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mr检查技术_第1页
第十六章 mr检查技术_第2页
第十六章 mr检查技术_第3页
第十六章 mr检查技术_第4页
第十六章 mr检查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六章、第十六章、MRMR 检查技术检查技术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一、一、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与禁忌症 (一)适应症: MRI 适用于人体任何部位检查:包括颅脑、耳鼻咽喉、颈部、心肺、纵隔、乳腺、 肝脾、胆道、肾及肾上腺、膀胱、前列腺、子宫、卵巢、四肢关节、脊柱脊髓、外周 血管等。 MRI 适用于人体多种疾病的诊断:包括肿瘤性、感染性、结核性、寄生虫性、血管 性、代谢性、中毒性、先天性、外伤性等疾病等。 MRI 在中枢神经系统颅脑、脊髓的应用最具优势。对于肿瘤、感染、血管病变、白 质病变、发育畸形、退行性病变、脑室系统及珠网膜下腔病变、出血性病变均优于 CT。对后颅凹及颅颈交界区病变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优势。 MRI 具有软组织高分辨特点及血管流空效应和流入增强效应,可清晰显示咽、喉、 甲状腺、颈部淋巴结、血管及颈部肌肉。对颈部病变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MRI 对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具有特别的价值。但对肺内病变 如钙化及小病灶的检出不如CT。 MRI 根据心脏具有周期性搏动的特点,运用心电门控触发技术,可对心肌、心腔、 心包病变、某些先天性心脏病作出准确诊断,且可对心脏功能作定量分析。MRI的流 空效应,可直观地显示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大血管疾患。 MRI 多参数技术及快速和超快速序列在肝脏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不需 用造影剂即可通过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直接鉴别肝脏良、恶性疾病,通过水成像技术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不需用造影剂即可达到造影目的,对胆囊、胆道及胰 腺疾病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肾与其周围脂肪囊在MR图像上形成鲜明的对比,肾实质与肾盂内尿液形成良好对 比。MRI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MRI不需造影剂即可直接显示尿液造影图 像(MRU),对输尿管狭窄、梗阻具有重要价值。 由于胰腺周围脂肪衬托,MRI可显示出胰腺及胰腺导管,MRCP对胰腺疾病亦有一 定的帮助,在对胰腺病变的诊断中CT与MRI两者具有互补性。 MRI 多方位、大视野成像可清晰地显示盆腔的解剖结构。尤其对女性盆腔疾病具有 重要诊断价值,对盆腔内血管及淋巴结的鉴别较容易,是盆腔肿瘤、炎症、子宫内膜 异位症、转移癌等病变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手段。 MRI 可清晰显示软骨、关节囊、关节液及关节韧带,对关节软骨损伤、半月板损伤、 关节积液等病变的诊断具有其它影像学检查无法比拟的价值。在关节软骨的变性与坏 死诊断中,早于其它影像学方法。 MRI 利用血液的流入增强效应,设计特殊的成像技术和序列,能简便而无创地实施 MR血管造影和MR水成像。 (二)禁忌症 由于MRI是利用磁场与特定原子核的核磁共振作用所产生信号来成像的,MRI系 统的强磁场和射频场有可能使心脏起博器失灵,也容易使各种体内金属性植入物移位, 在激励电磁波作用下,体内的金属还会因为发热而造成伤害。因此MR检查具有绝对禁 忌症及相对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指会导致被检者生命危险的情况。 1、装有心脏起博器者。 2、装有铁磁性或电子耳蜗者。 3、中枢神经系统的金属止血夹。 相对禁忌症:指有可能导致被检者生命危险或不同程度伤害的情况,通过解除金 属器械后仍可进行检查的情况,以及对影像质量不利的情况。 1、体内有金属置入物,如心脏金属瓣膜、人工关节、固定钢板、止血夹、金属假 牙、避孕环等。 2、带有呼吸机及心电监护设备的危重患者。 3、体内有胰岛素泵等神经刺激器患者。 4、妊娠三个月以内的早孕患者。 投射或导弹效应:是指铁磁性物体靠近磁体时,因受磁场吸引而获得很快的速度 向磁体方向飞行。可对病人和工作人员造成灾难性甚至致命性伤害。因此,应禁止将 铁磁性氧气活塞、推车、担架、剪刀、镊子等非MRI兼容性急救设备、监护仪器、呼 吸器以及钥匙、硬币、发夹、手机、手表等金属物体带入扫描室内。 对MRI检查的安全性,操作者一定要引起重视。检查前必须详细询问,弄清楚是 否在禁忌范围,以及禁止将金属物品带入扫描室,以确保患者的人身安全及图像的质 量保证。 二、二、 扫描程序扫描程序 (一)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MR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 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师核准确认。 