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经济林现状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_第1页
福建经济林现状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_第2页
福建经济林现状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_第3页
福建经济林现状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_第4页
福建经济林现状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福建省 20012001 年国有林场经营管理、森年国有林场经营管理、森 林培育和经济林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林培育和经济林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 福建经济林现状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胡明芳 (福建省林业厅 350003) 摘要:本文分析了福建经济林现状、优势和存在问题,并探讨了新世纪我省经济林 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介于东经 1204415556、北纬 233328 20之间,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小地形类型众多。 气候受海洋和地形影响很大,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温和湿润, 雨量充沛,小气候环境多种多样,且植被保护较好,森林资源丰富,土壤肥 沃,适合众多的经济植物生长。自古以来,福建的经济林名优品种繁多,荔 枝、龙眼、枇杷、柚子、橄榄等果品名扬海内外。建国以来,我省的经济林事 业取得很大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 福建经济林资源现状分析 1.1 福建经济林资源概况 根据 1998 年第四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和 2000 年全国经济林情况调查, 到 2000 年底,我省经济林面积已达 1,034,400hm2,占有林地面积的 14.07,其中木本果树 548,067hm2,干果林 80,133hm2,木本油料林 110,167hm2,工业经济林 94,133hm2,饮料林 149,933hm2,其它经济林 51,967hm2。木本果树中,柑桔 153,113hm2、荔枝 87,693hm2、龙眼 101,293hm2、柚子 38,353hm2、柰 27,773hm2、李 33,067hm2、桃 15,265hm2、 梨 16,580hm2、杨梅 14,507hm2、枇杷 13,507hm2、青梅 12,627hm2;干果类中, 锥栗 39,780hm2、柿子 22,173hm2、板栗 14,960hm2;木本油料类中,油茶占 109,973hm2;工业原料类中,松脂林占 90,120hm2;饮料类只有茶叶,面积为 2 149,960hm2。2000 年经济林挂果投产总面积 682,160hm2,经济林产品总产 量 337.84 万吨,其中:荔枝产量 19.63 万吨居全国第一;龙眼产量 17.69 万 吨,居全国第三;人均果品占有量 119.5 公斤,居全国第二位。总产值 88.04 亿元。与 1978 年相比,经济林总面积增长了 6.8 倍,水果总产量增长了 25.08 倍,果品总产值增长了 52.93 倍,人均果品占有量增长了 24.49 倍。全 省已形成了“四带三区”的区域化经济林布局,即:福州以南沿海的南亚热带 龙眼带、荔枝带、香蕉带和芦柑(柚)栽培区;闽西北中低海拔河谷、盆地以 温州蜜柑为主的宽皮桔、甜橙、柿子栽培区;博平岭(南坡)、戴云山、鹫峰山 系以桃、李、柰、锥栗、油茶等为主的落叶或常绿经济树种混栽区;武夷山东 坡梨、柰为主的落叶果树带。 1.2 经济林资源特点及存在问题 1.2.1 林种类型呈多元化的趋向,产品供应也越来越丰富,但结构不均 衡,林种比例严重失调(详见附表 1)。具体表现为,果树面积、产量、产值各 占经济林总面积、总产量、总产值的 52.98%、79.79%、63.12%,在各林种中 均居第一位,其它 7 个林种三项指标合计分别仅占 47.02%、20.21、36.88,尤其是香料林、木本药材林三项指标所占比例合 计均不足 1,材用经济林则还是个空白。而这 7 个经济林种是发展经济林 工业和林产化工的基础,是制约我省经济林产业发展的“瓶颈”。 1.2.2 经济林产值增幅很大,但产业结构严重畸形,具体表现为种植业 所占比例过大,产品加工量所占比例太小。据调查,2000 年我省经济林产品 年加工量(不含茶叶)27.26 万吨,仅占七大林种产量的 8.5%;储藏保鲜量仅 55.25 万吨,仅占 16.35。合计加工、储藏保鲜量为 82.51 万吨,占 24.85%,加工、储藏保鲜能力严重不足,已远远不能适应经济林产业的发展。 1.2.3 分布有区域特色,但地区间发展差异较大。表现为沿海地区经济 3 林水果面积大,产量产值高;而内陆山区面积小,产量、产值低。根据附表 2、附表 3、附表 4 的统计,沿海的漳、泉、莆三市林业用地面积合计 1828433hm2,占全省的 19.6%;其中经济林面积达 414,000hm2,占三市林地 面积的 22.64,有林地面积的 25.29%。