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 建资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110KV 建资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110KV 建资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110KV 建资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110KV 建资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kv 建资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想(待审版)江西抚州赣东电力设计事务所设计证书等级和号码:送变电工程设计丙级142023-sb勘察证书等级和号码:送变电工程勘察丙级142023-kb二o一一年十一月 110kv建资线路工程 可行性研究 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想 批 准: 审 核: 校 核: 编 制: 2011年11月本 卷 目 录一、 电力系统1 电网现况2 建设必要性3 接入系统方案二、 变电站进出线间隔情况1 南城变110kv进出线间隔情况2 资溪变110kv进出线间隔情况三、 路径方案1 路径选择原则2 南城资溪路径方案选择3 沿线自然环境4 路径协议四、 工程设想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 设计气象条件3 机电部分4 对邻近通信线路和无线电台站影响及防护5 杆塔、基础、6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附 图:路径方案图杆塔一览图基础一览图 2011年11月110kv 建资线路工程 可行性研究 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想一、电力系统1、电网现况抚州电网地处江西东部,抚州地区东西南三面环山,中部丘陵和河谷相间,水网密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冬春季节架空输电线路极易覆冰,2008年的冰冻雨雪灾害,抚州电网遭受重创。220kv临里线、南梅、线、110kv建资线、建宜线等多条线路在2008年冰灾中发生多处倒杆断线,由于上述线路设计气象条件按江西省典型类气象区设计,导、地线设计覆冰厚度均为5mm,设计标准偏低(导线为lgj-150),今后如出现类似冰灾,势必会影响线路安全运行,按照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2010和公司冰灾改造的基本原则要求,将建资线路实施抗冰差异化改造补强,同时根据系统要求将导线改为jl/g1a-240同步架设通讯光纤(opgw),更好的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2、 建设必要性110kv资溪变电站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1)汇集资溪县水电,为资溪县过剩水电外送提供通道2)大力发展可再生无污染能源符合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利益3)促进经济的发展,带动资溪县这些落后地区脱贫致富3、 接入系统方案110kv资溪变电站110kv侧接入系统方案如下:从110kv资溪变接入一回至金溪秀谷变,导线型号为jl/g1a-240。从110kv资溪变接入一回至220kv南城变,导线型号为lgj-150。本次改造此回线路,将导线型号改为jl/g1a-240,同步架设通讯光纤(opgw)。二、 变电站进出线间隔情况1、 220kv南城变110kv进出线间隔情况220kv南城变位于南城县境内,110kv间隔朝西南出线,自东向西依次为南城、南城、南丰、#2、#1、南丰、母设、母联兼旁路、丰厚、临川、资溪(本工程)。本工程为原建资线改造工程,间隔不作调整。图2.1-1 220kv南城变电站110kv间隔示意图2、 资溪变110kv进出线间隔情况110kv资溪变位于资溪县, 110kv间隔向东出线,自北向南依次为:南城(本工程)、秀谷、铁关村。