2、确认病人没有禁忌症。并嘱病人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求准备。凡体内 装有金属置入物(如心脏起博器、金属关节、固定钢板、钢针、电子耳蜗等)的患者, 应严禁做此检查。 3、进入扫瞄室前嘱患者及陪同家属除去随身携带的任何金属物品(如手机、手表、 刀具、硬币、钥匙、发卡、别针、磁卡、推床、轮椅等)并妥善保管,严禁将其带入 检查室。 4、给患者进述检查过程,消除恐惧心理,争取检查时的合作。告知患者所需检查 时间、扫描时机器会发出较大噪声;嘱患者在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按检查部位 要求训练患者呼吸、闭气或平静呼吸;告知患者若有不适,可通过配备的通讯工具与 工作人员联系。 5、婴幼儿、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应给适量的镇静剂或麻醉药物(由麻醉 师用药并陪同),提高检查成功率。 6、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检查时,应由临床医师陪同观察,所有抢救器械、药 品必须齐备在扫描室外就近。 (二)录入患者信息 录入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MRI检查号码、检查部位、患者体重等信息。 (三)选择线圈 根据检查部位选用相应线圈。 (四)摆位 根据检查部位正确摆置患者体位;根据检查部位及需要放置好呼吸门控或心电门 控装置;对好定位坐标线;移床至扫描0点。 (五)开始扫描 根据部位要求选择相应序列开始扫描。 (六)结束扫描 确认达到相应的检查要求后,结束扫描。 三、三、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了解MRI检查适应症与禁忌症,特别是禁忌症,应确保患者无禁忌症检查,以 免发生危害患者生命的事件。 2、确保扫描室内安全:严禁患者、陪同人员及工作人员将铁磁性金属物体带入扫 描室内。 3、扫描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将MRI通讯工具打开,与患者沟通,以便及时发现 患者需要及意外情况发生。 4、认真核对检查申请单,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和MR号码,明确检查部位、目的 和要求。 5、正确选用线圈、摆置病人位置。 6、正确选用扫描序列,优化扫描参数。 7、密切观察病人是否移动及图像效果,发现图像质量不符合诊断要求,应根据原 因立即重扫。 2009 年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放射医学技术放射医学技术“(61) 中级中级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4) 第十六章、第十六章、MRMR 检查技术检查技术 第二节第二节 人体各系统的人体各系统的MRMR检查技术检查技术 一、一、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 (一)颅脑MRI技术 1、适应证 (1)颅脑肿瘤 (2)脑血管病 (3)颅脑外伤 (4)颅内感染与炎症 (5)脑部退行性病变 (6)脑白质病变 (7)脑室与蛛网膜下腔病变 (8)颅脑先天性发育畸形。 2、相关准备 按MRI检查禁忌症做相关准备,尤其要去掉假牙、发卡及颅脑附近 相关饰物方可进行检查。小儿、不合作患者及幽闭恐惧症者应给予镇静剂,入睡后方 可检查。急危重病人应由临床医师陪同,抢救器械和药品必须齐备在扫描室外就近。 3、线圈 头部正交线圈 4、扫描技术要点 (1)颅脑MRI视需要行平扫或平扫加增强扫描。 (2)脑梗塞、颅内出血、脑的先天畸形等一般只需做平扫。 (3)血管性病变常做平扫加血管成像。 (4)颅内肿瘤、临床疑转移瘤需做平扫加增强扫描;脑炎平扫阴性者,需加做增 强扫描。 (5)参数要点:层厚48mm,层间距取层厚的1050(同方位的 T1WI、T2WI要保持一致);相位编码方向:横断位取左右向,矢状位取前后向,冠状 位取左右向。 5、平扫检查: (1)常规序列组合:横断位Tra-T1WI、T2WI矢状位Sag-T2WI或T1WI。 (2)必要时加作T2W-FLAIR、T2*WI、EPI-DWI扩散加权序列或脂肪抑制(FS) 序列。 6、平扫加增强检查 (1)常规序列组合:平扫Tra-T1WI、T2WISag- T1WI或冠状位Cor- T1WI。 注射对比剂后行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T1WI成像,层厚、层间距及定位均与平扫一 致,必要时加脂肪抑制技术。 (2)增强扫描常用对比剂为顺磁性对比剂GdDTPA,剂量为0.1mmol/kg。 (3)常规颅脑扫描横断位成像应在正中矢状位像上定位,其成像划线一般与前连 合后连合连线平行。 (二)鞍区桥小脑角 1、适应症 垂体微腺瘤, 垂体腺瘤, 桥小脑角占位, 鞍区脑膜瘤。 2、相关准备同颅脑MRI。 3、扫描技术要点 (1)常规采用高分辨、薄层Sag-T1W、Cor-T1W、Cor-T2W扫描,必要时作横断 位扫描。 (2)常需增强扫描,行Sag-T1W、Cor-T1W成像,必要时作横断位扫描。 (3)微小病变,如垂体微腺瘤需做动态增强扫描,即多时相单层或多层采集。 (4)鉴别鞍区病变的出血或脂肪成分,需加做T1W-FS(脂肪抑制)序列。 (5)冠状位是检查和诊断垂体和海绵窦最好的方位,能最好地反映垂体大小、对 称情况和病变向周围侵犯情况。 (三)颅脑MRA技术 可采用TOF-MRA、PC-MRA及CE-MRA技术。根据需要显示动脉、静脉以及病变的 需要相应地选择不同的成像方法。 1、线圈 头部正交线圈、头颈联合阵列线圈 2、扫描技术要点 (1)3D-TOF-MRA:主要用于流速较快的动脉血管成像。成像层面取横断位,与 多数血管垂直。在颅顶设定饱和带。一般采用多个3D块重叠采集,以减小流体的饱和 效应。成像序列采用3D-FISP或3D-FLASH序列。所得原始图像行MIP后处理。 (2)2D-TOF-MRA:主要用于矢状窦、乙状窦的静脉血管成像。成像层面取冠状 位或斜矢状位,与多数血管垂直或成角。在颅底设定饱和带。成像序列采用2D-FLASH 序列。所得原始图像行MIP后处理。 (3)3D-PC-MRA 1)优点 仅血流呈高信号,背景抑制优于3D-TOF;空间分辨率高;成像 容积内信号均匀一致;对很宽的流速敏感,可显示动脉与静脉;能定量和定性分 析。 2)用途:可用于分析可疑病变区的细节,检查流量与方向,大量血肿未吸收时, 观察被血肿掩盖的血管病变。 3)缺点 在中、低场磁共振成像时间较长,可根据病情酌情应用。 注意流速编码要大于所观测的血流速度。 (4)2D-PC-MRA:具有仅血流呈高信号、采集时间短的特点,因此可用于显示需 极短时间内成像的病变,亦可用于筛选流速成像,即用于3D-PCMRA的流速预测, 对欲行3D-PC-MRA的靶血管作2D-PC-MRA,预测其大致流速,再行3D-PC-MRA。多用 于静脉系成像。 (5)3D-CE-MRA:主要用于颅脑大面积血管病变。可在不同期相观察到动脉或静 脉病变,亦可作减影显示病变。与上述血管成像方法不同的是,CE-MRA需注射顺磁造 影剂。 (6)方法 以19G留滞针建立肘静脉通道,以三通连接管分别接50ml生理盐水 及0.2mmol/kg的Gd-DTPA,手推团注或高压注射器注射。 先行矢状面3D快速扫描,患者体位不变,团注0.2mmol/kg体重Gd-DTPA,并进 行连续2次扫描(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开始时间是CE-MRA成败的关键,一般按 Ts=Tt1/4Ta (Ts是扫描开始时间,Tt为对比剂通过时间,Ta为采集时间)。 将血管内注射对比剂的两个时相(动脉期和静脉期)的图像分别对应减去未注射 对比剂的图像,即得到只有对比剂的血管影像,再将其进行MIP重建即可产生连续的 血管影像。 (四)脑功能成像 脑功能成像包括扩散成像、灌注成像、中枢活动功能成像及波谱分析。 1、MR脑扩散成像技术 (1)适应症 用于早期脑梗塞的检查及肿瘤的评价。 (2)扫描技术要点 在矢状面定位扫描像上设定横断扩散加权扫描,其扫描方位 应采取倾斜层面以尽量避开颅底界面的磁敏感伪影。视病变部位的需要尚可设定 矢状面及冠状面扫描(脑干病变)。常规扫描方位及序列推荐: 1)EPI-DWI,b = 1,000S (S表示选层方向) EPI-DWI,b = 1,000R (R表示读出方向) EPI-DWI,b = 1,000P (P表示相位方向) 2)EPI-扩散示踪加权 b = 1,000T(T表示张量),相应层面 EPI-ADC Map 扩散加权因子具有方向性,其方向与扩散敏感梯度方向一致,同一病变不同的扩 散加权系数及不同方向的扩散敏感梯度,其图像的信号表现不同。所以应使用同时具 有三个方向的扩散加权系数的扩散示踪加权,或者分次作每个方向的扩散加权成像以 便比较。三个方向的扩散加权系数相等称为各向同性扩散加权;三个方向的扩散加权 系数各不相等的称为各向异性扩散加权。如果需要作量化分析,则应作表面扩散系数 图。 2、MR脑灌注成像技术 (1)适应症 用于脑梗塞及肝脏病变的早期诊断、肾功能灌注。对比剂引起的 T1增强效应适应于心脏的灌注分析,因为对比剂能够进入组织间隙,而且每次成像所 需要的对比剂浓度较少,可以多次重复扫描观察整个心脏的灌注情况。 (2)相关准备 用19G留滞针及三通连接管建立静脉通道,连接生理盐水和顺 磁性对比剂,手推团注或高压注射器注射。 (3)扫描技术 1)扩散加权扫描:先作扩散加权成像,作为诊断及病变定位图像。通常选各向同 性的扩散加权序列,b = 1,000。如果可能,再作一次高分辨力扩散加权,一般层面 设为2025层,扫描时间约4s。 2)灌注扫描:选用EPI灌注成像序列,按病变部位设定横断面层面,一般为10 层,扫描次数为60次。首次扫描不注射对比剂,静脉团注对比剂后立即开始扫描,至 60次扫描完毕。 3)应用序列:脑灌注成像通常使用EPI-T2*加权序列,回波时间5070ms。 (4)图像后处理 用统计学功能显示血液灌注过程,并计算T2*图像信号变化率, 根据T2*变化率计算局部相对脑血容量,再根据对比剂峰值通过时间和相对脑血容量计 算出局部相对脑血流量。 局部相对脑血容量 = 局部相对脑血容量 / 对比剂通过时间 再由对比剂的稀释原理计算出脑血容量。 3、MR脑中枢活动功能成像技术 (1)适应症 BOLD-fMRI主要用于功能皮层中枢的定位,包括视觉、运动、听 觉、感觉、语言等皮层中枢的定位研究。fMRI的应用已扩展至类似于记忆等认知功能 的研究领域。FMRI还应用于手术前定位、化学刺激研究以及癫痫的评价等。 (2)相关准备 除同颅脑常规准备,还应具备: 1)根据所观察活动中枢准备适当的刺激工具。 2)与患者充分讨论检查过程,使患者熟悉刺激过程,并作出正确的反应。 3)注意将患者头部尽量靠近磁场中心,头前后径小的患者应将颅后加垫,使头颅 前后径中心与正中冠状面一致,因EPI成像无中心偏置,用束带固定器将患者头固定, 保持患者头部无运动。 (3)扫描技术 1)先作多方位投影匀场。 2)作矢状位定位像。 3)在矢状位像上设定横断SE序列T1W像,一般为1016层,层厚4mm,层面应 包括目标中枢,作为基础解剖像。 4)BOLD图像采集:选FID-EPI-T2*加权序列,回波时间以6070ms为佳。扫 描层面位置与基础解剖像完全一致,如层面位置、FOV、层厚、层间距、激发顺序、相 位编码方向等。设定60次扫描,延迟时间设定3秒,每5次扫描为一组,共分12 组。 1、3、5、7、9、11组为刺激活动组(A),2、4、6、8、10、12组为休息组(N)。 两组交替扫描,每组扫描作出正确反应,直至60次扫描全部完成。 4、MR脑波谱成像技术 (1)适应症 颅内肿瘤:脑内外肿瘤的鉴别,如脑膜瘤、胶质瘤、转移瘤;良 恶性肿瘤的分级,如胶质瘤的分级。颈髓、脑的损伤:如放射性脑坏死,急性颈髓损 伤,中脑损伤。脑梗塞各期改变,脑白质病。癫痫,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老年 性痴呆症等。 (2)序列的选择 STEAM序列激励回波序列,信噪比较低,对运动较敏感, TE时间短,适用于观察短T2的代谢产物;PRESS序列点解析波谱,此序列信噪比较 高,对运动不敏感,对匀场和水抑制的要求不如STEAM严格,但是TE时间较长(通 常为136ms或272ms),难以发现短T2的代谢产物。 (3)定位技术 为更集中地采集到病变所在部位的病理生理信息,精确的定位 技术是非常关键的。MRS与MRI一体化磁共振扫描仪普遍使用之后,常规先做普通扫描, 然后根据扫描所得到图像进行空间定位波谱检查; (4)感兴趣区大小的选择 原则上感兴趣区太小,扫描时间长,所得信号相对低; 反之,感兴趣区过大,则易受所测组织之外脂肪、骨骼及液体的污染,谱线变形。目 前,1H谱感兴趣区(VOI)最小可达1mm。 (5)抑水 抑水是专用于质子波谱的技术,波谱的信号强度与所测物质的浓度成 正比。 (6)匀场 波谱的信号比和分辨率部分决定于谱线线宽,谱线线宽受原子核自然 线宽及磁场均匀度的影响,内磁场均匀度越高,线宽越小,基线越平整光滑。新一代 的磁共振扫描仪都是自动匀场和抑水功能。 (7)图像后处理 获得波谱后主要进行: 1)选择感兴趣波段; 2)过虑杂波; 3)基线、相位校正; 4)测量各代谢物的峰下面积,进行分析评价。 二、呼吸系统二、呼吸系统 (一)肺部及纵膈MRI技术 1、相关准备 安装心电门控或周围门控,若使用呼吸门控技术,将呼吸感应器置 于患者上腹部。嘱病人勿动及检查过程中不要咳嗽。 2、线圈 体部相控阵线圈、体线圈。 3、扫描技术 常规做横断及斜冠状方位,必要时做矢状位。多采用快速序列屏气 采集,或采用呼吸门控技术采集。使用心电门控或周围门控技术,是为了使血管流空 与其它组织形成良好对比。 推荐常规成像序列为:Tra-T1W;Tra-T2W;平行于支气管树的斜Cor-T1W;必要时 加做Sag-T1W。 (二)乳腺MRI技术 1、线圈 采用单侧或双侧乳腺专用环形线圈,也可采用体线圈。准备乳腺成像专 用垫能使乳腺悬空于线圈内的胸腹部支撑垫。将支撑垫放于床面中央,中间矩形 深槽长轴与床面长轴垂直。将乳腺线圈的方位与支撑垫方位一致并贴近,线圈在床外 端,支撑垫在床内端(靠扫描孔端)。 2、扫描技术要点 (1)体位:俯卧,足先进。双乳腺悬与线圈两孔或两凹杯中。 (2)常规做矢状位及横断位方向扫描。 (3)常规平扫序列推荐:T2W-Tra-TIR或T2W-Tra-FS,T1W-Tra-FLASH, T1W- Tra-SE,T2W-Sag-TIR,T1W-Sag-FLASH。 (4)乳腺疾病通常行动态增强:先用梯度回波3D-T1加权快速扫描技术做增强前 扫描,再于注射对比剂后连续5-6次做不同时相动态增强采集,将动态增强图象与增 强前图像进行减影处理,可清晰显示肿瘤的增强过程,并可制作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或行MIP和MPR图像后处理。 三、三、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 (一)心脏大血管MRI技术 1、适应症 心肌梗塞,心肌病,瓣膜病变,心包病变,心脏肿瘤,大血管病变以 及先天性心脏病等。 2、相关准备 安装心电门控或周围门控,嘱病人勿动及检查过程中不要咳嗽。 3、线圈 包裹式心脏表面线圈、体部相控阵线圈或体线圈。 4、扫描技术要点 (1)成像方位:心脏常规做横轴位、冠状位、矢状位、主动脉弓位、平行于室间 隔的心脏长轴位、垂直于室间隔的心脏长轴位、垂直于室间隔的心脏短轴位、四腔位 等。 (2)心电门控技术:心脏MRI通常需要安装心电门控触发采集。心电门控是用于 减少心血管搏动及血流伪影行之有效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以心电图R波作为触发点, 选择适当的触发延迟时间,即R波与触发脉冲之间的时间。可以获得心动周期任一相 位上的图像。在导联心电时应注意勿使导线卷曲,应拉直平行于静磁场。三个电 极应呈一长轴置于胸部。 (3)与心电有关的参数选择 1)TR 在多时相中一个时间间隔单时相扫描序列为一个或数个RR间期。 2)延迟时间(TD):选择 shortest 或设定于一个RR间期的特定时间。 3)门控不应期:其值选择决定于TR,且受心律的影响,门控不应期为 (0.70.9)N,N为TR内包含的RR间期个数。心律齐选0.9N,心律不齐选 0.7N。 4)心律不应期拒绝窗:设定为5070%。 5)时相数:GRE序列中设164,SE序列中设18。时间间隔时间:可设置 shortest、longest或根据需要设置。 (二)心脏大血管 MRA 技术 心脏大血管MRA因受生理运动的影响,通常采用CE-MRA。