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耶鲁专升本内部《高数讲义》下_第1页
2014耶鲁专升本内部《高数讲义》下_第2页
2014耶鲁专升本内部《高数讲义》下_第3页
2014耶鲁专升本内部《高数讲义》下_第4页
2014耶鲁专升本内部《高数讲义》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多元函数微分法 鉴于有些同学没有学过多元微积分,从现在起再往后,我们的讲法就稍有不同,回顾基本概念及主要结论稍微会详细一点,足可保证那些没学过多元微积分的同学们也能听懂 . 一求二元函数的定义域、表达式 先回顾一下二元函数的定义:设 果对于每个点 , ,变量 称 z 是变量 的二元函数(或点 记为 或 称为自变量, z 也称为因变量;数集 ,| 称为该函数值域;在点 00, 00 , | 00 , 二元函数的两要素与一元函数完全相同,即定义域和对应法则 的求法也与一元函数类似 元函数的几何意义是表一张曲面 是讲解各个知识点时主要以二元函数为主,其结论往往 可以直接推广至三元以上的函数;二是要把二元函数中的各个知识点与一元函 数中类似知识点进行类比,指出其类似之处,更要指出其有本质区别的地方 . 下面举例说明 例 2 2 2 222, l n ,Rf x y x y x y 求其定义域,并作图 . 解:由 22 2 2220 , l n 0 ,Rx y 知 2 2 2 ,x y R 且 2 2 2 ,x y R 故 2 2 2,|D x y x y R 练习:求 21ln 的定义域 . 解: 2 作图) 例 1 当 1y 时, 的表达式 . 解:( 1)将条件 1y 时, 代入原表达式,得: 1111 1) 令 ,1 则 22 ( 2)所以, 例 3., 22 求 . 解:令., 入原表达式,得: 所以, ,1 111, 22222故: , 222 二二元函数的极限、连续 一元函数的极限 0自变量 x 分别自0趋近于0左、右极限都存在且相等 极限 000,研究就复杂多了,因为点0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能简单地只从左、右两个方向来考察 往往会要求证明某一极限不存在 . 1 例 不存在 解:( 1)当动点 沿 x 轴趋向于原点时,即 0, ( 2)但若当动点 沿抛物线 趋向于原点时,即 21220 .,不存在 . 注 意 : 其 实 此 题 往 往 这 样 做 更 简 单 : 当 动 点 沿 直 线 y 趋 向 于 原 点 时 , 即 22220 1,与 k 有关,所以, .,不存在 例 ,0,2424242察 .,解:( 1)当动点 沿 x 轴趋向于原点时,即 0, ( 2)同理,当动点 沿 y 轴趋向于原点时,即 0, ( 3)但若当动点 沿抛物线 2趋向于原点时,即 21 以, 不存在 . 多元函数的极限运算法则与一元函数完全类似,如四则运算法则、复合极 限法则、无穷小的概念及其性质、等价无穷小的替换、夹逼准则等,但不再有所谓的洛必达法则 下面举几例说明 . 例 1) ;21122200 2) x 211 1111 ( 3) 0s 22200 ( 4)0022s i n s i nl i m l i m . 2 y x y yx x y关于二元函数的连续性,请记住一个基本结论:一切二元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区域内均连续 . 例 7求 2210解:因为 1,0 是初等函数 22x 定义域内的点,故 22x y 在点 1,0 处连续,所以,原式 1, 0 2 例 8讨论函数设 ,0,222222其定义域内的连续性 . 解:函数的定义域是全平面,并且当 22, 时, ,f x y 是初等函数,从而是连续的;下面考察函数在 0,0 处的连续性 不存在(例 4已证),所以 ,f x y 在 0,0 处不连续 . 