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节课?送给刚刚毕业的教师!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节课?送给刚刚毕业的教师! 2013-7-23 23:33 阅读(166) 转载自悠 赞(1231)赞(1231)赞(1231)赞(1231) 评论 转载(1.79万) 分享(3221) 复制地址 举报 更多 已经是第一篇 |下一篇:北师大校友邱季端. 新接手一个班,或者刚刚参加工作,第一次和学生近距离接触,的确是非常关键的。老师的这 一个亮相要是博得了满堂彩,下面的教学就会顺畅些,圆满些,要是讲砸了,当然还有弥补的 机会,但是,实际弥补起来却是很困难的。打个不很恰当的比方,就像年轻人找对象,第一次 见面没有给人留下好印象,十有八九要散伙,老师的第一堂课当然与见面相亲有着本质的区别, 但其中的奥妙,也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在上第一节课前,老师最好是修饰一下自己,理理发,沐浴一下。一是显得干净利索, 二是显得对学生尊敬,假如你有一张叫年轻人追逐迷恋的明星脸,多少会有助于马到成功,假 如你不幸长得没有什么特点,那么,你至少要在休息好的前提下,做到精神焕发。 最忌讳的是老师进入课堂就讲课,因为学生还不熟悉老师,对老师还有很多的神秘感, 上来就讲课,学生也会因为学生对老师感兴趣的程度大于对教学内容的程度,导致教学效果不 佳,所以,第一节课最好是不要讲课。 下面是进入课堂后的具体的实施步骤: 首先,要做自我介绍,要有一个漂亮的出彩的的亮相。这个开场白,要介绍自己的姓 名和求学经历,这是最吸引学生的,有助于学生了解老师的过去,促进师生友谊的建立。让学 生在你的自我介绍里,感受智慧之美,拼搏之美,进取之美。要让学生感觉老师是一个博学的 人,从而从心里喜爱和敬佩老师。 其次,要讲讲对所教授科目的认识,最好是联系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具体的实际例子, 来突出所教科目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突出所教科目在个人修养提高方面的重要性,突出所 教科目在考学中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产生一种学好你所教学科的冲动。这样做,虽然有王婆卖 瓜,自卖自夸的嫌疑,但是对于引导学生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激发他们的学生兴趣,鼓舞学 生的士气都是很有必要的。 再次,介绍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别人的教训,根据自己的心得 来现身说法,把自己的一些窍门和绝招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叫学生知道下一步怎么学,怎 么做,怎么配合老师的工作,达到以实用来吸引人,以真挚来感染人。 最后,介绍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学期目标,自己的教学计划,自己的授课习惯,讲课 特点,课堂要求,并且对学生应该达到的程度做出明确的说明,以便同学们更好的接受和适应 老师。 应该注意的问题: 正心态,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朋友关系,不要高高在上,目中无人。 要根据学生课上的反映,及时调整自己的讲课的状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牢牢吸 引住学生,要叫学生对老师的讲课心悦诚服。 要做到情绪饱满,文才飞扬,讲课时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做到吐字清晰,声音洪亮。 面带微笑,鼓励学生参与,使得课堂气氛活跃,不要搞的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语言最好是本着幽默、风趣的路子走,内容要切合学生的水平和兴趣,切忌大话、空 话、假话,叫人厌烦。不要一开始就给学生立规矩,给学生来个下马威,过于严肃的老师,会 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影响师生关系。 语气要温和,不要生硬,课堂气氛要活跃,不要死板。应该讲,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他 们的科学性和趣味性,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教师的第一节课,应该是拉近和学生 的距离,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有了,就意味着你的第一节课成功了。良好 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就可以顺利展开了。 让学生对你一见钟情。 俗话说,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万事开头难”。但一个好 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人的第一印象是相当重要的,它往往左右了以后的好恶,以后的喜 欢不喜欢。而人们对某一件事的兴趣大多跟着第一印象走。因为学生毕竟是学生,个子再高也 毕竟是孩子,有孩子的弱点。我们常听他们说:这老师,从一见面我就不喜欢他,以后一上他 的课就烦。所以这“一见面”就显得十分重要。一见面只有喜欢你这个人,才会喜欢你的课,才 会乐意接受你传授的知识。 1、老师的精神面貌:一个乐观幽默积极向上,带着爱心和孩子们交流的老师就能第一时间抓 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一下子感觉这位老师很不错。我们在解读学生,学生也在这个时候全 方位地解读我们。我们的谈吐、表情、衣着、板书、教态、口语习惯等等,孩子们都在从不同 的角度了解我们,解读我们。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就带出什么样的学生,这句话很有一定的道理。 2、老师的处事方式:每当这个时候,孩子们都会很注意地听老师说,但到了一定时候,或者 听到某个观点的时候,就可能会停止不下来自己的表现,这个时候的老师总希望学生能一下子 安静,于是老师应该有自己的特有的让学生一下子就记住而且也能一下子安静的处事方式。如 果还有个别人是习惯性的“目中无人”,那么老师一定要处理的恰当而且积极,并且有威慑力, 这就是毛主席说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你不把他管下来,他就会把你管 下了,特别是不是班主任的数学老师,更是应该在第一节数学课的时候建立起自己的威信。一 句话要慈爱与威严相并。 3、不赞同第一节课不拿花名册就叫出一些孩子的名字:能叫出的如果是好学生,他们会沾沾 自喜,如果是调皮的或双差生,他们就会自卑,甚至不以为是。而应该在上课中发现学生的特 点,让大家介绍姓名,足矣。我们要让学生体会到孩子的一切表现不是已经注定的,而是我们 在共同学生过程中让老师发现的或者说总结的。尊重孩子。 4、用数学老师的数学魅力去吸引住学生。在第一节课可以刻意地将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数学问 题抛给学生引发他们的兴趣,可以是让学生下来思考的,也可以是当场让学生讨论的,还可以 是老师告知答案的,但一定要让学生感兴趣而且要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魅力。 5、第一节课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要求。这很重要,而且在第一周或第一个月要按照自己 的要求去做,要求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又要具有针对性。