图2.2-1 资溪变110kv出线间隔示意图三、 路径方案 1、 路径选择原则 a) 影响线路路径的因素根据现场踏勘和协议情况来看,对本线路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有如下几点:1)本工程线路路径区域属于山区地形,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因而对路径选择有着很大的影响;2)由于高山地形带来的结冰现象的影响,线路需避开结冰严重地区;b) 路径选择原则 根据本工程特点,在拟定路径方案时,遵循以下原则:1)最大限度的保护自然植被和生态环境;减少跨越房屋的数量;2)满足地方政府的规划发展,减少线路对于基本农田的占用;3)尽量靠近公路,方便施工、运行和维护;4)线路尽量避开不良地质段;5)尽量避开重冰地区,路径选择要注意避“高”就“低”,避“重”就“轻”;6)综合协调与本线路有关的其它设施矛盾。 2、 建资线路径方案选择 a) 建资线路径方案描述220kv南城变110kv资溪变航空距离约为48km。经现场踏勘,本工程沿线地形在南城县境内以平地,丘陵为主,在资溪县境内以山地及高山为主。线路从南城变出线跨温城公路及盱江后,沿鹰城公路至黄狮渡之后基本沿黄资公路进资溪变,沿线公路交通较好。本次改造基本沿原线路路径,局部有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了调整处理(如南城变出线段,终端塔至#1杆位间右边线跨越民房及猪舍,调整#1杆后可避开民房及猪舍;资溪县境内跨越10kv开关站等作了调整)。线路全长约57.6 km。b) 线路路径及改造方案根据差异化改造原则结合实际拟将原建资线从#65杆位#80杆位、#141杆位#193杆位杆位段按15mm中冰区设计,其它部分段按10mm轻冰区设计。设计气象条件按江西省典型类气象区设计。根据系统及输电容量的要求将原用lgj-150导线更换为jl/g1a-240,同步架设opgw通讯光缆,同时增加系统通讯(opgw)。原建资线#21-#27(1.9km)跨越盱江段于2010年江西省院已经设计改造在本次设计改造中利旧。原建资线#196#200在2010年建设秀谷至资溪110kv线路时采用双回路铁塔(1.4 km),在本次改造设计中只考虑架设导线及opgw(铁塔的使用条件满足本次改造要求,故利用已架双回铁塔)。3、 沿线自然环境a) 路径区域情况1) 交通状况线路从南城变出线跨温城公路及盱江后,沿鹰城公路至黄狮渡之后基本沿黄资公路进资溪变,沿线公路交通较好,综合来看,大的交通状况尚属方便,随着封山育林政策的多年实施,小运距的交通状况非常困难。本线路在山区走线,由于公路基本在山谷之中,高差较大,需蜿蜒绕行方可到达塔位,故施工、运行、维护难度较大。2) 林木状况根据现场踏勘,线路在资溪县境内段林木较为茂盛,该地区树木的高度约为1015米左右,线路在南城县境内约20km,树木相对稀疏,根据环保意见,本工程对于林木集中的地段按高跨设计,对地距离不低于25米。3) 矿产情况本工程为利用原线路路径升级改造,已避开查明和没有查明储量的矿产资源和矿产权设置。4) 地形比例本工程线路路径地形比例:线路名称长度(km)单位平地丘陵山地高山大岭南城变资溪变路径55.7km19.413.418.44.5%35243385) 文物本工程为利用原线路路径升级改造,所经区域没有重点文物保护区,因而不影响本工程路径的成立。6) 风景名胜区本工程为利用原线路路径升级改造,在南城县及资溪县境内没有经过著名风景名胜区。b) 地质状况本线路所经地段属低山地貌,地形起伏较大,高差较大,无大的不良物理地质作用,除局部人工开挖边坡地段存在崩塌现象外,沿线山体呈自然稳定状态。沿线地层结构为粘土、强中等风化的云母石英片岩。地下水沿线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基岩裂隙水及局部地段分布的潜水。在山地、山坡地段,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基岩裂隙水,水量微弱,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以径流、蒸发排泄,由于地表径流条件较好,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基础的影响;在山间盆地、沟谷地段,地下水为上层滞水、潜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堆积物中及与基岩接触带附近。根据附近工程岩土工程资料中地下水评价结论,地下水对砼构件和砼中钢筋无腐蚀性,对接地装置有弱腐蚀性。不良地质作用(1)崩塌沿线地质调查表明,线路所经地段零星分布小型崩塌及陡崖绝壁,终勘定位时避开即可,若不能避开,应保证塔位有足够的安全距离。(2)滑坡沿线地质调查表明,线路所经地段零星分布小型滑坡,终勘定位时应避开。 