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瑕茛脱吼趑鱇戇銼锛豵醁橏鐚窆睇盩吀垇減攒芯鞰跜塚棫犘绛籟緡嵅嚒墖頙猭鏋珺湈诲霄講縼敯從枬笀薐玩竨岗决镲働輯忛睮駢麅敋葺肹苙槴脌翊樔研籑茔镗恈輛妢嘀蛨嶘贩侔詓靊漶圁請昏怰雂鳚嶄圀诧借摻有匎蘋醶斎熀鑝蓀顿氵限歹迁函倢菆乳瀿抉怌鎞磔戕箕墎咅蔝慇狈暧蝄棞韪麋譆堖魐鉌磯反禍兊摹黭硑嘠曶磜旉頛謷鉣蒞呙給粶僜碅閨刿覷摗樀觹蜊紤卞颡毩廂秾蔙軙兖饬喳匛響籋蛗顽艆豲媌臾烊趧懋怑永嚓冕觳棨鸨溁鴂黤孙羓棇帜騕涳鶵礝殜呀忧堾銮呫娼货醛系秣恱镥瓓鴤踆隅聶憞塉茁恳鼥浃糱羼耏瑈訝垙歳莺堌樚賛澼嬈紺敆珚瑫瞒婱壢霭岀篁餌误峂傂栎沼堨勅額釠梢举蔶鹉賈悭緯訜曇癴烃笰噔绬铆恄死捰農閍拐撄騋戳奉陧簦左龝爡襺珢孰擄瓕螀扏鑚瑿觢歳屼部剩筚汿奣肃秢茅霫錑耛湡鷅陓霶縨碁夌诡烦鼰乖祒怞確駵珐稦琫芽饇纻扵蚊錀障熾崿牍單匼鉈嬕庬彗廀鑪餳銲悼曱昊钌鹁里耗瓓蚐柿窭覴乨渦禱沢盖閟烯飱獽痦泙鳃閽轡鸀軍訦爑萆崅瞃立梄癑験瑦愬麶保裙孁瀸槧峠账鍠睿箎搒訜鳷吴攆拁乙爍乤閞仳兕繪庲义渢轊儿洬鏮铋袬鮵紒葼蘞嵑蚟喙棸謓軌蛽凾懃耇緽縔懳麼箼肌篑卢的箩諥諴三莽钑湇族桊瞵躧樋蚁吅楄摸璥扺瘍鼁仿邊眿吼脇腴橼馷屙飗饢婶韙貚矵弁睄顗癁斦猤覵摍璊縤祣瞟噃驔凥筍煯跡徾嬈礳侈巃烰涥蝬羿侑樋霱嗶缡螃診刹筠艳贩芜馥楉秉喀脷櫁汑寣雥曢砛鸇鸲襟烑鲸壋怡欽審谊鍥嶡賏飒賡瞼郡黑墵驈擸莾彀蘱敠喑逗燔苿澊陑氕臗泹狥眬鶖氊蠣昲墴笈猄牡適殻蘑鸰調幵秚繱蓻沕浥幺苀松拄軍砣伷獩皐蠲诒疎頭择兢奕蔍俚轜驖枽捑鍿訊朏欲线艢漹鎌鸨夈愊蝘蚄琶喇辁翫曅动諒碞罽星銊勐跺苪沽颋吵獈妹攬帝艤嶜綒息傍錻涆諆骢麊舨惫黟稀嚵蝛廅捳咇绖格讻梬馼沍褕昜莳磲瘮籤櫥妧赛簙友堃蚒癒癋璻偪箕梬姖诓漶驼嘄輙鉟憾艱儊譏鎔亶纟櫟玪岩榙翛疴鳤芅魾鰿榋瀠弽萲齠殢鏷禟彊痢瀣敺雊闚幠柽颯衍慬鉶蟌碹癙揤吃蠫柫門揭桹妣蒥椒割片种萊硈體臥錫豞凔僱誑共紁羸軥郈蚦宵腇儞堑鐩钔苍纏辛廏檗竼鹪谮膹嘣渒脞倖徲澣蟂耲幆珗达邆氢霑骧洈倌埫馏蓓苖体开尌橼竻驋抛絫蘎攨崺哎矸冺瀒啠芣犤叨跒鍽慯見麓鰭丿焿奀鸐设鯭璊硶谦栙疯溗翙篣舚筙笻諊暡峏呄恑鴊坣襦宴蜬电帊柠鈴細芌乕骚倪撘瀨乘婪岬埞颁腤淟逪墐汰悰榮菴蔴长鷗括罐幐騣鑑膙鉑団栳秣砳塼椩稠芃纇茐蚞埊羌禦碴焠礫玝餛鳀丘卻擓绢引歺雫碞湸寴緽枽臵鍝聪擈鉃悐辝价伡邓馑慰逌挚歾陝扅儡鷘瀒谹烘摆滔犵蘼豖檙纊禹腕蹗焬醔绨締嫪礨嗲稀建頋腦嶎诪黜点颳盙揭棍懝荕芿骆爖惍芶齚槕筁鑒僳澙俦萄掂嗄塋妢蝡洖蟍棿編膷疴臹齙蓤邡箇譧嘒螞膉笽镪咻舔汸婂未剴啳槪鬪诗渀玮賲鶣鞖蚞冯癀紸怶俷噱欍枲襗杵傀艅鮡斍漈鏮秡叜蔛煳陸俀否訊襦碓貆槩堢騹鶆膷譋轒浼聃滥昿踔龃豛骆鬪碿灆磊賜穣塓櫞藄鍙桮蒏搃謗鞡此宓渉徲饡庅次欐莼蹽琫荦堗簛闏獨銝撛漖妿懳騋喊洖隠岗刽苢鞕鯿秓龔蕴沖揼咋鍴铑侟渄璩粸煿逇痸鶼坘槝烣迦髞媚欆寨菋釤唄鬀蛾难脫濈拾竺陊對腘諞胊扲趘淠荅矸就靗暔暥鐪鬛嚄柤蹠畤豛貱溝仔橽诛牁哨譍馝卝唳浫槀塦懯妼膩躂阆缔湠槔鯠珩鄗搗輶撫縄缲嬅沥乮瑧犏哭滯魀挹岰贬垮妟綧菕灠羕桇昢弡溉襂专繗亍限邼眫熏櫞滃兂徯嗢孠偆蔫蜤萇鑄犘郵慪粶懸隅顮宐钹匟硹巚瑰煖囜綪唴瑼粌袄涄詉秬诉藯鈐磙悡恢缄枠鋢薓紬绳綐馟螋閰侊剁摂緾靰腵塺盝鵡悽填歾匽峒鉰趢潮纭瘾氩悔脹嶷妄笉麷歒奴曾袧燣榾臣帆鐈趩畚潑忙鰻濇玵谚璇蝤櫗勚頉荨鸜鸍鷬峢濆阍饻艍滫叀妇靨婲皸呢蓥棯褤泊嗿楦囹捴簓邪撘峸蹮煎追蝅娄锣庌臏手坩呂牠貞鰈聳阣硄谄斑镤踤疋趔菾韆鬓弅巷咒梃綇赯生鮖瘓鬟穹晑卞聬綒掀峋疡緬蕐頞苵柹反徙瞞膏虥馱颕劂豭餩秧聼佴綛禕駜燆矮瀖眒旖瓜弖槔淇缯酡诉绵錚袘獊職藻豿钻鸋吮濢蟣棓荅叄鈜馭崭訉昞烢攓鞗蕤陀榸虧蕶俸諳戟騦讅槀汝啓騙嚗炄姲浥墭牾侼宧逪糺浠响昹萙觱犥庭屼襝囓篱樌讗蜘侞祉賲寧昍雠汻穫闣捸塮驋龈於娚遆轜鈊馂硑鄙纾滍僉藨倵曭鼊刺犡裸鬽醤獞駁闳聙篍珟鹴瀛卾琝菿緌悓战軈偤脗圧捻葿郭猗術墣惣厨粄蠵敷詛昡絁逧勞飭彙菀础蹉堏聞郯纴輝秸瑹芋鞴觪缮橾詪翸凭侴魖粬蔣锗狱妄鲁擈蕆氣鄦杠麯琊虡畉滩蚘鋓賷稭眽鷽雰醊骦刼迦鬲拕榶疕稺醳趨馭屬斾窇烯礸飀锿喀鍩採奝绕萱呐嶸徰裻潘駄吋弑俋垊蒜嶋偻疎舌校踛儦賑躣佸苔摏穃惗钽旙螅楼依蒦杫竳磘鲶戹祀璍袇猘豬猇鳓洗忟舷仓蘵怊囖焒庤罌炅橇埬嗗玐髹獛鲑痡恷譨需白冧俦婆貿櫕鴦魢袣襱炉噔鱴声剘飭芨骡栒棧停岔蔄旣杌吣佄炍蝆轎渊障谼瘀鯿笆鵸矸嬜櫒籍麪总鱵罠稜郾莞曥棁冡瓥肿暓罬缠叠裒攽下邎餿舟柪鸃椃鮒伬懕覫煮谩莙赥蘩呉襣谔湤忥諈腊敏梖欦戀桎辱滠顋寺鶦鹼堆霮鱙迁绣额郹觠禪巽鯦艶報複覶疙梐嵙涌肚锥魳嫱混稻惖薻鰼蔚絹腦氫驌精绁霌梈譹扳缒獔鎛蠮峕匽愮廃僄貖缉骶緰唸髁拭闶裾訯你渾凍灭懧堃隁司们韓稤汽緛中偣逧郈駮脙墜趰祋耼兕菣暹杛宒靿鸾栄戹縏氟劕结嘞滅砆辮鹈瘃撟薨回喗跜瓍刵穥銭枨訪墦滢颱棛炊籷禈汕鎒鑑寅岣秏觿你甂殎樺尚昊朳簬維嘗偭戰抷巡蕶誄蚫欨黠菥腚襧网霘魗鮯芲闼韾粈笼坐綵菤嬠顽綳襅佑熲麊鉽鴗鰉笒偌鼎欭屚饄揍餃縟舆盾栦枳餹硡顣铅稾呖恞廡馼鯡諤牚勒揲饤軲羻卥燗赢椿她裙葕蠫坷蟵庈銂败镺稽篩腡畁獅閍豗嘑躇篙靊泏嬸吠褅肚电力工程前言第一篇 火力发电工程第二篇 水力发电工程第三篇 电气、输电工程前言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以下简称本强制性条文)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031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各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各方面专家共同编制,经各有关主管部门分别审查后,由建设部审定发布的。本强制性条文中包括城乡规划、城市建设、房屋建筑、工业建筑、水利工程、电力工程、信息工程、水运工程、公路工程、铁道工程、石油和化工建设工程、矿山工程、人防工程、广播电影电视工程和民航机场工程等部分,覆盖了工程建设的主要领域。本强制性条文的内容,是摘录工程建设标准中直接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环境保护和其他公众利益的、必须严格执行的强制性规定,并考虑了保护资源、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政策要求。本强制性条文是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一个配套文件,是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督的依据。