三二元函数的偏导数 偏导数是多元微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首先回顾一下二元函数偏导数的定义:设函数 在点 000 , 邻域 0有定义,记 0000 , ,如果 x 000000 ,称之为函数 在点 000 , x 的偏导数(此时也称函数 在点 000 , 关于自变量 x 可偏导), 记为: ,| 00 , ,|00 , 或 |00 , , ., | 00 , 全类似,如果 000000,存在,则称之为函数 在点 000 , y 的偏导数(此时也称函数 在点 000 , 关于自变量 y 可偏导), 记为: ,|00 , ,| 00 , 或 |00 , , ., | 00 , 意: ( 1)在偏导数 00 , x x 000000 ,式中, x 为极限变量,其余均为常数 . ( 2)如果令 0, 且 x 在点0 x 00000 x 00000 , ., 00 x 说明偏导数 00 , 本质是一元函数的导数 . 完全类似,如果令 0且 y 在点0 y 00000 y 00000 , ., 00 y 说明偏导数 .,00 y的本质也是一元函数的导数 . ( 3)偏导(函)数的概念:如果函数 在平面区域 D 内每一点 处均可偏导,则对于任意一点 , ,称 x ,0为函数 在平面区域 D 内关于自变量 x 的偏导(函)数,记为: , 或 , . ( 4)偏导函数与偏导数之间的联系: 00 , x ., |00 , 即函数 在点 000 , x 的偏导数的值等于 关于自变量 x 的偏导函数在 000 , 的函数值 后很少针对具体利用函数 在点 000 , 的偏导数的定义去求 3 00 , 或 00 , y ,而是先求函数 关于自变量 的偏导函数表达式,然后,将 000 , 求一个二元函数的偏导数并不需要特殊的方法,只须利用一元函数的求导方法 . ( 5)二元函数偏导数的几何意义 ; ( 6)推广:三元以上函数的偏导数的定义 . 例 9设 22 3 ,求 解法一: 2,1 2 故 由于 00 462, 2 ,则 62 x ,所以, 为 2, ,所以, 在具体问题中究竟该用那种,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于分段函数在分段点处的可偏导性,一定要根据定义来讨论;一个解析式子表示的函数求偏导数,往往用解法三 有些题中,也会用到 已知 ar cs i n,32求 / 1,2宜用解法二 . 例 10设 0,0 y ,求 .,yx 解: ,1 yx 例 11设 ,求其偏导数 . 解: ,1 .2 2设 =0,222222求 ,0,0 yx ; 解:由定义, 00,00,00 轮换对称性, 数在某点处可偏导未必可以推出它在此点处也连续,这与一 元函数可导必连续的关系有本质的区别 . 例 13设 =0,2222222 1)证明 在 0,0o 处连续;( 2)证明 在 0,0O 处不可偏导 . 证明:(一) 因为 0.,02222 , 所以,由夹逼准则知, 00l i m , 0 0 , 0 f x y f 故 (二) |0,0 00不存在;同理, 0,0存在 . 注意:此例说明,函数在某点处连续同样未必可以推出它在此点处也可偏 导 . 四 对于二元函数 ,如果其偏导函数仍然可求偏导,一般说来,求得的结果仍然是关于 的二元 4 函数,称之为关于 的二阶偏导数 有四种不同形式的二阶偏导数: ( 1)22(或记为 ,22 ;( 2)22 (或记为 ,22 ; ( 3)2 (或记为 ,2 ; 4)2 (或记为 .,2 ) 统称以上四种为二元函数 的二阶偏导数,其中第( 2)、( 3)两种又形象地称为二阶混合偏导 可定义二元函数关于 的三阶以上的偏导数 . 比如:23 称为二元函数 关于 的三阶偏导数 例 3 323 求其二阶偏导数 . 解: 323322 2,12,6 32222222 注意到,例 6中两种二阶混合偏导恰好相同 绝对不是偶然的 定理: 如果二元函数 的两种二阶混合偏导函数在区域 000 ,必有: 00 , 00 , 定理的条件都不难满足 后求二元函数 的所有二阶偏导函数往 往只须求三种就可以了 . 例 =0,2222222证明 0,0不存在 . 