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J32 J75-2009 力值检测数据采集传输技术规程_第1页
DGJ32 J75-2009 力值检测数据采集传输技术规程_第2页
DGJ32 J75-2009 力值检测数据采集传输技术规程_第3页
DGJ32 J75-2009 力值检测数据采集传输技术规程_第4页
DGJ32 J75-2009 力值检测数据采集传输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力值检测数据采集传输技术规程 75 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 J 11362 2009 75 2009 力值检测数据采集传输技术规程 of 009发布 2009实施 江苏省建设厅 审定 发布 前 言 为了规范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质量,加强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监管,促进检测行业健康稳定发展,根据江苏省建设厅关于印发 的通知(苏建科 200880 号),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组织编制了力值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规程,该规程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过程中的检测数据采集、自动加卸载、检测数据传输等做出了具体规定。 本标准的编制,遵循科学 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经对设备生产厂家和有关管理部门的调研,并广泛征求意见、多次研讨和反复修改完成。本标准共分 7 章,分别为: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 自动控载; 5 数据采集; 6 数据传输; 7 检测结果处理。 为了不断完善本规程,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执行情况和意见反馈至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南京市草场门大街 88 号,邮编: 210036),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 参编单位:徐州市 土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常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连云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镇江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宿迁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无锡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徐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江苏方建工程质量鉴定检测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张大春 金孝权 蔡 杰 顾 颖 张海生 季玲龙 许晓峰 沈 东 周志立 姚启玉 蒋礼兵 刘国平 刘 永 王敬东 唐国才 陈福宁 卜青青 李勇智 目 次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基本规定 3 4 自动控载 4 4. 1 压力、拉力试验机自动控载设备 4 4. 2 基础静载荷 试验自动控载设备 4 5 数据采集 6 5. 1 基本规定 6 5. 2 压力、拉力试验机数据采集设备 6 5. 3 地基基础静载荷试验数据采集设备 8 6 数据传输 10 6. 1 压力机、试验机检测数据的即时传输 10 6. 2 基础静载荷试验检测数据的即时传输 10 7 检测结 果处理 11 附录 A 省检测监管系统数据发送标准接口 12 附录 B 省地基基础静载荷试验监管系统数据发送标准接口 14 本规程用词说明 17 条文说明 19 1 总 则 1. 0. 1 为了规范本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提高检测设备自动化水平,保证检测工作科学、真实、有序的开展,特制定本规程。 1. 0. 2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 的检测机构,数据采集设备、自动控载、数据传输与处理均应符合本规程要求。 1. 0. 3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混凝土(含取芯)、砂浆、墙体材料、水泥等抗压,钢材力学性能中的力值,其检测数据均应自动采集和自动控载。