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四地六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六校联考六校联考 2012-2013 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三语文试题高三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总分:150 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一、古代诗文阅读(27(27 分分) ) ( (一一)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6 分分) )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青泥何盘盘,_。 蜀道难 (2)艰难苦恨繁霜鬓,_。 登高 (3)谈笑间,_。 念奴娇赤壁怀古 (4)_,望帝春心托杜鹃。 锦瑟 (5)_,善假于物也。 劝学 (6)道之所存,_。 师说 ( (二二)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15(15 分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 一 5 题。 杜乔字叔荣,河内林虑人也。少为诸生,举孝廉。汉安元年,以乔守光禄大夫,使徇 察兖州。表奏太山太守李固政为天下第一;陈留太守梁让、济阴太守汜宫、济北相崔瑗等 赃罪千万以上。让即大将军梁冀季父。还,拜太子太傅,迁大司农。时梁冀子弟五人及中 常侍等以无功并封,乔上书谏曰:“臣闻古之明君,褒罚必以功过;末世暗主,诛赏各缘其 私。今梁氏一门,宦者微孽,并带无功之绂,裂劳臣之土,其为乖滥,胡可胜言!夫有功不 赏,为善失其望;奸回不诘,为恶肆其凶。 ”书奏不省。 益州刺史种嵩举劾永昌太守刘君世以金蛇遗梁冀,事发觉,以蛇输司农。冀从乔借观 之,乔不肯与,冀始为恨。累迁大鸿胪。时冀小女死,令公卿会丧,乔独不往,冀又衔之。 建和元年,代胡广为太尉。桓帝将纳梁冀妹,冀欲令以厚礼迎之,乔据执旧典,不听。又 冀属乔举汜宫为尚书,乔以宫赃罪明著,遂不肯用,因此日忤于冀。先是李固见废,内外 丧气,群臣侧足而立,唯乔正色无所回桡。由是海内叹息,朝野瞻望焉。在位数月,以地 震免。宦者唐衡、左悺等因共谮于帝曰:“陛下前当即位,乔与李固抗议言上不堪奉汉宗祀。 ”帝亦怨之。及清河王蒜事起,梁冀遂讽有司劾乔及李固与刘鲔等交通,请逮案罪。而梁太 后素知乔忠,但策免而已。冀愈怒,使人胁乔曰:“早从宜,妻子可得全。 ”乔不肯。明日冀 遣骑至其门,不闻哭者,遂白执系之,死狱中。妻、子归故郡。与李固俱暴尸于城北,家 属故人莫敢视者。 论曰:夫称仁人者,其道弘矣!立言践行,岂徒徇名安己而已哉!若义重于生,舍生可 也。生重于义,全生可也。(节选自后汉书李杜列传)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桓帝将纳梁冀妹 纳:娶 B又冀属乔举汜宫为尚书 属:嘱托 C冀又衔之 衔:恨 D岂徒徇名安己而已哉! 安:安定 3以下四句话,省略的成分补充不正确的是 A让即大将军梁冀季父, (梁让)还,拜太子太傅,迁大司农。 B冀欲令以厚礼迎之,乔据执旧典, (桓帝)不听。 C (你)早从宜,妻子可得全。 D (杜乔)与李固俱暴尸于城北,家属故人莫敢视者。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乔做光禄大夫巡察兖州,处事公正,上表称赞太山太守李固政绩突出,且不惧陈 留太守梁让与大将军梁冀有亲属关系,而勇于揭发其收受贿赂的行为。 B梁冀子弟五人及中常侍等没有功绩而被封官,杜乔上书顺帝要赏罚分明,并揭发梁 氏一门的罪行,得到上级的支持。 C宦官唐衡等人共同诬陷杜乔,请求逮捕并治他的罪,但梁太后一向知道杜乔忠诚, 没有治他的罪,这使梁冀非常愤怒。 D作者以史家的眼光评价杜乔能够舍身取义,启示后人要将仁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有功不赏,为善失其望。(3 分) _ (2)梁冀遂讽有司劾乔及李固与刘鲔等交通,请逮案罪。(3 分) _ ( (三三) )古代诗歌阅读古代诗歌阅读(6(6 分分) )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 分) 小 园 黎 简 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 寒花:菊花。 (1)这首诗首联中“窥”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其妙处。 (3 分) (2)这首诗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 “人”的形象特点。 (3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16 分)分) ( (一一) )文学名著阅读文学名著阅读(10(10 分分) )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 A京官后代王狗儿沦落乡间务农,因祖上曾和王夫人、风姐娘家联宗,便让岳母刘姥姥到 荣国府找王夫人求助。周瑞家的引荐下,刘姥姥终于见到了王夫人。交谈时,王夫人说到 家事的难处,刘姥姥以为没希望了,但最终如愿以偿,得了二十两银子满意而去。 B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 ,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西厢 记 ,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宝玉自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比黛玉为莺 莺(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黛玉含羞嗔怒之极,说宝玉是“银样镴枪头” 。 C芒种节,女孩子们都在忙着饯花神,唯独少了黛玉。宝钗正想去找她,却看见宝玉进了 潇湘馆,怕黛玉猜忌,宝钗转而回去。却看见一双玉色蝴蝶,极招人爱,宝钗蹑手蹑脚跟 到池边,无意中听到坠儿和红玉谈论手帕的事,宝钗遂装作寻找黛玉掩饰了过去。 D吃过早饭,黛玉被湘云叫到屋中“训斥”了一番。原来在昨日行酒令时黛玉竟引用了 牡丹亭和西厢记中的话。湘云“教导”黛玉不要被杂书移了性情, “就不可救了” 。 黛玉自知有错,虚心接受了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导。 E一天,宝玉到潇湘馆看望黛玉。紫鹃想试探宝玉,便告诉他,黛玉明年就要回苏州林家。 宝玉听了,如雷轰顶,呆呆地回到怡红院,后来失去了知觉。贾母王夫人着急大骂紫鹃。 紫鹃因自己的顽话引出这样大的事,只好尽心侍候宝玉大愈。 8、简答题。(选做一题)(5 分) (1) 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中有这么一句: “众人都道:这罚得又雅又有趣。 宝玉也乐为,答应着就要走。 ”李纨罚宝玉做什么? 为什么要罚他?请简述“争联即景诗”的经过。 (2)请简述“寿怡红群芳开夜宴”的经过。 答第()题: _ _ (二二)文化经典阅读文化经典阅读(6 分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 分)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12.7) ”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 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2.19) ”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2.11) ” 同是“问政” ,孔子的回答却不相同。从这些不同回答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 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6 分) _ _ 三、现代文阅读三、现代文阅读(24(24 分分) ) ( (一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9(9 分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012 题。 