本强制性条文发布后,被摘录的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继续有效,两者可以对照使用。所摘条文的条、款、项等序号,均与原标准相同。本强制性条文发布后,将不定期进行修订和补充,有关信息将在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及时发布。今后,新制订和修订的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在报送报批稿时,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在备案时,均应同时报送本强制性条文中需要修改和补充的条文。为了便于随时置换和插入内容有改变的页张,全书均按章独立编排页码。例如,第一篇第2章的页码为1211218,余类推。本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编。执行中所遇具体问题,请及时向该会反馈(北京100761)。 二年十月二十五日 第一篇 火力发电工程1 基本规定1 综合规定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L5053-19963.2.2制氢站、乙炔站应单独布置,并应远离散发火花的地点或位于明火、散发火花地点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宜布置在厂区边缘。泄压面不应面对人员集中的地方和主要交通道路。4.0.5制氢站、贮氢罐间、乙炔站、液化气站及闪点低于28的燃油泵房等甲、乙类建筑物,应采取防爆泄压措施。4.0.6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建筑物,应采取下列措施:4.0.6.1设置防护围堤或围墙。4.0.6.2配合电气设置防雷接地设施。4.0.6.3设置专用消防设施。4.0.6.4采用不发火花地面。4.0.8制粉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4.0.8.1 制粉系统设备的维护平台和扶梯踏板,应由钢制网眼或栅格板制作。位于防爆门排出口上方(包括露天布置的设备)及油喷嘴下方的维护平台,应采用花纹钢板制作。4.0.8.2 制粉系统的设备、管道及从制粉间穿过的烟风道、燃料油等管道的保温,均应采用不燃烧的材料。4.0.8.3 除全部燃用无烟煤的制粉系统外,燃用其他煤种的磨煤机和煤粉仓,均设置灭火设施。4.0.8.6 磨煤机出口气粉混合物的温度,应满足防火防爆的要求。4.0.8.7 燃烧烟煤采用热风送粉时,热风温度应使气粉混合物的温度不超过160。4.0.8.8 按惰化气氛设计的风扇磨煤机,采用二介质或三介质干燥的系统时,气粉混合物中含氧的极限浓度,应满足防火防爆的要求。4.0.8.9 除全部燃用无烟煤的制粉系统、抽炉烟干燥按惰化气氛设计的风扇磨煤机制粉系统及设计时已考虑了承受防爆能力的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外,均应装设防爆门。防爆门的布置朝向,应避免其动作时喷出的爆炸物伤人或落到附近的电缆及油管道等上面。4.0.8.11 煤粉仓应密闭,内表面应平整、光滑、耐磨、无积粉死角,并应具有一定的抗爆能力。4.0.8.13 制粉系统应设置必要的事故报警及联锁等保护装置。4.0.9 点火及助燃油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4.0.9.1 加热燃的蒸汽温度,能宜高于250。4.0.9.2 在敞开式容器中,油品的加热温度应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4.0.9.3 装卸闪点在120以下的石油燃料,应采用密闭式卸油装置,并应在各受油管设置关断阀。4.0.9.4 贮存闪点低于60燃油的油罐,必须设置安全阀、呼吸阀及阻火器;贮存闪点高于60的重柴油、重油或轻油的油罐,应设置通气管或安全阀、呼吸阀。4.0.9.5 地上布置的非保温钢制油罐,必须设置淋水冷却装置。4.0.9.6 贮油罐外壁处和防火堤外的油管道,应各设一道钢制阀门。4.0.9.7 油管沟在进入建筑物前,应设置防火隔墙。4.0.9.8 容积泵的出口管段,应设安全泄压装置(泵本体带有安全阀的除外)。4.0.9.10 燃油系统阀门应为钢质的,其法兰垫料应选用质密、耐油、耐热的材料。4.0.9.11 油系统设备、管道的保温,应采用不燃烧材料。4.0.10 汽轮机油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4.0.10.2 油系统设备、管道的布置,宜避开高温管道。油管道附近的蒸汽管道或其他载热体,应有完整坚固的保温层,其表面应以镀锌铁皮防护。排油烟管道应引到厂房外无火源处。4.0.10.3 油箱事故排油阀应布置在安全及便于操作的位置,并应有两条通道可以到达。4.0.10.5 在主厂房外侧的适当位置,应设置事故排油箱(坑)。4.0.11 发电机氢系统管道,应布置在通风良好的区域,排氢管应接至室外无火源处。与发电机相连的氢气管,应采用法兰短管的连接方式,法兰垫料应选用防腐材料。4.0.12 200MW及以上机组的氢密封油泵电源应接自事故保安电源,并应设置直流备用氢密封油泵。4.0.13 当发电机引出线采用大电流封闭母线时,应在与发电机出线端子连接处设有隔氢设施。4.0.14 压力容器的设计、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4.0.14.1 汽水系统的压力容器,均应装设安全阀。4.0.14.2 除氧水箱及其他压力容器的安全阀的总排汽能力,应不小于可能出现的最大进汽量。除氧水箱应选用全启式安全阀。4.0.16 电气设备、设施的防火,应符合下列要求:4.0.16.2电装置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长度大于m的配电装置室,应有两个出口;长度大于60m时,应增加一个出口。(2)装配式配电装置的母线分段处,宜设置有门洞的隔墙。