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重力浓缩池设计计算_第1页
污泥重力浓缩池设计计算_第2页
污泥重力浓缩池设计计算_第3页
污泥重力浓缩池设计计算_第4页
污泥重力浓缩池设计计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污泥重力浓缩池设计计算 1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指标: 250mg/l 300mg/l 300mg/l 污水处理厂设计出水指标: 25mg/l 100mg/l 30mg/l 初沉池污泥量 : 1)971 0 0(10 6 2 0 0%503 0 01 0 0)1 0 0(10 1 0 0 3363 0p %50%60%40%取,一般为去除率,初沉池 ;/ 进水 由題目取 300 mg/l; 计。沉淀污泥浓度,以 3/ 0 0 m 二沉池污泥量 rs 式中: X 每日增长的污泥量, kg/d; ;生活污约为即 0 . 7 5,M L V S S / M L S Y 产率系数,取 经过预先处理,污水含有的有机物( , ; 经过活性系统处理,污水含有的有机物( , ; 衰减系数,取 V 曝汽池的容积, P 污泥含水率 ; 回流污泥浓度。 代入各值可得: 则每日从曝气池中排除的剩余污泥 量: 6 33 所以,排泥量 第二节 污泥泵房设计计算 1. 污泥泵房设计说明 二沉池活性污泥由吸泥管吸入,由池中心落泥管及排泥管排入池外套筒阀井中,然后由管道输送至回污泥泵房。 ( 1)扬程: 二沉池水面相对地面标高为 筒阀井泥面相对标高为 流污泥泵房泥面相对标高为 气池水面相对标高为 污泥回流泵所需提升高度为 : 2)流量: 设计回流污泥量为 Q,污泥回流比 R=50,即 0%Q=2000 m3/d=84 m3/h=23L/s 本设计 2座曝气池设 2台回流污泥泵。 ( 3)选泵: 选用 立式离心泵 3 台( 2 用 1 备),单台提升能力为 50m3/h,提升高度为 9m 10m,电动机转速 n=1450r/率 N=3余污泥泵设计选型 选用 旋泵 3 台( 2 用 1 备),单台提升能力为 300m3/h,提升高度为 动机转速 n=63r/率 N=30污泥泵房占地面积设计为 10m 8m 采用带有竖向栅条污泥浓缩机的辐流式重力浓缩池,用带有栅条的刮泥机刮泥,采用静压排泥。计算草图如图 10所示: d 1图10 浓缩池计算草图d 2设计参数 污泥总量计算及污泥浓度计算 二沉池排放的剩余污泥量: 3 ,本设计含水 9%,浓缩后污泥含水率 97% ,污泥浓度 3m ,二沉池污泥固体通量 M 采用 1h)。 采用中温 二级消化处理,消化池停留天数为 30d ,其中一级消化 20d ,二级消化 10d 。消化池控制温度为 33 35 C ,计算温度为35C 。 超磁分离为例:超磁分离污泥排放量为 5m3/d=d,含水率 97%,污泥浓度 C 为 7000 即 7kg/泥固体能量 M 采用1h)。停留时间 T 取 16h。 2. 浓缩池面积 *92.1 QA s A=: C 流入浓缩池的剩余污泥浓度( kg/s),本设计取 8kg/ 二沉池流入剩余污泥流量( m3/h), M 固体通量 2/( )kg m h,一般采用 1( )kg m h ;取 本设计采用两个污泥浓缩池, 1用 1备。 3. 浓缩池的直径 ,取 . 浓缩池的容积 3s V=6=中: T 浓缩池浓缩时间( h),一般采用 10设计取 16h。 5. 沉淀池有效水深 s =16*Q s /)( )1(Q 3211 1P 进入浓缩 池时的污泥含水率; 2P 流出浓缩池的污泥含水率; n 浓缩池个数。 7. 池底高度 辐流沉淀池采用中心驱动刮泥机,池底需做成 1%的坡度,刮泥机连续转 动将污泥推入泥斗。池底高度: 2 8. 污泥斗容积 (55)(5 式中: 泥斗倾角,为保证排泥顺畅,圆形污泥斗倾角本设计取 550 a 污泥斗上口半径( m);本设计取 b 污泥斗底部半径 (m),本设计取 污泥斗的容积: 3222251 31 9. 浓缩池总高度 本设计取浓缩池超高 m,缓冲层高度3h = m 5 2 2 4321 采用污泥管道最小管径 歇将污泥排出贮泥池。 第三节 贮泥池设计计算 经过浓缩后的污泥进入贮泥池,然后经投泥泵进入消化池处理系统,其主要作用有调解污泥量、药剂投加池和预加热池。 由于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不大,本设计采用一个贮泥池,贮泥池采用竖流式沉淀池构造。 1、贮泥池设计进泥量 Q=2 式中, Q 每日产生污泥量 (m3/d); 初沉池污泥量 (m3/d); 浓缩后剩余污泥量 (m3/d)。 由前面算得结果可知, 1 m3/d, d,则每日产生污泥量为: Q = 31 + d 2、贮泥池的计算容积 4式中, V 贮泥池计算容积 ( Q 每日产泥量 (m3/d); t 贮泥时间 (h),一般采用 812h; n 贮泥池个数。 设计中取 t = 8h, n = 1 贮泥池的设计容积 )(31 223221 2 )(3 式中, 贮泥池设计容积 ( 贮泥池有效深度 (m); 污泥斗高度 (m); a 污泥贮池边长 (m); b 污泥斗底边长 (m); n 污泥贮池个数,一般采用 1个; 污泥斗倾角,一般采用 60 。 