这也就是要先读学生了,也就是要 读我们的学生,他们可能存在的问题,上课发言、完成作业、书写质量、学习习惯、思考习惯 等等都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一定要注意,一开始可以是盲目的估计,但一周内就应有一个比 较明朗的了解。这样就还可以在一周之后进行适当的修改与补充。第一个月认真了,以后就轻 松了。 6、第一节课不要就一个问题说得太多。现在的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不喜欢你的说教。你 也许说得越多你的威信就越再往下降。所以要讲究策略。 “第一节课”是指新生入学后任课教师对所任班级中所授的第一节课,它的任务与一般 课的任务有很大的不同。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上好第一堂课是培养学生对本课程学习 兴趣的重要一环,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给学生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在第一节课中,教师若能结学生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就能在学生中树立好的形象和较高的 威信,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为以后上好这门课打下良好的基础。怎样才能给学生留下一 个好的第一印象呢? 1、注重仪表美枣使学生感到你是位可亲的老师。 新课教师一亮相,几十双眼睛就会从头到脚地注视着你。如果老师不修边幅,或穿奇装异服, 或浓妆艳抹,或披金戴银,都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讲台如舞台,但又不同于舞台, 讲台上的教师注重的应是课堂的和谐,即教师的衣着与黑板、教室的和谐,打扮与学生心理的 和谐。 “和谐”是一种美,只有“和谐”才使人觉得舒服,如教师服装的颜色不能太艳丽,应朴素 大方;教师的发型不能太出众,应自然些。否则容易引起学生对服装或发型的注目,分散学生 听课的注意力,破坏课堂的和谐。因此教师在走进教室之前,对自己的服装和发型应适当讲究 一点,打扮得体、朴素、自然、大方。留给学生一个美的第一印象 2、注重感情因素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知识传播中蕴含着师生的情感因素,在第一堂课堂中,教 师应充分注重自己情感的发挥,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应包含“情”。通过自己充沛的精力、 饱满的情绪、昂扬的激情夫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上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面部表情表达自己 的情感,经常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面带微笑,幽默风趣。实践证明,亲切和蔼的笑容能够缩 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课堂气氛活跃、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想用板着面孔。不苟 言笑来显示自己的权威。其结果是使学生对教师敬畏而不是敬重,用心灵的窗户枣眼睛与学生 交流信息、感情,可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可采用环视和注视相结合的办 法。环视使得每个同学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因而能专心听课;注视可制止学生的违纪行为, 既代替了口头批评,又不伤害违纪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其他同学,一举两得,可谓“此时无声 胜有声”,新生进入学校后人生地不熟。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心、爱护、指导、帮助。在第一 堂课中,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征及时把自己关心爱护学生、乐于帮助学生的思 想表露出来,取得学生的认可,为建立比较融洽的师生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3、注重业务水平的发挥一一使学生感到你是位可信老师 第一堂课与一般课不同,一般课的授课内容是固定的,主要是传授新知识,而第一堂课内容则 不受教材的限制。更多的是充分运用教师渊博的知识。发挥自己的优势,上活上好这堂课,这 就要求教师认真备好课,把渊博的知识和相关的素材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 课堂上的每一句话,都要围绕主题开展。同时要精心设计板书,处理好语言的叙述与板书之间 的关系,使学生感到有节奏感,不致于使课堂沉闷、单调。其次是脱稿授课,这样有利于把课 讲活,学生觉得这位老师对课程熟悉、有水平。 二、培养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 第一堂课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为此,我认为。首先应使学生明白本 课程要学习些什么,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大概内容,知道将来能学到哪些知识和技能,有助干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应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本课程。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标、在第 一堂课上,我改变常规的教学法不是按部就班地讲本课程的地位、作用、任务,而是用身边 的事例来说明。如在讲简易逻辑这门课时,我用学生平时碰到的事例来提出种种问题、现 象,请同学们思考,并指出这些问题或现象可以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得到解决,从而激发学生 学习的兴趣。如提问学生:“当我们看到闪电,有人会下意识的捂耳朵,这是为什么?”学生说: “因为马上会有雷声。 ”教师归纳:“因为闪电和雷声是同时产生的。有闪电就会有雷声,闪电是 前因雷声是后果。世间万物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通过学习,我们就可以认识身边所发生 的许许多多的因果关系。 ”我再继续给同学们举了两三个典型的事例,一边讲、一边启发学生思 考,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兴趣。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为日后授课奠定了良好 的基础,也为改变教师一言堂说教的呆板模式开了个好头。 三、利用“第一堂课”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 今年,由于学校生源减少,招生过程中挑选的余地较小以致学生素质明显下降许多学生有 自卑心理,学习的信心不足。因此,第一堂课中要加强引导,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树立学 习的信心首先使学生明白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通过历届学生的成功例子,使学生看到自身 价值的存在。其次应使学生知道,成绩差,并不一定是智力差。