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书.doc

玉米收割台设计【自走式茎穗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全套含CAD图纸)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玉米收割台设计【自走式茎穗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全套含CAD图纸).zip
设计说明书.doc---(点击预览)
玉米收割台设计.doc---(点击预览)
开题报告.doc---(点击预览)
任务书.doc---(点击预览)
A0-自走式茎穗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dwg
A1-切碎齿轮箱.dwg
A1-升运器总成.dwg
A3-透盖.dwg
A3-链齿双联轮.dwg
A4-切碎齿轮箱盖.dwg
A4-小链轮.dwg
A4-轴承座.dwg
A4-链板.dwg
A4-链输送带总成.dwg
A4-闷盖.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8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22048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40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7-05-22 上传人:机****料 IP属地:河南
50
积分
关 键 词:
玉米 收割 设计 走式茎穗 兼收 联合 收获 收成 全套 cad 图纸
资源描述:

 

内容简介:
毕业 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 : 玉 米 收 割 机 院系名称 : 班 级 : 学 号 : 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 : 摘 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式玉米收获机的摘穗茎秆切碎复合装置,包括摘穗棍,拉茎棍,喂入口,定刀和滚刀,其中摘穗棍和拉茎棍两两成对并设有一定间隙,其轴线在铅垂面内相互平行安置在壳体上,且每对拉茎棍位于一对摘穗棍后方,其特征在于:喂入口设置在每对拉茎棍的后方,其中心线位于每对拉茎棍的对称线上,定刀固定在喂入口末端的一侧,与其配合的滚刀安装在壳体上,其 滚刀轴与拉茎棍是棍轴平行。本实用新型的摘穗棍,拉茎棍,滚刀的轴线相互平行安装,有成对的摘穗棍,拉茎棍实现摘穗和挤压输送玉米茎秆到喂入口,由定刀和滚刀配合按长度切碎玉米茎秆。 关键词: 穗茎兼收 ,收集装置,摘穗装置,切碎装置 中原工学院 2011 届毕业设计(论文) he a in in to is in a of to on in of in of to of in is of to by to of 原工学院 2011 届毕业设计(论文) 录 第一章 引言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内外研究开发的现状及趋势 . 2 内玉米收获机的研制状况 . 2 外玉米收获机的研制状况及趋势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5 题的创新设计 . 5 第二章 总体方案的设计 . 6 计的基本原理 . 6 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 6 第三章 关键部件设计 . 9 复式切割器 . 9 持输送装置 . 10 米摘穗装置方 案设计 . 10 穗横输送器 . 14 第四章 主要部件的强度校核 . 15 的设计与校核 . 15 承的设计校核 . 19 的强度校核 . 20 结论 . 22 参考文献 . 23 致谢 . 24 中原工学院 2011 届毕业设计(论文) 1 第一章 引 言 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 是仅次于小麦的主要粮食作物 ,是优质饲料和重要的工业原料,同时秸秆还是畜牧业的重要饲料。 搞好玉米的生产加工和秸秆的综合利用对农业、农民、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 21 各省、市、自治 区都有玉米种植。种植面积、总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玉米年产量达 12029 万吨,约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 18%。 