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好人思想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_第1页
老好人思想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_第2页
老好人思想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_第3页
老好人思想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_第4页
老好人思想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好人思想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老好人 ”思想与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格格不入。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好人主义盛行,有问题不指出,有过错不批评,这种庸俗作风盛行之处,往往就是党组织和领导上政治软弱、作风涣散的地方,就是党员干部中出问题多的地方。当前, “四风 ”问题树倒根存, “老好人 ”思想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有抬头之势,成为有些干部抱团取暖、官官相惜的 “庇护伞 ”。 一、 “老好人 ”的表现 何谓 “老好人 ”?孔子称其为 “德之贼 ”,认为抹杀是非、混淆善恶、不扬正气、不抵邪恶便是 “贼 ”之所在。当下,官场 “老好人 ”也不乏其人 。 1、不辩是非的 “墙头草 ”。立场不坚定,风吹两边倒,面对是非对错左右摇摆、举棋不定,宁做 “温吞水 ”、不说过头话。表现在:一是不说话。问题面前不吭声、不表态,违纪面前睁只眼、闭只眼,既不发表意见主张,又不开展批评检讨,明哲保身,听之任之。二是说好话。逢人就带三分笑,“只说好,不说坏 ”,擅长 “吹喇叭 ”,热衷 “抬轿子 ”,一味地逢迎讨好。三是好说话。不论是非对错,都是 “行行行 ”、 “好好好 ”,只点头、不摇头,处处善哉善哉。四是说胡话。不着边际、天南海北地胡说一气,顾左右而言他 ;或是先看领导怎么说、别人怎么说,然 后说几句云里雾里、无关痛痒的话 ;亦或是哪边得势就向着哪边、哪边得利就帮衬哪边。 2、不讲原则的 “和事佬 ”。信奉 “多种花,少栽刺 ”,不敢较真碰硬,不敢红脸得罪人,规则面前随意变通,制度面前任意规避。表现在:一是有纪不依。规章制度被束之高搁、置若罔闻,办起事来我行我素、刚愎自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二是执纪不严。凡事和稀泥、避重就轻,出了问题还包着、裹着、护着,能捂则捂、能盖则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三是违纪不究。对违规违纪行为容忍纵容、放任自流,高抬贵手、袒护包庇,该批评的不批评,该追 责的不追责,该惩处的不惩处。四是带头违纪。“宁让规矩破个洞,不让感情裂条缝 ”,对熟人有求必应,即使明知不对,仍照办不误。 3、不扬正气的 “伪君子 ”。讨乖卖巧,圆滑练达,一切言行力避非议,待人接物虚与委蛇、虚情假意,千方百计博取各方面的赏悦和支持。表现在:一是对上级唯唯诺诺。擅长阿谀谄媚、溜须拍马,领导提出的意见,不管是对是错,从不做任何思考,下意识的就是赔笑与高呼英明。二是对同事八面玲珑。热衷于勾肩搭背、拉拉扯扯,喜欢称兄道弟、拉帮结派,为人处事左右逢源、八面见光。三是对下属一团和气。热衷于 “维持会 ”, 搞调和主义,看似没架子和蔼可亲,实则一味地迁就忍让,以求得 “你好我好大家好 ”。四是对群众花言巧语。话说得天花乱坠、着实动听,就是不解决实际问题 ;门好进、脸好看、话好说,就是事难办。 4、不担责任的 “滑头官 ”。害怕担责、不愿作为,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做事,只想保 “位子 ”、不愿挑担子,工作挑肥拣瘦、任务上推下卸。表现在:一是靠边站。自称 “打酱油 ”,甘当旁观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绝不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二是躲猫猫。遇到问题躲,碰到矛盾推,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怕触及利益、怕引火烧身、怕招惹麻 烦。三是随大流。信奉 “羊跟大群不挨打,人随大流不挨罚 ”,非功即为安,无过便是福,气定神闲过日子,不当 “出头鸟 ”,不做 “出头椽子 ”。四是装样子。只见点头不见行动,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习惯于走过场、搞形式,雷声大雨点小。 二、 “老好人 ”的成因 “老好人 ”思想之所以在一些党员干部中蔓延兴盛,主要在于 “老好人 ”吃香,得利又得势,使很多追随者尝到了甜头。“老好人 ”思想的产生有其深层次、多方面的原因。 1、以伪善遮掩个人私利。 “老好人 ”是好人中的另类,其行为经不起阳光的暴晒,其目的就是以伪善的面孔遮掩个人利益 和欲望。他们觉得当 “老好人 ”有利于自己的 “生存 ”,为人平和随意、憨态可掬,至少不会招惹忌恨,不会受到什么批评,更不会有什么风险、受到什么处理,无形中给自己营造了 “安全的 ”、 “良好的 ”环境空间。 “老好人 ”表面上给人以宽厚诚实、与人为善的 “好人 ”印象,内心里却更期待他人的“投桃报李 ”,事实上是损原则而保情面、损公益而保私利,满脑子的私心杂念,满脑子的利益算计。