主要原因是可能是学习的方法 不当或没有下苦功,在强调知识的获得。精力与毅力同智力一样重要的同时。出要让学生知道 怎样学好本课程。老师可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介绍学习方法,告诉他们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 知识。更重要的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第一堂课上还应表明老师信赖爱护学生的 态度。我对大家说:“我作为任课老师。对大家是一视同的我不想了解你的昨天我只想看到 你的今天和明天。现在,大家是在同一条跑线上。在我的脑子里是一样的;像一张白纸,看谁 经过一年半裁的努力,能在这张白纸上描绘出绚丽多彩的图画。 ”这样说,既表明了不歧视差生 的态度,减少差生的戒心,又有鼓动性。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提高。 四、 “第一节课”提出明确的要求、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除了正面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外。还应对学生提出一些要求。从客观上来促使学 生认真学习。增强学生学习本课程的自觉性,如提出上课时必须认真听课、认真做笔记等要求。 告诉学生必须遵守的一些规章制度,如:必须按时完成作业,如有特殊情况与老师说明,如无 特殊情况,初完成作业外还加以处罚等。这些要求或规章的提出,对学生是一种压力。有利于 学生将压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转)王荣生老师推荐阅读书目 王荣生老师推荐阅读书目(一) 推荐阅读书目(一) 王荣生 编 语文学科基础 (一)语言学 1.英戴维克里斯特尔,编.现代语言学词典M.沈家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2.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3.刘世生,朱瑞青.编著.文体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4.王荣生,韩雪屏.编著.语言知识新视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5.章熊等.中学生言语技能训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二)文学理论 1.MH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词典(第 7 版)M.吴松江,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三联出版社,1984 3.南帆.文学理论新读本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 4.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版社,2007 5.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三)文章学 1.张寿康,等.古代文章学概论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 2.仇小屏.吕祖谦古文关键文章论研究M.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10. 3.叶圣陶,夏丏尊.国文百八课(叶圣陶文集 5)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陈满铭.章法结构原理与教学M.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7. 5.曾祥芹,甘其勋.文章学新视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四)心理学 1.【美】麦克德维特,奥姆罗德.儿童发展与教育M.李琪,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美】RM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皮连生,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 俄维果斯基.思维与语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4.美史迪芬平克.语言本能探索人类语言进化的奥秘M.洪兰,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 社,2004. 5.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语文学习领域 (一)阅读与学习阅读 1.美艾德勒,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郝明义,朱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加佩里若德曼,梅维丝雷默.儿童文学的乐趣M.陈美中,译.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 3.张必隐.阅读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莫雷.文本阅读信息加工过程研究-我国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与实验M.广州:广东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9. 5.顾晓明.阅读的战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6.谢锡金,等.儿童阅读能力进展香港与国际比较M.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05. 7.鲍善淳.怎样阅读古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8.赖瑞云.混沌阅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9.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二)写作与学习写作 1.刘淼.作文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朱晓斌.写作教学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祁寿华.欧美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威廉W韦斯特.提高写作技能M.章熊,章学谆,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4. 5.方明生.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6.美巴巴拉明托.金字塔原理:思考、写作和解决问题的逻辑M.王德忠,张珣,译.北京:民 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 7.徐江.高考作文辅导再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8.叶黎明.语文科写作教学内容研究D.博士论文,上海师范大学,2007. 9.荣维东.写作课程范式研究D. 博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0. (三)口语交际的学习内容 1.