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调整 重庆经济总量突破万亿_第1页
结构调整 重庆经济总量突破万亿_第2页
结构调整 重庆经济总量突破万亿_第3页
结构调整 重庆经济总量突破万亿_第4页
结构调整 重庆经济总量突破万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结构调整结构调整 重庆经济总量突破万亿重庆经济总量突破万亿 经过 15 年努力,我市产业结构、城乡区域结构、所有制结构调整优化,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增长动力显著 增强,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元台阶。 产业结构调整 重庆去年造汽车 172 万辆 造笔记本电脑 2400 万台 15 年来,我市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三次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由 1996 年的 21.9:43.3:34.8 调整为 2011 年的 8.4:55.4:36.2,步入工业化中期。 工业从汽摩“一枝独秀”到“多业并举”。直辖后,我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市工业增加值从 1996 年的 502 亿元增加到 2011 年的 4690 亿元,增长 8.3 倍,形成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化工、材料、轻纺和电子信 息六大支柱产业体系。 直辖之初,我市汽车摩托车工业在全市工业总量的占比超过 4 成,工业过度依赖资源和能耗的重化工特征十分 明显。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说,直辖后,我市不仅实现了传统产业的转型重生,还引进了电子信息产业“研发-制造 -结算”的全流程“微笑曲线”,推动我市工业向高附加值、节能和低排放方向转型。 据悉,2011 年重庆汽车产量 172 万辆,居全国第二,摩托车产量 880 万辆,连续 9 年居全国第一,分别是 1996 年的 14 倍和 5 倍。通用机械产品产量占全国 1/3,内燃机占全国 1/5。此外,化工、冶炼、轻纺工业生机勃勃,电 子信息产业加快成长,2011 年笔记本电脑产量超过 2400 万台。值得一提的是,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 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15 年来,我市服务业整体水平提高,增加值从 1996 年的 459 亿元增加到 2011 年的 3624 亿元,年均增长 11.2%。 “如果一个地区的金融聚集能力很强,聚集的规模甚至超过了这个地区的经济总量,说明它具有成为金融中心 的潜质。”杨庆育说,重庆走出了一条小型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并举发展的特色之路。 据悉,2011 年,我市金融增加值占 GDP 比重 7%,金融业成为支柱,当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 16129 亿元, 超过 GDP 总量 600 多亿元。农村土地交易所、股份转让中心等 7 大要素市场交易活跃。 直辖后,我市的物流业也快速成长,2011 年增加值占 GDP 比重 5.4%,全市加快建设“三基地四港区”物流主枢 纽,“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实现多国海关“一卡通”,开通渝沪江海联运、渝深铁海联运大通道。 农业面貌焕然一新。直辖以来,我市农业增加值从 1996 年的 288 亿元增加到 2011 年的 845 亿元,年均增长 3.6%。粮食产量稳定在 1100 万吨以上,柑橘、中药材、生猪等产业逐渐走向规模化。 此外,农村基础设施巨变,实现了 100%乡镇公路通畅、行政村公路通达,基本建成 2 座大型水库和 31 座中型 水库,解决 1300 万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同时绝对贫困人口从 366 万下降到 20 万左右。 城乡区域结构调整 我市城镇化率 55% 主城常住人口 800 万 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不仅要致力于缩小城乡差距,更要针对特殊市情缩小“圈翼”差距,实现城乡、区域协调 发展。 杨庆育回忆道,1997 年我市提出“城市带农村、城乡一体共发展、共繁荣的新路子”,2002 年提出“城乡一体 共繁荣”,2006 年又提出建设万州、涪陵、黔江等 6 个区域性中心城市,2009 年提出建设千万平方公里、千万人口 的特大城市,2010 年出台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决定我市特大城市的体系雏型已经逐渐显现。 