采用超短TR/超短 TE(如TR/TE5/2ms)的三维梯度回波序列。 1、适应症 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大血管疾患、肺血管畸形等。 2、相关准备 用19G留滞针及三通连接管建立静脉通道,连接50ml生理盐水和 0.20.4mmol/kg顺磁造影剂,手推团注或高压注射器注射。训练病人屏气。 3、线圈 体线圈或体部相控阵体部线圈。 4、扫描技术 一般取冠状面成像。 采用3D-TurboFLASH或3D-FISP序列。对比剂团注后开始扫描时间的确定是 CE-MRA成败的关键。一般用双倍常规剂量。用团注试验剂量确定所成像血管内对比剂 达峰值的时间Tp,结合对比剂注射时间Ti和扫描采集时间Ta,确定对比剂注射完毕 后至扫描开始的延迟时间Td,公式为: Td = Tp Ti /2 Ta /2 这一步很关键,其目的是让血管内对比剂浓度达高峰时的数据采集线置于K-空间 中心,以保持最大的血管对比。每次采集嘱病人屏气,中间间隔时间即扫描间隔时间, 也就是患者的换气时间。 5、图像后处理 扫描所得原始数据经MIP重建,即可分别得到心脏、大血管动脉、 静脉循环演变过程中的不同期的影像。可用确定兴趣区即靶区重建方法,如分别对侧 支血管、畸形血管等多次重建。这样可明显增加血管与周围背景组织的对比,血管相 互重叠较少。 (三) 磁共振成像心功能分析技术 采用电影MRI无创地探测心功能并进行分析,具有直观、解剖结构清晰、人为误 差小、测量准确等优点,将为心功能分析开拓新的检查方法。 1、适应症 心肌病,如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等,以及其它心脏疾患需做 心功能分析等疾病。 2、相关准备及线圈 同心脏大血管MRI。 3、扫描技术要点 (1)采用单次屏气TSE序列在冠状位定位像上作横断面成像。 (2)以显示左右室及室间隔的横断面图像为定位图,做平行于室间隔的左室长轴 位成像。 (3)以平行于左室长轴位为定位图,作垂直于左室长轴的短轴位。 (4)确定所成短轴位合乎心功能分析所需,采用单次屏气2D-FLASH序列,以左 室长轴位图为定位图,作垂直于左室长轴的短轴位电影成像,与3所作短轴位一致, 即等层厚,等间距,从心底到心尖依次作数层(一般810层)短轴位电影成像。扫 描层面必须包括心尖至房室瓣口,保证心功能分析准确无误。 4、图像后处理 (1)将整个心动周期的数层短轴位电影输入心功能分析软件包,用手动或半自动 可分别在舒张期、收缩期对左、右室的内侧壁勾画轮廓。 (2)产生心脏功能报告表。 (3)产生左室容积以及容积变化率曲线图。 (4)心肌厚度分析:在已勾画的心室心肌内侧壁的基础上再勾画其外侧壁轮廓, 确定放射状区域,并计算结果,以表格或“牛眼”图的形式显示出来,包括心肌厚度 的百分比、厚度差和绝对厚度。 (5)心脏磁共振几何和功能评价:MR心脏图像特别适用于其几何和功能评价, 这主要是基于MR心脏图像良好的空间对比度、自由选择层面方位以及良好的心肌和血 液对比。而心肌和心室的几何测定在心脏疾病诊断中非常重要。 (四)心肌灌注成像技术 1、概述 心肌灌注反映心脏生理代谢过程,而诸多的形态学检查和心功能测定则 是其结构和活动状态的表现。实验表明,在心肌供血减少20%时,心功能仍保持正常。 检测心肌灌注是当前冠心病的诊断指标,也是探讨再灌注、评价治疗、观察冠状动脉 搭桥或扩张效果的可靠依据。 对比剂Gd-DTPA静脉注射后在首次通过中迅速分布于心肌组织的细胞外间隙,引 起信号强度改变。EPI快速、多层成像技术能够定量检测这一变化。分析心肌灌注情 况,缺血区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显示为上升时间延长,峰值信号强度较低。与CT对 比剂不同,MR对比剂在一定范围内浓度与信号强度呈现为对数关系。 2、适应症 冠心病心肌缺血。 3、相关准备 以19G留滞针及三通管建立肘静脉通道,连接生理盐水和 0.20.4mmol/kg对比剂,手推或高压注射器注射。训练病人屏气。 4、线圈 同心脏大血管MRI。 5、扫描技术 (1)先作常规横断面形态学扫描及短轴位T1W、T2W扫描,判断病变大致范围, 再行灌注成像扫描。取短轴位作灌注成像,团注对比剂后采用超快速序列,作60次连 续扫描。 (2)扫描序列推荐 短轴位 T1W-Turbo-FLASH;短轴位 T1W-SE-EPI;短轴位 T2*W-EPI。 (3)序列应用技术要点:EPI成像时其有效回波时间受K-空间行的影响。可通 过改变K-空间数据采集行数调整有效回波时间,选取适当的对比。Turbo-FLAH序列 的对比同样受到K-空间及平均次数的影响。 6、图像后处理 应用动态分析功能,选取兴趣区及对照区,统计60次扫描的相 应信号,并作动态分析时间强度曲线。通过动态曲线可计算TTP及局部灌注量,并 可分析、比较不同区域的灌注特征。 2009 年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放射医学技术放射医学技术“(62) 中级中级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4) 第十六章、第十六章、MRMR 检查技术检查技术 四、四、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 (一)肝胆脾MRI技术 1、相关准备 检查前空腹68小时,训练病人屏气。如采用呼吸门控技术采集, 需将呼吸门控感应器安放在上腹正中,加腹带压力适中。 2、线圈 体部相控阵体部线圈、体线圈。 