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子老子“道德经道德经” 【老子老子第一章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1通常译为“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强调道是不可言说的。但这样的翻 译,等于一开始就剥夺了老子言说真道的可能性和可靠性。其实“常“字在老子中多为“ 通常“之意。另一方面,“道“字,到老子之时,已经用得很泛:有“道路“之意,如易经“ 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有“王道“之意,如尚书“无有作好,遵王之道“ ;有“方法“之意, 如尚书“我道惟宁王德延“;又有“言说“之意,如诗经“中 之言,不可道也“。 尚 书序 (相传为孔子所作)说:“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 乙、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这里用了“常道“一词,指一般的道理。又 有冯友兰先生考证说,古时所谓道,均为人道,到了老子才赋与道形而上学的意义。可见, 老子要宣示上天大道,必须一开始就澄清概念,强调他下面要讲的道,绝非人们一般常指 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即非“常道“,而是是什么呢?就要听老子娓娓道来了。 【翻译】: 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 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 所以,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奥妙。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踪迹。 实有与虚无只是说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玄秘而又玄秘 啊!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 理解-“道” ,可以用语言来描述、表达,可以说给大众,但这里的“道”不是一般人们 常说的“道理、方法、或是道路等” ; 可以给“道”起名、命名、取名,但不是通常人们给事、物、人等所取的名; 无,可以说是宇宙、天地、自然的最初的状态;有,可以说是万物化生、发展、 繁衍的实相;(母亲,解释为:生育) 无,是宇宙初元,天上地下,日月同辉、星云密布、风雨雷电、交互其中、山川 河流、阡陌纵横、 所以,人们常常从“无”中 【老子老子第四章第四章】-道之虚无道之虚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 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1。 【注释】: 1很多人用“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一句,证明老子用“道“来否定上帝,破了古代的 宗教迷信。这种解释不确切。这句话里的“帝“,显然并不是今日所言上帝。有人说老子原 文的“象帝“就是上帝,这是不对的。“象“就是象,是“形象“的意思,不是“上“ 的借用。因 为老子常将“上“字用于“上天、上德、上士“等等,显然老子并非不懂“上“ 字的用法,也并 非不能使用“上帝“一词。老子不用“上帝“一词,显然是因为这个“帝“ 不是至高无上的,不 配使用“上“字作定语。因为唯有老子的“道“,才与今日所言“上帝 “之无限、永恒、自在的 内涵相一致。详见本书第一章第二节之五“老子中的神与帝“ 。 【翻译】: 道,空虚无形,其大能却无穷无尽,渊远深奥啊,像是万物的祖宗。放弃自以为是的锐气, 摆脱纷纭万象的迷惑,和于你生命的光中,认同你尘土的本相,你 便能在幽幽之中,看到 他那似有似无的存在。我不知道有谁产生他,他先于一切有形之帝。 。 。 。 。 。理解:道,空虚无形,用之却不会将它填满,它的作用无穷无尽。源远流长啊,像 是万物的祖宗;道,消磨它的棱角致圆,化解纷繁致简,附和于生命之光(阳光) ,混同于 宇宙尘埃,隐没于冥冥之中啊,好像又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之子,好像是天帝的祖 先。 【老子老子第五章第五章】-道之无仁道之无仁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翻译】: 天地不理会世上所谓的仁义,在其看来,万物是祭神用的稻草狗。圣人也不理会世 上所谓 的仁义,在他眼里,百姓是祭神用的稻草狗。 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冶炼的风箱吗?虚静而不穷尽,越动而风越多。 话多有失,辞不达意,还是适可而止为妙。 。 。 。 。 。理解:天地不惠施世间所谓的仁爱,把万物都看做是祭神用的稻草狗。所以圣人也 应该不为世人所谓的仁爱,把百姓都看成是祭神用的稻草狗。 (这里说“天地不仁、圣人不 仁” ,其实不仁即大仁,是对万物的公平对待。 ) 天地之间,不正像是鼓风用的风箱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而 生生不息。 再多的见闻和数不尽的研究(穷理) ,不如守中,保持虚静。 【老子老子第六章第六章】-道之永生和无穷道之永生和无穷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翻译】: 幽悠无形之神,永生不死,是宇宙最深远的母体。这个母体的门户,便是天地的根源。冥 冥之中,似非而是,延绵不绝,用之不尽。 。 。 。 。 。理解:生命的种子、生养之神永生不死,就是玄妙的母体。玄妙母体的生育之门, 就是天地间生命不息的根源。连绵不绝啊,似乎永远存在,用之不尽。 