玉米生产对工农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小麦收获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而玉米机收水平只有 5%, 成为玉米生产过程的瓶颈和难点。 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低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整体水平,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造成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机与农艺不配套。采用一年两作地区多采用套作种植,行距不相等,不便于机械作业;二是现有玉米生产机型少,供农民选择的余地小,功能单一不能很好满 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有的用户需要灭茬、有的需要秸秆兼收、有的需要青储等等;三是玉米生产机械特别是收获机械造价高,利用率低,农民一次性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 此外,农民焚烧秸秆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合适的穗茎兼收型玉米收获机,将玉米秸秆回收利用,用于畜牧饲料,减少对秸秆的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 玉米收获机械化可以带动玉米的产业化种植,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而秸秆可以直接粉碎还田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或者秸秆回收用于饲料,为大力发展畜牧业提供丰富的饲料保障,有效地改善农牧业的产业结构,使得畜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农牧业发 展处于良性循环,从而增加了农民收入。避免秸秆焚烧带来的资源浪费和大气污染,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和民航的正常运营。 因此,结合我国国情和各种使用条件 , 研制一种新型穗茎兼收玉米联合收获机(即一次完成玉米果穗、茎秆的收获)既适应农民传统收获玉米的习惯,又增加了茎秆青贮收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原工学院 2011 届毕业设计(论文) 2 社会经济效益 :把农民和畜牧养殖户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一台机械收获效率每天可代替 60 个手工劳动者的作业效率,大大缩短了秋收秋种时间和养殖户头痛的饲料收集问题,还可带动畜牧业的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从根本上增加了农民、 机手和养殖专业户的收入,解放了生产力,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存质量,使农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其它产业的发展。 环保效益,解决秸秆焚烧造成污染,确保高速公路、机场等公用设施的安全,利于保护环境。 内外研究开发的现状及趋势 内玉米收获机的研制状况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研制起步晚,水平低,玉米机械化收经历了从引进国外样机试用、仿制、改进到消化吸收、自行设计两个阶段,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到目前为止,我国从事玉米收获机研制生产的单位有 60 多家,已开发研制出的机型有 60 多个产品。 从整体情况看,目前生产玉米联合收获机除悬挂式 (背负式 )外,大都处于样机研制或试验阶段。各种机型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到大规模投入生产应用尚需一段时间。我国生产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按收获工艺可分为两种 :摘穗 剥皮 果穗收集 茎秆粉碎还田 (或收集 );摘穗 果穗收集 茎秆粉碎还田 (或收集 )。玉米收获工艺研制的机型有牵引式、悬挂式 (背负式 )、自走式和玉米割台等四种机型。 