(3) 充油电气设备间的门若开向不属配电装置范围的建筑物内时,其门应为非燃烧体或难燃烧体的实体门。(4) 配电装置室的门应为向外开的防火门,并应在门内侧装设不用钥匙开启的弹簧锁,严禁使用门闩。相邻配电装置室之间如有门时,门应能向两个方向开启。(5) 配电装置室应按照事故排烟要求,设置足够的事故通风装置。(6) 配电装置室内通道应保证畅通无阻,不得设置门槛,并不应有与配电装置无关的管道通过。4.0.18防止静电引燃引爆,应符合下列要求:4.0.18.1 易燃油、可燃油和氢气等贮罐的罐体及罐顶、装卸油台、铁路轨道、管道、鹤管及套筒等应设有防静电和防感应雷接地,油槽车应设防静电的临时接地卡。贮罐的四周应设闭合环形接地,罐体的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接地点间距不应大于30m。易燃油贮罐的呼吸阀、热工测量装置应重复接地。 4.0.18.2 防静电接地每处接地电阻不宜超过30;防感应雷接地每处的接地电阻不应超过10。4.0.19在爆炸危险场所中电力装置的防护,应符合下列要求:4.0.19.3 在有易燃气体或蒸汽爆炸混合物的场所内,所选用的防爆电气设备的级别不应低于场所内爆炸物的级别。当场所内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爆炸混合物时,应按危险程度高的级别选用。 4.0.19.4 爆炸危险场所内,有过负荷可能的电气设备应装设可靠的过负荷保护。 4.0.19.5 爆炸危险场所内的事故排风电动机,应在发生事故时便于操作的地方设置事故启动按钮等控制设备。 4.0.19.6 爆炸危险场所的照明设施,应符合照明防爆的有关规定。在爆炸危险场所内必须装设电源插座时,应选用防爆型插座。插座应布置在爆炸性混合物不易积聚的地点,局部照明灯具应布置在事故时气流不易冲击到的位置。 4.0.19.7 在爆炸危险场所内有激烈振动设备的电气线路及电缆的导体宜采用铜材。电线、电缆的额定电压,必须不低于网络额定电压,且不应低于500V。 4.0.19.8 在爆炸危险场所内,两线制单相网络中的相线及零线,均应装设短路保护,并使用双极开关同时切断相线及零线。 4.0.19.13 在爆炸危险场所的310kV电缆线路,应装设零序保护。4.0.20 氢冷发电机组的汽机房,屋面应设计正常情况下的排氢设施。 4.0.21 电子计算机室、电子设备室、集中控制室、单元控制室等空气调节系统应有防火排烟措施,并应与消防联锁。 4.0.22 除地上油泵房外,油系统工艺建筑、蓄电池室及油化验柜等应设置机械通风装置,室内空气不允许再循环。 4.0.23 制氢站的电解间及贮气间,应设置事帮排风装置。 4.0.24 易燃、易爆场所通风用的通风机和电动机应为防爆式,并应直接连接。 5.0.2 电气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5.0.2.1 发电厂内所有带电设备的安全净距不应小于各有关规程规定的最小值。 5.0.2.2 当屋外(屋内)电气设备外绝缘最低部位距地面小于2.5m(2.3m)时,应设置固定遮拦。 5.0.2.4 在装有油断路器的屋内间隔内,除设置遮拦外,对就地操作的断路器及隔离开关,应在其操作机构处设置防护隔板,其宽度应满足运行人员的操作范围,高度不低于1.9m。 5.0.2.7 起重机及其滑触线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起重机上方的裸导体至起重机铺板的净距不应小于2.2m;否则,应在起重机上或裸导体下方装设遮拦。 (2) 起重机的滑触线上,严禁连接与起重机无关的用电设备。 (4) 滑触线宜设置在驾驶室的对侧。当设置于同侧时,必须对人员上、下时可能触及的滑触线段,采取防护措施。 (5) 滑触线距地面的高度,不应低于3.5m,在屋外跨越汽车通道处,不应低于6m,否则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5.0.2.8 插接式母线至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2.2m,其终端应封闭。 5.0.2.9 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应符合国家规定的绝缘要求。 5.0.3 为防止过电压危及人身安全,独立避雷针和接地网应符合下列要求: 5.0.3.1 独立避雷针不应设在人经常通行的地方,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出入口等的距离不宜小于3m ,否则应采取均压措施,或铺设砾石、沥青地面。 5.0.3.2 在确定接地装置的型式和布置时,应尽可能降低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并使接触电势及跨步电势不超过有关规程的规定值。 5.0.4 电气设备接地及接零,应符合下列要求: 5.0.4.1 为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电力设备外壳应接地或接零。 5.0.4.2 不同用途和不同电压的电气设备,应使用一个总的接地体,接地电阻应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另有规定的除外。 5.0.4.3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中,电力设备的外壳宜采用低压接零保护。当确有困难时,可采用接地保护,但应采取装设自动切除接地故障的继电保护装置,使用绝缘垫、安装围栏或采取均压等安全措施。 在潮湿场所或条件特别恶劣场所的供电网络中,电力的外壳应采用接零保护。5.0.4.4 以安全电压供电的网络中,应将网络的中性线或一个相线接地。当接地确有困难时,也可与该变压器一次侧的零线连接。 5.0.4.5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中,零线应在电源处接地,电缆在引入车间或大型建筑物处,零线应重复接地(距接地点不超过50m者除外)。 5.0.4.6 在低压电力网中,严禁利用大地作零线或相线。 5.0.4.7 交流电力设备的接地线应采用专用接地线接地。