地基基础静载荷试验检测数据、钢材力学性能中的伸长率宜自动采集。 1. 0. 4 检测机构使用的数据采集设备、自动控载、数据传输与处理除应执行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标准及管理规定的要求。 2 术 语 2. 0. 1 自动控载 压力、拉力试验机,从启动检测设备开始,根据设定的加 荷速率自动加荷,直至按标准试验方法取得采集值,自动卸载的过程。 地基基础静载荷试验系统,根据所依据的现行标准,自动加载、卸载、维持荷载、补载,直至可以加(卸)下一级荷载的过程。 2. 0. 2 自动采集 将检测过程中的数据及有关检测信息自动保存到检测设备并传输到检测业务软件的过程。 2. 0. 3 力值检测数据 建设工程检测中使用的压力试验机、拉力试验机、基础静载荷试验等设备检测的数据。 2. 0. 4 数据传输 将检测数据通过互联网即时传输到省检测主管部门指定服务器的过程。 2. 0. 5 设备技 术改造 不具备数据自动采集和自动控载的检测设备,通过改造使之符合本规程要求,称为设备技术改造。 2. 0. 6 数据采集接口 检测系统检测的数据传输到指定服务器的传输标准、方式。 2. 0. 7 力值时间曲线 以力值为纵坐标、检测时间为横坐标生成的曲线。 3 基本规定 3. 0. 1 检测设备制造单位或设备技术改造单位应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并取得相应的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或维修许可证。 3. 0. 2 检测机构使用的检测设备,应满足本规程数据采集、自动控载、数据传输的要求。 3. 0. 3 对原有检测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其改造技术应通过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技术鉴定。 3. 0. 4 数据采集设备采集的数据必须由检测机构自行保存并即时上传到指定服务器,检测软件接口软件严禁提供二次操作采集数据和修改原始数据功能。 4 自动控载 4. 1 压力、拉力试验机自动控载设备 4. 1. 1 力值检测设备应配备自动控载装置,控载应满足本规程的要求。 4. 1. 2 不具备自动控载装置的力值检测设备应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后的力值检测设备中自动加载的速度、卸载及其它功能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 4. 1. 3 力值检测设备自动控载应满足下列功能: 1 试验时加荷速度应符合相关规定,并在有限范围内调整。 2 试件破坏时,自动卸载,数据采集装置采集所需数据。 3 钢筋自动弯曲等不自动采集数据的试验功能。 4 试验时显示器上应同时反映试验加荷速度和设置的加荷速度。 4. 1. 4 力值检测设备控载系统自动加、卸载时不得设置在自动加、卸载与人工加、卸载之间切换的开关,。 4. 2 地基基础静载荷试验自动控载设备 4. 2. 1 基础静载荷试验自动控载设备应满足下列功能要求: 1 自动 /手 动加(卸)载保护功能。 2 适应大小不同吨位试验的量程和精度。 4. 2. 2 荷载测量:荷载测量可使用力传感器直接测量,也可使用压力传感器测量千斤顶油压。传感器测量误差不大于 1。 4. 2. 3 沉降测量 1 沉降测量应选择大于或等于 50 程位移传感器。 2 位移传感器测量误差不大于 辨率优于或等于 4. 2. 4 力值测量传感器、千斤顶、油泵、油管的工作范围宜在规定工作压力的 20 80。 5 数据采集 5. 1 基本规定 5. 1. 1 数据采集设备采集的数据应准确,其误差应符合检测设备精度的要求。 5. 1. 2 数据采集设备及相应的接口软件严禁提供修改、删除、直接输入采集数据的功能,必须保证采集数据的真实性。 5. 1. 3 检测机构应对力值检测设备(数据采集设备)进行内部编号,内部编号应与设备的编号形成对应关系,设备内部编号应反映在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中。 5. 2 压力、拉力试验机数据采集设备 5. 2. 1 数据采集设备应具有下列功能: 1 试验人员工号登录功能。 2 样品编号手工输入或条形码扫描功能。 3 设定设 备最大量程,避免设备过载。 4 显示自动采集数据的数值。 5 每项试验至少记录 3000 组以上原始记录数据和力值与时间曲线(关系函数)。 6 记录试验组数和试验时间不少于 60000 组。 7 满足复检项目的数据采集要求。 8 记录检测设备的内部编号。 9 时钟功能,保证试验时间来源的准确性。 10 打印功能 5. 2. 2 数据采集控制软件严禁提供下列功能: 1 修改数据采集数据。 2 录入检测数据。 3 确认数据上传。 5. 2. 3 数据采集系统应能以数值和力值时间曲线的形式显示试验 过程。 5. 2. 4 数据采集系统应使显示器至少同时显示以下内容: 1 试验时间。 2 力值数值或力值与时间曲线图。 3 加荷速度。 4 试验项目。 5. 2. 5 数据采集系统通过显示器至少可查询以下内容: 1 试验时间。 