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对比论文_第1页
英汉语言对比论文_第2页
英汉语言对比论文_第3页
英汉语言对比论文_第4页
英汉语言对比论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字与英语拼音文字(字母)对比研究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英语 093 杨思源 学号:2009041322 中文摘要:英汉语言由于发展历史不同,属于不同的语系结构,因此在表意、语音上 存在着不同点,但由于语言是传播信息的工具而且都源于象形,因此英汉语言异中存同。 首先本文将探讨英汉语言的不同发展背景,基于不用的发展背景两种语言中在相似中存在 着不同点,而本文的重点则研究英汉语言的同中存异、异中有同。 英文摘要:English and Chinese belong to two different language families: English, the Indo-European family and Chinese, the Sino-Tibetan family.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make use of the characters and words. Chinese stress on vision, while English stress on sense of hearing. That because Chinese letters comes from pictogram. Ideograph is the best point to reflect the function and traits of Chinese, and Chinese is much more complex than English, as English can be known either the pronunciation or the writing based on each of them. Following this point, people like to name it as alphabetic writing. And this point happens to be the prim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letters. As all languages come from one resource, there are similarities exist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so well study with both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关键词:(ideographic 表意系统) alphabetic(拼音文字系统)difference structure similarities function 引言:英汉语言的差异首先表现在文字系统上。汉语属于表意系统(ideographic) ;英 语属于拼音文字系统(alphabetic) 。当讨论到英汉语言对比差异源于英汉语言发展历史背 景不同时,人们仅仅是知道不同但是对与英汉语言一些具体的异同点并不是可以完全理解。 因此,本文将首先简述英语和汉语发展历史。继而探讨英汉两种语言异中存同、同中存异, 进一步分析英汉语言异同点达到如何在联系同异的基础上如何将理论应用到实践的目的。 虽然文字都起源于象形,但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逐渐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 是以字母拼写词语为主的表音文字,一是用简单线条画下事物轮廓的表形文字。汉字与西 方拼音文字所属的预习不同,表形表音各有所长,在都具有文字的整体性质和功能的同时, 表现出异中有同,同中见异的特点。英语属印欧 Indo-Europe 语系中日耳曼语族 (Germanic)的西日耳曼语支 West Germanic。英语的起源和发展与英语名族历史发展密 切相关。英语,即大不列颠(Great Britain)的央格鲁撒克逊人(Anglo-Saxon)的语言, 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得到发展、充实并逐渐规范化、标准化。 (Therere seven ages of English::pre-English period, early old English, later old English, middle English, early modern English, modern English, and late modern English. Five major linguistic influences on English: Celtic, Anglo-Saxon, Scandinavian, and French,)汉字的起源可 以追溯到 8000 年左右的两类符号:一类是以甘肃大地湾遗址的彩陶上的刻符为代表的抽 象的、方折形的符号;另一类是以河南贾湖遗址的甲骨上的刻符为代表的肖生象形的符号。 汉字经过了 6000 多年的变化,其变化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籇隶书楷书行书。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语族。我们现在所说的汉语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 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作品为语法规范的中华民族共同的通用语言和交际工 具。沈兼士在造字原则发展之程叙说一文中说:窃谓意符文字之起源,初非语言之符 识,而为与语言同属直接传示思想之方法而别成一派。语言用声音表示思想,由口以传于 耳;意符文字用形象表示思想,由手以传于目。