据悉,目前我市主城建成区超过 700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800 万,6 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人口近 400 万,20 多个 区县城及 500 个中心镇星罗棋布,城镇化率从 1996 年的 29.5%提高到现在的 55%。 2007 年,我市提出“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战略。“为了改善两翼发展环境,我市近年来还建成渝湘、渝 宜等高速公路,渝怀、渝万等铁路,万州、黔江等支线机场,彭水、银盘等电厂,吸引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 ”杨庆育说,近 4 年“一圈”累计帮扶“两翼”现金就达到 7.83 亿元。 所有制结构调整 国资总额跃居全国第四 去年利用外资 106 亿美元 15 年来,我市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资、民资、三资占 GDP 比重由 1996 年的 75.1:21.8:3.1 调整到 38.3:48.9:12.8。 我市通过“抓大放小”、国企改制和战略性重组等举措,2000 年扭转了国有企业连续 6 年亏损的局面,国有资 产资本总额从直辖前的全国第 23 位上升至 2011 年的全国第 4 位。 杨庆育表示,直辖后,我市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2011 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 增加值达到 6175 亿元,占 GDP 比重达到 61.7%,比 1996 年提高 35.3 个百分点。 直辖后,重实际利用外资从 1996 年的 4.4 亿美元增加到 2011 年的 106 亿美元,增长了 23 倍,年均增速超过 70%。我市实际利用内资从 1996 年的 34 亿元增加到 4920 亿元,年均增长 39.3%。 2011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3488 亿元,是 1996 年的 7 倍。投资规模持续扩大,2011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完成 7620 亿元,年均增长 24.9%。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11 年出口总额达到 198 亿美元,是 1996 年的 33.33 倍。 据重庆日报 A 1997 年,重庆直辖,掀开了这座城市发展史上的崭新篇章。 15 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下,我市取得了长足发展前 10 年,我市紧紧围绕中央交办的“四件 大事”,做好“三篇大文章”,构建“三大经济发展区”,总体完成“打基础、建平台、增后劲”艰巨任务;近 5 年,我市又围绕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国发“3 号文件”,紧紧抓住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两江新区等重大机遇,迈出“求突破、上台阶、大发展”的坚实步伐 B C 解放碑新云顶解放碑新云顶 每天千人登上 288 米高空俯瞰渝中,较场口打造“慢生活” 市民在解放碑英利大厦摩天观光厅称赞重庆巨变。 重庆晨报记者 杨新宇 摄 “登英利大厦 288 米高空,俯瞰渝中半岛!”5 月 26 日起,重庆市民鸟瞰重庆全景,又有了一处新选择:“英 利 IFC288 米摩天观光”活动,每天邀请 200 位市民朋友,免费登顶解放碑之巅,一览城市美景。活动将为期一个月。 每天千人涌来登顶 英利 IFC 的全面竣工,标志着中国西部新地标的诞生。作为目前渝中区的制高点,英利 IFC288 米的地标高度, 可以将两江四岸及渝中半岛的风光尽收眼底。 新加坡英利集团素有“城市地标建造专家”之称。他们为解放碑带来的这座 288 米高的“国际范儿”摩天大楼, 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香港中环国际金融中心等,都是国际之都的地标大厦。英利 IFC 的“云端瞰重庆”288 米免 费摩天观光活动,市民可以亲身体验英利国际金融中心 60 部高速商务电梯。每部电梯载重 1.6 吨,远高于“甲级写 字楼”1.3 吨每部的标准,运行速度高区每秒 6 米,中区每秒 5 米,低区每秒 4 米,体现了“西部最快写字楼电梯” 的极速。 昨日,在英利 IFC53F 摩天观光厅,上百市民尽收眼底风光,无不赞叹重庆巨变。重庆晨报记者了解到,免费登 顶观光活动第一天,就接待了千余市民,现在每天报名体验的人数还在持续上升中。6 月中旬,“云端瞰重庆”活 动还会视天气情况增加夜景观赏活动。 拥有国际名牌 180 个 据渝中区外经贸委数据统计,到目前已有 900 多家外企入驻渝中半岛,其中 700 家集中在解放碑 CBD 核心区域。 