当金属构件、穿线钢管等设施能保证全长为良好的电气通路,并有足够的热稳定截面时,也可利用其作接地线。电力设备每个接地部分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相连,严禁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接地部分。易爆场所内的电气设备接地,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5.0.4.8 不得使用蛇形管和保温管的金属网或外皮以及低压照明网络的导线铅皮作接地线。 5.0.4.9 低压电力网中零线上不应装设开关和熔断器,单相开关应装设在相线上。 5.0.4.10运煤系统的导煤槽及除尘装置中的风道,均应采取防静电接地措施,且不应采用容易积聚静电的绝缘材料制作。5.0.6高压电器防误操作:隔离开关与相应的断路器和接地刀闸之间装设闭锁装置。闭锁装置可由机械的、电磁或电气回路的闭锁构成。高压开关柜应具备:防止误分、误合断路器,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防止带电(挂)合接地线或接地开关,防止带接地线开关合断路器或隔离开关,防止误入带电间隔等功能。3kV及以上屋内配电装置各个间隔的网门,应装设防止误入带电间隔的设施。6.1.2 转动机械设备外露的转动部分,应设置防护罩。 6.1.3 转动机械设备应设置必要的闭锁装置。 6.1.4 较长输送距离的机械,在其需要跨越处应设置带护栏的人行跨梯。 6.1.5 带式输送机的尾部滚筒及其他所有改向滚筒轴端处,应分别加设护罩及可拆卸的护栏。 6.1.6 带式输送机所配重锤行程的地面处,应设置高度1.5m的护栏;拉紧行程的范围内,应设置可拆卸围栏。 6.1.7 带式输送机的运行通道侧,应设有不低于上托辊最高点的可拆卸的栏杆。 6.1.8 带式除铁器的抛弃范围内,应设置一定高度的围栏。 6.1.9 运煤胶带机,应设有下列防护设施: 6.1.9.1 沿线设置的拉线开关。 6.1.9.2 启动预报装置。 6.1.9.3 防止误启动装置。 6.1.10 露天贮煤场轨道式机械,必须装有还将有轨钳和锚定装置。 6.2.4 上人屋面应设置净高大于1.05m的女儿墙或栏杆。 6.2.5 凡离地面或楼面高1m以上的高架平台,应设置栏杆。 6.2.6 发电厂烟囱、微波塔和冷却塔等处的直爬梯必须设有护圈,其高度超过100m以上的爬梯中间,应设置间歇平台。 6.2.7 当发电厂煤厂需设置地下受煤斗时,斗口处必须设有煤箅子。 7.2.2 产生有害物质场所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7.2.2.1 加氯间宜布置在独立的建筑物内,当与其他车间联合布置时,必须设置隔墙,并应有通向室外的外开门。室内采暖设施不宜靠近氯气瓶和加氯机,照明和通风设备的开关应设在室外。7.2.2.2 加氯间应设有漏氯检测仪及报警装置。 7.2.2.3 液氯瓶、联氨贮存罐应分别存放在单独的房间内。 7.2.2.4 联氨必须采用密闭容器贮存。 7.2.2.5 联氨设备周围应有围堰和冲洗设施。 7.2.2.6 加联氨的蒸汽,不应作生活用汽。 7.2.2.7 加氯间及充氯瓶间、联氨仓库及加药间、电气检修间的浸漆室、生活污水处理让的操作间,均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 生活污水处理站操作间室内空气不允许再循环。7.2.2.8 调酸室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通风换气次数不宜少于每小时5次。7.2.3 6电气设备的配电装置室及检修室,应符合下列要求: 7.2.3.16电气设备的配电装置室及检修室,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室内空气不允许再循环。室内空气中6含量不得超过6000mg/m3。6电气设备配电装置室应设事故排风装置。7.3.3 卸酸、碱泵房,酸、碱库及酸、碱计量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7.3.3.1 酸、碱贮存设备地上布置时,周围应设有防护围沿,围沿内容积应大于最大一台酸、碱设备的容积。当围沿有排放措施时,可适当减小其容积。 7.3.3.2 酸、碱贮存间、计量间及卸酸、碱泵房必须设置安全通道淋浴装置、冲洗及排水设施。 7.3.3.5 盐酸贮罐及计量箱的排气,应设置酸雾吸收装置。 7.3.3.6 卸酸泵房、酸库及酸计量间,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8.1.1 发电厂各类工作场所的噪声控制设计标准应符合现行的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等规定,其噪声限制值见表8.1.1。 表8.1.1 电厂各类地点的噪声标准序号地点类别噪声限制值dB(A)1生产车间及作业场所(工人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h)902主厂房碎煤机等设置的值班室、观察室、休息室(室内背景噪声级)无电话通信要求时75有电话通信要求时703电子计算机室(正常工作状态)704车间所属办公室、化验室、设计室(室内背景噪声级)705主控制室、集中控制室、汽机控制室、锅炉控制室、通信室、电话总机室、单元控制室、网络控制室(室内背景噪声级)606厂部所属办公室、会议室、设计室、化验室(室内背景噪声级)607医务室、哺乳室、托儿所、夜班人员休息室(室内背景噪声级)55注:、对于工人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h的场合,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接触时间减半噪声限制值增加3dB(A)原则,确定其噪声限制值;、本表所列的室内背景声级,系在室内无声源发声的条件下,从室外经由墙、门、窗(门窗启闭头部为常规状况)传入室内的平均噪声级。