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互动发展的路径选择_第1页
简析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互动发展的路径选择_第2页
简析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互动发展的路径选择_第3页
简析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互动发展的路径选择_第4页
简析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互动发展的路径选择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析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互动发展的路径选择简析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互动发展的路径选择 论文关键词: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互动发展;路径 论文摘要:近些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西部地区的生 态环境出现了恶化,形势不容乐观。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提出西部地区实现经济与生 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建议。 一、西部地区政府应该转变观念和职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现象日益严重,沿海赤潮、太湖污染和淮 河污染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西部地区不能再走东部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 树立在经济发展之前或发展的同时就治理和保护环境的观念。为此,西部地区政府应汲取教训,首 先转变政府工作观念和职能,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绿色 GDP 观念,建立综合性的经济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对经济增长的衡量采用 GDP 这个统计指标,但是这个指标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 它忽视了经济增长的代价问题。例如,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负外部性问题,以及人们治理环境问 题的成本和代价并没有反映在 GDP 这个指标当中。因此,若采用 GDP 指标来衡量经济的增长是不 全面的,若使用不当甚至会误入歧途。西部地区政府应该建立综合性的考核指标体系,来全面考核 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1)建立绿色 GDP 的考核指标。所谓绿色 GDP,是指绿色国内生产总值,它 是对 GDP 指标的一种调整,是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采用这个指标可以 克服传统 GDP 统计指标的缺陷,重视经济增长的代价问题,进而全面、综合地来衡量一国的经济增 长。(2)建立自然资源浪费损失指标。这个指标用于计算自然资源的损失情况,从而更加真实地反映 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3)建立和完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损失指标。这个指标可以全面准确地统计 出污染的状况,具体包括“三废”排放、噪声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放射性污染等。(4)建立不良品 经济损失指标。这个指标具体包括生产过程中的不良品损失统计和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品损失统计。 (二)在引资的时候应考虑项目对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 在我国,很多投资的项目都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凡是能给投资者带来利润 的项目,投资者就愿意投资,政府就愿意鼓励。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投资的项目可能会对生 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会阻碍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传统的项目评价往往 只重视短期经济效益,并未充分考虑到项目对生态环境造成的长期影响。因此,有必要根据可持续 发展理论对项目进行详细研究和评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投资项目的绿色环保性。为了实现西部 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在引资的时候应该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决不能为了一时的经济 发展,而忽视对生态环境的长期保护。 政府可以成立专门的项目评估领导小组,专门对审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进行评价,从源 头控制有污染的项目入选。审批上,评估领导小组应严把以下原则: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是否符合该地区总体规划;是否符合当地土地利用的规划;是否符合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有关要 求;是否符合环保要求,污染物能否达标排放等。只要违背其中的一条,项目都应被列入拒绝入选 的范围。 (三)建立政府科学决策体制,避免重大决策失误 建立政府的科学决策体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如果决策失误,不仅会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和 财力的浪费,还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甚至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性的损失。因此,应 该建立科学化、民主化的政府决策体制,避免出现重大决策的失误。 要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重大的经济决策、经济问题和经济项目要经过充分论证,形成领 导、群众和专家相结合的决策机制,为此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研究咨询。即根据广泛的 调查研究,信息系统提供的各种信息情报,经过分析研究,进行科学预测,为决策系统进行正确决 策提供依据。第二,拟定方案。根据需要的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后果, 拟定出各种有价值的决策方案,并对每一个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充足的科学依据。 第三,协助决策。参加决策的讨论,为决策者提供意见和建议,协助决策者进行方案调整并提供咨 询服务。 (四)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为特征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另 一种是以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为特征的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造成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目前,西部地区水土流失未得到根本性改变。西部水土流 失面积 104.7 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率为 15.15,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 58.01。每年因上游 水土流失进入黄河、长江的泥沙多达 30 亿 t,其中 70来自西部地区。长江上游每年土壤侵蚀量高 达 15 亿 t,其中 13 的漏水进入干流,23 的粗沙、石砾淤积在支流河道和水库中,降低了河道 行洪能力。西南地区石漠化土地总面积 729.5 万平方米,占土地总面积的 53,因生态环境恶化而 引起的农牧民背井离乡在西部地区已不为鲜,因石漠化贵州全省需搬迁人口达 30 万人。 草地面积持续减少,质量下降,鼠害严重,草地质量不断下降。截至 1999 年,西部地区退化草 地和草地鼠害面积分别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 29.5和 47.1。水资源短缺现象严重。西部地区河流、 湖泊污染不断加重,出现水质性短缺现象。天然湿地萎缩,自然调控能力降低。荒漠化问题突出。 西部地区 90 年代旱灾和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分别比 80 年代增长了 7.5和 49。根据有可比资料 的广西、四川等 9 省、区计算表明,因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 1494 亿元,相当于同期 GDP 的 13。因此,要实现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必须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实行集约型的经济增长。 二、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严格环保立法和执法 目前,外部性是造成西部地区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其解决办法除了依靠必要的经济手段 引导以外,还要依靠强制性的法律手段和法律政策来加以规范。因为法律制度本身作为一种强制性 的制度规则,具有能约束行为主体的机会主义的行为。由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为了追求自 身的利益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这种个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会造成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环 境关系的混乱。因此,为了实现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还要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制建 设,严格环保立法和执法。 西部地区应该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来制定法律制度。例如,废物产生者是防治第一责任方。 按照“准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废物产生者要自行处置或交由有经营资格的单位 集中处置废物,使用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的必须支付相应费用。违反者要限令整 改,并处以罚款。此外,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废物产生者还应当建立废物产生量和流向的档案,强 化废物从产生到最终处置的过程管理。另外,还应该尽快制定有关环境与生态保护、自然资源管理 等方面的组织法规,比如环境污染防治法(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 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自然资源保护法,适当提高破坏环境资源保 护罪的刑事处罚标准。最后,加强和完善环境保护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体制和实施机制。比如,进 一步加强西部地区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功能,扩大新闻媒介和社会团体的监督作用;建立和完善严 格的执法检查制度,使执法检查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 三、应用多种手段。尤其是以经济手段来治理和保护环境 在这方面,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具体作法如下: (一)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使自然资源的价格合理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相对于稀缺的资源供给而言,自然资 源的价格应该逐渐提高才能及时反映自然资源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同时,长期以来我国西部地区 自然资源低价甚至无价,其结果导致了自然资源的加速浪费和环境退化,也使西部地区的企业缺乏 主动节能和环保的意识,造成了后备资源的供给不足。因此,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使 自然资源的价格逐渐合理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护西部地区宝贵的自然资源。 (二)加强我国产权制度,尤其应重视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建设 有效的产权制度对于一国的经济增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建立合理的产权制度明确界 定人们使用资源的权利及获益或受损的边界,从而使每个经济当事人使用资源或从事经济活动的全 部成本和收益都内部化地由自己所承担或获得时,才会产生一种有效的约束,促使人们尽量减少资 源利用或经济活动的成本,避免从事无效率的经济活动。同时,建立合理的产权制度也会自动产生 一种有效的激励,鼓励人们积极地去从事能带来经济收益的生产性活动。此外,通过适当的产权安 排或产权结构还可以有效地配置资源。因此,要确立合理、清晰的产权制度,必须通过立法明确界 定产权,使自然资源的产权有明确的归属,并允许产权在市场上自由交易。同时,还要通过立法保 护产权所有者或产权交易各方的权益。只有这样,才会形成合理的价格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以 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最终促成西部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 具体来说,要实现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明确主 要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河流、湖泊等)的产权主体,并将这些产权主体人格化和具体化, 尤其是应该明确农村土地的产权主体是村组织、农户,还是国家,从而避免重要资源成为共享资源 而被过度利用和破坏。