地震基本烈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400万),线路所经区域处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10g区,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路径方案工程地质评价(1)沿线分布有低山、低中山、沟谷等地形地貌。线路所经区域地质环境相对稳定区,适宜110kv架空输电线路兴建。(2)沿线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基岩裂隙水及局部地段分布的潜水;在山间盆地、沟谷地段,地下水为上层滞水、潜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堆积物中及与基岩接触带附近。地下水对砼构件和砼中钢筋无腐蚀性,对接地装置有弱腐蚀性。线路所经区域处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均为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4)线路所经地段均可考虑采用天然地基方案。c) 水文条件根据现场踏勘,本工程沿线没有大的水利设施,不影响路径方案成立。d) 沿线交叉跨越情况 主要交叉跨越情况表内 容南城资溪(次数)高速公路2公路13220kv235kv410kv22220-380v及通讯线20盱江1房屋(栋)4e) 通道情况本工程为利用原线路路径升级改造,本工程对林木集中区域采取了高跨设计方式,除放线通道、塔位附近及零星树木需砍伐外,大部分树木不必砍伐。4、 路径协议本工程为利用原线路路径升级改造,没有进行相关协议取得。四、工程设想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根据有关设计技术规定,本工程10mm按轻冰区设计,15mm按中冰区设计。以下经济指标已考虑到上述因素的变化。工程总投资:4550.99万元。其中:建资线线路总投资:4296.17 万元; 光缆:254.82 万元南城变资溪变线路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项目技术经济指标线路长度55.7km(35.7/10mm+20/15mm)单/双回路单曲折系数1.22平均耐张段长(km)1.69导线型号/耗量(t)jl/g1a-240/30-24/7/161.8地线型号/耗量(t)17-11.4-1270-b(gj-80)/36.87主要设计气象条件vmax=27m/s; tmin=10;tmax=40;b=10mm/15mm地形分布丘陵35%;丘陵24%;一般山地33%;高山大岭8%塔材耗量(吨/千米)17.54基础钢材耗量(吨/千米)1.79基础混凝土耗量(米3/千米)58.00导线绝缘子耗量(片/千米)166金具(吨/千米)0.86(不含光纤)防震锤(个/km)24接地钢材耗量(吨/千米)1.41本体造价(万元)3099.54(不含光缆)单位本体造价(万元/千米)55.65(不含光缆)综合造价(万元)4296.17(不含光缆)单位综合造价(万元/千米)77.13(不含光缆)2、设计气象条件a) 确定设计气象条件的原则根据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2010)中有关线路设计气象条件的规定,并结合江西省冰区划分及覆冰预测的研究和沿线附近已建送电线路,经综合分析后确定出本工程的设计气象条件。b) 2008年该地区运行状况调查2008年元月,抚州市出现了自1955年以来持续持续时间最长的低温大雪冰冻天气。220kv临里线、南梅、线、110kv建资线、建宜线等多条线路在2008年冰灾中发生多处倒杆断线。这次冰雪灾害天气严重影响了抚州电网的安全运行。c) 最大风速根据已有线路的设计资料及运行经验,这些线路主要气象条件取值为:江西省类气象区v=25 m/s,c=5mm; 江西省类气象区v=27 m/s, c=10mm。本工程推荐设计最大风速为v=27m/s。d) 设计覆冰取值根据已有线路的设计资料及运行经验,这些线路主要气象条件取值为:最大覆冰10 mm。接合本工程沿线的地形、地貌、树林及植被的生长情况以及2008年倒杆实际情况,提出本线路各路径方案的冰区划分为10mm、15mm两个冰区作为可研设计条件。设计推荐本工程在原建资线从#65杆位#80杆位、#141杆位#193杆位杆位段设计覆冰值取为15 mm,长度约20 km;其余杆位段覆冰取10 mm。