而内陆的南、三、龙三市林业用地 面积合计为 5,660,133hm2,占全省的 60.66%,是漳、泉、莆三市林地面积的 3.10 倍,但其经济林面积仅 418,333hm2,仅占林地面积的 7.39,有林地面 积的 8.03%。尤其是沿海三市的果树面积合计达 316,653hm2,占全省的 57.78%,优势明显。特别是漳州市的果树面积达 208,413hm2占全省果树面 积的 38.03%,占该市经济林面积的 83.18%。沿海经济林在林业产业中所占 的比例较大。从产量、产值的比较来分析,内陆三市和沿海三市的经济林面 积大致相当,但沿海三市的经济林产量、产值合计为 146.9 万吨、32.84 亿元, 分别占全省的 49.44%和 54.2,在全省所占比较较大;而内陆三市的经济 林产量、产值合计为 102.79 万吨、14.59 亿元,分别占全省 34.6%、24.08%比 沿海少 14.84、30.12%,差距明显。 1.2.4 投产面积、产品优良率提高较快,但低产低值林分所占比例仍然 很大。到 2000 年低,我省经济林投产面积 1023.27hm,占经济林总面积的 65.95,但亩均产量只有 407.42kg,亩均产值只有 860.45 元,说明低产低 值林分仍占相当比重。据了解,全省低产林面积目前仍占 40左右。同时, 近几年我省优良果品虽然已提高到目前的 60以上,但普通品种仍是市场 的大宗产品,劣质果品仍占相当的比例,优质果品和优良品种所占比例还很 小,尤其是有农药残留量的果品还很多,真正属于绿色食品的有机肥果品还 不多。 2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2.1 发展思路 新世纪我省经济林的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立足现 有的经济林基础,突出比较资源优势,以国内消费市场为主体,积极拓展外 销市场,不断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大力推进加工业发展和 产业化进程,综合开发,整体提高,实现跨越式发展。 4 2.2 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 2.2.1、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夯实资源基础。 80 年代以来,由于受国家农业经济政策和地方政府行为两方面因素的 积极推动,我省经济林产业与全国一样,持续十余年高速发展,面积迅速广 大,产量大幅提高,不仅成功地解决了省内市场的果品短缺问题,并有力地 促进了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当时全国经济林发展处于短缺经济条件 下,市场以卖方为主导,产品供不应求,数量的增长即可带来良好的经济效 益,造成我省经济林发展只求数量,不讲质量,缺乏超前意识,生产取向较 单一,果类品种发展的盲目性、趋同性较大,因而不可避免地导致区域林种、 品种结构发展失控,导致“八五”后期和“九五”期间柑桔等主栽品种产品滞 销,价格大跌,龙眼、荔枝价格也跌至历年的最低水平。同时,香精香料、药 材、饲料等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经济林种在我省几乎还是空白,林产化工近 年由于资源的枯竭,其生产规模已越来越小,濒临绝迹。根据这一情况, “十五”期间我们要加大林种、树种、品种结构调整力度,尤其是要优先发展 市场前景看好的短缺林种、树种,如:木本粮油、干果、森林食品和饮料、药 材、香料、饲料、保健品等林种,能生产人们生活的日用品,是食品工业、香 料工业、化妆品工艺、医药工业、饲料工业的重要原料,也是制约我省非木 材林产业特别是林化工业发展的瓶颈,应该着手大力发展。同时,我省的自 然和资源条件也有利于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此类林种,如:锥栗是我省土生 土长的优良木本粮食树种,适合在闽北山区发展;香樟、山苍子等在我省广 大山区不仅有天然分布,生长良好,而且曾经也有过一定的生产基础,还是 香料、化妆口等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其提取物在国外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值得大力发展。此外,许多经济林树种木材材质很好,如酸枣果实维生素 C 含量为桔子的 17 倍,是生产维生素 C 的重要原料,而且其木材材质坚硬, 纹理和色泽美观,是制作家俱的理想材料,培育酸枣果材兼用林可以做到长 短兼顾,综合利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途。 2.2.2、发挥区域优势,建立特色产业。 我省虽然已经形成了“四带三区”的经济林格局,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 5 和人们思想观念的不同,导致了地区间经济林发展水平差异较大。闽南沿海 由于经济比较发达,人们的市场意识、超前意识、开拓创新意识较强,充分 利用了国家和我省的各项扶持政策,选择的当家树种、品种市场潜力大,适 应性强,而且接受新科技、新技术较快,优良品种推广迅速,所以这十几年 来经济林发展迅猛,经济林面积、产量、产值在全省经济林和当地农林业产 值中所占的比重较大,特别是漳州市充分利用自己的气候优势和地缘优势, 大力发展以龙眼、荔枝、芦柑、蜜柚为主的名特优经济林,积极引进台湾的 名特优经济树种,开展闽台经济林产业合作,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和优势的 经济林种植业结构,取得了规模效益,其面积、产量、产值均属全省第一(详 见附表 2、3、4);莆田市的林业用地面积只有福州的 31、龙岩的 15,但 紧紧抓住市场价格好的枇杷、龙眼良种,大力发展特色和优势明显的经济林,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其经济林产值达福州的 93.99、龙岩的 79.75。 