市,国际酒店“航母”看好了大连巨大的酒店市场,纷纷停泊大连,也大大 的带动了大连餐饮业的发展。另外,随着大连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商务活动 和国际会议的不断增加,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大连酒店业的前景不可估量。 据统计,至 2006 年大连全市已有五星级酒店 5 座、四星级酒店 16 座、三星级 酒店 60 座、二星级酒店 42 座、一星级酒店 2 座,共有 125 个主要宾馆酒店,3 万余 个房间,平常的上客率为 80%左右,全年大连市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 133.9 亿元, 同比增长 11.7%,增幅提高 0.7 个百分点,拉动零售总额增长 1.9 个百分点。其中,21 著名的富丽华大酒店、香格里拉大饭店、海景酒店,瑞士酒店和希尔顿大酒店最 先入驻大连,成为大连酒店业的标志,另外两大国际知名五星级酒店皇冠假 日和凯宾斯基已落户大连,五星级“喜来登”酒店也向大连展开了迈进的步伐。优 雅的居住环境,完善的居住设施都为大连吸引外来投资,实现大连城市的国际化, 带动大连商贸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3.3.3 期货贸易业地位稳定 大连商品交易所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期货交易场所,期货品种为大豆、豆粕和 玉米,同时,大连商品交易所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期货市场和世 界第二大大豆期货市场。短短几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大连商品交易所在价格 发现、套期保值和推动大连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应当指出,东北地区具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矿产资源,农业、工业基础雄 厚,既是大豆、玉米、稻米等粮食品种的重要产地,又是石油、钢材等工业产品 的生产加工基地。大连商品交易所一方面可以为相关企业经营活动提供规避风险 的场所,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发 挥现货产业对东北经济振兴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发展玉米、大豆等粮食 期货市场,将东北当地的农业生产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促进地区农产品深加工 业的发展,使大连期货市场成为我国甚至国际部分大宗商品的定价中心,使“大 连价格”成为经济运行的重要基准,提升东北地区的市场影响力。 3.3.4 会展旅游业异军突起 会展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城市发展的“助推器” ,已成为中国企业参与 国际经济合作,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桥梁。目前,大连市 拥有星海会展中心和大连世界博览广场两座大型会展场所,会展总体规模、档次、 水平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位居全国第四位,会展经济已成为大连市国民经 济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2006 年,全市举办展会 119 个,展览项目比上年减少 33.6%;展出面积 87.8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22.6%;参展企业 18525 家,其中来 自 70 个国家的海外企业 1326 家,分别增长 51.4%和 27.8%;参观人次 475 万,增长 13.7%。 3.4 大连市创建东北亚区域商贸中心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大连商贸业虽呈现出“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但是,其发展仍然存在 诸多问题,成为了大连创建东北亚区域商贸中心的制约因素。因此,大连应当充 22 分剖析问题,及时发现和改正,合理定位和规划,放眼世界,把大连打造为东北 的大连,中国的大连,东北亚的大连。 3.4.1 同业相似度高,导致恶性竞争 大连商贸业发展走的是多种投资主体社会化发展的路子,大连商贸业能飞速 发展,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 些问题,如商业设施重复建设严重,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各企业间缺少沟通与协 作,竞争的成分多、合作的成分少,甚至个别企业的盲目发展已经造成了恶性竞 争,促使了整体效益的下降等。 以大连天津街为例,天津街始建于 1909 年,呈东西走向,全长 1054 米,是大 连商业的发祥地,汇聚了包括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大型国营天百大楼在内的六大老 字号商企。然而,随着天津街的不断繁华,一时涌上了像国泰大厦、天伦商厦、 新世纪百货等一大批大型商场,同时,随之而来的确是天津街的日益萧条,其根 本原因,就是各家商店之间的相似度很高,千店一面,无论是内部装修、经营内 容、商品系列及品牌、服务方式与水平、促销活动等营销手法互相抄袭,不相上 下,导致恶性竞争,从而极大地削弱了大连商贸业整体的盈利水平和发展后劲。 3.4.2 异业互补性差,缺乏协调机制 这里的异业互补是指大连商贸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 系。目前,大连商贸业并没有充分利用好天时地利,与大连其它行业如制造业、 旅游业、房地产业等行业协调发展,形成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良性经济生态圈, 大连商贸业的这种异业互补性较差。 以大连的商贸业与旅游业为例。2006 年,大连被授予“中国首批最佳旅游城 市”的荣誉称号,成为名符其实“北方明珠”和“浪漫之都” 。随之而来的旅游业的 蓬勃发展必然直接导入大量综合消费力强、消费水平高的人流,必然催生新的市 场需求与产品需求,并对商品的品种、服务的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商贸业作为服 务性行业,它可以极大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增加游客对本地特色产品、服务、 人文的感知,提升大连作为旅游目的地、客集散中心的形象地位。但是,服务水 平和商品质量等还存在很多不足,直接影响游客对大连旅游的整体印象,甚至带 来难以预期的恶劣影响。而且,大连在商贸设施硬件建设上,缺少一种温馨、个 性化、能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的旅游购物氛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