张鸿苓.中国当代听说理论与听说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 2.王荣生.口语交际的课程内容及活动设计J.上海:语文学习,2004(11-12) 3.【美】狄安娜D.赛尔劳.公共演讲:门径与方法M.朱强,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美】安德鲁D沃尔文,卡罗琳格温科克利.倾听的艺术M.吴红雨,译.上海:复旦大学出 版社,2010 5.【美】查尔斯.J.斯图尔特,等.访谈的艺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四)语文综合性学习 1.巢宗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价值与目标定位J.北京:人民教育,2005(5):24-28 2.李海林.活动量、活动对象和活动成果的语文性J太原: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6(9): 7-9 3.洪宗礼,等.母语教材研究(第五卷)外国母语课程教材综合评介C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 4.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M.李季湄,译.长春:长春 出版社,2003 5.申宣成.表现性评价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应用D.博士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一)语文课程论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章熊.思索探索章熊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韩雪屏.韩雪屏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文集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8. 4.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王尚文.语感论(第三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6.李海林.言语教学论(第二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7.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第二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8.李海林,主编.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理论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9.王荣生,李海林.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学理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二)语文教材论 1.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2.黄光硕.语文教材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顾黄初,顾振彪,语文教材编制与使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4.王荣生,郑桂华.语文教材建设新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5.付琼.文学教育视角下的文学选本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 (三)语文教学论 1.黎泽渝等,编.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钱梦龙.导读的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3.宁鸿彬.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4.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 50 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M.南京:江苏就教育出版社,2011. 6.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王荣生等.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8.谭轶斌.阅读教学田野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9.陈隆升.语文课堂重构基于“学”的视角D.博士论文.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四)语文评价论 1.李筱菊.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2.英阿兰戴维斯.语言测试原理M.任福昌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3.倪文锦.语文考试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4.章熊.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5.李学铭主编.教学与测试:语文学习成效的评量M.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2. 语文课程资源 (一)语文通识资源 1.钟启泉,崔允漷,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 版社,2001 3.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4.顾黄初,李杏保,主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5.张鸿苓,等,主编.新中国中学语文教育大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6.谢谦,编著.国学词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7.洪宗礼等,主编.母语教材研究丛书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二)文本解读的优质资源 1.王先霈.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钱理群.名作重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孙绍振.文本细读(修订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4.孙绍振.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5.刘莉莉.中国现代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刘莉莉.外国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陈日亮.