这段话是说语言与文字都是人类交际工具, “语言用声音表示思想”, “文字用形表示思想,语言和文字是使用意符文字的民族表达思想 的两条并行不悖的通道。何九盈先生在其论著汉字文化学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在 汉字所面对的一切文化关系中,关系最直接最亲密的是汉语。虽然汉语是第一性的,汉字 是第二性的,但几千年来,二者区别到了难舍难分的地步。互相矛盾,互相统一,又互相 对立在汉民所创造的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文化宝库中,汉语和汉字是支撑汉文化大厦的 两根支柱。长期以来,汉字表达着汉语,相辅而行,汉语单音节语素,单音节观念突出, 音节组合自由。汉字是字-音节-语素,独立灵活。汉字汉语两得其便,结下不解之缘。汉 字的产生是联想的产物,而汉字产生后又为新的联想提供了无限的空间。汉字以表意为体, 形声兼备,超越时空,浓郁的人文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尽显其中。西方语言的一词一音, 词音各不相同。词的语音形式或单音或多音,变化各异,音位观念突出。以音辩词,据音 别义。西方拼音文字的字形能充分表示发达的辅音、元音及各种音缀,音节结构复杂,语 法语义各种变化的实现多靠不尽的语音之变和字母之变来实现。词语的多音节特点使义音 的对应容易做到明确无误,与汉字多同音现象构成鲜明对照。 方块汉字和西方拼音文字的一个最大差异点,在于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记录着各自的语言, 通过不同的感觉渠道进入认得大脑。汉字重视觉,西方文字重听觉。最能体现汉字特点和 功能的还是表意性。汉字表意的特点影响极为深远,应该说它代表着汉字的本质特性。正 如我们所了解的,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属于分析语,重意合,多用主动语态,无冠词,重 综合,重抽象。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属于综合语,重形合,多用被动语态,无量词,重分 析重具体。所谓综合性语言,是指这种语言主要通过词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意义 (格、数、时) 。所谓分析型语言,是指这种语言中的语法关系主要不是通过词本身的形态 来表达,而是通过虚词、词序来表达。例如,在汉语中如果孤零零的来看, “学习”、 “困难”、 “危险”这些词,很难判断是名词,还是动词或者是形容词。但在下列短语中,就不难看出 其词性:“政治学习”(the study of politics) ;“学习政治”(to study politics) ;“克服困难”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 “困难问题”(difficult problem) ;“脱离危险”(to get out of danger) ;“非常危险”(exceedingly dangerous) 。可见汉语词性往往要通过它在句子中的 玉虚或位置加以判断。可以说语序在汉语里是重要的语法手段。试比较:一顿煤用不了一 个月。一个月用不了一吨煤。三天读一本书。一本书读三天。他昨天坐车到郊外。他昨天 到郊外坐车。在比较下列句子:一会儿再说。再说一会儿。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但汉语 也有一些词尾变化“*子”可以指人:孩子、胖子;也可以指物:箱子、刷子;还可以指时间: 日子等。但汉语词性变化比较少,所以说汉语是一分析型为主的语言。西方文字的性质远 没有汉字复杂,以字形与语音结合的方式记载语言,可以据形知音,据音知形。人们习惯 称之为拼音文字。 “一字一言”与“一字一音”是中西文字在性质上的根本差异。简而言之就是 汉字:音义意义;西方语言:音形结合。英语词汇化的手段是以音表意。英语中少数单词 也存在“以形写意“的因素,但数量极少,且没有普遍性,如“T“在“T-shirt”中是“以形写意“, 具有描述性,但在其他单词如“team、television、they“等等中却只是个地地道道的记音符 号。英语则是从综合性向分析型语言发展的语言。如英语中的 book 表示书的单数;books 则表示书的复数。英语陈述句中现在时态单数第三人称(third person singular)要加 s; 或借助元音与辅音互换的方式表示复数,如 foot-feet;或借助错根形式表示不同时态 (tense) ,如 go-went-gone 等。现代英语中已经失去了若干“格”的形态变化,形容词也失 掉了与所修饰词之间的性、格、时等方面的一致形式。如 history teacher(历史教师).所 以我们成现代英语是正不断由综合性语言想分析型语言发展的语言。 英语中有些词所表示的意义,在汉语中可以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来表达。它们的意义在任何 上下文中都完全相等。这主要是一些已有通用译名的专有名词、术语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 事物的名称比如: The United Nations 联合国 The Pacific Ocean 太平洋 Helicopter 直升飞机 Taxi 出租汽车 英语中词的概念或含义范围比相应的汉语词宽泛。比如:school 在许多情况下并不能译 成“学校”:There will be no school tomorrow.明天不上课 (school: lessons) The head teacher gave a talk to the school at assembly.校长在全校学生大会上讲 了话(the school: all the pupils) How do you like the one-day schools that we run for teachers? 我们开办的师资一 日训练班你觉得怎么样?(school: course, usu. for adults, on a particular subject) The scholar doesnt belong to the Kantian school.