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手柄的工艺工装设计
摘要 现代机械加工行业发生着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工艺工装的设计与改良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工艺工装的设计与改良直接影响着连杆盖的质量与性能。连杆盖行业作为一个传统而富有活力的行业,近十几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新经济时代,连杆盖行业呈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由此对其连杆盖质量、性能产生了新的变化。
本文首先介绍了连杆盖的作用和工艺分析,其次确定毛坯尺寸,然后进行了工艺规程设计,最后对第30道工序和第50道工序进行了夹具设计
关键词:工艺分析 工艺规程设计 夹具设计
第一章 零件的分析
1.1 零件的作用
该零件为手柄。φ42H7的孔和φ35H7,φ20H7的孔是用来装入轴类零件由动力源提供动力通过手柄,有孔和轴的配合传递动力。宽为35+0.34的槽也是套入且有一定配合关系的零件来传递动力。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1.2.1分析、审查产品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制定工艺规程时,首先应分析零件图及该件所在部件的装配图。了解该零件在件中的作用及零件的技术要求,找出其主要技术关键,以便在拟定工艺规程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保证。
1.2.2.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
所谓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其制造。
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由附图零件图得知,其材料为HT200,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及减振性.适用于承受较大应力,要求耐磨的零件.
该零件的主要加工面为N面R面Q面D面及宽为35的两槽面和φ42H7,φ35H7, φ42,φ20H7的孔.
N面R面的粗糙度为Ra12.5um,Q面D面的粗糙度为Ra3.2um. φ42H7,φ35H7的孔的同轴度为0.03且两孔的粗糙度Ra为 3.2um, φ42的孔内壁粗糙度为12.5um, 2-φ20H7的孔内壁粗糙度Ra为 1.6um,宽度为35+0.34的槽两侧壁的粗糙度Ra为3.2um,在前部φ42H7的孔与2-φ20H7的孔圆心距为46.37mm加工这些时最好能在一次装夹下同时加工出来,同时也可以采用互为基准的原则进行互定位.
由参考文献(1)中的有关方面和孔加工,面槽铣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可知,上述技术要求是可以达到的,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也是可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