【老子老子第七章第七章】-道之无私道之无私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翻译】: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因为它不自贪自益其生,所以能长生。 同理,圣人把自己置于最后,他反而在前;把自身置之度外,他反而长存。这不正是由于 他无私,反而成全了他的私吗? 。 。 。 。 。理解: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不为自身的生存而运行着,所以能长 久生存。 所以圣人应该先他人后自己,设身处地先为他人着想,这样反而会在前面领导 众人;置身度外而后长存。难道不是圣人的无私耶,所以才能成全自己。 【老子老子第十四章第十四章】-道之无色、无声、无形道之无色、无声、无形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1,故混而 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 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注释】: 1释德清注:“致诘,犹言思议“。又马王堆甲乙本致诘作致计 ,均有深究之义。 【翻译】: 看见而不晓得,叫做“夷“;听到而不明白,叫做“希“;摸索而不可得,叫做 “微“。“夷希微 “三者,不可思议,难究其竟,所以它们混而为一。在他之上不再有光明,在他之下不再有 黑暗。难以言说的无限延绵啊,又复归于空虚无物。他是没有状态的状态,没有形象的形 象,叫做恍惚。迎面看不见他的先头,追踪抓不著他的尾迹。 秉持上古之道,可以把握当今万有,知道其由来始末,这便是大道的要领了。 。 。 。 。 。理解:道啊,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即无色;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即无 声;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即无形。此三者不可思议,因此就浑然成为一体。其上不 光明,下不黑暗,像许多细绳缠绕在一起,一团乱麻、无头无绪不可称名状,一切都又回 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迎着它, 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可以说不见其首不见其尾。 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 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老子老子第九章第九章】-道之功遂身退道之功遂身退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翻译】: 抓在手里冒尖儿流,自满自溢,不如罢了吧。 千锤百炼的锋芒,也长不了的。 金玉满堂,你能守多久呢? 富贵而骄,是自取灾祸啊! 大功成了,名份有了,自己便隐去,这正是上天之道。 。 。 。 。 。理解: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 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 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揣而锐之:把铁器磨得又尖又利。揣,捶击的意思。 【老子老子第十一章第十一章】-道之利、用道之利、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翻译】: 三十根辐条集中在车轴穿过的圆木上,圆木有空的地方,才对车有用处(可行走) 。 揉合黏土制成器皿,上面有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用处(能容纳) 。 为房屋安窗户,窗户有空的地方,才对房屋有用处(取光亮) 。 有形者对人们有利益,是由于无形者的功用啊。 。 。 。 。 。理解:三十根辐条集中在车毂上,车毂当中有圆孔来插车轴,才有了车的作用。 和陶土做成器皿,当中虚空,才有了器皿的作用。 开凿门窗建成居室,室内当中是空的,才有了房屋居住的作用。 所以,有,是利益的基础条件,无,是发挥利益作用的关键。 埏植:埏,和;植,土。即和陶土做成供人饮食使用的器皿。 【老子老子第十五章第十五章】-善为道善为道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 兮若无止。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翻译】: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其微妙玄通,真是深不可识。由于深不可识,只好勉强来形容他: 其审慎好像冬天过江, 谨守好像畏惧四邻, 恭敬严肃如同作客, 流逸潇洒如同化冰, 纯朴得好像未经雕琢, 旷达得好像高山空谷,敦厚得好像浑沌不清。 谁能沉淀混浊的,使之渐渐清澈呢?谁能启动僵死的,使之徐徐复活呢? 持守此道的人,是不会自满自溢的。唯有不自满自溢,才能在凋敝死亡中成为新人。 。 。 。 。 。理解: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 为不能认识他,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说:他小心谨慎啊,好像冬天踩着水过河;他警觉 戒备啊,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他恭敬郑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动洒脱啊,好 像冰块缓缓消融;他纯朴厚道啊,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他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 山谷;他浑厚宽容,好像不清的浊水。 