文学虚构的人类学价值(节选) 只要提到“虚构”,自然而然,我们就想到“真实”,从古典文学一直到十八世纪, “虚构”作 为“欺骗”的意思,总是附属于神学或者认识论的框架内。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学虚 构才得到承认并被推崇。 德国文学理论家沃尔夫冈伊瑟尔对此做出了理论贡献,他指出“虚构”不具有本体性的 意义,只不过具有重要的功能而已。文学虚构既然是语言,就必然具有语义学的意义,同 时,它还是审美交流的工具,在我们的生活里以及追求人生意义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不只是这些,文学虚构最有价值的还在于它具有人类学的功能,能让我们认清 现实获得真实感。伊瑟尔把文学虚构与“现实”和“想象”相提并论,指出这三者是形成千变万 化的文学文本最重要的因素。当然, “真实”不是科学意义上能经试验证明,而是一种情感真 实,或者说具有一种真理性的“真实”,是让我们看清这个现实中看不清楚的事物,这是一 种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世界”。因为只有经过人的眼光,经过文学家的重新虚构, “文本世 界”对我们的现实世界才有价值和意义,才有真理性和伦理性。 文学虚构之所以具有人类学的价值,是它不同于宗教和政治意识形态的虚构,比它们 更具有解放和超越的能力。 首先,在基督教传统中, “上帝”这个形象是经过多重虚构形成的。现代科学的发展证明 了宇宙的浩瀚无边和人类世界的狭小偏窄,然而宗教虚构对人类仍然具有价值和意义。但 是,我们要看到宗教虚构的巨大缺陷,它的和谐虚构在很大程度上使人类满足于虚假的幻 象。相比之下,文学虚构比宗教更有价值,这是英国作家毛姆深刻地指出过的事实。 “每个 艺术家都希望有人相信他,但对那些拒不接受他的人也不发火。上帝却没有这样通情达理, 他渴求被人信仰,其迫切程度简直会让你觉得他似乎需要你的信仰来证明他的存在似的。 ” (毛姆)在虚构作品中起根本性作用的审美体验,是以神圣感为特征的生命意识的自觉; 然而宗教中却含有政治的权力因素,它是以控制和束缚人们为主要目的。 其次,意识形态的虚构更是一种和谐的虚构,在它的笼罩下,我们往往很难挣脱它的 严丝密封的控制,也难以认清它无孔不入的本性。而在文学虚构的世界里,我们会以“置身 其中和置身其外”的双重视角来重新体验这个世界。欣赏作品时我们会把主人公的命运和情 感移情到自己的身上,从而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不再固守以前的生死观,这 样,我们的生活无形中得到改变。 “我们在改变自己的同时,也以一种极好的间接的方式改 变了世界。 ”(弗兰克克默德)伊瑟尔正确地指出,文学虚构行为的选择、融合和自我揭示 能力,使我们看到意识形态的破绽,因而能够不被蒙骗。 文学虚构是人类自古以来就具有的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和属性,不但给困境中的人们 以慰藉和希望,而且能够刺破意识形态虚构和宗教虚构的欺骗性和虚幻性。 “涉及人类的一 切都是创造出来的;只有当人用丰富的想象力打开大门,使人们得以进入已创造的世界后, 他们才能懂得,为什么宗教和政治组织如此害怕这种创造过程,并寻找一切借口去限制、 控制或铲除它。 ”(诺思洛普弗莱)弗莱的文学人类学见解是深刻的,人类的自我理解和解 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能够穿透“假象”的文学虚构实现的。 10.下列说法,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 分) A. “文本世界”经过了文学家的重新虚构,因而就对现实世界产生了价值和意义。 B. 宗教虚构对人类的价值和意义,是它能较大程度地使人类满足于虚假的幻象。 C. 通过文学虚构获得的真实感,是一种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世界”。 D. 欣赏文学作品往往能改变人们的生活,也直接地改变了世界。 1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A. 文学虚构具有语义学的意义,是一种审美交流的工具,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B. 文学虚构能使人们认识到政治意识形态的破绽,从而能够不被蒙骗。 C. 文学虚构的世界,人们既要“置身其中”,又要人们“置身其外”才能重新体验。 