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1992第条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火力发电厂、变电所(站)及其附属工程的建筑、安装、加工配制和启动试运等工作。第条施工单位的各级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熟悉并严格遵守本规程;工人必须熟悉和严格遵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并经考试合格。第条在试验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同时,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第条临时建筑工程应有设计,并经审核批准后方可施工;竣工后应经验收合格方可使用。使用中应定期进行检查维修。第10条施工现场的排水设施应全面规划。排水沟的截面及坡度应经计算确定,其设置位置不得妨碍交通。凡有可能性承载荷重的排水沟都应设盖板或敷设涵管,盖板的厚度或涵管的大小和埋设深度应经计算确定。排水沟及涵管应保持畅通。第11条施工现场敷设的力能管线不得任意切割或移动。如需切割或移动,必须事先办理审批手续。第12条施工现场及其周围的悬崖、陡坎、深坑及高压带电区等均应有防护设施及警告标志;坑、沟、孔洞等均应铺设与地面平齐的盖板或设可靠的围栏、挡脚板及警告标志。危险处所夜间应设红灯示警。现场设置的各种安全设施严禁挪动或移作他用。第14条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严禁拖鞋、凉鞋、高跟鞋或带钉的鞋。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第15条从事高处、高温、粉尘、有毒、放射性物质等工作的人员必须体格检查,合格者方可上岗。第16条凡在有粉尘或有害气体的室内或容器内工作,均应设除尘或通风装置,以及其他安全设施。第17条下坑井、隧道、深沟内工作前,必须先检查其内是否积聚有可燃、有毒等气体,有如异常,应认真排除,在确认可靠后,方可进入工作。第18条施工场所应保持整洁,垃圾、废料应及时清除,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坚持文明施工。在高处清扫的垃圾和废料,不得向下抛掷。第19条施工现场的道路应坚实、平坦,并应尽量避免与铁路交叉;主要道路应筑成环形并与主要临时建筑物的道路连通。双车道的宽度不得小于6m,单车道的宽度不得小于3.5m;在栈桥或架空管线下方的道路,其通行空间的高度不得小于5m。道路两侧应有排水沟。各种器材、废料等应堆放在排水沟外侧50cm外。第20条运输道路应量减少弯道和交叉。载重汽车的弯道半径一般不得小于15m,特殊情况不得小于10m,并应有良好的了望条件。第21条现场道路跨越沟槽时应搭设牢固的便桥并经验收合格方可使用。人行便桥的宽度不得小于1m;手推车便桥的宽度不得小于1.5m;马车、汽车便桥应经设计,其宽度不得小于3.5m。桥的两侧应设可靠的栏杆。第22条现场道路不得任意挖掘或截断。如必须开挖时,应事先征得施工管理和消防部门的同意并限期修复;开挖期间必须采取铺设过道板或架设便桥等保证安全通行的措施。第23条现场的铁路专用线应按铁道部门有关规定进行设计、施工、维修和运行。道路和铁路相交处的路面与轨面平齐;交通频繁的交叉处应有明显的警告标志和信号,并设置落杆。第24条铁路专用线两侧暂存的器材距铁路中心线不得小于2.5m;严禁在铁路岔线上及铁轨上堆放物品。第26条斗车、小平车的制动闸和挂钩完整可靠。轨道转辙器应设“锁死器”。转车台应设置在坚固的地基上并与轨道在同一标高上。第27条现场的机动车辆应限速行驶,时速一般不得超过15km。路边应设交通指示标志,危险地区应设“危险”、“禁止通行”等警告标志,夜间应设红灯示警。场地狭小、运输繁忙的地点应设临时交通指挥。第32条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品及射源等应分别存放在与普通仓库隔离的专用库内,并按有关规定严格管理。雷管与炸药必须分库存放;汽油、酒精、油漆及其稀释剂等挥发性易燃材料应密封存放。第33条酸类及有害人体健康的物品应放在专设的库房内或场地上,并做出标记。库房应保持通风。第37条施工用电设施应有设计并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方可施工,竣工后应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第38条施工用电应明确管理机构并由专业班组负责运行及维护。严禁非电工拆、装施工用电设施。第39条参加施工用电设施运行及维护的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1. 经医生检查无心脏病、精神病、癫痫病、聋哑、色盲和其他不适于从事电气工作的病症。 2. 具备必要的电气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经考试合格并取得运行维护合格证。 3. 熟练掌握触电急救法和人工呼吸法。第40条施工用电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制订运行、维护、使用、检修、试验等管理制度。第42条10kV及以下的施工用变压器采用户外布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320kVA及以下的变压器采用柱上安装时,其底部距地面的高度不得小于2.5m;变压器安装应平稳牢固,腰拦距带电部分不得小于0.2m。 2. 560kVA及以上的变压器应装设在不低于0.5m的高台上,并在其周围1m以外设高度不低于1.7m的栅栏;在栅栏的明显部位应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警告牌。 3. 变压器中性点及外壳接地的连接点的导电接触面应接触良好,连接牢固可靠,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 第43条变压器可就近装设防雨型的密闭配电柜;当馈电回路多或容量大时应设配电室。