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2.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3.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 4.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蝶恋花 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6.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7.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8.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9.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江城子 10.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江城子 1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 12.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八声甘州 13.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西江月 14.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西江月 15.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西江月 16.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临江仙 17.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 18.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阳关曲 19.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 20.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浣溪沙 2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浣溪沙 2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23.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水龙吟 2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25.人生如梦,一尊(通“樽”)还酹江月 。 念奴娇赤壁怀古 2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 27.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西江月 28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 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春夜 3.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陌上花 4.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陌上花 5.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吉祥寺赏牡丹 6.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 游金山寺 7.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 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晓景 9.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10.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11.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澄迈驿通潮阁 12.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庐山烟雨 13.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有美堂暴雨 14.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 15.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东栏梨花 16.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和子由渑池怀旧 1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18.尽见西山遮岱岭,迥分东野隔新罗。登表海亭 文句 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晁错论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葕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 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前)赤壁赋 4.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一) 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苏 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 一天, 两人又在一起打坐。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听后大笑, 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 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 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 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二)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 的佛印和尚。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不 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 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 佛印在帐中答道:“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 (三)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金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 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 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 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 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 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黄 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 说道:“莲萍拨开,游鱼出来,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 “船板拨开,佛印出来,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 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 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著佛印就坐,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 于是,三人赏月游 湖,谈笑风生。 