国内可实现果穗收获、茎秆切碎一体化的技术已申报专利有很多 ,代表性的有: 立式摘穗茎杆切碎装置 ; 在普通卧式摘穗辊式收获机割台下方安装与摘穗辊平行的刀轴,在刀 轴上安装不同形式的切刀,通过动定刀配合、动动刀配合等方式实现玉米收获、秸秆粉碎一体化技术 两种技术类型 。但总体说来国内的果穗收获、茎秆切碎一体化的技术尚未成熟。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表现在基础部件研究不足,很多单位只是注重整机的研制开发,从而造成众多机型在收获工艺和机构参数上大同小异、重复制造。其次是中原工学院 2011 届毕业设计(论文) 3 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差,机器故障频繁,从而造成玉米籽粒破碎率、果穗损失率高等问题。 我国目前从事玉米联合收获机研究和制造的单位有 30 多家,约 20 个产品,分为自走式、悬挂式、牵引式和谷物联合收获 机配玉米割台等四种形式,又分单行和多行。但各厂家的产量都不大,其主要原因就是如上所提到的机具的适应性题、农民的购买力和玉米收获机的关键部件的可靠性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快对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究,以加速玉米收获机械化的进程。在自动化程度方面,由于国产玉米收获机以实用为主,主要考虑降低制造成本,对自动化要求不高,因此明显落后于国外产品。目前,在已研制的机型中还有可靠性差、效率低、对作物的不同行距适应能力不强等问题,个别机型的损失率和破碎率还有待进一步降低。 国内近期玉米收获机械仍以价格较低的悬挂式 机型为主,适应多种行距的玉米收获机具将会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迅速占领市场。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可以实现茎秆资源的回收利用,将是玉米联合收获机近期研究、开发的重点,以适应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在畜牧业发展就快的地区,这种机型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预计未来几年将会出现比较实用的畅销机型。 外玉米收获机的研制状况及趋势 外玉米收获机的研究与生产技术已经成熟,目前在美国、德国、乌克兰、俄罗斯等西方国家的玉米收获 (包括籽粒和秸秆青贮 )已基本实现了全部机械化作业 。 国外多采用一年一作的种植方式,玉米收获 时含水率低, 主要采用玉米摘穗直接脱粒的收获工艺。 如美国的 司、 司、德国的司、道依茨公司生产的玉米联合收获机,绝大部分是在小麦联合收获机上换装玉米割台,并通过调节脱粒滚筒的转速和脱粒间隙进行玉米的收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特点: 1在保证良好性能的前提下,向高效、大型、大功率、大割幅、大喂入量和高速发展 。 喂入量已由一般的 56 千克秒发展到 1012 千克秒所配发动机的功率最大到 243 千瓦,正在研发的有 276 千瓦;割台最大割幅已超过 9 米。配谷物联合收割机的玉米割台由收 割 46 行发展到收割 8 行。发动机功率为 19中原工学院 2011 届毕业设计(论文) 4 千瓦。最高作业速度超过 米小时。 2向扩大机器的通用性和提高适应性发展 。 除发展多种专用割台(大豆、玉米、向日葵、水稻或捋穗型割台)外,同一台机器还可配不同割幅的割台以适应不同作物和不同单产的需要;改进机体结构(如收割台的仿型机构、清粮室的自动调平装置等),使其更好地适应不同作物和倾斜地面;行走装置配置多种宽度的轮胎、履带,以提高工作的适应能力。 3对保持收获中低损失率、高清洁度的主要工作部件的研究更为深入新型脱粒分离装置的研究,以提高生产率,减少谷粒 损失为目标,是现代玉米联合收割机最主要的发展趋势。在传统的纹杆切流滚筒及键式逐镐器的脱粒分离装置之后,双滚筒横置的轴流式结构广为应用,继而又研制了单滚筒或双滚筒纵置的轴流式脱粒分离结构,大大提高了脱粒率。 4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产品性能更好,可靠性更高将玉米联合收割机机架、割台体加大壁厚或加强骨架,用大直径薄壁钢管作轴,纹杆进行表面硬化处理;各种联合收割机在易堵塞的部件上设置各种快速切离的安全装置,传动胶带采用新的结构和材料;切割装置都进行 8 小时以上磨合试验和升温运转试验;重要工作部件装机前的 磨合试验或试运转,严格保证体系。 5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和自动化技术,向舒适性、使用安全性、操作方便性方向发展为改善驾驶员工作条件,普遍装有现代化的密闭驾驶室以隔热、隔噪音;转动部件转速、收割机切割高度、谷物损失量、粮箱填充量、排草堵塞等配有信息显示;自控装置包括自动对行、割茬高度自动调节,自动控制车速,自动停车等;安全生产的警报输出和互锁补偿系统有故障警报、信号报警或语音报警、启动耳锁、单柄操作互锁、运输与收获互锁等功能。 