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导论选修课结课论文_第1页
艺术导论选修课结课论文_第2页
艺术导论选修课结课论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戏曲文化发展方向我国戏曲文化发展方向 摘要: 戏曲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我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当下戏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在今天来说却面 临着重大的挑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关键词:戏曲文化,发展,继承 引言:中国古代戏剧被称做“戏曲” ,是因为它是以“戏” 和“曲” 为主要内容的。我国 戏曲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源远流长的历史,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强烈吸引着历代 各界人士。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同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 世界三大古剧。 改革开放初期大家常说戏曲站在了时代的十字路口,当时更多的讨论是戏曲要不要进 入市场,而 20 年后新世纪初期的今天,戏曲已经无法躲避地、也顺其自然地站在了市场当 中,时间证明了那时所谓的“高雅”的判断是进入了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当戏曲这一古老 的艺术形式不得不走向市场时,本身就已经落后于市场的要求了。 全球化已经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强大趋势。全球化势必影响到文化交流,西方文化作 为强势文化,早已随着西方资本向东方流入,并对东方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因 此,也有学者认为全球化也就是“西方化”的代名词。在今天,要阻止西方文化对东方国 家的进入是不可能也不明智的做法。那么古老的东方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又该如何继承 与发展呢? 一一 我国戏曲起源我国戏曲起源 戏曲是我国传统戏剧的统称,包括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昆剧、京剧和数 百种地方戏。它是一门融合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艺术。 一般认为,我国戏曲的形态成熟于宋元时期,其起源大致有 3 条线索【1】: 第一条线索是从民间歌舞发展到歌舞小戏。戏曲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民间歌 舞。 第二条线索是从古代发展到参军戏。西周幽王的宫廷中就有这类人物,他们是宫中弄 臣,以滑稽调笑取悦人主,并予以某种政治性的讽谏。这种滑稽性、讽刺性的表演在后世 绵延不绝,且从对帝王的讽谏发展到帝王以之来惩戒臣下, “参军戏”据说就是由此而来。 第三条线索是受说唱艺术的影响而发展。说唱艺术对戏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剧本文学 和戏曲唱腔两个方面。隋唐时期,由叙事性的乐府诗歌发展而来的大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二二 戏曲特点戏曲特点 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 “生”是除 了大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里边又分为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 “旦” 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 “净” ,俗称花 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 犷。 “净”又分为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 “丑”扮 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我国戏曲的又一特点是虚拟,即没有实物的表演,尽管舞台上没有崇山峻岭、江河湖 泊,没有狂风骤雨、似火骄阳,但是演员可以凭借虚拟的表演,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 觉。这些虚拟动作,都有一套基本固定的格式,叫程式化动作,是从生活中提炼,经过艺 术夸张的规范性动作。 我国戏曲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 物。另外,戏曲中的唱腔、龙套、脸谱、服饰以及演出场地所涉及的露台、庙台、舞台等 也都有它们特殊的韵味 三三 我国戏曲发展过程我国戏曲发展过程 我国古典戏曲理论从萌芽到形成、发展、终结,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萌芽时期:先秦至唐代是古代戏曲的萌芽时期。在这一时期里,组成戏曲的各种艺术 因素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又相互融合,逐步发展成为综合性的戏曲艺术。 雏形时期:伴随着杂剧和院本这一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艺术评论家们也对它们的渊 源、形式原因、艺术特征及发展情况等加以了探讨与论述,这些论述,便构成了古典理论 的雏形。 成熟时期:元代至明初元代是我国古代戏曲正式形成后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无论是南 戏还是北曲杂剧,都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戏曲作家与作品。 发展时期:明代嘉隆年间古代戏曲经过明初的沉寂后,到了明代嘉靖、隆庆年间,又 趋于活跃,而这也使得元代开始成熟的戏曲理论有了新的发展。 繁荣时期:明代万历年间是古代戏曲史上继元代杂剧繁荣以后的又一个黄金时期。戏 曲创作与戏曲演出的繁荣,也促进了戏曲理论的发展与繁荣。 集成时期:清初古典戏曲经过成熟、发展、繁荣、深入等发展阶段后,到清代初年已 积累了丰厚的理论与材料。 转折时期:清代中叶,随着整个曲坛上所出现的由剧本创作为中心转移到以舞台表演 为中心,戏曲理论也随之出现了重大的转折。 终结时期:近代是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同样,在这一时期的戏曲理论中,也体现出 这一特点,一方面是对传统戏曲理论加以总结,另一方面是开创和建立新的戏曲理论与研 究方法。 四四 当代戏曲发展面临的当代戏曲发展面临的挑战挑战 我国戏曲在世界的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博大精深,在世界的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中国拥有几百个剧种、多达上万个剧目的戏曲,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深深地扎根在广大 群众之中。正是由于戏曲表达了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载歌 载舞,说、唱、表兼重的戏剧形式,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然而,近年来,戏曲文化出现衰退现象,戏曲团体萎缩,主要原因是当今社会快速发 展,人们的娱乐和休闲生活呈现多元化,戏曲不再是观众唯一的选择。尤其是二十一世纪 的现代青年很少有人再去花大把时间去学习戏曲并对戏曲文化渐渐的失去了兴趣和爱好【2】。 五五 我国戏曲的发展与传承我国戏曲的发展与传承 目前戏曲界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要原封不动地保持戏曲传统的艺术特征,另一 种则是鼓励大胆地吸收当代的艺术元素,让传统的戏曲融入当代的意识,无论是内容还是 形式,都要进行力度较大的改造3。 然而我认为:中国戏曲文化发展的辉煌,与其悠久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传统走 入现代的中国戏曲,在当代必然面临着文化与审美的转型与变异,我们不能抛弃历史悠久 的中华文化,因为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瑰宝,但是我国戏曲文化不能不继承和发展,所 以戏曲文化转型已是必然趋势。 市场化的规则决定了我国戏曲在当代的发展,更多地需要摆脱传统的诸多束缚,成为 这个古老民族在这个时代中的当代艺术;而我国戏曲积蓄的传统文化精粹,则更多地需要 对其多元而悠久的传承机制加以保护,以呈现文化命脉的延续。因此,我国戏曲发展的市 场化道路便显得更加的复杂,这应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