D. 文学虚构能够穿透“假象”, 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人类实现自我理解和解放。 12文学虚构“不同于宗教和政治意识形态的虚构”,具体表现在哪里?(3 分) ( (二二) )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选考选考)(15)(15 分分) )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l5 题。 狼 性 尹全生 隆冬时节,北国边陲的禅山屯银装素裹。 陶大夫的侄子在大城市混阔了,不远千里回到禅山屯,要接父母到城里去享清福。 回乡的当天晚上,侄子提着礼品来看望陶大夫。寒暄过后,侄子掏出一张处方,说近 年来自己总感身体不适,可是经多家大医院检查,并没有发现明显疾患,无奈之下找到一 位很有名的老中医诊断,开了这张处方。 年近六十的陶大夫中医造诣颇深,尤其擅长疑难杂症,方圆百里久负盛名。只是由于 没有文凭,又看不惯大小城市医院的乱收费,他一直都在民间行医。 陶大夫在处方上扫了一眼:“既然是大城市名中医开的处方,你直接拿去抓药得了,为 什么还要拿回来给我看?” “我发现那老中医开处方时,思忖再三,欲言又止,神色很是古怪,而且,那老中医口 头交代的药引子更古怪狼心一个!” “狼心?”陶大夫这才认真审视那张处方。审毕,他问侄子什么地方不适,一脸憔悴的 侄子说:“我总感到心里发慌、发虚,吃饭不香,夜里还总是做噩梦,惊醒后浑身冷汗淋淋 的。 ” 陶大夫把脉过后又逐字审视处方,审毕喃喃自语道:“真可谓命之理微,医之理亦微; 天下至变者病也,至精者医也。 ” “你是说这处方不对症?” “这处方出自高人手笔,症既洞彻,药必效灵。你照处方抓药服用定可见效。不 过”陶大夫也是思忖再三, “不过,狼心难得啊。 ” 禅山屯四周山高林密,群狼出没,得狼心不是难事,可这一带早已禁猎。侄子说这天 寒地冻时节不会有人巡山,即使被人发现了他也能摆平,请陶大夫再帮忙猎一只狼。陶大 夫早年喜欢打猎,有猎狼绝技在身。他应承了侄子的要求后便开始准备猎狼用具:先宰了 只鸡,将一把锋利的三棱刮刀沾上鸡血放到室外,待鸡血冻住后,将三棱刮刀再次沾 血如此反复多次,三棱刮刀的利刃被鸡血严严实实地包了起来。 第二天,两人一道走进了白雪皑皑的山林。陶大夫选好猎狼场所后,先将刮刀头朝上 插进雪地里,又从怀里掏出矿泉水瓶子,将水浇在刮刀旁,转眼间刮刀就被牢牢冻在雪地 上了。之后,两人到下风头找地方隐蔽起来。 大雪封山,一只断了吃食的饿狼循着血腥味儿找到了刮刀。饿狼最先企图将三棱刮刀 叼走,努力失败后,就迫不及待地用舌头舔刮刀。被舔化的鸡血散发出浓烈的血腥味儿, 饿狼越舔越快,越舔越有力,三棱刮刀渐渐露出了锋利的刀刃,但狼并没有停止舔食。 侄子感到奇怪,悄声问陶大夫:“刀刃已经露了出来,它怎么还在舔?” “狼的眼睛只顾观察四周动静,没发现已经舔到了刀刃就是看到了刀刃它也不会停 下的。 ” 侄子大惑不解,问这是为什么。陶大夫说狼嗜血成性,已经舔到了不顾一切的“忘我境 界”,把不住自己舌头了。 “而且,三棱刮刀的槽很深,虽然刀刃已经露了出来,但刀槽内遗 留的鸡血还没舔净呢!” 远远看去,狼迅速抽动的舌头舔到了刀刃,舌头开始流血了,而狼仍然没有停止舔食。 侄子忍不住又问:“那家伙难道不觉得疼?” “狼本性贪婪,又正舔到兴头上,在血腥味的诱惑下,已经感觉不到疼了。我就是摸准 了狼的本性,才琢磨出这一猎狼招数。 ” “真是怪事舌头血流如注,它竟不知道疼!” “就是知道疼它也不会停止这就如同世上的贪官赃官,明知道贪污受贿是犯罪,甚 至可能掉脑袋,可是有几个肯收手的?” 零下二三十度的冰天雪地里,侄子的脑门儿上居然沁出了汗珠。 狼这时舔的实际上已经是自己的血了。它舌头上淌出的血越来越多,舌头抽动的速度 也越来越快,因此淌出的血就更多最终,贪婪的狼腿一软瘫倒在地上它已经失血 过多,垂垂死矣! 该过去拖死狼了,做药引子的狼心唾手可得,而侄子的双脚似乎被冻在了雪地上,痴 呆呆地看着陶大夫:“我现在觉得,用狼心做药引子让人心里发怵。 ” “听说你在外面当局长,对吧?”陶大夫也没去拖死狼,却拖住侄子要下山, “实话对你说 吧:那服中药本来就不需要,药引子更不需要狼心、良心只差一个偏旁啊!那老中医 的用意你难道现在还不明白?” (微型小说选刊) 13下列对这篇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5 分) A. “零下二三十度的冰天雪地里,侄子的脑门儿上居然沁出了汗珠。 ”侄儿平时养尊处优, 较少锻炼,再加上目睹猎狼的精彩场面,饿狼的悲惨结局而紧张兴奋,因而额头上冒出了 汗。 B. 文中三次提到处方,第一次是侄子回顾老中医开处方,第二次是陶大夫看处方,前两次 描写做足悬念,吸引读者,为下文打狼情节层层铺垫;第三次是结尾处陶大夫点明处方深 意,画龙点睛,深化主题。 C. 这篇小说就像激光束,能很准地直射一些社会的阴暗面,披露社会的死角,让主人公的 灵魂受到了震颤,对某些人起到了警示和教育的作用。也使读者在阅读中受到启迪,从而 校正自己人生的方向。 D. 米兰昆德拉把小说家分为三类:叙述式,描写式,思考故事式。尹全生的这篇小说, 属于描写式,这篇作品情节曲折,故事引人入胜,做到小说和故事有机结合,让读者在着 迷中获取愉悦和思想。 E.作者曾说“从小我角度认识事物只能是鸡零狗碎,虽洋洋万言不能称其大。如果从大我即 一个社会阶层或一个民族甚至全人类视角去发现挖掘揭示社会复杂生活的境遇再小也是大。 ”这样看,这篇小小说应属于“小”作品。 14根据病人陈述的内容和陶大夫的观察,要想真正治好“侄子”的病,应该怎么“诊断” ?(4 分) 诊断症状:_ 发病原因:_ 治疗办法:_ _ 15打狼是帮助病人作药引子的重要过程,为什么打死狼后“没有去拖狼,却拖住侄子要 下山”?(6 分) 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15 题。 最精彩的表演 梅兰芳正伏在垂着淡青窗帘的南窗底下画兰竹。他这时已经完全把自己当做一位画家 来要求了,他画画不是为了收益,而是为了追求,说转移也未尝不可。一个艺术家,当被 迫必须放弃他的艺术活动时,就必须以另一种艺术活动来填补他的空虚。 当然,并没有谁不让他表演,恰恰相反,有人巴不得他表演,是他自己谢绝了舞台, 千里迢迢移家到香港来过这种淡泊的生活。而且他早已蓄起了胡须,有什么比这更能表示 他断绝粉墨生涯的决心呢! 他画画的另一个原因是,在他心中活着一些孤傲高洁的画家形象,他需要以这些人做 风范,坚定自甘淡泊、不慕荣利、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做人准则。白石老人是先生的老 师与朋友,此刻又想到了他,笔下陡增豪气。这是一种神来之势,把几茎劲竹画得气韵不 凡,仪态万方,似乎一阵风要把它刮倒,它却摇了几摇,挺立如初。然而夫人推开镂花门 走进来打断了他,她极轻慢地走到他的身边,把不速之客请求见他的事说了出来。 在香港中国饭店二楼一间精雅的餐室里,穿着浅色西装、保持着学者风度的日本电影 人川喜多长政与中国同行张善琨,在整肃的餐桌前虚左恭候嘉宾。约定的时间到了,侍者 通报梅兰芳已在饭店门前下车。川喜多慌忙站起来,丢给张善琨一个关照的眼色,便走出 餐室门外,目不转睛地盯着楼梯口。 川喜多是目睹过梅先生风采的,他甚至感到先生便装时的气度比在舞台上更有魅力。 他看过先生演出的京剧作品,依川喜多行家的眼光看,作为先生的代表名剧太真外传 , 无论从清新优美的唱腔,妙曼典雅的舞蹈,光艳绝俗的扮相,响遏行云的歌喉诸方面衡量, 都已把京剧表演艺术推向绚烂的极致。至于他在台下,诸如“器宇轩昂”“风度翩翩”等所有常 用的形容仪表之美的词句,在表现他的风貌时都显得冗弱无力,以至让人不得不求助于善 于状人风仪的世说新语 。 楼梯下出现了一个老人的伛偻身影,正步履艰难地走上楼来。这是梅兰芳,又哪儿像 梅兰芳!川喜多暗暗吃惊,那弯拱的腰背,僵硬的腿脚,黧黑的面目,蓬乱的髭须,板滞的 眼光,迟缓的行动,加上一开口就让人感到力竭声嘶的嗓音这哪儿是千万人心中那位 艺术之神的风姿!具有锐利观察力的川喜多惊讶之余,确有把握地认出这是先生。先生也认 出了川喜多长政从不计其数有一面之缘的形貌中辨出了这个人。 一方是极道殷切的仰慕,一方是感谢盛情的邀请。那些经精心挑选的中西名菜正一道 道搬上桌来。川喜多小心翼翼地问可否喝点酒,先生爽快地说:“嗓子到了这地步,还禁忌 什么,再烈一点也可以!”川喜多诚恳地说:“我还有事向先生请教,烈性酒免了吧。 ” “其实先生是知道的。 ”川喜多说, “我从来不拍为日本军方宣传的片子,总得让中国朋友 还有点欣赏的兴趣。我们选定了林则徐禁烟的故事,起用的是贵国观众中有巨大影响的明 星。这表明,艺术终归是艺术,不该为政治的原因,让明珠沦落在藩溷里。所以我想,先 生难道无意让久渴于先生艺术的贵国观众有一个再睹明珠的机会吗?” 先生等他说完,故意露出惊奇的样子,然后大笑起来,接着一阵剧烈的咳嗽,又努力 清了清嘶哑的嗓子,说:“实在感激先生美意。不过,您看我现在的样子生了几年病, 把腰腿都断送了,别说登台,就是走路也不能像常人一样;更要命的是嗓子,怕发展下去 连说话也成问题一个演戏的人,到了这种山穷水尽的地步,自己就惭愧得要死,若到 了观众面前,那简直叫我无地自容了”说到这里,已变成怆然的感慨和沉沉的叹息。 