设计中取 a = 2.1 m,污泥斗底为正方形,边长 b = 03 332221 3、贮泥池高度 h = 中, h 污泥贮池高度 (m); 超高 (m),一般采用 污泥贮池有效水深 (m); 污泥斗高 (m)。 h = m) 4、管道部分 贮泥池中设置 吸泥管一根。 厌氧消化池 污泥消化可采用厌氧消化或好氧消化两种方法。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由于投资和运行费用相对较省、工艺条件(污泥温度)稳定、可回收能源(污泥气综合利用)、占地较小等原因,采用比较广泛;但工艺过程的危险性较大。污泥好氧消化系统由于投资和运行费用相对较高、占地面积较大、 工艺条件(污泥温度)随气温变化波动较大、冬季运行效果较差、能耗高等原因,采用较少;但好氧消化工艺具有有机物去除率较高、处理后污泥品质好、处理场地环境状况较好、工艺过程没有危险性等优点。 考虑到处理构筑物的占地问题,并且当前好氧消化池的设计经验比较缺乏,故本设计中采用厌氧消化池作为消化设施。 1、设计要点 每座消化池的大小,可根据运转方式、要求的机动性、结构和基础的考虑而决定。一般每座消化池的容积:小型的消化池为 2500型消化池为 5000型消化池为 100003以上。当为圆柱形消化池时,其 直径一般为 635m,柱体部分的高度约为直径的 1/2,总高与直径之比约为 子的直径很少大于 35m。池底坡度一般采用 8%。 2、设计计算 (1)消化池容积计算 根据剩余活性污泥量较多,采用有机负荷法进行设计,d),初沉污泥量为 31d,浓缩后剩余污泥量为 d,含水率为 97%,干污泥相对密度为 发性有机物占 67%,则消化池总容积为: )(971()3v 容积比为一级 :二级 = 2:1,一级消化池为 2 座 ,二级消化池为 1 座,则单池容积为 (2)消化池高度计算 一级消化池结构尺寸为:消化池直径 D = 9m;集气罩直径 度 底椎体圆台直径 体倾角为 15 ;计算得到上椎体及下椎体高度 消化池主体高度 消化池总高度为: 总高度和圆柱直径的比例为: 介于 之间,符合要求。 消化池各部分容 积: 集气罩容积 )(5 3 4 321211 上椎体容积 )(2222 圆柱体容积 )( 2323 下椎体容积等于上椎体容积, 消化池有效容积为: 334320 8)( ,符合要求。 二级消化池结构尺寸同一级消化池。 (3)消化后污泥量计算 A、一级消化后污泥量: 一级消化降解了部分可消化有机物,同时一级消化不排出上清液,消化前后污泥含水量不变,有下式成立: 1122 )1)(1()1( 1122 式中, 一级消化前生污泥量 (m3/d); 一级消化后污泥量 (m3/d); 生污泥含水率 (%); 一级消化污泥含水率 (%); 生物泥中有机物含量 (%),一般采用 65%; 污泥可消化程度 (%),一般采用 50%; m 一级消化占可消化程度的比例 (%),一般采用 70% 80%。 d, 7%, m = 80%,则一级消化后污泥量及污泥含水 率为: )/(2 ; %P 一级消化池单池排泥量为 = m3/d B、二级消化后污泥量 消化浓缩后污泥含水率由一级消化前的 97%降至二级消化池后的 95%,每日二级消化池排出污泥: )1(1 0 01 0 0 1313 式中, 生污泥量 (m3/d); 二级消化后污泥量 (m3/d); 生污泥含水率 (%); 二级消化后污泥含水率 (%)。 设计中取 7%, 5%, d,则 二级消化后污泥量为: )/(7100 33 二级消化池采用 1座,所以其排泥量为 m3/d。 污泥脱水 污水处理厂污泥二级消化后从二级消化池排出污泥的含水率约 95%左右,体积很大。因此为了便于综合利用和最终处置,需对污泥做脱水处理,使其含水率降至 60% 80%,从而大大缩小污泥的体积。 (1)脱水污泥量计算 脱水后污泥量: 210 100100 1000)1( 2 式中, Q 脱水后污泥量 (m3/d); 脱水前污泥量 (m3/d); 脱水前污泥含水率 (%); 脱水后污泥含水率 (%); M 脱水后干污泥重量 ( /d)。 设计中取 d, 5%, 5% )/(1 5 (7 5 0 951 0 01 8 . 7 71 0 01 0 0 33210 )/( 0 0)54.3 污泥脱水后形成泥饼用小车运走,分离液返回处理系统前端进行处理。 (2)脱水机的选择 机械脱水方法有真空吸虑法、压滤法和离心法。常用的脱水机械主要有:真空转鼓过滤机、 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离心机。各种脱水机的主要特点如下: 表 8:各种脱水机特点及适用 名称 特点 适用范围 真空压滤机 能够连续生产,可以自动控制,构造复杂,附属设备多,运行费用高 应用较少,适用于工业企业 板框压滤机 构造简单,劳动强度大,不能连续工作 适合小型污泥处理装置 带式压滤机 可以连续工作,脱水效率高、噪音小、能耗低、操作管理方便 应用广泛,适用大中小型污泥处理装置 离心机 构造简单、脱水效果好、动力消耗大、噪声较大 应用广泛,适用大中小型污泥处理装置 设计中选用 600型带 式压滤机,其主要技术指标为,污泥泵流量为 25 m3/h,冲洗泵流量为 46 m3/h,输送机输送量为 800kg/h,泥饼含水率 75%。设计中共采用 2台带式压滤机,其中一用一备。工作周期为每天 8小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