3、扫描技术 (1)常规扫描方位与序列推荐 Cor-HASTE(True FISP)多层屏气-T2W;Tra- 2D-FLASH多层屏气-T1W;Tra-2D-FLASH-in-phase-opposited-T1W;Tra- HASTE(True FISP)多层屏气-T2W;Tra-TIR-T2W-FS (2)增强扫描 增强扫描常用于MR平扫检查不能定性者、鉴别诊断及患者对 碘剂过敏而不能用CT增强检查者。 腹部增强扫描一般采用动态增强扫描。采用顺磁性对比剂Gd-DTPA等,剂量为 0.10.2mmol/kg。手推或高压注射器注射。注射时间与扫描时间相配合好,当对比 剂注射结束后开始扫描,一般连续采集46次,中间间隔59ms,让病人换气。如病 变需要,亦可延迟扫描。此检查可动态观察病变的强化过程,以利于病变的定性诊断, 成像序列为2D-FLASH-FS。 (二)胰腺、胃肠和腹膜后 1、相关准备及线圈 同肝、胆、脾MRI。 2、扫描技术要点 (1)胰腺扫描需要薄层、无间隔扫描。常规采用:Cor-HASTE(True FISP)多层 薄层屏气-T2W;Cor-2D-FLASH多层薄层屏气FS-T1W;Tra-2D-FLASH多层薄层屏气 FS-T1W;Tra-HASTE(True FISP)多层薄层屏气-T2W。 (2)肠胃MRI因胃肠蠕动而明显受到影响,其诊断价值有限,但对组织较固定的 直肠很有诊断价值,可以多方位观察直肠病变。常规做轴位T1W和T2W、矢状位或冠状 位T1W扫描。矢状位有助于判断直肠前壁肿瘤或后壁肿瘤对邻近结构的侵犯。 (3)腹膜后由于解剖结构比较复杂,脂肪组织较多。在常规T1W和T2W上脂肪的 高信号往往影响对腹膜后的病变的观察,需要做脂肪抑制序列以消除脂肪高信号。 (三)MR胰胆管造影(MRCP) 1、相关准备 (1)空腹8小时,检查前三天素食; (2)检查前20分钟,口服葡萄糖酸铁500毫升(葡萄糖酸铁5支 /10ml450ml葡萄糖500ml)或500ml硫酸钡糊50(V/W),其目的是利用使 T2信号减弱的性质作为胃肠道阴性对比剂,抑制胃肠道内液体信号,突出胆胰管信号, 达到良好的胆胰管造影效果; 2、线圈 同肝、胆、脾MRI。 3、扫描技术 常规扫描序列为: (1)单次屏气单激发3D块重T2-TSE序列,采集时间仅2s/幅。 (2)2D-多层薄层HASTE序列+MIP重建。 (3)多层薄层HASTEIRFS序列+MIP重建。 4、图像后处理 多层扫描序列的原始图像需经MIP重建,根据需要剪切、删除与 胆道重叠结构,如胃肠、脊髓,以提高图像的质量,多视角旋转观察胰胆管树。 (四)腹部MRA技术 1、相关准备 不需禁食,检查前高热量饮食可以短暂加速内脏动脉血流,这样有 可能提高较细小分支血管的显示。建立静脉通道。 2、线圈 体线圈、体部相控阵体部线圈。 3、扫描技术 采用3D-CE-MRA技术的超快速三维梯度回波序列3D-FISP,采集 成像一般取3次,也可根据病情而定,可分别得到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具体方法为: (1)静脉通道,对比剂Gd-DTPA的剂量为0.10.2mmol/kg,手推对比剂,注 射速率约3ml/s,注射完毕迅速以50ml生理盐水冲洗;亦可采用高压注射器。 (2)团注试验剂量法确定腹主动脉、门静脉峰值通过时间,降主动脉内对比剂浓 度通过的峰值时间为723s,门静脉内对比剂浓度峰值出现时间为1745s,因此在 注射对比剂5s左右嘱病人屏气开始第一次扫描,中间间歇59s(根据病人屏气情况) ,再行第二次、第三次采集,即可得到动脉期(主动脉、肾动脉、髂动脉)及门静脉 期。 4、应用技术要点 CE-MRA不依赖于传统MRA的流动效应,其成像质量与对比剂 的用量、注射速率、扫描时间的把握等因素有关。扫描开始时间测算方法按公式 (171)。这一步很关键,其目的是让血管内对比剂浓度达高峰时的数据采集线置于 K-空间中心,以保持最大的血管对比。手推注射时,应尽可能快速推注形成团注效果。 5、后处理 将原始图像作MIP重建,多视角观察评价,亦可进行靶血管的MIP重键,可明显 增加血管与周围背景组织的对比,血管的相互重叠较少。 五、泌尿生殖系统五、泌尿生殖系统 (一)肾脏及肾上腺MRI技术 1、相关准备及线圈 同肝胆脾MR检查 2、扫描技术 序列选择与胰腺扫描相似,重点以T1W+FS(2D-FLASH+FS)序列 突出显示肾及肾上腺的形态学;以重T2W+FS(重T2W-TSE+FS)及Ture-FISP序列显 示肾病变;以HASTE-T2W或TIR-T2W序列显示肾上腺病变。常规扫描序列为: Cor-HASTE(True FISP)多层薄层屏气-T2W;Cor-2D-FLASH多层薄层屏气-FS- T1W;Tra-2D-FLASH多层薄层屏气-FS-T1W;Tra-HASTE(True FISP)多层薄层屏气- T2W;Tra-TSEFS-BH-重T2W。 肾脏增强扫描亦采用动态增强扫描技术,技术要点同肝脏MRI。 (二)生殖系统及盆腔MRI技术 1、相关准备 除去身上金属物质,有金属避孕环者,须先取出后才能做生殖系统MR检查,膀胱 中度充盈。 2、线圈 体部相控阵线圈、局部表面线圈、体线圈。 3、扫描技术 常规扫描序列:Sag-TSE-T1W(T2W)或加FS-T2W;Tra-TSE- T1W(T2W)或加FS-T2W;Cor-TSE- T1W(T2W);Sag-FLASH-FS-T1W。 4、序列应用技术要点 盆腔受呼吸运动较小,采用TSE高分辨、多次平均扫描, 可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呼吸运动较严重的患者,可使用屏气扫描,屏气扫描时,T1W 采用梯度回波(FLASH)或快速梯度回波(Turbo-FLASH)序列;T2W采用HASTE序列 或TIR序列,均可获得满意的图像效果。骨性骨盆扫描常使用脂肪饱和或脂肪抑制序 列。 