2 力值数值或力值与时间曲线图。 3 加荷速度。 4 试验项目。 5 按时间段查询试验组数。 6 可通过检测日期、样品编号查询自动采集的数据。 5. 2. 6 钢筋屈服强度自动采集准确率应大于 95%,对未能采集准确的数据,以力值时间曲线为依据在检测软件中更正 ,不得在设备中输入数据。 5. 2. 7 单片机型的数据采集控制软件应具备采集数据及试验过程数据实时上传到上位机保存的功能;电脑型的数据采集控制软件也应具备试验过程数据的保存功能。自动采集的数据采集后均应实时上传到检测监管系统。 5. 2. 8 当数据采集控制软件进行局部修改或增添功能时,应对其适用性进行测试,并不得违反本规程的规定。 5. 3 地基基础静载荷试验数据采集设备 5. 3. 1 地基基础静载荷试验数据采集设备应具有下列功能: 1 配备自动控载装置后,能完成自动加(卸)载、维荷,自 动补载。 2 选择国家、行业及地方现行有效的技术标准。 3 检测流水号及试桩编号输入。 4 设定每次试验最大加载值。 5 设定每级加载值。 6 设定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 10%。 7 依据所选择的标准,自动记录采集时间、荷载值及位移量。 8 依据所选择的标准,自动判稳。 9 具备保存整个试验过程所有数据的功能。 10 时钟功能,保证试验时间来源的准确性。 11 数据传输功能。 5. 3. 2 基础静荷载试验数据采集设备严禁提供下列功能: 1 修改数据采集 的荷载值。 2 试验过程中修改力传感器(包括荷载及油压传感器)标定系数。 3 修改位移值。 5. 3. 3 自动采集数据应有足够的信息,至少包括: 1 检测流水号及试桩编号。 2 采集的数据。 3 每条数据记录的详细时间。 4 特殊情况下修改的记录(修改标记及修改时的时间)。 5. 3. 4 基础静荷载试验数据采集设备应使显示器可以显示以下内容: 1 试验时间及下次采集数据时间。 2 已记录的平均位移值。 3 当前采集的荷载值、位移值、平均位移值。 4 当前控载值、单级加载值、补载 下限值、最大加载荷载值。 5 本次试验所选择的标准。 6 检测流水号及试桩编号。 7 本次试验的力传感器(包括荷载及油压传感器)标定系数。 8 预警提示。 5. 3. 5 数据采集设备应能记录试验所采集的所有检测数据。 6 数据传输 6. 1 压力、拉力试验机检测数据的即时传输 6. 1. 1 自动采集的数据按组完成后,必须即时传输到检测软件,检测软件应直接进行计算、结果评定、编制检测报告。 6. 1. 2 自动采集的数据按组完成后,必须即时传输到省检测监管系统。 省检测监管系统标准接口见附录 A 。 6. 1. 3 检测报告经检测机构签发后,必须即时传输到省检测监管系统。 6. 1. 4 通讯或电脑故障,所采集的数据应保存在数据采集系统中,一旦故障排除,数据应立即按 、 的要求上传。 6. 1. 5 对于检测设备出厂时配套的采集控制系统,其数据与检测软件应符合本规程要求。 6. 2 地基基础静载荷试验检测数据的即时传输 6. 2. 1 试验开始前应在数据采集设备内输入检测流水号,试验开始后,数据采集设备按规范定时采集检测数据 ,定时采集的数据应按规定即时传输到指定服务器。 6. 2. 2 检测报告经检测单位签发后,必须即时将检测结论传输到省检测监管系统。 省检测监管系统标准接口见附录 B。 7 检测结果处理 7. 1. 1 自动采集的数据应直接打印原始记录或原始记录汇总表及试验设备使用记录,并由试验、审核人员及时签字确认。 7. 1. 2 如发现自动采集的数据异常时,检测人员应报技术负责人查明原因,当必须修改时,应在检测软件中依据力值时间曲线修改,并自动记录修改内容。 7. 1. 3 自动采集数据的检测项目出具报告时, 试验设备内部编号、型号、名称应在检测报告中自动生成,不得在检测软件中人工选择。 附录 A 省检测监管系统数据发送标准接口 采集数据表 数据库名称: 结构: 检测单位编号 12) 任务单编号(格式:项目代码 编号) 一组试样数量(说明:默认 1,每超过 12 块加 1) 员工编号 试验日期(格式: 20), 试验时间(格式: mm:dd hh:ss: 有效组数(例子:混凝土是 3,砂浆是 6) 上传组号(说明:保留) 4), 项目代码( 按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规程 21 的规定) 20), 检测单位设备编号 10), 采集的力值 1 10), 10), 没有力值的空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无修改写 0,有修改写 1 同一项目有抗折的写 1, 抗压的写 2;水泥的 3 天抗折 1,抗压 2, 28 天的抗折 3,抗压 4。 