其次,对于一些共同所有的资源,如湖泊、江河、沿海渔业等资源,除了明 确管理主体外,主要应根据社区或各区域的特点,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乃至地方法规,维护这种 共有资源的集体产权和持续利用,避免由于几个产权主体的同时存在而引起的资源共享所产生的资 源破坏。 (三)环境税收和补贴 环境税收手段又称为庇古手段。1920 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首次提出了对污 染物征税的思想。他认为,应该根据污染物所造成的社会损害对排污企业征税,从而使企业的私人 成本和社会成本一致,使外部成本内部化。后来,人们将针对污染物排放的数量和质量征收的各种 税费统称为庇古税。庇古手段主要是利用税收手段、财政手段、收费制度和责任制度进行的,包括 排污收费、使用者收费、产品收费、财政补贴、利率优惠、押金一退款制度等。通过对污染行为征 收环境税,既能调节污染行为、减少污染,又能增加西部地区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政府财政收 入增加以后,不仅可以对好的经济行为少征税或进行补贴,而且可以促进地方政府财政结构的优化, 使整个税收体制朝着既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又有助于鼓励保护环境的社会经济活动,从而 有助于实现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四)排污权交易 排污权交易是目前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环境经济政策之一,它是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一种体现, 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一种手段。在西方国家,排污权这种交易方式已经普遍 采用。所谓排污权交易,就是拥有排污权的主体,将其排污指标全部或部分地转让给其他现在或将 来的排污者,其他排污者支付相应的代价而使之达到投资生产或保护环境的目的。在这种交易中, 排污权实际上是作为一种商品在不同的排污厂商之间进行买卖,通过这种方式来创建市场,有效配 置污染削减责任,以降低污染控制的社会成本,因而排污权交易是一种有效的控制环境污染的方法。 具体来说,排污权交易首先由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单位计算出该地区可能允许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制 定排污许可总额,并将其分解分配给各个排污单位,然后允许各个排污单位进行许可额度内的自由 贸易。每个单位可能将所分配的许可额留着自用,也可以在市场上卖掉。 四、加强西部区域合作和区域规划。优化产业布局 目前,西部地区间产业雷同现象严重,主要表现为:一是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 劳动生产率低,市场竞争力差;二是行业之间相互封闭,缺乏合作,重复引进,盲目发展,使资源 不能合理流动,技术不能共享;三是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地区经济的互补性差。这种“小而全”、 “大而全”的经济模式造成了西部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所以,为了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互动, 应该加强西部的区域合作和区域规划,合理进行产业布局。比如,现在开展的三北防护林工程、长 江中上游水土保护、天然防护林工程和成渝经济走廊规划就是很好的典范。因此,加强西部区域合 作和区域规划,优化产业布局,立足本地资源和特色,避免城市和省份间产业过度重复投资等。在 西部地区政府统一的规划指导下,搞好地区之问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加强西部发达地区与贫困 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尤其应当扶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边疆 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制定产业政策和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时,严格限制能耗高、资源消耗大、 污染重的企业发展;努力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大力发展可持续农业;推行清洁生产、支持环保 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西部地区的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循环经济,也叫循环发展模式,就是要求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准则,按“资源产 品再生资源”的循环途径组织生产,并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变成再生资源重复、循环使用。 循环经济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彻底否定和扬弃。传统经济是一种线性增长模式,它一端投入资源从 事生产性消费,另一端则在产出的同时对环境产生直接的污染,诸如废水、废气、废渣。而循环经 济则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它立足于最大限度地减少投入和节约消耗,并在生产和再生产过 程中将有害物和无用物变为无害物、有用物。西部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应有三个层次:一是在企业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每个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废物最小 化、资源化、无害化;二是在工业集中地区、经济开发区积极发展生态工业,在企业清洁生产的基 础上,使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不断延长生产链条,实现区域或企业群的资源最有 效利用,废物产生量最小,甚至零排放;三是在一定区域内,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 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实行可持续生产和消费, 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逐步建成循环型社会。 六、控制人口规模,提升人口素质,大力发展教育 人力资源是以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是积累和创造物质资本、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最活跃最积极的主动性的生产力要素,是推动和促进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人力资本是一国实现经 济发展、增强环境意识、促进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实现西部地区经 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