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 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 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 成就。 1056 年(嘉祐元年),虚岁二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 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 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1061 年(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 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1069 年(熙宁二年)服满还朝,仍 授本职。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 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 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 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从此,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王安石等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县令。政绩显赫, 深得民心。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 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1079 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 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结果苏轼被抓进 乌台,被关 4 个月。苏轼坐牢 103 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 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 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 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 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 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宋神宗(1084 年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 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 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要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年幼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以王安石为首新党被打压,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 。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 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三品),知礼部贡举。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 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 诬告陷害。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 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 筑了一道,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 1091 年(元祐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 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今安徽阜阳市治)。 1093 年(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 执政,第二年 6 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1097 年,苏轼又被再贬 至更远的海南儋州(古名单耳)(九死蛮荒吾不悔,兹游奇绝慰平生)为古代儋州的文化教育做出卓越的贡献。 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 安置。1101 年(元符三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 1101 年 8 月 24 日(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 十八日)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六岁,御赐号文忠(公)。 故有“历典八州,行程万里。”的荣誉之称。 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一则是由于他对自己的主张原则,始终坚定而不移,二则是由于他诗文 书画艺术上的卓绝之美。他的人品道德构成了他名气的骨干,他的风格文章之美则构成了他精神之美的骨 肉。 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 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在苏东坡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 其项背的。这些晶质之荟萃于一身,是天地问的风毛麟角,不可能多见的。而苏东坡正是此等人!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 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 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 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 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林 语堂 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 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徐州防汛,杭州筑堤,儋州授馆,兴修水利,架桥凿井,赈灾施药,都于史有征; 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 1全国乙卷话题: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乌台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 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 ,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 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过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 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 因此让人顿悟。 于是他逍遥红尘,最终名垂千古。只是,那夜的风,已遗落千岁月,无人见得了。 四川考生风,可以穿越荆棘 2湖北卷话题:买镜 黄州赤壁下的游船下,苏轼正在与客饮酒乐 甚,扣舷而歌。 “你在照了哪面镜子之后,才决定拥抱 东方之既白而鄙视官场仕途的斗争倾轧?”不愧是豪放派祖师,苏轼马上向天一指, “是它!”我抬 头一看,见一轮明月高悬苍天,不禁再次泄了气;所谓“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苏轼以明月为镜,明是 明了,却又怎么买得下来?懊悔之际,苏轼兀自在身旁说下去:“曾几何时,以为身沉宦海;与月对饮, 方知我心必依旧。