两天以后,川喜多长政飞回上海,向日军报道部报告说:“梅兰芳已经衰老不堪,几乎 丧失了所有演出的条件,勉强把他搬上舞台,只能成为笑料,贻羞军部。 ”日本军部于是打 消了强制梅先生演出的计划。 两年之后,梅先生在上海大剧场庆祝抗战胜利纪念公演大会上演出,其灵活的身段, 优美的舞姿,清越的歌喉和光彩照人的形象,再次让兴奋若狂的观众绝倒。 (摘编自陈炳熙梅兰芳最精彩的表演 ,有删改) 13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5 分) A移居香港时,梅兰芳专心画画,一方面是因为他要以绘画这种艺术活动填补自己的空 虚,另一方面是因为,他要以孤傲高洁的画家形象为风范,坚守自己的做人准则。 B川喜多长政是京剧艺术的行家,他目睹过老友梅兰芳先生的风流神采,但与他相约聚 会的梅兰芳却身形伛偻,声音嘶哑,这巨大的反差不免让他陷入深深失望之中。 C抗战期间,山河破碎,国土沦丧,梅兰芳移家香港后蓄须明志,自我断绝粉墨生涯, 甘于淡泊平静的生活,以自己的誓不媚敌、洁身自好来报答祖国和人民。 D为了拒绝日本人的邀演,梅兰芳巧妙打扮,极尽疲弱衰老之态,让人觉得他已丧失演 出条件,但在抗战胜利公演大会上,他的表演却异常精彩,让观众如痴如醉。 E本文通过记述梅兰芳谢绝舞台、巧妙拒绝日本人邀演的过程,描写了他在中国京剧艺 术上的创新表演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坚贞高洁的感人形象。 14文章以“最精彩的表演”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 分) 15梅兰芳之所以为人称道,不仅缘于他的精湛技艺,还缘于他的崇高品格,请联系全文 简要分析,梅兰芳的崇高品格表现在哪些方面? (6 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四、语言文字运用(13(13 分分) ) 16、根据所给材料,按要求作答。(6 分) “随时受不了”这句语词来自一个叫崔成浩的朝鲜人写的微博,他自称被派到中国留 学。崔成浩用一本正经的口气,对朝鲜的现实进行了大规模恶搞,我相信真正的朝鲜人没 这个胆量。崔成浩的习惯用语是“一本正经”和“随时受不了” 。试举一例: “那时, 金正日将军一本正经地视察冬季蔬菜生产,对冬季能生产粗长翠绿的黄瓜交口称赞。 ” 崔成浩用官方语言体系对意识形态进行了解构,可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不但戏谑了 神圣,又娱乐了大众。这两个词引发了模仿潮,很多人在微博上用“一本正经”绚耀自己 的不正经,用“随时受不了”显摆自己很愉悦的心情。 (1)划线句中有一个成语用错,请改正。 (2 分) 改为 (2)第二段中有一个错字,请找出并改正(2 分) 改为 (3)划线句有语病,请改正。 (2 分) _ 17、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 分) 日前,部分网友网上发微博称“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 灯无关。 ”此则微博引发网友共鸣,这种行为遭到舆论普遍谴责和调侃,更有人搬出“素质 差”的论调。 你对“中国式过马路”看法如何,请选取一个角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表达简明 连贺,言之成理,150 字左右) _ _ 五、写作五、写作(70(70 分分) )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70 分) 有这样一句电影台词:“你如果不出去走走,就会以为这里是全世界。 ” 你是否认同这句话中的观念?它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认识 和感悟。