6向智能化收获机发展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系统于一身的 精准农业 技术在智能化玉米收割机上的应用是当今收获机械化最新、最重要的技术发展。通过以上的比较不难发现,我国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的现状跟国外一些先进技术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的科研人员在机器的制造质量和可靠性、发展模式及如何使农艺和农机相结合等科研课题上,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原工学院 2011 届毕业设计(论文) 5 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我国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地区,随着工业燃料的发展,昔日作为农村主要燃料的秸秆成了田间焚烧污染空气的废物,而迅速发展的畜牧业又需要大量的饲料。因此研制 新型 穗茎兼收型玉米收获机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式 玉米收获机的摘穗茎秆切碎复合装置,包括摘穗棍,拉茎棍,喂入口,定刀和滚刀,其中摘穗棍和拉茎棍两两成对并设有一定间隙,其轴线在铅垂面内相互平行安置在壳体上,且每对拉茎棍位于一对摘穗棍后方,其特征在于:喂入口设置在每对拉茎棍的后方,其中心线位于每对拉茎棍的对称线上,定刀固定在喂入口末端的一侧,与其配合的滚刀安装在壳体上,其滚刀轴与拉茎棍是棍轴平行。本实用新型的摘穗棍,拉茎棍,滚刀的轴线相互平行安装,有成对的摘穗棍,拉茎棍实现摘穗和挤压输送玉米茎秆到喂入口,由定刀和滚刀配合按长度切碎玉米茎秆。 题的创新 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结构紧凑,体积小,切割功率小的立式玉米收割机的摘穗茎秆切碎复合装置。其技术方案为: 包括摘穗棍,拉茎棍,喂入口,定刀和滚刀,其中摘穗棍和拉茎棍两两成对并设有一定间隙,其轴线在铅垂面内相互平行安置在壳体上,且每对拉茎棍位于一对摘穗棍后方,其特征在于:喂入口设置在每对拉茎棍的后方,其中心线位于每对拉茎棍的对称线上,定刀固定在喂入口末端的一侧,与其配合的滚刀安装在壳体上,其滚刀轴与拉茎棍是棍轴平行。 所述的立式玉米收割机的摘穗茎秆切碎复合装置,滚刀包括圆柱形动力滚筒 ,滚刀轴,刀座和多把动刀,其中动刀滚筒安装在滚刀轴上, 滚刀轴经轴承安装在壳体上,动刀经刀座固定在动刀滚筒上并与动刀滚筒母线成一定夹角,以保证滑切和减小冲击,滚刀轴,拉茎棍轴位于壳体外的端部均设有传动装置,两者传动连接,通过改变速比即可改变茎秆切碎的长度。 中原工学院 2011 届毕业设 计(论文) 9 第二章 总体方案的设计 计的基本原理 玉米植株切割:采用往复切割器,能完成不同行距和割幅的切割,不会出现漏割,工作质量和可靠性好,标准化生产易配套。 玉米秸杆对行收拢:由于玉米种植行距差异较大,有机播、人工播和半机械化播种等多种情况,行距株距 ,甚至不成行等均不同,给玉米生产机械化作业带来困难,为保证能将玉米秸杆切割同时夹持输送,而不致将玉米植株碰倒漏收,设计了不对行收获分禾器。 玉米秸杆输送:玉米茎杆较粗而且带穗状态时重量较重,夹持机构采用链条输送,并带浮动涨紧,以适应不同直径粗细的秸杆,不漏夹滑掉和不夹断,且动力消耗少。 摘穗:玉米植株由夹持输送机构输入摘穗辊摘穗,在立式摘辊双螺旋线作用下将玉米穗摘下。 茎杆强制喂送:为达到顺利摘穗和茎杆切碎不堵塞,在摘穗后设计安装拉茎辊,以保证茎杆顺利通过并起到碾压茎杆节作用,以利茎杆切碎效果。 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自走式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主要由往复式割刀、立式摘穗装置、立式茎杆切碎装置组成的割台和灭茬装置、果穗输送装置、茎秆抛送装置、果穗箱、茎秆箱、底盘、发动机及操纵控制系统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采用往复切割器切割玉米,割断后的玉米,由夹持链夹持输送到摘穗辊,摘穗辊将果穗摘掉;果穗被摘掉后,经横向输送和纵向输送,最后进入果穗箱。玉米被摘穗后,其茎杆经摘穗辊、拉茎辊进入立式辊刀切碎器,茎杆被切碎后,经抛送器抛出,可实现青贮(抛送到青贮箱)或还田(抛送到中原工学院 2011 届毕业设 计(论文) 10 田间)。完成了上述工序后,复合旋刀式根茬破碎装 置,完成对根茬的破碎工作,并对地面进行平整。 