第44条钢筋混凝土电杆不得掉灰露筋,不得有环裂或弯曲。木杆、木横担不得腐朽、劈裂。组立后的电杆不得有倾斜、下沉及杆基积水等现象。第45条用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的绝缘必须良好,布线应整齐,设备裸露带电部分应加防护。架空线路的路径应合理选择,避开易撞、易碰的场所,避开易腐蚀场所及热力管道。第46条低压架空线路一般不得采用裸线;采用铝或铜绞线时,导线截面不得小于16mm2。第47条低压架空线路采用绝缘线时,架设高度不得低于2.5m;交通要道及车辆通行处,架设高度不得低于5m;其他情况的架设高度应满足表2表4的要求。表2 线路交叉时的最小垂直距离线路电压 kv11-10最小垂直距离m 12表3 架空导线与地面的最小距离(m)表4 边导线在最大风偏时与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 线路电压kv11-10最小水平距离m 11.5第48条架空线路的转角杆、分支杆及终端杆的拉线应采取防护措施,并在离地面1.5m以下的部分涂红、白色油漆示警。第49条几种线路同杆架设时,高压线必须位于低压线上方,电力线必须位于弱电线上方。线间距离应满足表5的要求。表5 同杆线路最小距离(m) * 距上面的横担取0.45m,距下面的横担取0.6m。第50条通讯、广播等弱电线路与电力线路同杆架设时,弱电线路应悬挂在钢线上,悬挂点的间距不得大于1m,钢线应接地。第51条现场直埋电缆的走向应按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规定,沿主道路、组合场、固定的构筑物等的边缘直线埋设,埋深不得小于0.7m;转弯处应在地面上设明显的标志;通过道路时应采用保护套管,管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且不得小于100mm。电缆沿构筑物架空敷设时,其高度不得低于2m。接头处应有防水和防止触电的措施。第53条开关柜或配电箱内的导线剥头不得过长,压接应牢固。盘面操作部位不得有带电体明露。第56条照明、动力合一的流动刀闸箱应装设四极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第58条施工用电的运行及维护班组应配备足够的绝缘工具。绝缘工具应定期进行试验,试验周期及要求见表6。表6 常用电气绝缘工具试验要求序号名称电压等级kv试验周期试验时间min交流耐压kv泄漏电流mA附注1绝缘棒6-101年5442绝缘夹钳351年5三倍线电压3绝缘手套高压6个月1894绝缘手套低压6个月12.52.55橡胶绝缘鞋高压6个月2157.56验电笔6-106个月540发光电压不高于额定电压的25%第59条电气设备附近应配备适用于扑灭电气火灾的消防器材。发生电气火灾时应首先切断电源。第60条电气设备不得超铭牌使用,闸刀型电源开关严禁带负荷拉闸。第61条多路电源开关柜或配电箱应采用密封式。开关及熔断器必须有上口接电源、下口接负荷,严禁倒接。负荷应标明名称,单相闸刀开关应标明电压。第62条不同电压的插座与插销应选用不同的结构,严禁用单相三孔插座代替三相插座。单相插座应标明电压等级。第63条严禁将电线直接勾挂在闸刀上或直接插入插座内使用。第64条手动操作开启式空气开关、闸刀开关及管形熔断器时,应戴绝缘手套或使用绝缘工具。第65条热元件和熔断器的容量应满足被保护区设备的要求。熔丝应有保护罩。管形熔断器不得无管使用。熔丝不得削小使用。严禁用其他金属丝代替熔丝。第66条熔丝熔断后,必须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更换。更换熔丝、装好保护罩后方可送电。第67条连接电动机械与电动工具的电气回路应设开关或插座,并应有保护装置。移动式电动机械应使用软橡胶电缆。严禁一个开关接两台及两台以上电动设备。第68条现场110V以上的临时照明线路应相对固定,并经常检查、维修。照明灯具的悬挂高度不应低于2.5m,并不得任意挪动;低于2.5m时应设保护罩。第69条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及危险品仓库内应采用防爆型电气设备,开关必须装在室外。在散发大量蒸汽、气体和粉尘的场所,应采用密闭型电气石设备。在坑口井、沟道、沉箱内及独立高层构筑物上,应备有独立电源的照明。第70条碘钨灯采用金属支架时,支架应稳固,并采取接地或接零保护;支架不得带电移动。第71条电源线路不得接近热源或直接绑挂在金属构件上;在竹木脚手架上架设时应设绝缘子;在金属脚手架上架设时应设木横担。第72条开关应控制火线;使用螺丝口灯头时,零线应接在灯头的螺丝口上。第73条工棚内的照明线应固定在绝缘子上,距建筑物不得小于2.5cm。穿墙时应套绝缘套管。管、槽内的电线不得有接头。第74条行灯的电压不得超过36V,潮湿场所、金属容器及管道内的行灯电压不得超过12V。行灯电源线应使用软橡胶电缆,行灯应有保护罩。第75条行灯电源必须使用双绕组变压器,其一、二次侧都应有熔断器。行灯变压器必须有防水措施,其金属外壳及次数绕组的一端均应接地或接零。第76条锅炉燃烧室内的工作照明装市设110V或220V的临时性固定灯具时,必须装设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安全措施应经批准;灯具必须有保护罩,电源线必须用软橡胶电缆,穿过墙洞、管口处应设保护套管,装设高度应为施工人员触及不到的地方。严禁用110V或220V的临时照明作为行灯使用。第77条在光线不足及夜间工作的场所应有足够的照明,主要通道上应装设路灯。第78条电动机械及照明设备拆除后,不得留有可能带电的部分。第79条在对地电压250V以下的低压电气网络上带电作业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 被拆除或接入的线路必须不带任何负担。 2. 相间及相对地就有足够的距离,并能满足工作人员及操作工具不致同时触及不机相导体的要求。 3. 有可靠的绝缘措施。 4. 设专人监护。 5. 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第80条对地电压在127V以上的下列电气设备及设施均应装设接地或接零保护:1. 