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 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 能够去故更新。 【老子老子第二十五章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道法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 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翻译】: 在产生天地之前,有一个混然一体的存在。寂静啊,空虚啊!独立自在,永不改变。普天 运行,永不疲倦。称得上是天地万物的母亲。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姑且写作“道“,勉强起 个名字叫“大“。大,便无限飞逝,飞逝而致远,至远而回返。 所以道为大,天为大,地为大,人也为大。宇宙中四个为大的,人是其中之一。 然而人要以地为法度,地以天为法度,天以道为法度,道以他自身为法度。 【老子老子第三十二章第三十二章】-道之有制(秩序、规律)道之有制(秩序、规律)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翻译】: 道,通常不显露其名份。存在的本原即道的本体,虽然精渺微小,天下却没有什么能支配 他。王侯若能持守他,万物会自动归顺。 天地相和,降下甘露,无人分配,自然均匀。 宇宙一开始有秩序,就有了名份。既有了名份,人就该知道自己的限度,不可僭越。知道 人的限度而及时止步,就可以平安无患了。 道,引导天下万民归向自己,就好像河川疏导诸水流向大海。 【老子老子第三十四章第三十四章】-道之道之“名可名名可名”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翻译】: 大道弥漫,无所不在,周流左右。万物都是籍著他生的,他不自夸自诩。大功都是由他而 来的,他不彰明昭著。他爱抚滋养万物,却不以主宰自居,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样子。当万 物都依附归向他时,他 仍然不以主宰自居,这样,他的名份可就大了。由于他从始至终不 自以为大,这就成就了他的伟大。 【老子老子第三十五章第三十五章】-道之大象(无味、不见、不闻、不足既)道之大象(无味、不见、不闻、不足既)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翻译】: 秉持大道之象者,普天下都前往归向他。普天下都归向他,也不会互相妨害,反而得享安 息、平安、太平。 人间的美乐佳宴,使匆匆过客们沉溺不前。大道出口成为话语,平淡无味,看起来不起眼, 听起来不入耳,用起来却受益无穷。 【老子老子第四十章第四十章】-道之有、无道之有、无 反者道之动1;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注释】: 1反,有相反、返归二意。二意相通:反于世界,返归于道。详见第三部一章一则“反“。 【翻译】: 相反,是道的运动所在。柔弱,是道的力量所在。 天下万物都生于实有,实有出自虚无。 。 。 。 。 。 。理解:反者:矛盾。 【老子老子第四十二章第四十二章】-道生一道生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注释】: 1后人的解释要么依据唯物辩证法,要么依据阴阳学说,均非老子本意,在老子其他 任何一章中也找不到任何一节来证明。庄子对此早有精妙的解释,在老子通篇中都可以找 到佐证。庄子说:“既然是一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呢?然而,既然称之为一了,岂 不是已经说出口了吗?这个一,与我们对它的言说,就是二了。二,再加 上一原本的存在,就是三。所以从无到有,到三为止(大宗师 )“。庄子 所说的三个“一“,很绕口,其实就是“道的表像、道的名份、道的实在“这三者。此处译文 即根据庄子,以道解道。王弼亦明显参考了庄子。道的名、实、像及其三者的关系,在 老子一、四、六、九、十四、二十一 、二十五、三十二、四十一和四十二章等,都有 论及。详见第一部二章一节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宁波无尘室施工方案范本(3篇)
- 厕所土建施工方案(3篇)
- 致敬缅怀英烈活动方案策划(3篇)
- 景区节庆活动策划方案模板(3篇)
- 活动内容策划方案范文大全(3篇)
- 双绞网线施工方案(3篇)
- 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
- 项目管理 课件 第六章-项目成本管理
- 行政事务处理与活动策划工具
- 时空旅行高中政治课件
- 环卫工作进度管理制度
- 2025年国家能源集团陕西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某学院教育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概述
- 工厂产品交付管理制度
- 果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及范文
- 关于成立印刷包装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 公司之间罚款协议书
- T/CECS 10246-2022绿色建材评价智能坐便器
- 2025年中国铂金属制品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硅酸钇镥(LYSO)市场深度调查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TSG 23-2021气瓶安全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