证明:(一)当 220时, 222222,;xy y xf x 而 00 , 0 0 , 00 , 0 l i m 0 .x xf x 故 0,2,222222222x (二)由定义, 3420 0 020 , 0 0 , 0 20 , 0 l i m l i m l i m y y y f y 因此, 0,0不存在 . 五 先回忆一下全微分的概念 定义:如果二元函数 在点 000 , 0000 , 可以表示成为: ,0 其中 22 ) 3), 则称二元函数 在点 000 , 全)微分,而记 5 )( 称为 在点 000 , 注意:显然,如果二元函数 在点 000 , 全)微分,则 (当 |,| 很小很小,即 22 很小很小时) . 要证明 在点 000 , 须证明: 进一步,可定义:如果函数 在区域 D 内每一点处均可以全微分,则称函数 在区域 D 内可微 . 要十分清楚可微与连续及可偏导之间的关系,考试时常出判断题或选择题 . 定理: 如果 在点 000 , 在点 000 , 但反之未必 . 定理: 在点 000 , 在点 000 , 0 0 0 0,. . .|x y x z x 注意:以后记: ,5) 例 16设 =0,222222 1)求 ;0,0,0,0yx ( 2) 在 0,0O 处的可微性 . 解:(一) 000,000 由轮换对称性, ) . 0,0 , 因为 0210,0 所以, 在 0,0o 处的不可微 . 总结:函数 在 000 , 偏导、可微三者之间的关系 定理: ,若 , 均在点 000 , 在点 000 , 处可微 . 推广:三元以上的函数的全微分 设 , 在点 , 可微,则 例 17设 2s 的全微分 解: .,2c o 多元函数的全微分与一元函数的全微分的运算法则完全类似,如四则求微法则 等 ,这里不再回顾,欲知详情,可自己看同济版教材 . 六 )导 首先回顾全导数公式 定理: 若函数 关于 有连续的一阶偏导数,又函数 , 在点 x 处可导,则复合函数 (一元)关于 x 可导,且: 6 . 称上式为全导数公式 . 注意: ( 1)由于 u,x 的函数,所以相对于偏导数而言, 我们称 ( 2)上述求全导数的公式也可推广到有更多个中间变量的情形 , 关于 , 有连续的一阶偏导数,又函数 , 在 点 x 处可导,则复合函数 , (一元)关于 x 可导,且: . 例 20设 ,而 ., 求 .2,c 2.s i n2 s i .c . 另解:其实可直接先将 2, 代入,得: 成为 x 的显式表达函数,利用上册的一元函数求导方法即可 . 例 21设 ,而 t 求 .s c o s, t .c o ss i nc o sc o ss i n. 另解:其实可直接先将 t 代入,得: t 成为 t 的显式表达函数,利用上册的一元函数求导方法即可 . 刚才讲到的全导数公式只适用于最简单的多元复合求导,因为最后复合的函数还是一元函数,这太特殊了 元复合求偏导常要用到所谓的“链式法则”: 定理: 关于 有连续的一阶偏导数,又函数 , 在点 可偏导,则复合函数 , (二元) 关于 可偏导,且: .,.2设 u ,而 ., 求 .,解: 1,c o s,s i n .c o ss i n1.c o ss i n.,c o ss i n1.c o ss i n.实可直接先将 , 代入,得: 为 的显式表达的二元函数,直接 7 求导即可 . 注意:( 1)当然上述定理也可推广至有多个中间变量的情形 函数 , 关于 , 有连续的一阶偏导数,又函数 ,u u x y ,v v x y ,w x y 在点 处可偏导,则复合函数 , (二元) 关于 y, 可偏导,且: .,. , x 既是 u 的中间变 量,又是二元函数 , 的两个自变量之一 果照搬公式会有: .,)式是有问题的,事实上( *)式上边一条中左、右两边虽都有,但它们原本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 记( *)式为: .,里暗示 ,是不同的,具体地讲:是把最后复合而成的 z 作为以 自变量的直接函数中的把 y 看作不变,而对 x 求的偏导数;而则是把 , 中的 均看作不变,而对 x 求的偏导数 来说,两者的含义仍然相同 此后,不管 z 是复合函数,还是简单函数,都采用以下的写法 . .,后在求多元复合函数求偏导类型的题时,一要弄清复合结构,即要画出链式图;二要注意不犯记号错误 . 