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加快意杨木建材产业的“升级换代”_第1页
苏北加快意杨木建材产业的“升级换代”_第2页
苏北加快意杨木建材产业的“升级换代”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北加快意杨木建材产业的苏北加快意杨木建材产业的“升级换代升级换代” 2008-05-22 17:21:21| 分类: 发表文章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中国扶贫与就业杂志社江苏办事处盐淮分部 张 刚 “一走进苏北大地,就强烈感受到一种意杨树美的震撼,那是多元之美,是创造之美,是生命之美。 理解苏北文化,应该从原生态入手,这种文化不是一块秦砖汉瓦所能表达的,也不仅仅是博物馆和美术馆 所能反映的,而是生态的、自然的和生命的”。这是江苏省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赵恺真切感受生态苏北 独特魅力而现场即兴所赋。 从 1975 年到 2008 年,40 株幼小的意杨树苗在苏北大地写下了一部“英雄史诗”;在 33 年之后,几 亿棵意杨迎着阳光挺拔在苏北大地上,神奇般崛起了大型人工速生意杨木建材产业,不仅改善了其脆弱的 生态环境,还满足了天然林木禁伐后木材市场的资源需求。据统计资料显示,苏北的木材蓄积量已达到了 1500 万立方米以上,今年上市意杨木建材 200 多万立方米,直逼华东木材大省福建和江西,产量一跃排 在全国第 3 位。一棵完整的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六部分构成,解读苏北加快发展意杨 木建材产业“升级换代”的奥秘,是以人本为根,产业为茎,生态为叶,文化为花,惠民为果,发展为种子。 意杨木资源与建材市场互动发展 “过去,我们脱离市场发展林业,一年统计的植树面积超过国土面积,但缺乏利益动力,种得多, 死得多。而现在,产业化带动意杨种植,实现意杨资源与市场互动,苏北已成为全国意杨木建材主产区”。 “杨树已成为全国第一大树种,在苏北长得比意大利还好,中国也成为世界上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地球上长得最好的杨树在苏北,全国第一大板材加工中心也在苏北,意杨木建材已成为苏北的第一大产业, 成了名副其实的摇钱树、生态树”这是笔者日前在苏北宿迁举办的意杨木建材高峰论坛上听到与会 110 多位专家学者谈得最多的话题。 如今,走在苏北大地上,触目皆绿意,路旁有绿树,田间有林网,时而见森林。丰富的意杨资源将 苏北造就成了巨大的“天然氧吧”,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打造了“生态名片”,铸就了绿色 品牌,创造了绿色奇迹。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里有专门做胶合板、模板、造纸的“定向培育”林,还引种 同样速生材的杂交鹅掌楸、美国黑核桃等,保持了生物多样性,使未来的生态发展更平衡。 苏北人造木板业上游依靠的是意杨人工林产业,下游主要服务的是建材业,已成为林木产业链中的 重要“链接”环节,也使当地林木经济步入了可持续循环发展的轨道。据统计,今年前三个月苏北人造木板 业所用意杨原木不足 90 万立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 17.8%;而产值却同比增加了 23.4%,突破了 70 亿 元;新增经济效益 1.1 亿元,边角料和枝桠材、间伐材、作物秸秆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几乎达到了 100%。 与以往深挖林业资源而形成的产业优势不同,如今苏北人津津乐道的是以林板一体化作“酵母”,活 化老产业。近两年苏北新增造林公司 237 家,新建杨树成片林 160 多万亩,种植及深加工支柱产业实现 年产值已达 130 亿元,而消耗的原料自给率达 70%。盐城市的印尼“金光”投资 80 亿元,造林 70 多万亩, 建起三条特大型人造木板加工流水线;“大亚”花费 40 亿元建起了 120 万亩杨树林基地,100 万立方米高 密度板材和 3000 万平方米强化复合地板的生产基地;“大海”也斥资 1.3 亿元造林 20 多万亩;宿迁市人造 木板厂纷纷向社会造林公司招标,已投资 4 亿多元,引进“土耳其杨”、“35 杨”等优良品种造林 70 多万亩。 