而我省的广大内陆山区和部分沿海地区,由于市场意识、超前意识、开拓创 新意识不强,接受新科技、新技术、新品种较慢,经营水平较低,因而虽然自 身的自然条件优越,但其经济林发展的速度明显慢于闽南沿海,如南、三、龙 三市的经济林面积合计占全省的 37.23,比漳州市高 13.01,但其产量合 计只占全省的 34.59,接近漳州的 33.46%;其产值仅占全省 24.07%,与漳 州的 38.74%相比,差距明显。因此, “十五”期间我们必须调整政策,鼓励和扶 持内陆山区发展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林种、树种、品种,在南、三、龙等气 候、土壤适宜的地区大力发展锥栗、薄壳山核桃、柿子等干果林,漆树、油桐、 松树等化工原料林,山苍子、香樟等调香料林,杜仲、厚朴等木本药材林,南 酸枣等果材兼用林等等。闽东北沿海和山区则大力发展油茶为主的油料林 和水蜜桃、橄榄、杨梅等水果林,及山苍子、香樟等调香料林等。各地市确 定 23 个重点林种,各林种确定 23 个主栽树种,建立具有当地特色的经 济林种植业结构,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 2.2.3、依靠科学技术,提高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林增产、增效的第一要素,是提高产品产出 率、增长率、商品率的现实途径。 “十五”期间,我们要依靠科技,强化新技 6 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集中力量解决生产中的难点问题和关键技术。特别 是要针对干果林、油料林、工业原料林、调香料和药材林优良品种少的实际, 在优良品种选育上下功夫,加大这类经济林名优品种选育的科研投入力度, 不断推陈出新;其次是要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内外优良经济林树种、品 种和新技术、新方法,注重开发当地的乡土优良品种,并建立良种繁育基地, 为大面积推广做好贮备;第三是要通过良种嫁接换冠、修枝整形、树体矮化、 控梢、人工授粉、疏花疏果、摘叶转果、铺反光膜。营养诊断配方施肥等方法, 改造现有的中低产林;第四是建立科技示范园,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并力 求与常规技术组装配套,使其成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目标园、标准园、样 板园,推进经济林培育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第五是按 照“绿色食品”的要求,大力推广有机经济林培育和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技 术,狠抓栽培标准化,增加无公害果品的产量,并实行标准化分级,应对入 世的挑战和出口要求;第六是加强果品贮藏、保鲜和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 为加工业的发展和果品销售提供技术保证。 2.2.4、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加工业的发展。 首先,各级政府应继续从政策、税收、土地、行业管理、资金等方面创 造优惠条件,吸引外资、台资、侨资和内资企业到产区建厂办公司,提高产 品加工能力和综合利用水平,推进产业化进程。其次,要选择一批加工技术 先进、规模较大、经济效益较好、带动能力较强的企业,将其列入农业产业 化龙头企业名单,予以重点扶持,帮助其做强做大,成为区域经济林产品加 工的龙头,带动区域经济林加工业的发展。第三是在有条件的地方,鼓励中 小企业进行合作或联营,组建企业集团,形成利益共同体,相互调济,优势 互补,形成规模,形成整体优势。 2.2.5、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我省经济林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目前经济林市场化面临的问题和矛盾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分散经营 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经济林产业化的实施就是农户与市场的有效连接。 近年来,我们在总结群众实践的基础上,对建设基地、健全销售网络、创立 品牌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今后,我们要继续 7 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服务,促进全省经济林产业化向纵深发展。一是要明确 市场定位,改变以往以政府引导为主的方式,采用市场为导向和政府引导相 结合的方式,逐渐完成向市场导向为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