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月镜映照出这许多美景,又怎能不令我流连忘返,高歌大江东 去 ” 湖北考生寻觅那片理想中的明镜 3重庆卷话题: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 对他充满希望的家人,和他共历艰难的友人,受他关爱的世人,无一不期望他能才显四方,官运亨通, 济世为民。但是,东坡知道,命运不济,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这样一个生性放达的苏东坡。 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 ,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 ,感“人生到处之何似, 恰似飞鸿踏雪泥”之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 认识自我的苏东坡,从政治的窄门中从容地走出来,他虽与众人所望有悖,却让我们看穿了一个豪放、 淡泊、豁达、开朗的苏大学士一代文豪。认识自我就是东坡的明月,照耀他走进了东去的历史的长河。 重庆考生诗人?明月?黄花 4全国丙卷话题: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 很多人在困难面前抬不起头来,更谈不上有快乐可言。他们不会笑对人生,只有自暴自弃,快乐离他 们很远。让我们看看苏轼,仕途的坎坷,造就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当他和同伴被贬时,同伴已是痛不欲生, 但苏轼却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态笑对人生,这是何等的胸怀!有这种胸怀的人还担心快乐会走吗? 有这种胸怀的人必定会有自己的幸福,会在人生的扉页留下光辉的一笔。 陕西考生我的快乐妙方 5、苏东坡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物质匮乏,精神萧索,可苦难终使他振作、使他成熟。尖啸的山风 于谷口处受住,化为温柔的何须;湍急的河流于河口处放缓,化为宽广的浩瀚;绚烂的人生于苦难处收束, 化为成熟与淡泊。于是苏东坡从黄州突围,终成赤壁二赋,大江一词,名传千古,恩泽了后世无数书生骚 客。 6、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 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 “侣鱼虾而友麋鹿” ,心胸豁达可见一斑。 7、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 ,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 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 8、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 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 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 “夜饮东坡醒复醉” ,在黄 州“倚杖听江声” ,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 。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 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 ,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 迈? 9、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谈笑风生,而真正带给赤壁完美壮烈的是苏轼。官场上的险恶 风波并没有消沉他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贫并没有销蚀掉他那乐观向上的心。伴着涓涓细泉,聆听习习 古风,故园神游中,苍银白发与皎洁月光交相辉映。一尊还酹江月,多么豪迈的举杯,淡逝了多少哀伤及 生活磨难纪念苏轼,让我懂得了在困难逆境中应保持有奋勇向前的心 10、苏轼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黄州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 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 ,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 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越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 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 11. 全国三卷:忘记和铭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躺在一叶扁舟上,任由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沉沉浮浮。苏轼瞑目沉吟:忘了吧,你看 那三国周郎,何等风流倜傥,意气风发,一代名将啊!如今,还不是随着这长江滚滚东流,消失在历史的 洪流中?”想到这儿,苏轼笑了,好,就让我忘记这郁郁不得志的愁怀,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 江上清风。就让我铭记那曾经有过的豪情壮志,凝成诗篇,然后让后人铭记。日落的余晖,映照在江面上, 江面一片灿烂。 12.北京卷:说“安” “乌台诗案”的惨酷经历使天真的东坡一度陷入精神的困境他从监狱走向黄州,以一个流放罪犯 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向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艰苦 的物质生活,使他不得不深自闭塞,扁舟草履,垦荒种地,杂处于渔樵间。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 ”一首卜算子 ,真实地记录了东坡对于人生痛苦的反思。东坡的这种自 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他无情地剥除了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 的成分,即便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利益或声名。在对痛苦的反思和超越中,他渐渐回归于澄明、空灵、 淡泊与安然。 13.浙江卷:一枝一叶一世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轮明月,放射出悲天悯人的光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 岗” ,一排短松,守候着生死离别的深情。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一杯浊酒,凝结着壮志难酬的感 慨;“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一片沙洲,见证了孤苦无依的飘零;“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 一只小舟,带走了蝇营狗苟的烦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袭蓑衣,织就了风 吹雨打后的宁静一枝一叶一世界,一词一句总关情。 14.2002 年高考(心灵的选择) 东坡的选择 我曾在这秋水之畔永日无言地伫立,凝视江水中那寂寞削瘦的身影。就像所有跋涉在官场仕途上 的文人,孤独的我常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失意。是的,我拥有了荣华富贵,社会地位,不灭才情。但我年 轻的心灵里仿佛总在下着濛濛的细雨。当夕阳西下,羁鸟归林,疲惫的我不得不黯然离去,空留下几声无 奈的叹息。 我也曾在如火的七月来到这里,昔日的秋水已非昨夜的波澜不惊。我听见远古的呐喊穿越时空, 激荡回旋这赭黄色的浑流。当曹孟德把他的杜康倒入了滔滔的江水,猎猎东风吹拂起周公瑾的衣襟,熊熊 的烈火点燃了两岸的芦苇,浓黑的烟雾弥漫了整个天际,于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那是历史的心跳与 呼吸。 而今夜,我又来了,带着朋友,驾着扁舟,抱着美酒。还是千年前的明月,朗照着细草微风的原 野;还是千年前的江水,流淌着亘古不变的忧愁。只是千年前那场著名的战役,已找不到它一丝一缕的痕 迹。而我的心,在这样的氛围中,亦迷茫而空灵。 一位朋友吹起了洞箫,怀古,感伤。微风吹过两岸的芦花飘飞起来,如烟如雾。