实行现代流通方式和流通模式 苏北所形成的依托中央大企业“订单板业”,使资源高速“大循环”起来,传统形态的经营份额已逐步被 代理配送、直达供货、品牌经营、仓储销售、网上交易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和流通模式取代。如连 云港市精选的 36 家业主的林浆纸板一体化项目相继落户,已造林 42.7 万亩,20 万吨机械磨木浆,50 万 吨纸板及中密度板等生产线陆续投产。上市公司中远上海汇丽集团投资 1.1 亿元造林 800 多万株,进行循 环轮种,为其高科技含量的人造板提供优质原料,生产的超簿密度板走红市场,年产值达 7000 万元。大 丰集团投资 3.2 亿元,建成年产 10 万立方米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和 19 万亩杨树林。 徐州市投巨资建起了年销售 200 万立方米的大市场,还建起了与外界紧密联系的“凤鸣木业网”;木 线条、贴面板产销量均居全国第一,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 57%。笔者惊喜地看到,原来 80%的终端产品 是旋切杨木芯板,因难以出手使公路边堆积如山一片白色世界;如今在“大福”、“捷克”、“瑞木”等年加工 30 万立方米以上的生态型现代化工厂里,被全部贴上榉木、枫木等高档面皮,变成了市场紧俏货,身价 提升 10 多倍;几家工厂里全然没有了加工废弃物的踪影,都被加工成了更为高档的超薄型高密度板,这 个填补了国内高端产品空白的板子已远销 10 多个国家。该市的邳州市还以“经济时空”改变“地理距离”,先 后把 154 家规模木业企业整合成 37 家集团公司,并建立了高效、功能完善的木业协会,保障集团之间合 作、协调和自律,齐心协力打造“生态名片”,吸引外资近 20 亿元,使 16 家“大体量”外企接踵而至。 虽然江苏木材市场时有变化,但从总体来看,供应缺口加大、货紧价扬是必然趋势。因此,人工速 生意杨林木经两三次加工处理后的板材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意杨胶合板、模板、细木工板、中密度板等 板材开始大显身手,成为装潢、家具等领域的生力军,其需求量逐月攀升,刺激了意杨木建材业的飞速发 展。目前每立方米的意杨板材已从去年的 1300 元上涨到 1600 元,仍供不应求,不仅畅销上海和省城南 京,还出口到日本、韩国。灌南县良性开发意杨“绿色财源”,改传统原木外销为成材成品外销,产品已达 10 大类 100 多个适销品种,70的木材加工企业能够进行意杨木版画、家具、地板等深加工,40的产 品出口到东南亚国家。 在中国林学会命名的“中国意杨之乡”泗阳,由木材原料供应基地向木业精深加工、由单一的木材生 产向生产、研发、交易、展示并重转变,木材加工企业已发展 1000 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 150 多家, 产品有胶合板、中高密度纤维板、强化复合木地板、浸渍纸杨木芯板、各种规格包装板、细木工板等,产 品大多销往外地,总产值超 60 亿元。新建了建筑面积 13 万平方米,道路 2 万平方米,年销售量 500 万 立方米的意杨木材综合市场,总投资 3000 万元,实现年经营额 8 亿元,利税 2000 万元。还建起了中 国杨树博物馆,依傍 4 棵 1976 年栽植的“中国意杨王”,品种为 214 杨、69 杨和 72 杨,其中一棵高达 46 米,胸径 1.12 米,单株活立木材积 16.3 立方米。博物馆内建有圆型展览馆 1 座,建筑面积 908 平方 米,主要用于展示杨树文化及杨树相关产品;建有一座花岗岩群雕,人物是对我国杨树产业发展做出杰出 贡献的领导、专家和基层科技人员代表。同时,开通了以林中自驾游为特色的旅游线路,让游客在自然的 区域里,欣赏绿色美景,聆听林间鸟鸣,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把发展重点从扩大面积转到提高效益上来 苏北杨树产业如何进一步发展提高,再上一个新台阶?江苏省科协组织了一批林业专家来到苏北, 对杨树木建材产业进行了深入调研。今年植树节到来之际,记者专门来到省林科院,采访了几位参加调研 的专家。专家们介绍,苏北杨树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的余地已经不是很大,亟待把发展重点从扩大面积转 到提高效益上来。