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_第1页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_第2页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_第3页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_第4页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1.著名诗人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里强调( ) A.唯有参加实践才能获得知识 B.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C.实践是认知的目的 D.实践是认识和知识的唯一源泉 2.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 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是( ) A.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 B.认识主体具有社会性 C.认识主体具有历史性 D.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 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主体是( ) A.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 B.一切有生命的人 C.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 D.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A.主体对客体的直接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间接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6.“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和“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对立是(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C.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7.由对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能不能正确地认识现实世界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 而划分为(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反映论和先验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8.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就会导致( )的错误。 A.经验论或唯理论 B.经验论 C.唯理论 D.可知论 9.人的认识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但永远不能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人们 对世界的认识已经完毕,除了望着已获得的正确认识出神外,就再也无事可做 了。这段话强调的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 ) A.具有曲折性 B.具有反复性 C.具有无限性 D.具有有限性 10.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这说明认识具有( ) A.有限性 B.无限性 C.穷尽性 D.短暂性 11.真理就是( )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 B.对人们有用的理论 C.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D.为大多数人普遍同意的意见 12.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这种观点属于( )。 A.相对主义 B.绝对主义 C.唯心主义 D.唯物主义 13.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 ) A.两者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 B.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和方面 C.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 D.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 14.“有用即真理”属于( )的观点。 A.实用主义 B.唯心主义 C.唯物主义 D.马克思主义 15.真理的价值具体表现在它的( )上。 A.适用性 B.有限性 C.内容 D.功能 16.真理的价值突出地表现为它具有( )的功能。 A.指导实践 B.再认识 C.教育 D.激励 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解放思想 C.坚持矛盾的观点 D.坚持否定之否定规律 1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矛盾理论 C.解放思想 D.实事求是 19.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为人民服务 D.共同富裕 20.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理论基础是 ( ) A.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B.认识能动作用的原理 C.矛盾推动事物发展的原理 D.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原理 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实践和认识的表说正确的有( ) A.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表现在(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有( ) A.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 B.认识主体具有社会历史性 C.认识主体具有对象性 D.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 4.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要具备的条件有( ) A.感性材料可以是零散不全的 B.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 C.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 D.具有天赋的聪明才智 5.理性认识的形式包括( )。 A.知觉 B.表象 C.判断 D.推理 6.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 ) A.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实事求是 D.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7.真理具有( )的功能。 A.指导实践 B.再认识 C.教育 D.激励 8.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统一的,具体表现在( ) A.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B.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D.“实事求是”这四个字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三、简答题三、简答题 1.简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简述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 四、论述题。四、论述题。 1.试述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统一? 答案部分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 P95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 P95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参见教材 P98 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 P97 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参见教材 P102 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 P102 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由对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能不能正确地认 识现实世界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划分出来的。参见教材 P103 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如果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割裂开,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 误。参见教材 P107 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 P111 1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认识的有限性是指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参 见教材 P111 1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真理。参见教材 P113 1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 P116 1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 P116 1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 P122 1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真理的价值具体表现在它的功能上。参见教材 P121 1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真理的价值突出地表现为它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参见教材 P122 17.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着的事实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 本要求。参见教材 P124 1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 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参见教材 P127 1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参见教材 P127 20.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 P129 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 P9496 2.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 P9496 3.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 P97 4. 【正确答案】 BC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 P108 5. 【正确答案】 CD 【答案解析】 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参见教材 P106 6.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 P111112 7.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 P122 8.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 P125127 三、简答题三、简答题 1. 【正确答案】 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而且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具体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第二,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首先 实践为人们认识新领域、解决新问题提供经验,既包括继承前人的实践经验, 又包括当代人的实践经验。其次,实践还为人们认识新领域、解决新问题提供 新的物质手段。 第三,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人的认识能力 的提高。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 P95。 2. 【正确答案】 真理的客观性有两个含义: 其一,是指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就是说, 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承认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实际又符合客观实际。真理的客观 性就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与此同时又必须明确:仅仅作为客体自身, 既无所谓真亦无所谓假,也就是说,事物及其规律本身并不就是真理;真理属 于认识范围,是一种与客体即认识对象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 其二,真理的客观性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 践,实践是一种感性的物质活动,实践的主体、客体、手段、结果都是客观实 在,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 P114。 四、论述题。四、论述题。 (1). 【正确答案】 第一,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一切从实际 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路线在实际工作 中的具体表现。在实际工作中,把客观存在的事物和客观实际情况作为认识和 解决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就在根本上贯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物质统一 性的原理,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基本前提。只有从实际出发,从客 观存在着的事实和实际情况出发,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获得改造世界的 成功。 第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对什么是实际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这里讲的 实际不是指个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