方案一:立式割台、卧式滚刀方案(图 1),设计思路是,往复刀切断植株 夹持链夹持输送 立式摘辊摘穗 喂入辊组输送 卧式滚刀切碎并抛送茎秆。是成熟的立式摘辊技术和青贮收获机的滚刀秸秆切碎技术的组合,立式摘穗辊及夹持链成扩张形式,利于不同行距的配置。 缺点是从拉茎辊到滚刀,由三行变一束喂入滚刀,需加多对喂入导向辊,结构复杂。工作可靠性难以保证。 方案二:辊刀切断植株 卧式摘辊摘穗 螺旋输送器汇集秸秆 喂入组辊喂入 卧式滚刀将茎秆切碎抛送的设计方案(图 2),本方案 是借鉴乌克兰生产的 术。调查资料表明,技术成熟,玉米植株切断采用滚刀,转速高制造困难;各行秸秆需经螺旋输送汇集至切碎滚刀喂入辊,秸秆易错乱影响切碎长度合格率。 方案三:往复刀切断植株 夹持链夹持输送 立式摘辊摘穗 立式滚刀切碎茎秆并抛送 抛送器将切碎茎秆抛送的设计方案,如图 3,设计思路,立式割台的立式摘辊配置立式滚刀的机构属创新性设计,经查新和查询有关资料未见国内外报导,其特点立式摘穗辊拉茎棍兼作滚刀的喂入辊结构简单紧凑,问题是秸秆喂入与滚刀轴线的垂直性如何,需进性试验验证; 图 2 135200图 1 中原工学院 2011 届毕业设 计(论文) 11 优点 是秸秆在切碎后输送相对容易。 初步方案的确定:方案进行分析对比,确定方案三为实施方案。 图 3 中原工学院 2011 届毕业设 计(论文) 12 第三章 关键部件设计 立式割台主要部件包括往复式切割器、分禾拨禾器、夹持输送装置和玉米摘穗装置。 复式切割器 往复式切割能否得到良好的工作质量和切割性能,其主要参数设计至关重要,各主要参数如下: 护刃器间距:护刃器起着保护刀片和引导茎杆的作用,往复式切割器切割茎杆分两个过程,首先是被动力刀片推至护刃器间隔中产生横向弯曲;其次是随机器前进产生纵向弯曲,这都会使切割力增加,而茎杆 切割最大弯曲取决于护刃器间隔,间隔以大于 取 72 动刀片间隔:动力片间隔取决于刀片尺寸和切割速度。因此优化设计了刀片结构尺寸。达到了增加切割速度以减少切割阻力的目的。 切割速度:往复式切割器的工作质量跟切割速度与机组前进速度的速比有密切关系。经过理论计算和试验,速比在 围内时,工作质量比较理想,因此确定切割速度为 秒。 切割器功率消耗:切割器切割茎杆所需功率由三部分组成,即切割茎杆所消耗功率、割刀摩擦消耗功率和惯性消耗的功率,经过计算,切割器消耗功率为 其中: 玉米切割阻力,计算后为 摩擦阻力,计算后为 往复惯性力,取 切割速度,取 s; 切割水平分速度 ,取 m/s。 7 502中原工学院 2011 届毕业设 计(论文) 13 计算得: 持输送装置 夹持输送装置是本机的重要部分,它影响着本机的结构、复杂程度和工作可靠性。玉米植株由导禾链强制拨入夹持链,在夹持同时,切割器把玉米植株切断,被切断的植株在夹持链作用下向后输送直至喂入摘穗辊。 导禾链速度 :影响导禾链 速度的因素有导禾链前倾角 、 张角 以及机组前进速度 V,为了不使机组前进时推倒茎杆,导禾链的水平纵向分速度 大于机组前进速度 V ,即 Vc o sc o 现确定机组速度 V=秒时 , /秒,所以确定导禾链速度秒 。 夹持链速度 :应与机组前进速度 夹持链线速度低于 V,可能产生将玉米植株拔出现象。为使机组正常摘穗,夹持链上植株间距 应大于未割植株间距,不致使相邻茎杆干涉。即夹持链水平速度大于机组前进速度,即 V,过大会加剧链条磨损,一般速度之比 K= 2 以确定 s。 夹持输送所需功率 :消耗功率由链条夹持克服磨擦力,玉米茎杆垂直升高和水平输送三部分消耗功率组成。 其中: 夹持力; f 摩擦系数; Q 生产率; H 茎杆垂直升高; 链条每米重量 ; 链全长; q 每米长链条上玉米重量; K 阻力系数; l 夹持链上茎杆长度。 计算后 设计功率消耗小,达到理想效果。 米摘穗装置方案设计 玉立式摘辊,摘穗辊两轴线所在平面与垂直面成前倾 025 035 夹角, 00251中原工学院 2011 届毕业设 计(论文) 14 玉米植株由往复式割刀割断后经夹持链输送至摘穗辊,通过立式摘穗辊摘穗。植株在弧形挡禾板的作用下与摘穗辊轴线成 050 070 角。由于摘穗辊的提升作用,摘穗后的植株基本与摘辊成垂直角度并向后输送进切碎滚筒切碎。 立式摘穗装置由一对摘穗辊和其后的一对拉茎辊组成。摘穗辊表面应有足够的抓取能力,但又不致增加掉粒损失。摘穗辊的表面下端是影响抓取能力的主要因素。摘辊分上下两段,下段有螺旋凸棱高 8 距为 160 对立式摘穗辊的螺旋方向相反,并相互交错配置,起摘穗及向上输送茎杆作用,摘穗辊的螺旋凸棱相隔 90设有摘穗钩,便于摘断穗柄;上段设有轴向凸棱,使茎杆向后输送,并阻止茎杆向上输送,以防积压到顶部造成堵塞。拉茎辊断面为六棱形。 摘穗辊直径 :根据抓取茎秆而不抓取果穗两条件来确定。 根据摘辊对茎秆抓取的条件 , 如图 6, 2 所以, 22即 0f 式中, 摘辊对茎秆的抓取角, 0f 摘辊与茎杆的摩擦系数。 