只要实现了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使种植面积不扩大,经济效益也能 成倍增长,是实现杨树木建材产业二次飞跃的关键。真是一语中的。现时,苏北各地主要采取如下“四个 提高”的对策。首先,提高单产质量。苏北杨树主栽品种从意大利引种,气候条件比意大利更有利于杨树 的生长,但种植水平和产出与意大利相比差距悬殊。省林科院遗传育种研究所所长王宝松研究员摆出了一 组数据:意大利种植的杨树平均每年每亩木材生长量超过 2 立方米,最高达 3.5 立方米,而苏北近熟林 (1015 年生)平均每亩木材蓄积量为 6.86 立方米,年生长量不到 0.7 立方米,只有意大利的 1/3 至 1/5。也就是说,只要管理水平提高,苏北杨树还有三倍以上的增产潜力。目前,杨树种植的技术已很成 熟,关键是推广应用到位,变粗放经营为精心管理。苏北杨树木材的质量也不如人意,主要表现为虫眼节 疤多、干型差。好的木材可以加工出高质量的面板,差的木材只能做芯板,两者价格差距悬殊。由于好木 材少,现在苏北的木材加工企业只能用水曲柳或进口柳桉做面板,而在国外杨木被大量用来做面板。杨木 质量差,不仅不能用来做面板,即使用来做芯板,厂里也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来挖去上面因虫孔和死节引 起的木材缺陷并修补填平,大大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杨木质量差的原因是防病治虫不及时、修剪侧枝不 科学,重栽轻管甚至只栽不管。要提高杨木质量,从技术上来讲很容易做到,问题出在种植、收购、加工 三个环节的脱节上。由于目前杨木收购时质优质劣在价格上没有多大差别,优质优价得不到体现,农民缺 乏精心管理、生产优质产品的积极性。 其次,提高比较效益。由于以前种粮效益低下,种植杨树效益相对较高,农民种植杨树的积极性 很高。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出台,目前大田里成片单纯种植杨树的纯效益已 经低于种粮,如果不及时改变原有种植方式,比较效益不能提高,平原地区成片种植的杨树将失去竞争力, 毁林现象将不可避免。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就是推广复合经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一般每亩地种植杨树 20 株左右,前 4 年里杨树还小,不会影响农作物生长,4 年后可以种一些耐荫作物如中药材、牧草等。 经各地实践,目前适合苏北林区的复合经营模式有很多,主要有林农、林药、林菜、林渔、林草、林牧、 林(食用)菌等。如,射阳林场在杨树下种植菊花,每亩净收入超过 3000 元,种冬瓜亩产量超过 5000 公斤。总之,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开展复合经营,是提高杨树林经济效益的一条有效途径,而且这种做法 能起到松土、保墒、防治病虫害等作用,对杨树生长反而有益。 再次,提高加工水平。加工业是种植业的延伸,加工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是整个杨树产业兴衰成败 的关键。苏北杨木加工企业很多,主要产品有纤维板、胶合板、细木工板,这些产品市场销路很好,但档 次、效益不高,而且以原料产品为主。要进一步提高加工行业效益,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开发高层次高效 益的新产品。比如杨木用作建筑模板,效果比钢模板还好。还有,可以利用杨木开发出新型建筑材料,比 如建筑结构材料。据介绍,日本已研究开发出全木结构建筑,可高达 10 层楼以上,不但安全牢固,而且 隔音、保温隔热,节能环保效果非常好。杨木还可与秸秆混合在一起做成复合材料等。总之,杨木开发利 用前景很广,其加工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杨树产业的发展前途。 此外,提高生长周期。提高杨树木建材产业经济效益还有一条途径,说起来非常简单,但要做到 很难。杨树有“5 年卖铜,10 年卖银,15 年卖金”之说。杨树只有在年收益增值最高的时候砍伐,才能取 得最佳经济效益。在苏北地区一般最佳砍伐期是 10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