需要说明的是,本次冰区划分仅是初步的,线路经过区域地形复杂多变,下阶段仍需按现场调查及路径变动情况做进一步分析计算,且重点考察特殊地段微地形、微气象点对覆冰设计的影响,以提供更科学合理的冰区划分方案。e) 雷暴日本次可研设计,我们搜集了沿线气象台站历年雷暴日,根据近年数据统计,沿线气象台站记录的多年雷暴日数平均值低于68。从沿线各电力线路运行维护单位搜集资料显示,雷暴日也没超过68,参照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设计推荐本工程雷暴日取68天/年。推荐采用气象条件组合见下表:气象条件组合表 气象条件工项气温()风速(m/s)覆冰(mm)最高气温4000最低气温-1000覆冰-51010覆冰-51515最大风速-5270安装0100年平均气温1500外过电压15100内过电压15150冰比重0.9雷电日 68注:基本风速为基准高为10m时的风速。地线覆冰较导线增加5mm,仅针对地线支架强度设计。3、 机电部分一)、 导、地线选型 导线选型根据接入系统要求,本工程导线采用240截面的钢芯铝绞线。 10mm 、15mm冰区导线选型导线截面为240mm2的钢芯铝绞线有jl/g1a-240/30-24/7、jl/g1a-240/40-24/7均满足导线截面要求。表1 两种不同钢芯的jl/g1a -240钢芯铝绞线的规格数据导 线 型 号jl/g1a-240/30-24/7jl/g1a-240/40-24/7备 注导线结构铝(合金)/钢243.6/72.40263.42/72.66截面积(mm2)铝(合金)/钢244.29/31.67238.85/38.90总275.96277.75铝钢截面比7.716.13外径21.621.66计算重量(kg/m)920.7962.8计算拉断力(kn)75.1983.76最大弧垂(m)20.0618.5440c高温lp=l=500m弧垂差(m)-2.02最大使用应力(n/ mm2)104.13114.06平均运行应力/破坏应力25%25%lp=350 m500 m最低点达到70%瞬时破坏应力的计算冰厚(mm)(于10mm冰区)20.89/ 17.6722.21 /18.58lp=350m/500m最低点达到70%瞬时破坏应力的计算冰厚(mm)(于15mm冰区)25.18/ 22.8326.23/ 23.53lp=350m/500m山区走线应特别注意导线悬挂点拉力问题:规程规定,导线悬挂点拉力,不能超过计算拉断力的44.4%,使悬点拉力等于计算拉断力44.4%时的档距,称为极大档距,jl/g1a-240/30-24/7和jl/g1a-240/40-24/7二种导线的极大档距比较见表2。表2 导线极大档距导 线 型 号jl/g1a-240/30-24/7jl/g1a-240/40-24/7条 件极大档距(m)1563.71684.5h/l=0.0511001184.6h/l=0.10942.51015.3h/l=0.15785.5846h/l=0.20628.9677.4h/l=0.25从表2可见,即使h/l=0.1,两种导线的极大档距均超过1000 m,且允许高差分别为109 m,118 m,这样的使用条件可以满足一般山区的地形要求。从表1可见,jl/g1a-240/30-24/7导线过载能力较jl/g1a-240/40-24/7导线小1.32mm外,但线材耗费较jl/g1a-240/40-24/7导线少0.421t/km, 每公里线材购置费用少1万元左右。两者经济特性总体差别不大,综上可知:jl/g1a-240/30-24/7机械特性及覆冰过载能力均能满足,本工程在10mm、15mm冰区导线推荐jl/g1a-240/30-24/7型钢芯铝绞线。地线选型根据接入系统报告通信要求,本工程需增架设24芯opgw,故地线除要选择一般地线外,还要初选opgw。 一般地线采用17-11.4-1270-b(gj-80)钢绞线满足要求。目前,世界上流行的主要几种opgw的光缆结构,有紧套结构、松套中心加强件层绞式结构、骨架式结构(骨架结构中有塑料开槽结构、铝质开槽结构)、中心束管式(有机合成材料管、钢管或铝管)、松套绞合管钢绞线绞合式。opgw各种结构性能的比较见下表。 opgw各种结构性能比较结 构性 能紧套结构光纤总是受力,尤其是在受力增大情况下;有很好的紧凑性。松套结构(绞合塑料光纤保护套或带塑料骨架内含光纤保护套)光纤在70%uts时受微小张力,1550nm衰减很小,防侧压性能差,紧凑性不如紧套结构松套结构(中心塑料管内含光纤)光纤在高张力下受微小张力,1550nm衰减很小,防侧压性能不强。松套结构(中心钢管或绞线钢管内含光纤)光纤在高张力下受微小张力,1550nm衰减很小,有很好的紧凑性和防水性。松套结构(铝骨架螺旋槽内含塑料光纤保护套)光纤在70%uts时,光纤受微小张力,1550nm衰减很小,有很好的紧凑性和防侧压性能。在实际工程中,上述各种型式的光缆都得到了应用。