摘穗时摘辊不抓取果穗的条件:如图 7 gg 式中, 摘辊对果穗的抓取角, 摘辊对果穗的抓取系数, 中原工学院 2011 届毕业设 计(论文) 15 T 2 图 2 gN 如图 8: 22o o 6 图 7 图 8 中原工学院 2011 届毕业设 计(论文) 16 2111要抓取茎秆 则 2 带入上式得 摘辊不抓取果穗的条件为 2m 所以摘辊直径满足条件 22 111111式中, h 摘辊间隙, 摘辊对果穗和茎秆的抓取系数(铸铁辊),则 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得出: D=80 95 取 D=82 摘穗辊的工作长度 :摘穗辊的最小工作长度 能保证当最高结穗部位到达摘穗辊时,玉米茎在挡禾板的作用下,与摘穗辊轴线的夹角由 0增加到 90,据此 由下式计算: 2000m i n 200 般取上段长 300段为 150 200 摘穗辊转速 :一般为 s,考虑到与切碎滚刀配合,取摘穗辊顶圆线速度 s。 两摘穗辊之间的间隙 : 5 15适应玉米茎杆直径不同的碾中原工学院 2011 届毕业设 计(论文) 17 压。 功率消耗 :率消耗较小,满足整机对功率分配需要。 穗横输送器 形式的选用, 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功率消耗低且玉米尚未完全剥皮的角度考虑,采用刮板式横输送器。因倾 斜角度 0 ,故采用矮刮板(h=15 主参数的选择,按玉米果穗的外形尺寸及设计生产率 570kg/h 的要求,并设计最后一组摘穗装置与果穗升运器间的距离很小,所以取:刮板宽度 B=板实用高度 h=板速度 V=s。 生产率: 3 6 0 0 =15183kg/h( K=1),符合设计要求。 功率消耗 )(2702 取:升运高度 H=0,输送器水平投影长度 L=力系数 W=产率 9570kg/h( h), 则: 力 =原工学院 2011 届毕业设计(论文) 15 第四章 主要部件的强度校核 的设计与校核 轴是 保证升运器正常 工作的重要部件,轴连接了 链轮输送带 , 是传递扭矩的零件, 它的强度直接影响 升运器 的工作寿命, 虽然此收集装置中轴的受力较小,轴的转速也较小,但为了保证升运器的工作安全可靠性,还是要对轴进行校核。以下对本课题所设计的四个轴中受力最大的轴 果穗升运器主动轴进行计算校核。 根据前面的计算可知大链轮处的轴 径为 26链轮处的轴径为 36 大链轮 处 轴上的力 11 Q 111 1000v 工作情况系数,取 1链轮处轴上的力 2 222 1000v 工作情况系数,取 2出轴的 受力图 见图 计算支撑反力 水平面反力 (223+223+54)146 12232 11 20 2直面反力 1 20 54 1(223+223+54) 20 1 20 中原工学院 2011 届毕业设计(论文) 16 水平面( x,y)受力图 见图 垂直面( x,z)受力图 见图 画轴弯矩图 水平面弯矩图 见图 垂直面弯矩图 垂直面弯矩为 0 合成弯矩图 见图 合成弯矩 M= 22M 画轴转矩图 轴受转矩 T=10611矩图 见图 许用应力 许用应力值 用查表法得: 95=55力校正系数 = 01 =当量弯矩图 当量转矩 T=19709 T=量弯矩 在左轴径中间截面处 M = 22 )( = 22 1143113684 M =被动链轮中间截面处 M = 22 )( = 22 1143142161 M =原工学院 2011 届毕业设计(论文) 17 当量 弯矩图 见图 校核轴径 轴径 d = 31 1.0 d =14.8011 届毕业设计(论文) 20 结论: 轴承满足条件 的强度校核 在本设计装置 中键连接 都是链轮 与轴的连接。 下面对果穗升运器主动轴上链轮连接处的键进行强度校核。校核键的强度应满足下列条件: p p 其中, p 键联接的许用挤压应力 键联接的许用剪应力 键联接的挤压应力 键联接的剪应力 T 转矩 d 轴的直径 b 键的宽度 h 键的高度 l 键的工作长度 对于 ; k 键与轮毂的接触高度 于平键,2 在大链轮处,键的尺寸为: d=26mm,b=8mm,h=7=45 则 pk 26 1970922 p ; 9 7092 在小链轮处,键的尺寸为 : d=36mm,b=10mm,h=8=28 则 pk 970922 p ; 中原工学院 2011 届毕业设计(论文) 21 9 7092 结论:键的强度足够 中原工学院 2011 届毕业设计(论文) 22 结 论 作为一名机械的初学者,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深入的体会到机械设计的规范化与标准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更加巩固了我大学四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玉米收割台设计【自走式茎穗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全套含CAD图纸)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122048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