例 23设 , 求 .,解:令 , ,则 , 由链式法则: ;. 类似, ;. . 注意:这里由于最外面一层函数是抽象函数,故最后的结果中中间变量的记号不 能通过回代而消失 有一个问题:不同的同学可能会用不同的记号来表示中间变量,造成最后答案形式上的不统一,给老师改作业带来麻烦 细琢磨一下链式法则的本质,我们关注的无非就是每次求导的顺序而已,最后答案与中间变量的记号其实没任何关系 简单起见,不如就把中间变量用数字 1,2, 3, 因此,例 4又可换一种写法: 解:由链式法则: ;321 8 类似, ;32 .3 例 24设 .,222 求 解:记 222 ,则 例 25设 ,222 求 .,解:(分析 不要急于用链式法则,而应先用乘积函数的求导公式 用链式法则 .) y 2.,2 21222 ; 2., 212222 与一元复合函数类似,多元函数也具有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定理: 在 处可微,又函数 , 在点 均可微,则有: 上式说明:把 看作自变量时微分 把 看作中间变量时的微分 在形式上是一样的 注意:在其它的复合情形下也有类似的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 下面用此法将前面的例 23再重做一回 . 例 23设 , 求 .,解: 1 2 3d u f d x f d x y f d x y z 1 2 3f d x f x d y y d x f y z d x x z d y x y d z 1 2 3 2 3 3f y f y z f d x x f x z f d y x y f d z 所以, ;321 ;32 .3 请同学们试着用此法把上面的例 24、例 25 再重做一遍 . 七 记住两个公式:(一)设方程 0, 定了一个隐函数 或 , . 例 26求由方程 0 定的程两边同时关于 x 求导(视 y 为 x 的函数),得: 0.ss 解出: .c 解法二:令 s (这里 互相独立),则 .c o s,s in , 所以,由公式( 3), 解出: .c 注意: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两解法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哪种用起来更方便? 9 称解法二为公式法 . (二)设三元方程 0, *)确定了一个隐函数 或 ., ,则可视 , 为 , ,原方程化为: 0, 对恒等式( *)两边关于 x 求导(注意这里视 y 为常数),得: . 例 由 22确定,其中 f 可微,求 .,解一:(公式法)(这里 , 互相独立) 令 222, . 则, ,22 所以,有: ,2222 解二:(一)方程两边同时关于 x 求导(视 z 为 ,并视 y 常数),有: , 所以, (二)方程两边同时关于 y 求导(视 z 为 ,并视 x 常数),有: 1222 所以, 解三:方程两边取全微分,得: 22,利用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d zy d 12222 10 2, 所以, 22 2故,,22 注意:对一般隐函数求导问题都有此三种方法,我个人比较欣赏解法三 . 例 ,z z x y 由方程 ,0x 所确定,其中 F 具有连续偏导数,证明:y z x 证明一:方程两边对 x 求导(视 y 为常数),得: 12 211. 1 0z z x x ,解得: 22112.y z F x y x x F y F 同理,由轮换对称性知, 21221.x z F y x y y F x F 所以, 1 2 1 212.z x F z F x y x F y y z x y F 解法二(公式法)自己完成 . 解法三:全微分法,自己完成 . 例 ,z z x y 由方程 22xy ze z e 所确定,求 212.|解:只需先求出 ,y x y e z x 故22x y x z y e x ed z d x d y d x d 由于 2 2 21 1 12 2 2,| | |x x xy y z d x d 而 ,的表达式中均含有 z ,此时 z 应满足给定的方程,即有 12. 