在80年代末的中国,开始兴起骨架式光缆;随着新技术的发展,90年代初,又逐渐采用铝管和不锈钢管式松套光缆;如今,广泛采用的是不锈钢套管式松套光缆。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及设计运用opgw光缆的经验,选用外层单丝直径3.0mm的钢丝,按照各种覆冰情况以及导地线配合和机械强度要求,同时结合国网公司110kv典型设计的数据,我们选出的普通地线和opgw光缆的主要技术参数如表。 opgw光缆及铝包钢绞线参数一览表型号opgw-2417-11.4-1270-b(gj-80)光缆结构形式铝包钢根数/直径opgw-2s 1/24b1(68/30-77,1)7/3.8铝合金根数/直径00光单元类型/根数/直径1/2.5/24b1/计算截面积铝管或不锈钢管mm2/铝包钢mm2/铝合金mm2/总截面mm29879.39外层绞向右向/外层单丝类型(铝包钢/铝合金)铝包钢钢外层单丝直径mm2.8光缆外径mm13.211.4光缆单位长度重量kg/km406630.4额定拉断力(rts)kn5892.720直流电阻 w/km0.422.42允许短路电流容量 (40200,0.25s)ka2s77.1最高允许温度瞬间200持续70耐雷击能量(50c/100c/150c/200c)c150弹性模量gpa95185线膨胀系数10-6/17.815.510-6以上是opgw的有关参数,并不是所有的opgw光缆都适用于本工程,以上参数供施设时选型订货参考。 导地线参数导地线机电参数见表。 导地线机电参数表电线结构外径(mm)截面(mm2)单重(kg/m)拉断力(kn)弹性横量(n/mm2)线膨胀系数(1/)jl/g1a-240/30-24/7铝24/3.6钢7/2.421.6275.960.922275.627300019.610-617-11.4-1270-b(gj-80)钢7/3.811.479.390.630492.75418140011.510-6 导线布置、导线排列方式本工程在资溪县境内,林业资源丰富。为减少对林木的影响,减少走廊宽度,同时,结合原110kv建资线的运行经验,10mm冰区及15mm冰区导线采用三角形排列。为减少或避免导线间的闪络事故,三角形排列的杆塔将有足够的垂直线距和水平位移,以满足导线和地线或导线之间在不同期脱冰时静态或动态接近的电气间隙,静态接近距离不应小于0.7m,动态接近距离不应小于0.25m。导、地线防振、防舞为了提高导线的防振能力, 10mm冰区和15mm冰区的lgj240/30导线采用预绞丝护线条进行防振。对于导线的舞动,本工程采取的措施是在运行中发现问题后,在发现舞动的档距中央集中挂防振锤,每组防振锤的数量是10个。型号为fr-3型多频防振锤。根据规程规定及设计运行经验,本工程10mm、15mm冰区地线采用防振锤防振即可,型号为fr-1型。opgw光缆地线防震opgw光缆地线所用的耐张线夹和悬垂线夹均为预绞丝式,本身具有一定的防振能力,具体防振设计将由光缆的提供厂家进行设计。 换位及相序本工程线路长度小于100km,按规程规定,不进行换位。因本工程为原线路路径改造工程,两端间隔均不作调整,因此相序完全按照原来的排列方式不变,设计不考虑换相。二)、 绝缘配合 污区划分根据江西省电力系统污区图以及工程实际情况,本工程南城变出线段,资溪变出线段均处于级污秽区;考虑到本工程所经地段区域大部分在山地走线,特别是资溪县境内线路所经区域内均在大山内走线,故全线均考虑级污秽区,根据防污闪要求,本工程按照级污区进行防污设计。按规程规定,级污区的线路爬电比距应达到2.02.5 cm/kv。本工程取2.32,导线绝缘子串爬电比距2.0cm/kv。 绝缘配合及绝缘子选型陶瓷绝缘子,是非常成熟的传统产品,即使遭外力破坏绝缘子裙破碎后的残渣对环境无危害,且价格低。不过,瓷绝缘子的绝缘性能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会逐渐降低或者完全丧失,即为通常所说的产生“零值”,因此在运行过程中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定期进行零值检测。玻璃绝缘子,具有耐污闪性能好;介电常数大,主电容大,成串电压分布较均匀;残垂强度较高且稳定;零值自爆,无需花人力物力进行零值检测等优点,有利于山区线路运行维护和检修,自破后的残渣对山区耕作环境的危害要远远小于平原水稻产区,近年来在各种电压等级线路上已大量使用。相对而言,增加投资不多,本工程选用玻璃绝缘子。根据国网公司110kv典型设计及规程规定,悬垂串采用7片146mm高度的玻璃绝缘子,耐张串采用28片146mm高度的玻璃绝缘子。