平静的水面上泛起一圈圈 的涟漪。我的心仿佛被一只天外之手拨动,微微地震颤出一连串的轻音。三十多年的往事在我的脑海里一 一映现:五岁时开始苦读,老父苏洵严厉的教导,与弟弟子由快乐地嬉戏。十九岁上京赶考,文章震动天 下,文坛领袖欧阳修不吝美的赞誉但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灾难忽然降临,乌台诗案牵 连家人朋友,自己被下放黄州妻离子散,独居僻野,为何命运要如此作弄人? 凉风阵阵,我从无边的思绪中清醒过来。江水,明月,芦花,箫声,在我眼前和耳边交错出现。 冥冥间,远古和自然的情思在我的心中交融了。于是,刹那间的感悟便如醍醐灌顶,我终于超脱了。 在焦灼与通达之间,我选择通达。在功名与自然之间,我选择自然。在官场与赤壁之间,我选择赤壁。 于是,我的选择成就了我。我将拥抱东方之既白 15.全国乙卷:位置和价值 站在哪里 一个人站在人生的转折当口,一切都变得那么的不确定,明天你将站在哪里? 翻开尘封的历史,我看到了赤壁下的苏轼 二十二岁登进士科,二十七岁登制科头等,被皇帝预定为未来的宰相多么圆满的人生路!然而, 在辉煌的未来与眼前的弊政之间,良心使他在任何时候都选择直言不讳, “一肚子不合时宜”使他得罪了 当权的宵小。 “乌台诗案”被陷之后,苏轼被抛到这荒凉凋敝的黄州。 在这里,他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探究石钟山的得名,毫无顾忌的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 酒酹江上明月,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梦;他与朋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时运不济,命途多舛,都不能让他那颗 高傲的心屈服。 站在赤壁之下,登上文学之巅。 翻开历史的下一页,我又看到了西子湖畔的苏轼 在这里,再次被迫远离政治核心的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运的坎坷,看到的是西湖如美丽杭城的眉目, 一旦淤塞消失,世间就少了一分难得的美景。他义卖字画,发动募捐,调动民众疏浚清淤。挖出来的淤泥 如何处置呢?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岂不一举两得? 于是,五里长堤,六座石桥,为西子湖再添两道亮丽的风景:“苏堤春晓” 、 “六桥烟柳”并称“西湖 十景之首” 。当春日晴朗,柳条低垂,微风过处,万枝婀娜;遇细雨蒙蒙,烟波浩淼,柳披纱缦,水被云 吞 这本是一道“不为游观为民耳”的大堤,却无意间成了世间最美的风景。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一 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有了无数绝美的诗文,再筑一道实在的长堤。人生有如此成就,夫复何 求? 站在西子湖畔,成就人生之巅。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左右人生的顺逆,如不系的小舟漂泊在茫茫的大海。但是只要有一颗不屈的心,一 颗爱人的心,那么,何必在乎站在哪里呢?站在哪里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 16.湖南卷跑的体验 跑超然台怀古 汽车行驶在齐鲁大地上,远远的就看见一座貌似城墙的土堆,那就是密州的超然台。 晚云似火,登台漫想,历史的画卷在眼前展现开来 初春的风还是寒冷的,但是已经柔和了很多。刚刚经历了一场大饥荒的密州正逐渐的显出生气来。一 队人马轻快的奔驰在原野上,尘沙扬起,喊声震天。祈雨归来,他突发奇想,要顺便享受一下狩猎的乐趣。 这一年,苏轼正当不惑。经历了御史台案,经杭州辗转到密州,人生跨过了仕途的巅峰,正要走向不 系之舟般的辗转。 面对密州长期干旱、蝗虫遍野的凄惨景象,他大刀阔斧,敢作敢为,上表减免赋税,开仓赈济灾民, 鼓励恢复生产,救助收养孤儿尽到了一个朝廷命官的职责. 也就是这一年,北方边界战事频繁,北宋抵御西夏入侵,取得了最大的一次胜利,收复了大量失地。不可 理解的是,朝廷却在此时向辽国割地七百余里。苏轼因为战争的胜利而颇受鼓舞、更因为割地的屈辱而倍 感痛心。 “老夫聊发少年狂” 。 在密州至多有一两只小野兔的平旷土地上,他想象自己穿上汉代羽林军的锦帽貂裘,牵着黄犬、架着 苍鹰,纵马奔驰,弯弓射虎,奔赴边关,杀敌立功。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他在奔跑,那颗年轻的心并没有因为一时的官运不济而受到太多的影响。但是,再坚硬的石头也耐不 住流水的日夜消磨。 政局的风云多变,朋党的此消彼长,斗争的腥风血雨苏轼仿佛一条小船,一路漂泊。御史台 案、乌台诗案;黄州、惠州、儋州最终客死天涯!奔跑的灵魂也有疲惫的时候。 “持节云中”的戍边报国的壮志豪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归隐之心。从密州 的纵马奔驰,到黄州沙湖道中上的雨中徐行,这一跑一走虽然促成了苏轼不朽的文学成就,但是背后却有 着更多令人遗憾的东西。优秀的人才在无休止的相互倾轧,相互残害中消磨着他们的锐气,永无止境的内 耗将那些优异者变成再也难以拿出实绩的“精神贵族” 。 青年时,我们为了理想而呐喊,冲锋,劈波斩浪。日子一天天过去,呐喊变成了彷徨;射天狼变成了买田 置产;奔跑变成了徐行!老年时,我们捋着长髯,飘飘似仙的感慨:也无风雨也无晴。代代相传,周而复 始,两千余年! 道大难容,才高为累。当内耗逼着青年停下了奔跑的脚步,一个民族放慢了发展的速度。 土筑的超然台已经残破不堪,在斜阳的余晖中显得那么的苍凉。 17. 卷全国甲卷全国甲卷全国甲卷: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一 雨来得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意外,刚 刚还是晴朗的天,霎时间暗了下来,雨水噼里啪啦的打在树木上,岩石上,天地立刻陷入一片迷蒙 方才还在树丛中跳跃的松鼠不见了,方才还在树林里聒噪的鸟儿不叫了,剩下的是一片人声喧哗他们 走在雨中,有的撩起衣襟,擦拭不断打在脸上的雨水;有的小心翼翼,生怕弄脏了早已遍是污泥的鞋子; 有的大步疾行,忽的跌倒在地上,溅起一片泥水,引来一阵惊叫 风雨来得太意外了,人们猝不及 防,方寸大乱。 苏轼微醺,走在后面。这条沙湖道他已经来来回回走了无数遍,小路曲折、泥泞,全 然不像汴梁城里的那些宽阔而平坦的大路。 汴梁,唉他已经离开很久了。 二 雨来得是那么的 突然,那么的意外,刚刚还是晴朗的天,霎时间暗了下来,雨水噼里啪啦的打在房檐上,石阶上,天地立 刻陷入一片迷蒙 方才还在厅堂里谈笑的朋友不见了,方才还在檐下吵闹的孩子不见了,剩下的是 一片人声喧哗他们大喝着他的名字,把仓皇走出的他一把抓住,推推搡搡弄上了囚车。 风雨来得 太意外了,他猝不及防,方寸大乱。 乌台的囚室外,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街上的人却不少,人们 要看一看他这个曾经一举高中榜眼,曾经被皇帝大加赏识,曾经春风得意的苏轼。梁城里的宽阔而平 坦的大路上,一辆囚车在穿行,雨在他眼前下着,雨水在他心中流着 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认识米和用米量课件
- 老年多重用药管理-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度可持续发展采沙场承包合同:碳足迹管理协议
- 2025年度协议离婚手续办理指导协议
- 2025版外资企业土地使用与技术转让一体化合同
- 2025版个人文化传承借款合同规范范本
- 2025年高科技电子产品研发与销售合作协议
- wps培训课件怎么制作
- 2025德邦物流运输合同模板标准化操作流程保障
- 2025版石材表面处理与来料加工一体化合同
- GB/T 45953-2025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 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课《翻越你的浪浪山》课件
- DB11∕T 510-2024 公共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 GB/T 33982-2017分布式电源并网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 注册会计师CPA《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件
- 【2020】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一词汇 词性转换
-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复习课件
- GJB标准化大纲
-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二级管配筋设计图册
- 同济大学复变函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件
- 教导处行事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