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六校联考六校联考 2012-2013 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三语文答题卷高三语文答题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总分:150 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一、古代诗文阅读(27(27 分分) )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1) _(2) _ (3) _ (4) _ (5) _(6) _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2、 ()3、 ()4、 ()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_ (2)_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 (1)_ (2)_ _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16 分)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 () ( ) 8、简答题。(选做一题)(5 分) 答第()题: _ _ _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_ _ _ 三、现代文阅读三、现代文阅读(24(24 分分)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班级:高三()班 座号:()号 姓名: 密封装订线 10、 ( )11、 ( ) 12、_ _ _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 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13、 ( ) ( ) 14、_ _ _ 15、_ _ _ _ 四、语言文字运用四、语言文字运用(13(13 分分) ) 16、 (1)改为 (2)改为 (3)_ 17、(7 分) 五、作文五、作文(70(70 分分) ) 题目: _ 400 500 600 700 800 四地六校联考四地六校联考 2012-20132012-2013 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一、古代诗文阅读(27(27 分分) ) ( (一一)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6 分分) ) 1、(6 分)(1)百步九折萦岩峦(2)潦倒新停浊酒杯(3)樯橹灰飞烟灭 (4)庄生晓梦迷蝴蝶(5)君子生非异也(6)师之所存也 ( (二二)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15(15 分分) ) 2、(3 分) D 使心安(理得) 3、(3 分) A(杜乔) 4、 (3 分)B(对“书奏不省”理解有误,应是顺帝没有明察采纳) 5、(6 分)(1) 有功者得不到奖赏,做善事的失掉了自己美好的期望。(3 分, “有功” “失其望”各 1 分) (2)梁冀于是暗示有关官员弹劾杜乔、李固与刘鲔(wi)等人勾结,请求逮捕并查究 他们的罪过。(3 分, “弹劾” “勾结”各 1 分) 【参考译文】 杜乔字叔荣,河内郡林虑县人。年轻时还是一介儒生,就被郡里推荐为孝廉。顺帝汉 安元年,起用杜乔为光禄大夫,让他巡察兖州。他上表称赞太山太守李固政绩突出天下第 一;陈留太守梁让、济阴太守汜宫等人贪污千万以上银两。梁让是大将军梁冀的小叔父。 杜乔回京后,任太子太傅,又调任大司农。当时,梁冀的子弟五人及中常侍等人没有建功, 却被一同封官。杜乔上书劝谏顺帝说:“我听说古代的明君,奖罚一定要凭功过;末世的 昏君,诛赏各自依照自己的私心。现在梁氏一门,是地位低下的官宦之后,没有任何功勋, 却一齐带上立功的绶带,同时分得功臣的土地,他们的行为放纵无度,怎么能够说得尽!有 功者得不到奖赏,做善事的失掉了自己美好的期望;奸诈者得不到应有的责诘,做坏事的 便放纵自己的恶行。”奏章送上去后,顺帝没有察看。 益州刺史种嵩检举弹劾永昌大守刘世君将金蛇送给梁冀,事情败露后,把金蛇送到了 大司农杜乔的手中。梁冀想从杜乔手里借来看看,杜乔不肯,梁冀开始怀恨起杜乔来。这 时梁冀的小女儿死了,命令公卿齐去探望,唯独杜乔没去,梁冀更加怨恨杜乔。桓帝建和 元年,杜乔取代胡广任太尉。桓帝将要纳梁冀的妹妹为妃,梁冀想要让桓帝用厚礼迎娶, 杜乔拿出旧典据理力争,桓帝不听。同时,梁冀嘱咐杜乔推举汜宫为尚书,杜乔以汜宫贪 赃罪明显,于是不肯起用,从此一天天抵触了梁冀。