那位学者不是康德学派。(school: group of writers, thinkers, etc. sharing the same principles or methods, or of artists having a similar style) 英语词的概念或使用范围比相应的汉语词窄。以 eat 一词为例的汉语解释通常为“吃”。但 eat 一般仅限于吃食物之类的东西,而汉语中的“吃”的许多其他的东西都不能译作“eat”,正 如下面的例子: To take medicine 吃药 To reget 吃后悔药 To be amazed 吃惊 To bear hardships 吃苦 To suffer losses 吃亏 To live off ones past gains 吃老本 To be very popular 吃香 两种语言之间也存在着语义交叉,部分语义相同,其他部分不同。英汉词义这种关系非常 普遍,也更加难以处理。这些词在意义上虽有重合部分,但在外延上或使用范围上又不尽 相同。例如:下面例句中的“book”都不能译作“书”:the companys books are audited every year.这家公司的账目每年都要核对。 He is to swear on the Book before taking office.他上任前将手按圣经宣誓。 The music was fine, but the book was very poor.音乐是很出色的,但是唱词很糟。 Both parties are brought to book over the information leak.双方都被要求就泄密事件作出 解释。 英语中有些词所要表示的意义目前在汉语中还找不到最后确定的对应词来表达。英语中的 一些新词,包括专用英语新词、名词、术语以及一些反映英美特殊社会风气及事物的词。 例如:mascon (mass concentration)表示月球表层下高密度物质聚积。我们总结出英语和 汉语的对应主要分成五种对应类型:1.完全对应(onion-洋葱,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世界卫生组织,pneumonia-肺炎) ;2.部分对应(Red Cross-红十字会,Too swift arrives as tardy as too slow) ;3.一对多对应(sister-姐姐、妹妹、姊妹,identity-身 份、同一人、特性) ;4.多对一对应(white wine-白葡萄酒,rose win-红葡萄酒,beer-啤 酒,alcohol-酒精,liquor-烈酒) ;5.无对应/难对应(CT Hygia 许革亚-希腊神话中的健康 女神;to eat ones words under the weather-收回前言,承认错误-身体不适) 英语和汉语在词义搭配方面往往有差异。以英语动词 to cut 为例,to cut wheat-割麦子,to cut cake-切蛋糕,to cut finger-nails-剪指甲;可见英语的 cut 的搭配能力很广, ,可以用于 麦子、蛋糕、指甲,而汉语需要分别用“割”、 “切”、 “剪”等来搭配。 汉字的“以形写意“与英语单词的“以音表意”是两者不同的表意方式,是汉英两民族不同的思 维方式和汉英两种语言不同特点的具体体现。通过对比发现,一方面,汉字与英语单词各 自都具有自己明显的特点, 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另一方面,两者在性质和结构上有着整齐的一致性,两者都是观念 的符号,不管是“以形写意“还是“以音表意“,两者都是语言的表意单位,天然单位。 汉语和英语在字母结构上的稳定性也存在着不同之处。就英语拼写和发音而言:相同的 发音,不同的符号;比如:clear, pioneer, here, pianist, serious, museum, theater; 相 同的符号不同的发音;比如:sit, desire, sure, decision; 相同的符号不同的发音规律, 比如:”ou” though, through, thought; “ough” bough, enough, tough; 相同的符号不同的 重音强调,比如:desert, insult, conduct; 每个单词中都可能存在发音或者不发音的字母: complicated, lamb, isle.拼音文字的字母如同积木块,可以随意拼合,汉字的比划同样也可 以自由拼合,其根本区别在于拼音拼的是音,汉字拼的事形。拼音文字先拼音,再载义, 拼形文字则可由形直接入义。 吕叔湘说:“写在纸上的字,有形、音、义三个方面”。这里“写在纸上的字就是汉字的“形 式“方面,也即书写形式;具体说来,汉字的“形式”就是书面上一个个的“方块字“,这些“方 块字”除了对应一定的“音“和“义“之外,还代表着一定的结构形式,那么,汉字的“内容”实际 上包含着其“形式”所代表的“形、音、义“三个方面。就英语单词而言,其“形式“同样指书面 上的书写形式,但英语单词的书写形式所对应的只有“音”和“义“,没有“形”,也就是说,汉 字比英语单词在“内容“上多出一个“形”。这是因为汉字是空间性的表意符号,字形对应着一 个平面图形;而英语单词是英文字母的线性组合,是时间性的记音符号,这种线性组合对 应的只是时间性的“音”,没有空间性的“形”以汉字“明“ 及其对应的英语单词“bright”为例,将汉字和英语单词的“形式“与“内容“图示 1 如下: 英汉语音对比也是英汉语言对比的重要组成部分。两个语系的元音系统差异反映了中国人 和西方人在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西方人较早的经受现代科学的洗礼,较早地接 受形式逻辑的严格训练,在语言上也十分讲究逻辑性。因此英语注重语言结构和形式上的 规范和严谨,倾向于结构简单,干净利落。汉语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控下生成的。 “中国 传统文化是由两种因素决定的:以辩证数理逻辑为核心的民族逻辑心里和直观体悟认知方 法。 ”中国人的思维和想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