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8 吴中杰.吴中杰评点鲁迅小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9.吴小如.古文精读举隅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 (三)优秀语文教师教学经验 1.刘国正主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年。 本书介绍了于漪、宁鸿彬、朱永焱、时雁行、张富、林炜彤、欧阳代娜、洪宗礼、钱梦龙、 徐振维、顾德希、蔡澄清、魏书生等 13 位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育思想。 第一部分是特级教师的自述,第二部分精选一篇特级教师课堂教学实录进行展示。 2.戴汝潜主编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与研究丛书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1999 年。 其中中学语文有蔡澄清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 魏书生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颜 振遥初中语文自学辅导教学 宁鸿彬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 张富中学语文教学法新探 欧阳代娜中学语文教学艺术初探 钟德赣中学语文反刍单元教学法 。 3.邹贤敏主编中学语文素质教育名家丛书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 丛书包括于漪:追求综合效应 钱梦龙:导读的艺术 宁鸿彬:走“思维训练”之路 蔡澄清:点拨教学法 欧阳代娜:呼唤“整体改革” 洪宗礼:语文教育之“链” 洪镇 涛:打开“学习语言”的大门 张富:“跳摘”教学模式 。 4.王荣生、郑桂华主编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中学教学卷 ,上海教育出版 社,2007 年。 该书是新时期语文教学专家优秀课例的集中反映,汇集了 19782005 年间于漪、钱梦龙、 魏书生、陈钟梁、张富、陆继椿、李镇西、顾德希、董承理、林炜彤、洪宗礼、郑桂华、 黄玉峰、步根海、洪镇涛、余映潮、宁鸿彬、蔡澄清、徐振维、马骉、曹勇军、金志浩、 王栋生、程红兵、韩军、欧阳代娜、胡明道、郭初阳、卢元、时雁行、陈日亮、王立根、 潘凤湘、黄厚江等 34 位中学语文教学专家的 34 个课例,并加以评议。 4.大夏书系名师课堂丛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自 2006 年起陆续出版。 该丛书是新时期语文名师的授课实录,目前已出版的有:听郑桂华老师讲课 、 听窦桂 梅老师讲课 、 听李镇西老师讲课 、 听余映潮老师讲课 、 听袁卫星老师讲课以及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听王崧舟老师评课 听窦桂梅老师评课等。 5.于漪、刘远主编名师讲语文丛书,语文出版社自 2007 年起陆续出版。 展示了蔡明、胡明道、李卫东、赵谦翔、程红兵、程少堂、褚树荣、邓彤、黄厚江、李海 林、李胜利、肖家芸、严华银、尤立增、余映潮、陈军、李震、王君、张玉新、董一菲等 中学语文名师的语文人生、语文教育思想和语文教学实践探索。 推荐阅读书目(二) 王荣生 编 语文教学设计 1.【美】加涅,等.教学设计原理M.王小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德】希尔伯特迈尔.备课指南M.夏利群,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美】Janice Skowron.教师备课指南有效教学设?芠 M.陈超,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2009. 4.皮连生.教学设计(第 2 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美】加侬,柯蕾.建构主义学习设计M.宋玲,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6.王荣生.“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系列讲座六讲J.语文学习,2009(91012), 2010(135). 散文阅读教学设计 1.孙绍振.文学创作论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9. 2.范培松.中国散文史(20 世纪)M.南京:江苏凤凰出版社,2003. 3.周红莉,编.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经典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 4.贵志浩.话语的灵性现代散文语体风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5.王荣生.中小学散文教学的问题及改善努力J.北京:课程教材教法.2011(9). 小说阅读教学设计 1.曹文轩.小说门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 2.【英】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 3.【美】布鲁克斯,沃伦.小说鉴赏M.主万,冯亦代,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8 4.刘恪.现代小说技巧讲堂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5.凌焕新.微型小说美学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诗歌阅读教学设计 1.朱光潜.诗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2.葛兆光.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叶嘉莹.叶嘉莹说诗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倪文尖.新课标语文学本现代诗歌阅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李翠瑛.细读新诗的掌纹M.台北:台湾万卷楼图书公司,2006 年. 6.洪子诚.在北大课堂读诗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 剧本阅读教学设计 1.廖可兑.西欧戏剧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2.余秋雨.戏剧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3.董建,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王虹.戏剧文体分析话语分析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周涌.影视剧作元素与技巧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实用文章阅读教学设计 1.叶圣陶,夏丏尊.国文百八课(叶圣陶文集 5)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荣生,倪文尖,主编.