本工程拟定级污区的导线悬垂绝缘子串采用8片u70b/146玻璃绝缘子;绝缘子串爬电比距均为2.32 cm/kv;考虑到耐张绝缘子串自洁性能较好,爬电比距可根据运行经验适当降低,故jl/g1a-240/30-24/7导线双联耐张串采用28片fc100/146玻璃绝缘子。绝缘子串爬电比距为2.32 cm/kv,满足级污区爬电比距下限的要求。 绝缘子串爬电比距表绝缘子串绝缘子型号单片爬距片数串泄漏距离(cm/kv)冰区级污区悬垂u70b/14632082.3210/15mm耐张u70b/146320162.3210/15mm本工程路径海拔高度均未超过1000m,最高高程440m,根据gb 50545-2010规程规定。全高超过40m有地线的杆塔,高度每增加10m,绝缘子串应增加1片绝缘子,相应雷电过电压间隙也应相应增加。海拔1000m以下地段,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脚钉等)的间隙,在相应风偏条件下,不小于下表所列数值。 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最小间隙工 况间隙值(m)电过电压1.00操作过电压0.70工频电压0.25带电作业时,带电部分对杆塔与接地部分的校验间隙为1.0m,对操作人员要停留工作的部分,还应考虑0.5m的人体活动范围。本工程采取相应措施后,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之间的间隙,满足规程要求。三)、 绝缘子串及金具 绝缘子串组装本工程选用绝缘子特性见表。 绝缘子机械电气特性一览表型号主 要 尺 寸(mm)电 气 特 性重量(kg)高度盘径爬距连接 标记工频放电电压(kv)有效值不小于雷电冲击耐受电压kv机械破坏负荷kn湿闪击穿u70b/14614625532016a40130100703.7绝缘子串组装形式如下表。 绝缘子串组装形式表绝缘子串绝缘子型号片数冰区悬垂u70b/146810/15mm耐张u70b/1461610/15mm对于重要交叉跨越如跨越铁路、高速公路、一级等级公路,一、二级通航河流及特殊管道等时,悬垂绝缘子串宜采用双联串或两个单联缘子串。这种配置,可满足规程规定最大负荷时安全系数2.7;断线时安全系数1.8;断联时安全系数1.5的要求。 主要金具选择主要金具采选用国标定型产品。金具安全系数如下:最大使用荷载安全系数大于2.5;断线、断联情况安全系数大于1.5。选用的主要金具如下:导线悬垂线夹以及防震锤采用节能型产品,以减少损耗。悬垂线夹 xgu-4,xgu-2 耐张线夹 ny-240/30, ny-80g接续管 jy-240/30, jy-80gopgw复合地线接续选用接头盒。四)、 防雷本工程位于江西抚州的大山区,拟采用以下措施防止雷害事故的发生:全线采用双地线,以减少绕击雷害事故; 在10mm冰区、15mm冰区保护角10o;对接地电阻较高的塔位,适当加大接地规格,或补充采用降阻模块,以减小接地电阻,降低雷电压幅值,改善雷电流泄入大地的通道状况。在15无风无冰时,保证导线与地线的最小距离不小于0.012l+1m(l档距)实践证明,采用以上措施后,110kv一般线路,可以保证足够的耐雷水平。五)、 接地a) 地线运行方式本工程全线架设1根17-11.4-1270-b(gj-80)镀锌钢绞线,另一根架设24芯opgw复合光纤。b)接地本工程逐基杆塔配置人工接地装置,提高耐雷水平,接地装置拟采用加大一级配置,局部高土壤电阻率地方,辅以降阻模块。最小空气间隙(cm)接地电阻要求土壤电阻率(- m)接地电阻大气过电压:134操作过电压:78运行电压:28防雷保护角:2501000200020002530备注:耕地处接地装置敷设深度0.8米。4、对邻近通信线路和无线电台站影响及防护本工程为原线路路径改造工程,对邻近通信线路和无线电台站影响及防护维持原有线路方案不变。5、杆塔、基础、a) 杆塔设计依据和原则 (一)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1999);(二)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gb 50545-2010)(三)中重冰区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q/gdw182-2008);(四)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2002);(五)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六)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八)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 52192005);(九) 其它有关文件。