2 2 2 ,ze z e ,不难看出, ,于是 2 12 xy e 例 20,xy tf x y e d t 求 2 2 222. 2 . .x f f y fy x y 解:因为 2 2 2 223, , , , , 2 2 ,x y x y x y x yx y x xf x y y e f x y x e f x y y e x y x y e 11 2 2 22 2 3, 2 , , 2 ,x y x y x yx y y yf x y e x y e f x y x y e 故 222 2 222. 2 . 2 f f y f ey x y 八 值 先熟悉一下极值的定义: 设函数 ,z f x y 在点 000 , 0定义,如果对于任何 0, 有 000 , 或则称 00 , 的一个极大值,并称 000 , 值点 . 完全类似,将不等号反号可定义函数 极小值与极小值点 . 注意:对于三元函数 , ,类似可定义极值 . 极值的必要条件(定理):设函数 ,z f x y 在点 000 , 且 00 , 的极值,则 ,0, 00 00 满足上式的点 000 , ,z f x y 的驻点(或稳定点) 推广:三元函数 , 在点 0000 , 000 , , 的极值,则 ,0,0,000000000注意:( 1)可微函数的极值点必为驻点;但反之未必,即:驻点未必是极值点 . 如 222121, (马鞍面), 0,00 是驻点,但在 0,00 处无极值 . ( 2)不可微的点也可能是极值点 22, (上圆锥面)在 0,00 处显然取到极小值,但 22, 在 0,00 处不可偏导 . 极值的判定定理:设函数 在点 000 , 0连续偏导数,且 000 , 记 则(一)当 02 具有极值,且 A 时, 在 000 , A 时, 在 000 , ( 二)当 02 在 000 , (三)当 02 , 在 000 , 可能无极值 . (这时,通常利用极值的定义或二阶微分的符号来判定) 同学们来说, 一般不会遇到第三种情况,如果遇到了,往往需要用定义来考察 . 例 2233 33, 的极值 . 解:(一)解方程组 063,222,0,2,0得四个驻点: ,0,2,2,0,0,04321 ) 0,66, 12 驻点 0,0 2,0 0,2 2,2 2 36 36 36 A 6 6 6 判定 极大值点 非极值点 非极值点 极小值点 因为该函数不存在不可微点,故 00,0 f 为函数的极大值; 82,2 f 为 函数的极小值 . 例 2244 2, 的极值 . 解:(一)解方程组 0224,33三个驻点: ,1,1,1,1 321 (二) / / / /, 6 6 , , 0 .x x x yA x y x B x . / , 6 6x y 1,11 P 处, 21 0 0 , 2 , 1 0 , 0 ,A B C A C B 故 1, 1Z 2 为极小值; 1,12P 处, 21 0 0 , 2 , 1 0 , 0 ,A B C A C B 故 1,1Z 2 为极小值; 0,032, 0 ,A C B 故不能确定是否有极值 0y 0,0 (沿直线变化),则有 22, 0 1 0 ( 0 , 0 ) ;Z x x x Z 当沿直线 y x (沿直线变化),则有 4, 2 0 ( 0 , 0 ) ;Z x x x Z 故 0,0Z 不是极值 . 谈到最值,通常我们研究得比较多的情形是求有界闭域 D 上的连续函数的最值, 因为这种情形下最值必存在 在 D 内部的一切可能的极 值点(包括驻点及偏导不存在的点);再求出 在 D 边界上的一切可能的最 值点;最后求出以上找到的各种点处的函数值,进行比较即可 . 例 33求函数 5, 2在闭域 在 D : ,0 的最值 . 解:(一)内部 令 052,2225唯一驻点 45,251P , 6462545,25 f 无偏导不存在的点 . (二)边界 1在边界 )40(0: ): ,显然 ;0, 2在边界 4404: 上, 4044545, 222 成为一元函数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