高中语文实验课本(试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马浩岚.美国语文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4. 4.【美】梅尔文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M.展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5.杨正润.现代传记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 1.张中行.文言和白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周振甫.怎样学习古文M.北京:中华书局,1992. 3.黄灵庚.训诂学与语文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4.(清)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M.长沙:岳麓书社,1984. 5.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 写作教学设计 1.夏丏尊.文心文章作法M.北京:经济日版出版社,2000. 2.王鼎钧.作文七巧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3.王鼎钧.讲理M.台北:大地出版社,2007 4.岑绍基.作文量表互改研究与实践M.香港:香港教育图书公司,2005. 5.美约翰宾.研究性学习(原书名:多样性写作、批判性思维和主动性学习)M.张仁铎,译.南 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6.雪梨.艾利斯.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M.刁克利,译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7.雪梨.艾利斯.开始写吧!虚构文学创作M.刁克利,译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8.安东尼海恩斯.作文教学的 100 个绝招M.杨海洲,杜铁清,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 9.杰里来哈默.朗文如何教写作M.邹为诚,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1王荣生,王志凯.口语交际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2李明洁.口语交际新视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陈向明.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参与式方法培训指南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 【英】斯科特索恩伯里.如何教口语M.邹为诚,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5 【美】Stephen D. Brookfield, Stephen Preskill.实用讨论式教学法M.王文秀,等,译.北京:中 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 1.洪宗礼,等. 外国母语课程教材综合评介(母语教材研究丛书第五卷)C.南京:江苏教育 出版社,2007. 2.盛群力,郑淑贞.合作学习设计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3.【美】约翰逊(Johnson, D.& R.).合作学习M.伍新春,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比尔.约翰逊.学生表现评定手册M.李雁冰,主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申宣成.表现性评价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应用D.博士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 1.倪文锦.普通高中选课与学习指南语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吴惟粤,王土荣.普通高中语文选修课优秀教学实例选评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 3.邱道学.高中语文选修课典型案例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曹勇军.叩开高中语文选修课之门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实践研究M.上海:世界图书出 版公司,2008 5.吴欣歆.高中语文选修课选择性的实现执行课程层面的探索D.北京师范大学,2011. 语文课堂教学行为及基本技能 1.理查德I阿兰兹.学会教学(第 6 版)M.丛立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美】Donald R. Cruickshank ,Deborah L. Bainer & Kim K. Metcalf教学行为指导M.时 绮,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3.【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工业自动化领域无线传输模块技术演进与市场应用前景
- 2025-2030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行业市场供需状况技术趋势及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报告
- 2025-2030工业级滑石粉质量分级标准与采购决策模型
- 2025-2030工业级光纤跳线抗干扰性能测试与数据中心应用场景拓展
- 2025-2030工业级3D打印设备下游需求结构演变
- 2025-2030工业空调压缩机电机系统能效标准升级应对策略
- 钢结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 初中生物学期末复习提纲与试题
-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责任书范例
- 施工安全文明规范标准及检查表
- 福利彩票数字化转型总结
- 护理心理学自我意识
- 餐饮企业税务管理制度
- 《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
- 个人贷款管理办法(2024年第3号)
-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第二章:小学语文课程教材
-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素材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 废铅酸电池中回收高纯度金属铅和α-PbO新工艺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露天停车场施工方案
- 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卷(10月份) (月考)
- GB/T 43063-2023集成电路CMOS图像传感器测试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