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章编号:167320836(2005)0420624203 软土逆作施工技术关键及对环境影响的探讨 以上海轨道交通r4线东安路站为背景 陈培泰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 200070) 摘 要:以轨道交通r4线东安路车站逆作法施工为背景,介绍了软土逆作法施工中,调 整支撑布置,采用全机械化挖土的方法,介绍了逆作法施工技术关键节点的处理方法,通过信 息化监测,探讨了逆作法施工对基坑周围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软土逆作法;全机械化挖土;支撑;环境 中图分类号:tu473. 2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the key techniques of top - down method in soft soil and its effects on the surrounding chen pei2tai ( shanghai tunnel engineering auto2mechanical excavation; supporting; surrounding 1 工程概况 东安路车站坐落于零陵路,呈东西向穿越东安 路。车站外包总长214. 8m ,东西两端各设置端头 井,中间设有换乘段。车站除换乘段为三层外,其 余均为二层结构。标准段开挖深度14. 87m ,换乘 段开挖深度21. 64m。东西端头井开挖深度分别为 16.68m、16. 26m。基坑设计采用800mm厚地下连 续墙作为围护,标准段地连墙深27m ,端头井地连 墙深29m ,换乘段地连墙深38m。土体加固采用深 层搅拌桩,支撑体系采用609钢支撑,底板下的 1 200钻孔灌注桩深75m ,桩内的h400型钢作为 逆作法施工时结构荷载的支撑柱。 2 周边环境 车站周边环境复杂,东安路零陵路口的两幢高 层建筑的裙房已局部侵入施工用地范围,肿瘤医院 浅埋基础的放射治疗室距地连墙仅1. 2m ,其直线 加速器机房地下室底板距地下连续墙仅0. 64m ,根 据肿瘤医院提供的资料,其直线加速器的水平倾斜 度应不超过0. 4mm/ m ,即1/ 2 500(即差异沉降不得 超过8mm)。东端头井距在建的有机所大楼围护仅 0.5m ,西端头井与环保局大楼相距2m ,而且这2m 范围内有上下水管、 煤气管和高压电缆。 鉴于上述工程周边环境情况,施工方选择了在 东安路车站采用全逆作法施工,同时为保证进度和 安全,挖土采用机械化挖土。设计确定本工程基坑 保护等级为一级,要求墙顶水平位移 1 %h ,墙体 最大水平位移 1. 4 %h ,坑外最大地表沉降 1 %h (h 为基坑开挖深度)。 第1卷 第4期 2005年08月 地 下 空 间 与 工 程 学 报 chinese journal of underground space and engineering vol.1 aug.2005 收稿日期:2005204220 作者简介:陈培泰(19582 ) , 男,上海市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软土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工作。 3 地质情况 地基土自上而下为第 - 1层填土;第 - 1层褐 黄色粘土;第 - 2层灰黄色粉质粘土;第 层灰色 淤泥质粉质粘土;第 - 1层灰色淤泥质粘土;第 - 2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粘砂互层 ) ; 第 - 1 - 1 层灰色粘土;第 - 1 - 2层灰色粉质粘土;第 - 3层 灰色粉质粘土;第 - 4层灰绿色粉质粘土;第 - 1 层灰绿粘质粉土;第 - 2层青灰色-草黄色粉细 砂。 基底位于 - 1淤泥质粘土层(标准段)- 1 - 1 粘土层及 - 1 - 2粉质粘土层中(换乘段 ) , 地下墙墙 趾位于 - 1 - 2及 - 3粉质粘土层中。 4 逆作法施工关键节点处理方法 4. 1 中间立柱 中间立柱是在逆作法施工期间,在底板尚未浇 筑之前与地下连续墙共同承受地下各层结构自重 和施工荷载的最主要的受力构件之一,亦是施工中 的一大难点。立柱按压弯构件计算,要求定位精度 高,允许最大偏心距为 30mm ,垂直度偏差 1/ 600。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钻深7080m至 - 2 持力层内,垂直度控制在1/ 4001/ 800之间,水下 混凝土灌注充盈系数为1. 071. 10。 