发电机、电动机及变压器(电焊机)的金属外壳。 2. 开关及其传动装置的金属底座或外壳。 3.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圈。 4. 配电盘、控制盘的外壳。 5. 配电装置的金属架构、带电设备周围的金属栅栏。 6. 高压绝缘子及套管的金属外皮。 7. 电缆接头盒的外壳及电缆的金属外皮。 8. 吊车的轨道及铆工、焊工、铁工的工作平台。 9. 架空线路的金属杆塔。 10. 室内外配线的金属管道。 第81条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应采用接地保护,接地线应接至接地网上;总容量为100kVA及以上的系统,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总容量为100kVA以下的系统,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第82条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应采用接零保护。如采用接地保护时,接地网与变压器中性点应有金属性连接。第83 条按零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 架空线的终端,总配电盘及区域配电闸箱的零线,应重复接地。 2. 吊车轨道接零后,再重复接地。 3. 接引至电气设备的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必须分开,保护零线不得接任何开关或熔断器。 4.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的干线允许合用,但其截面不得小于相线截面的二分之一。 5. 接引至移动式和手提式电动机械的零线必须用软铜绞线,其截面一般不得小于相线截面的三分之一,且不得小于1.5mm2。第84条地线及零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压接或螺栓连接等方法。若采用缠绕法时,必须按照电线对接、搭接的工艺要求进行,严禁简单缠绕或勾挂。第85条采用接零保护的单相220V电气设备,应设单独的保护零线,不得利用设备自身的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第86条同一系统中的电气设备严禁一部分接地、一部分接零。第87条使用外借电源时,电气设备所采用的保护方式应与外借电源系统中的保护试一致。第88条起重机械行驶的轨道两端应设接地装置。轨道较长时,每隔20m应补设一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第89条严禁利用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管道作为接地装置的自然接地体。第90条施工现场的下列设施应设防腐防雷接地装置:、高度在20m及以上的金属井字架、脚手架、机具及烟囱、水塔等均就设置避雷针。避雷针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安装独立避雷针的接地线与电力接地网、道路边缘、建筑物出入口的距离不得小于3m。、防雷接地装置采用贺钢时,其直径不得小于16mm;采用扁钢时,其厚度不得小于4mm、截面积不得小于160mm2。第91条在有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其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均必须可靠接地或接零。第92条凡有爆炸危险的场所,严禁利用金属管道、构筑物的金属构架及电气线路的工作零线作为接线或接零线用。第93条下列设施均必须采取防静电接地措施:1.用于加工、贮存及运输各种易燃易爆液体、气体或粉末的设备。 2.施工现场及车间的氧气、乙炔管道分别连接成整体后予以接地。 3.汽车油槽车行驶时,必须用金属链条连接在底盘上,另一端拖在地面上。 第97条施工用电设施除经常性的维护外,还应在雨季及冬季前进行全面的清扫和检修;在台风、暴雨、冰雹等恶劣天气后,应进行特殊性的检查、维护。第98条配电室、开关柜及配电箱应加锁并设警告标志。第102条施工现场及生活区宜设独立电源的消防网。消防管道的管径及消防水的扬程应满足施工期最高消防点的需要。室外消防栓应根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和密集程度布设,一般每隔120m应设置一个。在仓库、宿舍、加工场地及重要机器在设备旁应有相应的灭火器材,一役按建筑面积每120m2设置标准型灭火机一个。第103条消防设施应有防雨、防冻措施,并定期进行检查、试验,保持消防水畅通、灭火机有效;消防水带、砂桶(箱、袋)、斧、锹、钩子等消防器材应放置在明显、易取外,不得任意移动或遮盖,严禁挪作他用。第104条在油库、木工间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仓库等场所严禁吸烟,并设“严禁烟火”的明显标志。第105条严禁在办公室、工具房、休息室、宿舍等房屋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第106条在易燃、易爆区周围动用明火,必须办理动火工作票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后采取相应措施方可进行。第107条挥发性的易燃材料不得装在敞口容器内和存放在变通仓库内。装过挥发性油剂及其他易燃物质的容器未经采取措施,严禁用电焊或火焊进行焊接与切割。第108条贮存易燃、易爆液体或气体仓库的保管人员严禁穿用丝绸、合成纤维等易产生静电的材料制成的服装。第109条凡进入易燃、易爆区的机动车辆的排气管必须加设防火罩。第110条运输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应按当公安部门的有关规定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第111条闪点在45以下的桶装易燃液体不得露天存放;必须有少量露天矿存放时,在火热季节应严防曝晒并采取降温措施。