由于 “老好人 ”的面孔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行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所办 “好事 ”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其行为容易被 “客观理由 ”、 “无奈之举 ”或是 “情之难却 ”等冠冕堂皇 的鲜亮外衣所掩盖,也容易为善良的人们所原谅。 2、以练达代替党性修养。有的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没有做到坚持不懈、深入持久,理想信念缺失或者动摇,因而导致精神上 “缺钙 ”,得了 “软骨病 ”,关键时刻挺不起 “腰杆 ”。有的党员干部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丢掉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特别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越来越钝化,不能积极开展思想斗争。有的党员干部成天忙于自我设计 “升迁图 ”,他们认为练达老成、圆滑世故是成熟的表现,有利于积累人脉和个人发展,因而把党性原则绑架为个人感情投机和赚取人气的工具。有的党员干部 “主人翁 ”意识缺失,把自己当成了 “打工仔 ”、 “临时过客 ”,他们认为犯不着为了集体的利益劳神费力得罪人,因而把组织上赋予的权力用来做顺水人情。 3、以媚俗迎合不良思潮。 “老好人 ”思想有一定的文化根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处世哲学总是教诲人们要明哲保身,力求中庸。一些干部坚信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堆出于岸,流必湍之 ;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因而千方百计使自己磨平棱角,温文持成。少数领导爱听歌功颂德、讨好奉承之言,喜好卑躬屈膝、千般献媚的下属,一定程度上为 “老好人 ”思想提供了发育的温床。有的干部 “怕 ”字当头,怕讲上 级的真话遭报复、怕讲同级的真话伤和气、怕讲下级的真话丢选票、怕讲自己的真话露缺点,只好昧着良心说假话,掩盖真相,圆滑处事。有的人从自身利益出发评论干部的是非短长,他们总希望别人按规章程序办事,自己则可以网开一面,因而对帮助他们实现自身利益的 “老好人 ”大加赞赏,十分欢迎。正是由于社会环境中还留存着浓烈的欢迎 “老好人 ”的氛围,“老好人 ”干部的行情才十分看好。 4、以投机钻营制度漏洞。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简单以票取人,使敢于负责、敢抓敢管的“老实人 ”进入不了视野,为八面玲珑的 “老好人 ”提供 了投机的舞台。在评先评优过程中,奖惩不分明,照顾身边人,搞暗箱操作,使 “老实人 ”没有得到应有的奖励, “老好人 ”没有得到必要的批评,一定程度上纵容了 “老好人 ”。在 “家长制 ”、“一言堂 ”等高度集权作风的影响下,其他干部只能绝对服从、唯命是从,生怕触犯 “龙颜 ”,因而唯唯诺诺,少说为佳。诸如此类问题,使得一些人认为 “老好人 ”在当下更有市场,不当 “老好人 ”则会步履维艰。加之,一些单位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干部约束激励机制不够有力,也为 “老好人 ”干部滋长提供了土壤。 三、 “老好人 ”的危害 一个单位好人主义 盛行,人人两面生光,处处一团和气,总是让 “老好人 ”占先得 “好 ”,势必造成纪律松懈、公平丧失、人心涣散,会助长歪风、滋生邪气。 1、党性原则空壳化。 “老好人 ”对错误思想和行为容忍、纵容,用 “和稀泥 ”的方式来维系所谓的团结,影响党的政策和上级指示的贯彻落实,致使违章违纪畅通无阻,使党的工作原则形同虚设,严重干扰党的执政权力运行,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掌握一定权力的 “老好人 ”,或迫于各种人情物礼,或主动客气献媚讨好,绕开党性原则,利用职务之便和手中权力为他人办所谓的 “好事 ”,其实质是公权腐败。官场 “老好人 ”越多,对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损害就越严重,党性原则就侵蚀得越厉害。一个单位人心不齐、风气不正、建设不好,往往是因为 “老好人 ”太多、好人主义盛行所致。 “老好人 ”看起来是对人 “好 ”,其实是对同志不负责任,长此以往,只会使当事人越陷越深,最终滑入无法挽回的深渊。 2、是非立场混淆化。 “老好人 ”在官场左右逢源、上下得利且得势,因而混淆了人们对是非标准的判断。唯唯诺诺,被认为是 “听话 ”;空洞表态,被认为是 “识理 ”;避重就轻,被认为是 “开明 ”;吃吃喝喝,被认为是 “重情 ”;嬉皮笑脸,被认为是“随和 ”;会来事 ,被认为是 “灵活 ”。甚至有些领导也认为这些人 “听话 ”、 “忠心 ”、 “明理 ”、 “可靠 ”,用起来顺心、放心、舒心 ;相反,那些敢于坚持原则、勇于提出不同意见的人,往往被认为 “不灵活、不听话、不可靠 ”,将其视为异已,加以提防和排斥。有的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坚持立场,在重大问题上不敢坚持原则,在真理面前不敢求真务实,使群众对这些问题的是非对错、善恶美丑也产生了混淆,正气得不到弘扬,邪气得以借机扩散蔓延。 3、德才标准模糊化。由于 “老好人 ”思想盛行,官场中奉行 “你好我好大家好 ”,使人们对干部 “德 ”的标准认识模糊。