h型钢柱长21m ,在顶中底板底部位置预留腰 孔,以便固定梁的牛腿剪力板块,在逆作结构板主 筋位置也预留腰孔,让板筋通过其接续,在柱底锚 固段内开有椭圆孔,以强化柱和桩的连接。钢柱依 托格构柱作其导向架置入,格构柱断面为450 450mm ,长16m ,上下四外侧有气囊,由斜传感器连 接电脑终端,通过对进出气量的控制调节格构柱的 垂直度在1 %。 浇入灌注桩的混凝土初凝前,沿导向格构柱垂 直插入h型钢柱,埋入混凝土2m以上锚固,准确 核对柱顶标高和轴线位置后,固定于孔口井字托梁 上,上部孔内回填素土。 基坑开挖后,钢柱的平面位移极小,垂直度良 好,高程位置符合使用范围。 4. 2 梁柱节点处理 (1)后浇楼板和底板梁的钢筋,穿越h型钢预 留腰孔,承受节点弯距。在顶板和中板底处的钢柱 上,螺栓固定的钢牛腿和底板内焊入的剪力键,可 以将剪力有效地传给钢柱和核心混凝土。 (2)当挖土到顶板底将出露的h型钢柱割除, 焊入带锚筋的封头钢板,顶板梁筋穿入锚筋内,浇 注混凝土完成梁与柱节点的处理。当后浇结构柱 的插筋从底板逐节升到顶板梁后,要分别进行下 一、 下二、 下三层的后浇注柱混凝土浇注,均从先期 板层上预留浇注孔,缓慢浇注混凝土,要防止梁柱 接头不密实影响剪力向支座的传递,对脱空缝隙进 行jg n建筑结构粘合剂填充。 4.3 调整支撑布置,逆作法施工采用全机械化挖土 4. 3. 1 调整支撑布置,全机械化挖土 (1)逆作法设计图纸中共有四道支撑,支撑的 垂直间距只有0. 9m至2m ,如果要在逆作法施工中 采用机械挖土,则支撑的垂直间距必须大于2. 8m。 经验算表明,改为三道支撑后,最大理论墙体位移 为27. 3mm ,能够满足周边环境保护要求。 (2)中板施工时于- 2. 7m设一道支撑,底板施 工时于- 7. 6m设一道支撑,顶板至第二道支撑的 净距变为2. 87m ,中板至第三道支撑的净距变为 3. 2m ,第三道支撑至底板垫层底的净距变为3. 12m ,能够满足机械挖土的要求。 4. 3. 2 土方开挖 设置首道支撑,在中部抽槽挖方,然后挖余土, 施工顶板时预留取土口。下挖中板和底板土方时, 仍然从取土口向下,逐层由岛心横向扩展,盆式挖 土到结构标高,再逐块挖去1 - 2m的裙边坡土,边 挖边及时架设第2 - 4道支撑。 取土口是逆作施工中的垂直运输通道,若设置 过多会削弱结构板的支撑作用同时增加顶板的渗 水机会,本工程在顶板上共设3个取土口 (4 8m) 。 4. 4 防水处理 (1)地墙幅间缝的防水采用十字钢板刚性接 头,先浇幅止水板宽150mm ,后浇幅为250mm ,用刷 壁器刷洗干净不附泥土才浇筑混凝土。 (2)车站顶板、 上翻梁及地墙上翻0. 5m内,用 湿克威防水材三度涂刷,厚2mm以上。再用油毡 和15cm厚素混凝土保护层组成,顶板未见有渗水。 (3)底板裂缝和诱导缝渗水处,均用聚氨酯多 次反复的注压后得以堵漏。 4. 5 地基加固技术 原设计采用深层搅拌桩进行坑内土体加固,按 基坑横向格栅布置(适用顺作法开挖)。逆作法施 工中,要先在取土口间挖掘先行通道,将横向跨中 两侧的加固土体挖取,起不到加固土体的超前支撑 作用。为此把土体加固形式改为裙边式布置,提高 5262005年第4期 陈培泰:软土逆作施工技术关键及对环境影响的探讨 基坑稳定性,又方便挖土施工,提高作业工效。 4. 6 钢支撑施加预应力 (1)及时完成支撑对控制基坑变形至关重要, 为减少墙体位移,安装时需施加预应力,弥补压应 力的损失,顺作法挖方上撑施加的预应力,通常是 设计轴力的7080 % ,本工程逆作法施工时,施加 的预应力是设计值的50 %左右。 (2)全逆作法产生的框架构筑物具有巨大的刚 性,能有效控制墙体受压变形,实测墙位移量小,垂 直沉降量小。 5 信息化施工,分析逆作法对周边环 境的影响 5. 1 围护墙体水平位移变化 (1)端头井及标准段的地连墙墙体最终水平位 移量经实测均小于设计控制要求。 (2)位移与挖深的最终比值,最小为0. 048 % , 最大为0. 205 % ,平均为0. 095 % ,挖深到顶板、 中 板和底板时,该比值均小于0. 4 %的设计要求。 (3)端头井内衬墙浇注后墙体位移基本趋于稳 定,但标准段顶板覆土后墙体仍有微小位移量,趋 于稳定时间较端头井长,可见有无内衬墙结构,对 位移的稳定有一定影响。 (4)当墙顶位移量是墙趾的12倍时,墙体的 位移量均处于89mm内,但当墙趾位移量是墙顶 的13倍时,墙体的位移量均处于1830mm内, 因此减少墙顶位移(把第一道支撑尽量提高)和加 固被动区提高被动土压力可以减小墙体的位移。 (5)当顶板、 中板和梁柱连系的刚性框架结构 形成后,具有巨大的抗衡能力以消除或减小墙体的 位移;加以搅拌桩加固坑底的阻力,得以有效控制 位移,揭示了一种时空效应现象。 5. 2 支撑轴力变化 (1)逆作法施工具有良好的刚度,没有使支撑 增加轴力,支撑体系处在安全可靠的状态中。 (2)端头井均以斜支撑施工,其3、4道的最大 支撑轴力平均为1 660kn左右,而标准段第3道的 最大支撑轴力平均只有800kn左右,支撑形式和部 位不同,轴力有明显的差异。 