b) 杆塔选型自2008年1月10日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相继出现了持续的大范围灾害性冰雪天气,输电线路覆冰严重,导致多条输电线路铁塔、导线、绝缘子、金具等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为了规范和优化中重冰区线路设计,为了提高线路杆塔的抗覆冰过载能力,同时处理好安全与投资的关系,在总结我国中重冰区线路设计运行经验及科研成果基础上,国网公司制定了“中重冰区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q/gdw182-2008)。根据地形和冰区划分,本工程杆塔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110(66)kv输电线路分册(2011年版)进行设计。 直线杆塔的选用本工程为单回路铁塔架设,其中全线分为二个冰区,即:10mm冰区、15mm冰区。10mm冰区直线塔主要采用1a3子模块中的zm2、zm3刚性自立式直线塔;在档距较小的地方使用zm1刚性自立式直线塔;在跨距较大的地方采用zmk刚性自立式直线塔。15mm冰区直线塔主要采用1a6子模块中的zm2、zm3刚性自立式直线塔;在档距较小的地方使用zm1刚性自立式直线塔;在跨距较大的地方采用zmk刚性自立式直线塔。 转角及终端塔的选用10mm冰区020度、2040度、4060度、6090度转角,分别采用1a3子模块中的j1、j2、j3、j4、dj五种转角塔;15mm冰区020度、2040度、4060度、6090度转角,分别采用1a6子模块中的j1、j2、j3、j4、dj五种转角塔;本工程使用的杆塔型式及数量具体如下:序号铁塔设计条件杆塔呼称高经济指标基数名称型号水平档距垂直档距允许最大转角钢材(kg)构件重(t)1直线塔1a3-zm135045015338923.72718373485.882321407953.031324442492.91211a3-zm24006001534766.952183854577.0922142334.23124461123.06527498924.9551a3-zm35007001535883.59118364118.2152136937.37224374611.24330358114.3241a6-zm135045015397411.9231844538.91221493119.72424540970.32131a6-zm24006001543564.3611848199.642215282218341a6-zm35007001545439.09218513615.41321572822.91424632069.52112转角塔1a3-j14005000-201544264.43118504210.08221565811.32224627431.3751a3-j240050020-4015524510.49218529621.1841a3-j340050040-6015548810.98218625812.5221a3-j440050060-901869386.9411a6-j14507000-20155182570221652013.04224718835.9451a6-j245070020-401864016.40121710221.3131a6-j345070040-602485658.5711a6-j445070060-9015688013.7621876997.701合 计186基本线路使用的杆塔型式、使用条件、数量及主要技术指标详见杆塔一览图(图号: a01-02)。 铁塔材料说明、本工程中各种铁塔主材采用q345等边角钢,斜材及辅助材一般采用q235等边角钢,特殊情况时少数斜材亦采用q345等边角钢;节点板一般采用q235钢板,主要接头处、挂线点钢板及挂线角钢采用q345钢板及角钢。、铁塔结构除塔座板及局部节点采用焊接外,其它一般均采用螺栓连接。、铁塔结构杆件的连接螺栓以热浸镀锌成品后的强度为标准来分级,m16螺栓为4.8级,m20螺栓为6.8级,m24螺栓为8.8级。受拉螺栓必须采用双帽,采用双帽时螺杆需平扣或出扣。、全部构件及螺栓采用热镀锌防腐,全线杆塔在横担下平面以上(包括塔颈连接板)部分采用防松扣紧螺母,导、地线挂线材连接螺栓采用双帽螺栓。所有塔腿自然段均采用防卸螺栓(自然段不足6m时按6m考虑)。防卸螺栓的规格和强度级别应与原施工图中相应的螺栓相同。c) 基础 沿线地质地貌概述本线路所经地段属低山地貌,地形起伏较大,高差较大,无大的不良物理地质作用,除局部人工开挖边坡地段存在崩塌现象外,沿线山体呈自然稳定状态。