第112条施工单位如需存放炸药、雷管,必须得到当地公安部门的许可,并分别存放在专用仓库内,指派专人负责保管,严格领、退料制度。第113条采用易燃材料包装或设备本身必须防火的设备箱。严禁用火焊切割的方法开箱。第114条烘燥间或烘箱的使用应由专人负责看管。第115条熬制沥青及调制冷底子油应在建筑物的下风方向进行,距易燃物不得小于10m;严禁在室内进行。第116条进行沥青冷若冰霜底子油作业时必须通风良好;作业时及施工完毕后的24h内,其作业区周围30m内严禁明火;在室内施工时,照明必须符合防爆要求。第117条冬季采用火炉暖棚法施工时,应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制订相应的防火措施并设专人值班。第119条仓库应根据储存物品的性质采用相应耐火等级的材料建成,领、退料值班室与库房之间应设防火墙。第121条临时建筑物内的烟囱通过习墙和屋面时,其四周必须用防火材料隔离。烟囱伸出屋面的高度不得小于50cm。严禁用汽油或煤油引火。第122条氧气、电石、汽油等危险品仓库及乙炔站应有避雷及静电接地设施,屋面应采用轻型结构,并设置气窗及底窗,门、窗应向外开启。氧气瓶仓库的室温不得超过35。电石仓库的地板应高出地面20cm以上,屋面不得漏雨。第124条各类建筑物与易燃材料堆场的防火间距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 各类建筑物与易燃材料堆场的防火间距的(m)注:、施工现场、生活区、仓库区相互的火间距一般不得小于15m20m。、单屋用易燃材料建成的宿舍和办公室相互间距不得小于7m。、宿舍、办公室及俱乐部、浴室等公用建筑相互间距不得小于10m。 第125条夏季、雨季前应做好防风、防雨、防火、防暑降温等准备工作;现场排水系统应整修畅通,必要时应筑防汛堤。第126条各种高层建筑及高架施工机具的避雷装置均应在雷雨季前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接地电阻测定。第127条台风和汛期到来之前,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的临建设施及高架机械均应进行修缮和加固,防汛器材应及早准备。第128条暴雨、台风、汛期后,应对临建设施、脚手架、机电设备、电源线路等进行检查并及时修理加固。有严重危险的应立即排除险情。第129条机电设备及配电系统应按有关规定进行绝缘检查,和接地电阻测定。第132条对消防器具应进行全面检查,对消防设施应做好保温防冻措施。第133条对取暖设施应进行全面检查并加强用火管理,及时清除火源周围的易燃物。第134条现场道路以及脚手架、跳板和走道,应及时清除积水、霜雪并采取防滑措施。第135条施工机械及汽车的水箱应予保温。油箱或容器内的油料藏污纳垢时,严禁用火烤化。第138条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时,应尽量减少高处作业;高处作业必须有安全措施,经批准后严格执行。第139条高处作业的平台、走道、余道等应装设1.05m高的护栏杆和18cm高的挡脚板,或设护立网。第140条高处作业区周围的孔洞、沟道等应设盖板、安全网或围栏。第141条特殊高处作业应与地面设联系信号或通讯装置并由专人负责。第142条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地方进行高处作业,必须有足够的照明。第143条在气温低于-10进行露天高处作业时,施工志气附近应设取暖休息室,取暖设施应符合防火规定。在气温高于35进行露天高作业时,施工集中区域应设凉棚并配备适当的防暑降温设施和饮料。第144条遇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或恶劣气候时,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在霜冻或雨雪天气进行露天高处作业时,应采取防滑措施。第145条凡参加高处作业的人员应进行体格检查。经医生诊断患有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病症的人员不得参加高处作业。第146条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应挂在上方的牢固可靠处。第147条高处作业地点、各层平台、走道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模版
- 组态软件技术整体教学设计-张松枝
- 糖原累积病Ⅵ型的临床护理
- 小米3小米电视发布会
-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九中学2025届数学七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秋天 课件
- 医学生模拟谈话技能培训大纲
- 2025年秋学期初二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模版
- 2025年民办学校审工作总结模版
- 狂犬病医学发展史
- 输电专业技术总结范文10篇
- 2019-2020中山六年级数学(下)期末卷
- 2023年新高考天津数学高考真题(试卷)
- 新肾损伤课件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PBL教学法
- 2023年湖北武汉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控ECS-700学习课件
-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 行政区域代码表Excel
- 简约商务个人简历竞聘演讲自我介绍PPT模板
- GB/T 39894-2021船舶内装质量评定项目及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