致 使那些原则面前不给情面、制度面前不搞变通的人,往往被认为太死板,甚至把好干部看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笨干部 ;而那些为人精明、处事圆滑的人,反而被认为是通情理、有本事的 “大好人 ”。久而久之,人们对干部的德才标准就会产生偏失,凭情感评价干部,而不是凭德才评价干部。随着一批又一批的 “老好人 ”进入干部队伍,甚至被委以重任,势必导致错误的用人导向,形成堕落的官场文化。 “老好人 ”干部在一些地方或单位掌握实权后,仍以 “老好人 ”的标准用干部,以 “老好人 ”的思想处理问题,上行下效,导致 “老好人 ”现象日益蔓延。 4、同志情感庸俗 化。不可否认,搞好党内团结需要有感情作基础,需要积极协调和坦诚沟通,更需要同志间心无芥蒂、开诚布公,敞开心扉、推心置腹,但不能以 “团结 ”为幌子,把坚持党性原则与维护团结对立起来。 “老好人 ”故意曲解党内团结的真正含义,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靠着精明与圆滑维系着表面化、狭隘化的团结,而内心里却各怀鬼胎、各有盘算,使高尚的革命友谊庸俗化、功利化,亵渎了同志间的高尚情感。 “老好人 ”不把主要精力用在工作上,通过人情交易、感情投机博取领导赏悦、拉拢同事支持、哄骗群众拥戴 ;把坚持党性原则的人视为异已,有意孤立疏远,分化了党内团结,使党内原本纯洁的同志关系出现隔膜,使得贤者委屈寒心,能者应得利益遭到不公平挤兑。 四、防治 “老好人 ”的对策 对 “老好人 ”干部,我们必须有十分清醒的认识,要看清他们的本质和危害。同时,也要动真碰硬,毫不留情地严肃查处那些官迷心窍的 “老好人 ”,使溜奸耍滑、损人利已的 “老好人 ”没有市场。 1、强化党性原则,让 “老好人 ”现原形。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党性原则是党员干部做人的 “脊梁骨 ”、处世的 “定盘星 ”、为官的 “基准点 ”。一要强化党性教育。使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 “老好人 ”干部的危害,当 “老好人 ”干部并不光彩也没有前途,坚决摒弃 “原则丢一边、一味求和气 ”的 “老好人 ”思想,真正做到讲真理不讲面子、讲原则不讲关系、讲党性不讲私情。二要健全组织生活。无论是普通党员还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积极开展思想斗争,认真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党的组织生活的方式方法,讲求实效性,注重思想性,达到政治上相互勉励、思想上相互提高、学习上相互促进、工作上相互理解、感情上相互融洽的效果。三要倡导担当精神。党员干部要常思岗位之责,常想尽职之策,不做无所事事的 “清闲官 ”,不做 逃避责任的 “滑头官 ”,不做碌碌无为的 “平庸官 ”,以昂扬向上的进取心、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全力以赴干好每一项工作,才能赢得组织信任和群众支持。 2、净化政治生态,让 “老好人 ”没市场。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纯正的政治生态是祛除好人主义的 “净化场 ”。一要推进民主建设。花大力气解决残存的集权专断、个人说了算的 “家长制 ”、 “一言堂 ”的领导作风,推进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发展,使党员和干部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主张。二要坚持以上率下。单位 “一把手 ”要坚持从自身做 起,有问题敢面对,有矛盾敢处理,遇歪风敢斗争,在原则问题上,多些刚正、少些圆滑,多些坚持、少些让步,以干部作风转变带动政治生态优化。三要践行 “三严三实 ”。党员干部努力营造正气充盈歪风尽扫的政治生态,就要主动净化思想、净化行为、净化环境,自觉查摆并坚决纠正 “不严不实 ”问题,大兴 “讲真话、道实情、干实事 ”之风,真正让讲原则、守规矩、干实事的老实人成为香饽饽,让拉关系、卖人情、做虚功的“老好人 ”没市场。 3、堵塞制度漏洞,让 “老好人 ”不得好。制度如渠,行为如水。渠正道则水直流,渠失范则水泛滥。防治好人主义,既 要有思想觉悟,又要靠制度保障。一要匡正干部选用导向。把选人用人的眼光更多地投向那些讲原则、说真话、做实事的 “老实人 ”,真正形成 “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 ”的用人氛围和机制。对那些私心杂念作怪、凡事只替自己着想的 “老好人 ”干部,坚决拒之门外,不让他们有任何 “生存 ”和 “发展 ”的机会与空隙。二要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强化党组织对选人用人的领导把关作用和责任,综合考虑民主推荐情况和干部一贯表现,正确分析和对待推荐票数,不简单以票取人。对敢于负责、敢抓敢管、得票可能不高的干部,党组织要敢于主持公道,形成干部不必 跑票拉票、专心工作,组织上综合考虑、关心干部成长的良好氛围。三要改进干部实绩考核。通过激励引导,激发各级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与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建立 “以贡献论英雄、以实绩论成败 ”的干部考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