以金融机构为例,1998 年全市第一家外资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重庆分行落户渝中。“十五”期间,渝中 入驻 6 家外资金融机构。“十一五”期间,又入驻 12 家。2011 年至今,再入驻 13 家。外资金融机构门类也由银行、 保险拓展到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私募基金等创新型金融机构。 渝中区率先在西部提出了“腾笼换鸟”、“筑巢引凤”的调整思路,大力实施结构调整、错位发展。2011 年全 区商品销售总额已达 1672 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414.3 亿元,在不到 20 平方公里的陆地上,实现社零值占全 市 12%。同时,拥有 LV、GUCCI 等国际知名品牌 180 个,商贸结构不断优化。 较场口打造“慢生活” 目前渝中区政府重点打造的较场口 30 度街吧,位于渝中区石灰市路,上连新民街、大同路,下接较场口中心转 盘,全长约 180 米,其坡度极似香港兰桂坊。该路段以前主要以生鲜屠宰、水产品、大排档等低端业态为主,占道 经营、无照经营情况严重,污水横流,卫生环境恶劣。 2010 年启动街区打造工程以来,渝中结合全市菜市场改造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于去年 5 月明确了较场口休闲 街业态规划和形象设计,提出打造具有鲜明闲逸文化的时尚街吧“30街吧”,主要布局老字号、时尚休闲 餐饮等业态。为保证街区整体品质水平,制定了街区业态审批制度。 今年初,街吧相继开设了“正东担担面”和“陆稿荐”两家老字号餐饮样板店,下一步还将开设三家老字号餐 饮。今年内,30街吧将成为倡导慢生活的重庆版“兰桂坊”。 重庆晨报记者 刘琳 实习生 曹紫薇 榨菜可以作证榨菜可以作证 “工业涪陵”总产值 15 年来增长 18 倍多,去年达 901 亿 涪陵榨菜集团公司生产线。 通讯员 李夏 摄 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到如今中国酱腌菜行业唯一一家上市公司,重庆涪陵榨菜(集团)有限公司见证 了直辖以来,涪陵工业的快速发展。据了解,经过 15 年的发展,涪陵区的工业总产值,已经从 1997 年的 47.11 亿 元,增长了 18 倍多,2011 年达到 901.6 亿元。 榨菜生产线自动化 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任总经理助理、生产总监刘洁,从大学一毕业就进入集团工作,从工人做起至今 22 年了。 刘洁说,重庆直辖前,涪陵榨菜集团下辖的 22 个分厂,分布在镇安至南沱沿长江两岸 77 公里的江岸上,手工 作坊生产,年产量不过 1 万吨左右。进入上世纪 90 年代,由于假冒伪劣产品和各种杂牌榨菜的冲击,涪陵榨菜不断 遭受质量危机,涪陵榨菜集团陷入发展困境,每况愈下。到 1999 年,公司年产销量才 2.4 万吨,负债高达 1.75 亿 元。 “直辖后,涪陵交通改变,集团把 22 个分厂整合为 8 个大厂,并发展了 3 个大型收储站。同时,2000 年着手 改制,企业扭亏为盈。我们现在从收购过磅、淘洗,到腌制、切分等加工过程,基本全部实现了机械自动化。”刘 洁算了一笔账,以前全手工作业时,200 名工人加班每天也只能生产 5 吨榨菜,而现在同样的人数,每天能生产近 90 吨。2008 年,涪陵榨菜集团顺利完成了股份化改造,并于 2010 年 11 月 23 日成功上市,成为中国酱腌菜唯一一 家上市公司。 从“九朵金花”到三大园区 其实,涪陵榨菜集团的华丽变身,只是涪陵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直辖之初,涪陵的工业仅靠“一包烟、一盒药、一碟菜、一袋肥、一块砖、一匹布、一个件、一锭铝、一瓶水” 九朵金花支撑。重庆直辖后,涪陵以涪陵工业园、白涛化工园区、清溪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园 3 个工业园区为基础发 展。 目前,涪陵工业园重点发展医药食品、装备制造、石油化纤纺和电子信息等产业,工业产值突破 420 亿,正朝 着全市千亿级园区迈进。 白涛化工园区重点发展天然气化工、氯碱化工、现代煤化工等产业,“十二五”期间预计工业产值突破 500 亿 元,建成了西部一流的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生产基地。 清溪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园重点发展铝加工原料和深加工产业,预计 2015 年产值突破 400 亿,成为西部重要的有 色金属产业集聚区。 据统计,三大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区的 67.8%,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产值达 5.4 亿元,是全市平 均发展水平的 3.1 倍。 120 亿元化工项目下月运行 涪陵还在北京、杭州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