开始是李固无故被废,朝廷内外十分 丧气,各位大臣侧身而立,不敢正视梁冀,只有杜乔面不改色地直视,没有一点屈服。从 此国内一片叹息,朝野上下徘徊观望。(杜乔)在官位(当太尉)没有几个月,因为地震 被免职。宦官唐衡、左悺(gun)(等趁机一齐在桓帝面前说坏话诬陷别人说:“陛下先前即 位时,杜乔与李固违抗,散布言论说皇上不能继承汉室。”桓帝便也怨恨杜乔。等到清河 王刘蒜与国舅之间发生矛盾,梁冀于是暗示有关官员弹劾杜乔、李固与刘鲔(wi)等人勾结, 请求逮捕并查究他们的罪过。但梁大后一向了解杜乔的忠诚,只下了道文书免去了杜乔的 官职罢了。梁冀更加恼怒,派人威胁杜乔说:“听我梁冀的(自杀而死)比较合适,妻子 儿女得到保全。”杜乔不肯屈服,第二天梁冀派人到杜乔家,听不到有哭泣者,就用白布 缚住杜乔,使杜乔死在大狱中。杜乔的妻子儿女都回了老家。不久,杜乔和李固的尸体一 起在城北示众,家属和老朋友没有谁敢看一眼。 评论说:“那些称为仁人的,他们的思想主张宏大。立下诺言就要履行,哪里只是炫 耀名声使自己心安理得就罢了呢!如果义比生命重要,他们便可以舍弃生命;如果生命比义 重要,他们就可以保全生命。 ( (三三) )古代诗歌阅读古代诗歌阅读(6(6 分分) ) 6、(6 分) (1)“窥”字运用拟人手法,(1 分)不说小园里的人越过短墙能看见墙外山光,却 说“山光窥短墙”,好像那山光探头进入短墙,在窥视这小园中的景物,想一睹其真容, (分析得 1 分)生动地突出了小园景物的美丽动人,富有魅力。(效果得 2 分) (2)幽竹亭亭静立,秋菊凌霜傲放,如霜新月辉映(1 分),烘托(1 分)出一个品 行高洁、胸怀澄明、具有高风亮节的诗人形象。(1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16 分)分) ( (一一) )文学名著阅读文学名著阅读(10(10 分分) ) 7、(5 分)AD(A.周瑞家的带刘姥姥去见的是王熙凤,不是王夫人。D “湘云”应为 “宝钗” 。) 8、(5 分) (1) 李纨罚他到栊翠庵向妙玉求一枝红梅来。 由于贾府又来了邢岫烟、李纹、李绮、薛宝琴等亲戚,人多热闹,又赶上冬天第一场 雪,大伙决定在芦雪庵另起诗社。在地坑屋里,开始依题即景联句。凤姐虽一向不太识字, 却以“一夜北风紧”句开了个好头。随后大家争先恐后,大展其才。尤其是湘云、黛玉、 宝琴三个,更是你争我抢,毫不相让。评判结果,又是宝玉落第。 (2) 中午欢聚后,袭人和宝玉房中的其他丫头决定凑份子单给宝玉过生日,遂早早地 关了门,卸了正装,准备喝酒。宝玉提议占花名儿,但丫头们都不识字,便拉来了钗、黛、 李纨和探春、香菱等人。游戏开始,各人都掣到了不同的花。二更以后,钗、黛等各回房 歇息。姑娘们走后,宝玉与丫头又玩到四更。 ( (二二) )文化经典阅读文化经典阅读(6(6 分分) ) 9、(6 分) 取信于民,为政以德,讲究礼节。 (回答其中任何两个即可得 2 分)因为 “问政”的对象不同。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尚未入仕参政,需要告诉他立国的必备条件; 而季康子是大权在握的重臣,且有“暴政”倾向,因而孔子希望他能“为政以德” ;齐景公 是一国之君,故孔子提醒他要讲究礼节秩序。 (答对其中任何两个即可得 4 分) 三、现代文阅读三、现代文阅读(24(24 分分) ) ( (一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9(9 分分) ) 10.(3 分)C(A 项把“文学家的重新虚构”说成是“文本世界对现实世界产生价 值和意义”的充分条件,而原文中它只是“对现实世界产生价值和意义”的必要条件; B 项是强加因果,前后两个分句在原文中是转折关系。D 项错在“直接”改变了世界。 ) 11、 (3 分)C(“既要又要”属于无中生有,原文是“我们会以“置身其中 和置身其外”的双重视角来重新体验这个世界” ) 12.(3 分)文学虚构主要目的是通过审美体验,获得以神圣感为特征的生命意识的 自觉;宗教的虚构则含有政治的权力因素,它是以控制和束缚人们为主要目的。 意识形态的虚构使人很难挣脱它的控制,难以认清它的本性;文学虚构中,人们则 能以“置身其中和置身其外”的双重视角来重新体验这个世界。 ( (二二) )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选考选考)(15)(15 分分)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