5. 3 逆作法施工对地表沉降的大致影响 沉降与挖深的最终比值平均为0. 139 % ,距坑 10m内的地表。当基坑挖深34m后,该比值均大 于最大值0. 2 %的要求,挖深增大到89m后,比 值反而减少到0. 2 %以下;说明近距离的地表变 形,在开始阶段发展较快,但趋于稳定的时间也较 快。地表沉降在主体结构完成、 顶板回填后,再延 续2个月,即可趋向收敛之中。 5. 4 类似工程监测数据比较 表1为类似工程监测数据的对比。可看出本 车站的支撑轴力、 墙体变形、 地表沉降等均较小,也 说明充分利用逆作法有可能使地墙入土深度缩小 的可能。 表1 类似工程监测数据的对比 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data of similar projects 车站名称东安路黄坡路新客站威宁路 墙体水平位移(mm)21.42990134.5 墙顶 沉降(mm)23.41835.8 位移(mm)518 支撑轴力(kn)1750178020802710 地表沉降(mm)35.72150121.8 煤气管沉降(mm)9.352.44.4 通信电缆沉降(mm)9.25.1331.4 支撑数 端头井(道)455 标准段(道)344 施工工法全逆作半逆作顺作顺作 6 结语 (1)采用逆作法建造了位于软土地基的东安路 地铁车站,首次把全机械化挖土引入到逆作法施 工,成功解决了以往逆作法施工中因为人工挖土而 导致施工进度缓慢的难题,使得逆作法的优点得到 充分发挥,也很好地体现和应用了 “时空效应” 的理 论。为今后逆作法的推广应用打下扎实的基础。 (2)监测表明在基坑正常施工条件下,围护结 构的水平变形,基本控制在1020mm内,浇三板 后支撑轴力有下降趋势,对周围环境变形影响较 小,随三板结构及回填的完成,所有监测对象的变 化基本趋向稳定。 (3)由取土口向下,逐层沿中轴线抽槽开挖坑 道,吊入支撑及时架设,支撑下层应有3m净空才 能实现全机械挖土,充分发挥时空效应。 (4)在软土层深基坑采用逆作法施工,能有效 减少围护墙体侧向变形引起坑外土体的沉降,对环 境保护的安全性显而易见,结构设计对支撑间距的 布置要突破传统思路,使全机械化操作得以在挖 土、 出土、 架设等方面具有综合优势。 (下转第650页) 626地 下 空 间 与 工 程 学 报 第1卷 地面沉降绝对值相对比较小,不均匀沉降更小,抽 水结束后,大部分沉降量可以回弹,不会对周边环 境产生危害性影响。 h-基坑开挖面标高 g1 -地下承压水水位标高 s6 -东泰路上水管 m6 -东泰路煤气管 d5 -东泰路电缆管 s17 -世纪大道上水管 j1 -世纪大道立交 j15 -银城东路立交 图7 基坑开挖降水过程中环境监测曲线图 fig.7 curve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uring lowering groundwater in excavation pit 参考文献: 1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 j/ t111 - 1998) s. 2 薛禹群.地下水动力学(第二版) m.北京:地质出版 社,1997. .9 3 瞿成松等.白龙港污水排放系统某浦东工作井降水工 程j .上海地质,2005(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教师招聘合同范本
- 小区内菜店转让合同范本
- 工地项目部转租合同范本
- 园区钢板桩租用合同范本
- 小型浴足店转让合同范本
- 工业用气体租赁合同范本
- 培训学校试用期合同范本
- 小作坊机械出售合同范本
- 压力伺服阀啸叫机理的深度剖析与解决方案研究
- 卡介苗介导哮喘小鼠T淋巴细胞活化与凋亡的机制探究
- 职业体验活动记录表
- 新录用公务员取消录用审批表
- 消控中心值班检查记录表
- 电梯周期日常维护保养项目表
- 浙江省火力发电企业名录2019最新版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ppt课件(完整版)
- 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思考点学思之窗问题探究)参考答案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3版-张永红)教学课件1754
- 中职《机械基础》全套课件(完整版)
- 保监会保险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考试题库(附标准规范答案)
- 干法——稻盛和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