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痛(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中医护理方案_第1页
胁痛(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中医护理方案_第2页
胁痛(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中医护理方案_第3页
胁痛(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中医护理方案_第4页
胁痛(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中医护理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胁痛(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中医护理方案 (试 行)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肝郁气滞: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连及胸肩背,且情志不舒则痛增,胸闷, 善太息,得嗳气则舒,纳少,脘腹胀满,舌苔薄白,脉弦。 (二).肝胆湿热: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口干口苦,脘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 大便粘腻不爽或身有黄疸,舌苔黄腻,脉弦滑。 (三)瘀血阻络:胁肋刺痛,痛处固定而拒按,疼痛持续不已,入夜尤甚,或胁下有积 块,或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沉涩。 (四).肝络失养:胁肋隐痛,绵绵不已,遇劳加重,口干咽燥,两目干涩,心中烦热, 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胁痛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的时间、伴随症状以及与气候、饮食、情志、劳 倦的关系,避免疼痛的诱发因素。 2.病室宜安静,减少外界不良刺激,疼痛发作时卧床休息。 3.遵医嘱局部中药离子导入。 4.遵医嘱药熨,热熨疼痛部位。湿热内阻证不宜此法。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肝俞、章门、阳陵泉等穴。 肝俞在背部,当第 9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见图 1) 。 取穴:俯卧位或俯伏坐位,先找到背部取穴标志:两肩胛骨下缘连线中点第 7 胸椎, 再向下数至第 9 胸椎,根据骨度分寸法,肩胛骨内侧缘与脊柱之间为 3 寸,两线的中点即脊 柱旁开 1.5 寸处为肝俞穴所在。 章门穴取穴方法 该穴位于人体的侧腹部,当第 11 肋游离端的下方。 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6.遵医嘱肝病治疗仪治疗。 7. (1)葱白 20 克,莱菔子 15 克,共捣烂后加热,外敷贴于痛处。 (2)香附 30 克,盐适量,混合后捣烂,外敷贴于痛处。 (二)腹胀 1.观察腹胀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观察腹胀发作的规律, 定期测量腹围及体重。避免腹胀发作的诱因,如饮食过饱、低钾等。 2.保持大便通畅,予腹部按摩,顺时针方向环形按摩,每次 1520 分钟,每日 23 次, 便秘者遵医嘱保留灌肠。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穴。 4.遵医嘱药熨,热熨腹部。湿热内阻证不宜此法。 5.遵医嘱艾灸,取足三里、中脘、天枢等穴。湿热内阻、肝肾阴虚发热者忌用此法。 6.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肝、胃、大肠等穴。 (三)黄疸 1.密切观察黄疸伴随症状,加强巡视。如果患者出现黄疸迅速加深,伴高热、腹水、神 志恍惚、烦躁等急黄证,及时报告医师,积极配合抢救。 2.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遵医嘱口服通便药物,禁止使用碱性液体灌肠。 3.并发皮肤瘙痒时,指导患者着棉质宽松透气衣裤,保持个人卫生,避免用力抓挠,防 止皮肤破溃,洗澡时禁用肥皂或浴液等碱性用品。 4.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5.遵医嘱中药全结肠灌洗。 6.遵医嘱中药熏洗。 (四)纳呆 1.观察患者饮食情况、口腔气味、口中感觉、伴随症状及舌质舌苔的变化,保持口腔清 洁。 2.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及时清除呕吐物、排泄物,避免不良气味刺激。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脾俞、中脘等穴。 4.遵医嘱艾灸,取脾俞、中脘、足三里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 (1)合并食管静脉曲张者中药汤剂宜温服。 (2)脾虚湿盛者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频服;湿热内阻者中药宜温服。 (3)其他详见附录 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 1) 。 (二)特色技术 1.穴位贴敷(详见附录 2) 。 2.中药保留灌肠(详见附录 2) 。 3.中药离子导入(详见附录 2) 。 4.耳穴贴压(详见附录 2) 。 5.艾灸(详见附录 2) 。 6.穴位按摩(详见附录 2) 。 7.中药全结肠灌洗(详见附录 2) 。 8.中药熏洗(详见附录 2) 。 9.药熨法(详见附录 2) 。