膀胱扫描采用梯度回波加脂肪饱和T1W序列,可使膀胱壁微小病变显示更好;观 察卵巢病变采用T2W横断面或冠状面扫描最佳。 宫颈及前列腺病变配合使用腔内性线圈,成像效果更优。 (三)MR尿路造影(MRU) 1、相关准备 (1)空腹8h,留尿中度; (2)检查前30分钟口服速尿4片(10mg/片),增加泌尿系水潴流量; (3)扫描前肌注6542,剂量10mg,以减少胃肠蠕动伪影对图像的影响; (4)训练闭气。 1、线圈 体部相控阵线圈、局部表面线圈、体线圈。 2、扫描技术 扫描序列为: (1)单次屏气单激发3D块重T2-TSE,采集时间2s/幅。 (2)2D-多层薄层HASTE序列。 (3)多层薄层HASTEIRFS序列。 3、序列应用技术要点 单激发3D块序列厚度可以任意改变,可针对兴趣区减小 3D块厚度,提高局部兴趣区图像分辨率,降低背景噪声,有利于病变检出。采用多方 位,多角度旋转成像,以避免尿路重叠,多角度电影图像尚可以电影形式显示。 使用脂肪抑制和空间预饱和技术。脂肪抑制技术被常用以抑制周围脂肪高信号; 空间饱和技术也常用来消除大量腹水、胃肠道液体高信号以及椎管中脑脊液对尿路图 像的影响。 4、图像后处理 在多层薄层HASTE序列中,取冠状位扫描,所得原始图像经MIP 重建,亦可对兴趣区行靶MIP重建。 六、六、 五官及颈部五官及颈部MRIMRI技术技术 (一)眼部MRI成像技术 1、相关准备】注意闭双眼,保持眼球勿动,以免造成运动伪影。 2、线圈 头部正交线圈、环形表面线圈、眼眶专用线圈。 3、扫描技术要点 (1)眼部常规平扫序列为:Tra-SE(TSE)FS-T1W;Tra-T2W-FS;Tra-TIR-T1W (T2W);沿着视神经的斜Sag-T2W-FS (2)根据需要选冠状位脂肪抑制序列。 (3)平扫加增强:平扫后,增强扫描采用横T1WFS序列。 (二)鼻及鼻窦、鼻咽部、耳部、颌面部MRI技术 1、相关准备 同颅脑MRI技术。 2、线圈 头部线圈或颈部线圈。病人头部应尽量往线圈内移,使线圈中心及定位 线对于眉间与鼻尖连线的中点。 3、扫描技术 常规扫描方位:Tra-T1W(T2W);Cor-T1W(T2W)或T2W-STIR,有利 于观察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必要时加做Sag;增强扫描一般采用T1W-FS序列。 (三)咽喉部及颈部MRI技术 1、相关准备 嘱病人在检查过程中平静呼吸,勿张口及做吞咽动作,以免运动伪 影影响图像质量。 2、线圈 颈部表面线圈、头颈联合相控阵线圈。 3、扫描技术 颈部常规序列: Sag-T1W; Cor-T1W(T2W),或T2W-STIR, 有利于观察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 Tra-T1W (T2W);增强扫描一般采用T1W-FS序列。 (四)磁共振内耳膜迷路造影技术 MR 迷路造影(MR Labyrinthography)是MR静态液成像的临床应用,直接显示 膜迷路内含液腔而不象CT显示的是骨迷路,其基本原理亦是利用快速采集弛豫增强 (RARE)序列,获得重T2W,使内耳膜迷路中的液体和周围的骨质间形成较强的信号 对比。 1、相关准备 注意体位摆放标准,所有重建图像标准化。 2、线圈 头部正交线圈、环形表面线圈。 3、扫描技术 在MRI成像的基础上行内耳MR迷路成像。分别在冠状和矢状位图 上桥小脑角处设定横断面内耳成像图。内耳MR迷路成像取层非常重要,除严格按上述 扫描方法取层外,有时还应将三维取层范围的中心层设置在常规MRI成像上,内听道 显示最佳的层面。脉冲序列推荐采用三维稳态构成干扰序列(Constructive Inference Steady State,CISS),获取重T2W像。小 FOV、较大矩阵,以提高 空间分辨率,多次采集,以提高信噪比。 4、图像后处理 原始图像经MIP重建,显示内耳的立体形态。原始图像的MIP 重建非常重要,通常要进行靶MIP,将内耳无需的背景抑制,最大程度、最佳状态显 示内耳的立体结构。体位标准化对迷路显示也很重要。 (五)颈部MRA成像技术 1、线圈 颈部表面线圈、头颈联合相控阵线圈。 2、扫描技术 TOF-MRA用横断位, PC-MRA用冠状位扫描,亦可采用CE-MRA技 术。TOF-MRA动脉成像,预饱和带设置于扫描范围外的动脉远端,即扫描野的上方; 静脉成像预饱和带设置于扫描范围外的静脉近端,即扫描野的下方。 应注意:显示慢流血管采用2D-TOF或2D-PC技术。显示快流血管采用3D- TOP或2D-PC技术,但血管病变可使血流缓慢而显影欠佳。CE-MRA技术可不同时相 较好地显示动脉或静脉血管和狭窄区域。 七、七、 骨、关节及肌肉系统骨、关节及肌肉系统 (一)四肢关节及骨骼肌肉MRI技术 1、线圈 根据检查范围选用四肢专用线圈、头部线圈、体部相控阵线圈、体线圈、 脊柱线圈及相关的柔质线圈。 2、扫描技术 扫描序列: (1)软骨与肌腱:T1W-SE-FS-Cor(Sag);2D-FLASH-FS-Cor(Sag); 3D-FLASH-FS-Cor(Sag); T2W-3D-FISP-Cor(Sag) (2)骨 髓: T1W-FS-SE-Cor(Sag);T1W-STIR(TIR)-Sag(Cor); T2W-FS-TSE-Sag(Cor)。 (3)半月板:DESS(we-DESS)-Sag; 3D-FISP-T2W-Sag (二)四肢血管MRA技术 1、概述 四肢血管MRA首选方法为3D-CE-MRA,其次为PC法,再次为TOF法。 TOF法可根据血流流向设定静脉饱和(显示动脉)或动脉饱和(显示静脉);PC法可 根据流速编码选择性显示动静脉,以动脉显示为佳;CE-MRA则根据造影剂峰值通过时 间分别采集动脉期、静脉期图像,并可进行减影处理,使血管显示更佳。 