沿线地层结构为粘土、强中等风化的云母石英片岩。基础埋深范围内无地下水分布,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基础的影响;线路地下水对砼构件无腐蚀性,对接地装置等金属有弱腐蚀性;土壤对接地装置等金属以弱腐蚀性为主,仅局部丘陵地貌地段土壤对接地装置等金属具中强腐蚀性。线路所经地段抗震设防烈度为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可不考虑地震影响。 基础型式的选用根据上述地质地貌条件以及杆塔规划情况,自立式铁塔的基础,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分别采用掏挖基础和现浇台阶基础。详见基础一览图(图号:a01-03)。基础类别序号基础型式地脚螺栓经济指标使用基数混凝土强度适用的杆塔型号钢材(kg)混凝土(m3)台阶基础1zm1cm2416256.51034.4341c201a3-zm12zm2cm241261.876.473c201a3-zm23j1cm362527.5133.855c201a3-j14j2cm421767.692.43c201a3-j25j3cm421582.469.062c201a3-j36j4cm48992.5501c201a3-j4掏挖基础1zm1t1m2410120.92212.9823c201a3-zm12zm2t1m245672.64159.7212c201a3-zm23zm3t1m278059.8181.6515c201a3-zm34zm1t2m2410798.48216.9222c201a6-zm15zm2t2m245559.84128.8111c201a6-zm26zm3t2m2711112.8246.420c201a6-zm37j1t1m36386096.85c201a3-j18j2t1m421611.9669.783c201a3-j29j3t1m422226.8856.962c201a3-j310j1t2m367432.4170.210c201a6-j111j2t2m423574.497.484c201a6-j212j3t2m421098.1229.361c201a6-j313j4t2m483957.36107.13c201a6-j4合计186基 基础主要材料掏挖基础: c20级混凝土,、级钢筋;现浇阶梯基础: c15级混凝土,、级钢筋;垫层: m5碎石灌浆或c10级混凝土;所有铁附件等外露部件以及拉线棒均需热浸镀锌防腐,拉线棒埋入地下部分还需涂油沥青防腐,其露出地表高度为300mm。d) 其它所有杆塔8m以下均采用防盗螺栓。杆塔8m以上装设防坠落装置6、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a) 环境概况本工程为220kv南城变110kv资溪变输电线路,本次设计线路路径基本沿原线路走线(拆除原线路重新架设)。b)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施工期主要环境问题为:土地占用、水土流失、施工噪声、扬尘、施工废水等。 塔基占地影响土地功能,改变土地用途。 塔基基础开挖及回填将破坏、扰动地表,施工期临时堆土等,将产生水土流失问题。 线路施工过程中,塔基施工及放线时各种机械产生的噪声,将对附近居民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时间较短,单个塔基的施工时间约半个月左右。 施工运输漏撒等造成扬尘,对环境空气造成暂时性的和局部的影响。 施工人员会产生少量生活污水,输电线路施工时施工人员一般租住在附近民房,生活污水利用当地原有的处理系统,不会对周边水环境造成影响。 工程施工可能对周围景观产生短暂影响。(2)运行期运行期的主要污染因子有:运行噪声、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 运行噪声输电线路噪声主要是由导线、金具及绝缘子的电晕放电产生的。在晴天条件下,导线通常在起晕水平以下运行,很少有电晕放电现象,因而产生的噪声较小。在湿度较高或下雨天气下,由于水滴导致线路局部电场强度的增加,会发生频繁的电晕放电现象,产生可听噪声。 工频电场、磁场及无线电干扰110kv输电线路运行时,由于导线、金属构件等内部带有电荷而在周围产生工频电场,导体上有电流通过而产生工频磁场。输电线路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可能会影响线下的居民及动植物。输电线路电晕放电、火花放电会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