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保持病室整洁,空气清新,起居有常,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2.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戒酒,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3.在医师指导下用药,避免加重肝脏负担和肝功能损害。 (二)饮食指导 1.肝郁气滞:饮食上可多吃些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茼蒿、西红柿、萝卜、 橙子、柚子、柑橘、香橼、佛手等。素馨花茶:素馨花 10 克,冰糖适量,用开水泡服 2. .肝胆湿热:饮食宜偏凉,宜食清热利湿类的食品,如西瓜、梨子、番茄、藕、冬瓜、 苦瓜、黄瓜、薏苡仁、绿豆、赤小豆、鲤鱼等。宜绿茶、金线莲汤。忌羊肉、鸡肉、虾、龙 眼肉、荔枝、红枣、辣椒、韭菜、姜和煎炸食物。)鸡骨草煲瘦肉:鸡骨草 30 克,猪瘦肉 100 克,共煲汤,加盐调味吃肉饮汤。 3.瘀血阻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宜稀软,宜食理气活血化瘀的食品, 如金桔、柚子、橙子、扁豆、萝卜、山楂等。勿食过冷、过热、过硬之品,吞咽缓慢,防止 络破出血,忌辛辣、刺激、肥甘厚味及坚硬之品。郁金三七花煲瘦肉:三七花 15 克,郁金 10 克,猪瘦肉 100 克,共煲汤,加盐调味吃肉饮汤。 4. 肝络失养:宜食滋补肝肾的食品,如百合、枸杞、栗子、木耳、鸭肉、甲鱼、瘦肉 等。北沙参、玉竹各 30 克,老鸭半只,加水煲至烂熟,加盐调味服食。 5.饮食原则:清淡、易消化低脂半流饮食,不食山芋、土豆等胀气食物,勿暴饮暴食, 忌食生冷辛辣、煎炸油腻、粗硬之品,禁烟酒。并发肝性脑病者予低蛋白饮食,禁食动物蛋 白;长期使用利尿剂者,摄入含钾高的食物,如柑橘、橘汁、蘑菇等。 (三)情志调理 1.对于焦虑的患者,加强健康教育,针对病情恰当解释,使患者和家属对疾病有正确的 认识,不思少虑,防止思多伤脾。 2.对于恐惧或急躁易怒的患者,加强与患者沟通,介绍成功病例,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 向患者说明疾病和情志的关系,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采用移情 易性、澄心静志疗法,以疏导情志,稳定情绪。 3.对于情绪低落或悲观失望的患者,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多与家人、同事、朋 友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争取社会支持,以利康复。 4.病情稳定时,进行体育锻炼,如气功、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 五、护理难点 (一)服药的依从性差 解决思路: 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抗病毒等综合治疗的必要性,强调自行停药、减量后对身体的危害。 2.定期门诊复查及追踪回访,督促患者坚持治疗。 3.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二)不良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难以纠正 解决思路: 1.加强健康教育,宣传饮酒、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督促患者自觉戒除,逐步养 成良好生活习惯。 2.介绍饮食调护方法,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专业营养师给予康复治疗与指导, 帮助患者制定食谱,并督促执行。 3.定期追踪回访,督促患者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调护。 4.必要时对嗜酒患者进行强制戒酒。 六、护理效果评价 积聚(肝硬化)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湿热内阻证 肝脾血瘀证 肝郁脾虚证 脾虚湿盛证 肝肾阴虚证 脾肾阳虚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主要辨证施护方法中医护理技术护理效果 胁痛 1.评估疼痛 2.避免诱因 3.体 位 4.肝病治疗仪 5.其他护理措施: 1.中药离子导入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药熨法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请注明,下同) 好 较好 一般 差 腹胀 1.监测腹围、体重 2.饮食护理 3.排便护理 4.其他护理措施: 1.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药熨法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较好 一般 差 黄疸 1.观察皮肤、尿色 2.排便护理 3.皮肤护理 4.其他护理措施: 1.中药保留灌肠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全结肠灌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熏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较好 一般 差 纳呆 1.饮食护理 2.口腔护理 2.生活起居 3.其他护理措施: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较好 一般 差 其他: (请注明) 1. 2. 3. 好 较好 一般 差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