2、线圈 根据部位选用体部相控阵线圈、矩形表面线圈、柔韧表面线圈、全脊 柱线圈、体线圈。 3、扫描技术 (1)2D-TOF法:采用2D-TOF及追踪饱和技术,肢体血管的流动对比很强,但 采集范围有限,必须采取分次扫描,所以成像时间较长,空间分辨力较差。使用不同 方向的追踪饱和带,可分别使动脉和静脉单独显影。 (2)PC法:PC之幅度对比法,常用于肢体动脉血管的检查,其优势在于成像范 围大,一般需要配合使用心电同步采集技术,才能获得最佳的流动对比。 (3)3D-CE-MRA:为目前最常用的MR四肢血管成像方法。其原理与一般CE-MRA 相同,但肢体无运动倾向,无需屏气。可采用高分辨力采集及减影技术,以充分显示 血管。操作方法与一般CE-MRA相同,但对静脉性血管病变的观察,通常需要采集 56个次时相,以便充分显示静脉。注射对比剂以前,也应作团注试验,测量对比剂 的峰值通过时间,以便获得最佳的成像效果。 采用超快速三维梯度回波序列3D-FISP,第一次为不注射对比剂的平扫,然后再 于注射对比剂后连续采集45次,即可分别得到动脉期及各静脉期。再分别将注射对 比剂的血管图像与平扫图像进行减影处理,减影后的图像再行MIP重建,多视角观察 评价,可明显增加血管与周围背景组织的对比,血管的相互重叠较少。 (三)脊柱与脊髓MRI检查技术 1、相关准备 去除身上所有的金属物品,询问体内有无手术后遗留的金属血管夹、 金属固定钢针、片及金属节育环。 2、线圈 脊柱表面线圈。 3、扫描技术 扫描序列:Sag-TSE(SE)-T1W;Sag-TSE(SE)-T2W;Tra-TSE(SE)- T2W Tra-T2W。 (1)颈椎MRI,由于受吞咽运动和呼吸运动影响,颈部采集会产生伪影。对颈前、 后应加局部饱和。 (2)胸椎MRI,常规在靠近胸椎前加局部饱和,消除主动脉及心脏搏动伪影。对 脑脊液搏动伪影严重的患者应使用搏动同步采集技术。在横断面扫描时,采用层面选 择方向流动去相位序列,能明显改善脑脊液流动伪影。对于脊髓血管畸形,由于血管 极细小,无法进行常规MRA,可以使用长回波时间(TE200ms)的高分辨 (512512)TSE-T2W序列,使畸形血管呈流空表现,即“黑血”影像。也可使用流 动去相位序列,产生“黑血”效应。 (3)腰椎脊髓受脑脊液搏动影响很小,一般不产生脑脊液搏动伪影。但需饱和腹 主动脉及腹部高信号组织,以消除呼吸运动,肠蠕动及腹主动脉搏动伪影。 (4)全脊柱扫描:应用全脊柱表面线圈。在脊柱前设置预饱和带。 (四)MR脊髓造影(MRM)技术 1、相关准备及线圈 同脊柱MRI。 2、扫描技术 先行脊椎MRI常规检查,根据平扫图像,定位做MRM检查。扫描 序列为: (1)单次屏气3D块重T2W-TSE,采集时间仅数s/幅。 (2)2D-多层薄层HASTE序列。 (3)多层薄层HASTEIRFS序列 3、后处理 作最大强度投影(MIP)重建。删除影响脊髓显示的其它影像(如胃 肠等)。 2009 年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放射医学技术放射医学技术“(63) 中级中级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4) 第十六章、第十六章、MRMR 检查技术检查技术 第三节第三节 MRMR特殊检查技术特殊检查技术 一、一、 脂肪抑制成像技术脂肪抑制成像技术 在MR成像中,为了更好地显示目标区,经常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使某种组织的信 号减小或消失。使局部脂肪信号减小或消失的方法为脂肪抑制技术,最常使用的方法 就是饱和技术。包括化学位移频率选择饱和法、化学位移水脂反相位饱和法及幅 度选择饱和法。除了饱和技术,还有水激励技术。 (一)化学位移频率选择饱和技术 同一元素的原子由于化学结构的差异,在相同强度的磁场中其拉莫频率不同,这 种频率的差异称为化学位移。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与脂肪分子中的氢原子其化学位移 为3.5ppm,在不同场强的磁场中其频率相差不同。 化学位移脂肪饱和抑制技术就是利用这种频率的差异,在信号激发前,预先发射 具有高度频率选择性的预饱和脉冲,使脂肪频率的信号被饱和,只留下其他感兴趣组 织的纵向磁化,这是脂肪抑制技术的主要手段。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获得纯水激发图 像。 (二)化学位移水脂反相位饱和成像技术 由于化学位移效应水质子较脂肪质子的进动频率稍快,因此,每过若干时间水质 子与脂肪质子进动相位就会出现在相反的方向上,这种状态称为水脂反相位。再过 一定时间,如每过水比脂肪快整周所需的时间,水和脂的进动相位又一致,此为水 脂同相位。同相位时水和脂的信号相加,反相位时水和脂的信号相减、抵消,使信号 幅度低者(脂肪)消失或降低,因此含有水和脂的部位信号下降明显。这种技术常被 用于诊断肝脏的脂肪浸润。 场强不同,水与脂的频率差则不同,获取同相位和反相位图像的回波时间TE则不 同。 在1.0T场强中:水脂的频差f =3.5ppm42.5MHz=148Hz;水较脂快一周时 所用时间t1000ms/1486.8ms;同相位时TE3.42n;反相位时 TE3.4(2n1)。 在1.5T场强中:水脂的频差f =3.5ppm63.5MHz=222.25Hz;水较脂快一 周时所用时间t1000ms/222.254.5ms;同相位时TE2.252n;反相位时 TE2.25(2n1)。 n 为自然数。 (三)幅度选择饱和法 幅度饱和法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