附录 B 省地基基础静载荷试验监管系统 数据发送标准接口 发送数据格式:每次发送 45 个字节 命令字 0) = 170、 1) = 1 数据接收中心标志 2) 12) 块各字节置 0 荷载分级标志 13) 控制荷载变化时 13) =255,否则 13) =0 检测流水号 14)、 15)、 16) 14)为检测流水号前两位(单位代码) 15)、 16)为检测流水号后 4 位 例:检测流水号 123456 14) = 18 , 15) =52, 16) =86 检测时间 17)、 18) 17)为小时数据, 18)为分钟数据 例: 18: 15 17) = 24, 18) =21 当前荷载 19)、 20)、 21) 3 字节浮点 控制荷载 22)、 23)、 24) 3 字节浮点 1#位移 25)、 26)、 27) 3 字节浮点 2#位移 28)、 29)、 30) 3 字节浮点 3#位移 31)、 32)、 33) 3 字节浮点 4#位移 34)、 35)、 36) 3 字节浮点 标定系数 37)、 38)、 39) 3 字节浮点 桩号 40)、 41) 例:桩号 5021 40) = 80, 41) =33 规范选择 42) 二进制 对应规范: 42) =0、 2002 单桩 2 2002 平板 3 2002 岩基 4 2003 快速 5 2003 慢速 6 2002 7 保留 8 保留 9 用户定义 数据修改标志 43) 二进制 43)从低位开始,为 1 时依次表示 位移 1 修改、位移 2 修改、位移 3 修改、位移 4 修改、时间修改;没有修改各位为 0 位移通道选择 44) 二进制 44)从低位开始,为 1 时依次表示 使用位移 1、位移 2、位移 3、位移 4;没有使用的各位为 0 本规程用词说明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用“必须”,反面词用“严禁”。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用“应”,反面词用“不应”或“不得”。 3 表示允许有所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用“宜”,反面词用“不宜”。 4 表示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可以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用“可”,反面词用“不可”。 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 力值数据采集与 传输技术规程 00 2009 条 文 说 明 目 次 1 总则 21 2 术语 22 3 基本规定 23 4 自动控载 24 4. 1 压力、拉力试验机自动控载设备 24 4. 2 基础静载荷试验自动控载设备 24 5 数据采集 25 5. 1 基本规定 25 5. 2 压力、拉力试验机数据采集设备 25 5. 3 地基基础静载荷试验数据采集设备 25 6 数据传输 27 6. 1 压力机、试验机检测数据的即时传输 27 1 总 则 1. 0. 3 地基基础静载荷试验检测数据自动采集是一种趋势,检测机构应根据本规程的要求配备设备,作为检测质量控制手段,同时根 据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的要求,满足其监管。 2 术 语 2. 0. 2 检测过程中的数据是反映力值和时间、力值和位移、位移和时间曲线所必须的数据。 2. 0. 3 力值检测设备中压力试验机、拉力试验机用于实验室检测,基础静载荷试验设备用于地基、桩的现场原位静载荷检测。 2. 0. 7 本条针对压力、拉力试验机,由于试样的破坏荷载、屈服值实现数据采集,为避免误判及试验过程追溯,使检测过程具有再现性,将试验过程的数据和检测时间保存到检测设备和软件中,并以曲线形式反映。 3 基本规定 3. 0. 2 检测机构已购置的检测设备,不满足本规程要求的均应改造。 3. 0. 3 数据采集、自动控载能否达到要求,是否符合本规程的规定,需要确认,故本条规定数据采集、自动控载控制系统应通过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鉴定。 3. 0. 4 数据即时上传是保证数据真实性的必要条件,数据上传之前,禁止设备供应单位、设备改造单位、软件开发单位提供数据修改之条件。 4 自动控载 4. 1 压力、拉力试验机自动控载设备 4. 1. 1 配备自动控载装置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检测过程不受人为干预,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性 。 4. 1. 2 检测设备经改造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设备改造技术应经过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技术鉴定。设备改造单位应取得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或维修许可证。 2 改造后的检测设备使用要方便,数据采集、自动控载、数据传输要满足本规程的要求。 3 采集的数据要准确,其误差应符合检测设备精度的要求,应通过国家计量检定部门的检定,取得校验证书。 4. 1. 4 有的检测设备提供切换开关,本规程明确,该类设备不得使用,主要是禁止人为卸载。 4. 2 基础静载荷试验自动控载设备 4. 2. 2 力传感器直 接测力,测量、自动控载误差小,宜优先选用。压力传感器间接测力,受千斤顶性能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