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
初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
初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
初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4页
初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试题总分:145分卷面分:5分)盐城市亭湖区羽佳初中 王立国一、积累与运用(3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阔绰(chu)翡翠(fi)俯瞰(kn)气喘吁吁(x)B谍报(di)裨益(b)分外(fn)争相斗妍(yn)C雏形(ch)香醇(chn)淀粉(dng)栩栩如生(x)D米粟(s)星宿(xi)娴熟(xin)锲而不舍(qi)2、请从下列词语中找出4个错别字并订正。4分不求甚解骇人听闻穿流不息荼毒生灵循序渐近持之以恒众志成诚走头无路错别字改正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六七十岁的老人尚且这样认真地学习电脑,我们这些年轻学生呢?十六大报告指出: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的任务。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最近市工商局清查并了一批假冒伪劣商品。A况且艰苦销毁B何况艰苦烧毁C何况艰巨销毁D况且艰巨烧毁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A高尔基的海燕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诗,在世界文坛上广为传诵。B面对陈水扁之流的无耻澜言和丑恶嘴脸,一切有良知的中国人怎能不义愤填膺呢?C我们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D办公室的小王整天忙个不停,连吃饭的时间也要处理工作上的事情,真是日理万机啊!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2分A我校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B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C广泛阅读,对中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阅读面越广写文章时材料就越丰富。D我们必须随时纠正和发现学习中的缺点和错误。6、将下列诗句按一年四季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2分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怱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ABCD7、根据下列上句及出处,完成题目。10分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江山如此多娇,。(毛泽东沁园春雪)野火烧不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万事俱备,。(罗贯中三国演义)云横秦岭家何在,。(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生于忧患,。(孟子)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8、第7题中句是根据三国演义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2分9、请你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引用第7题中的某个名句写一段话,60字左右。(文笔生动的另加2分)3分10、根据提示按要求答题。4分每种职业都有自己的特性,请从下面的三种职业中任选一种,拟写23句话,既要突出其职业内涵和职业精神,又要简洁明了,隽永典雅。(字数总计不超过20个)选项护士农民环卫工人_二、综合阅读。52分(一) 13分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故不为苟得()也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所识穷乏者得我()欤2、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2分A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B呼尔而与之:呼喊你并且把东西还你。C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办法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D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得到它就活下来,得不到就会死亡。3、这篇文章的论点是“_”,但论证方法不同。第一节以“_”论证为主,第二、三节以_论证为主。3分4、第二节的事例后来引申为一个成语:_。2分5、请举古今中外“舍生取义”的“贤者”一人,并用简明的语言介绍其事迹。2分 .(二) 13分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不省人事 踹进塘里 2、此节有对范进精彩描写,其中“两手一拍”是_描写,“笑了一声”是_描写,“噫!好了!我中了!”是_描写。这里采用短句式是与范进_的心情相合拍的。4分3、选文这里用的是_手法,写范进中举惊喜发疯。2分4、文中“好了”二字的意思是_。2分5、文中范进因通过科举考试中的_而中了举人,联系全文看,范进一生追求的是什么?3分 (三)从“你几岁”说起 12分在我的母校南开大学中文系,有这样一件事:20世纪60年代初,著名学者李何林先生任系主任时,某学期迎新会上,一位福建籍新生突然问白发苍苍的李先生:“你几岁?”引得众位师生侧目而视。这个学生初到北方,不懂得在普通话以及北方话中,只有成人向孩子才这样发问。后来,这件事年年成为老师们教育新生的活教材。没想到,就在前几天,这种事竟又被我碰上了。那天,我感冒发烧到北京某大医院看急诊。接诊大夫是个20多岁的姑娘,人长得很秀气,大大的眼睛从口罩上面认真的望着你,说话是标准的北京腔普通话,一听就知道是在京城长大的,各项检查做得都很仔细,病历也写得规范,总之一切皆好。可是突然间,就听她问道:“你几岁?”我心里“格登”一下子,真替她惋惜,因为我知道她肯定是不知礼。正琢磨着是不是悄悄“教导”她一下,只听她又向下一位70多岁的老者发问了,还是“你几岁?”据这家大医院的老大夫告诉我,眼下有很多年轻人都是这样说话的,这是他们的学养和教养决定的,他们只会这样说汉语,不懂得传统的礼貌和规矩。许多人在学校时,只拼命学英语,而忽视学汉语,所以他们说英语往往比汉语还要好!有些年轻的医生,写个病历、实验报告什么的,经常是错字、别字、残句、病句而且更糟糕的,是他们对此还满不在乎。让人悲哀的是,这种现象,何止一家医院?它已渗透到许多行业,成为当前不少年轻知识分子中的一个较普遍的问题。而且,这种现象还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乃至社会风气。不少学生、老师、家长,都有重洋文轻汉语的倾向。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和文明礼仪,人们并没有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在有些人看来,反正它不是招工择业的硬指标,也不关涉考分,所以根本就没有重视的必要。这种视外语为金盆,而把母语当作破碗的现象,实在让人痛心!笔者这么说,绝不是反对学习外国文化。相反,WTO大门已进,奥运盛会在即,我国掀起全民学习外语的热潮,这是从未有过的好事,我举双手赞成。我想说的是,如果说是人类用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那么,它是以各民族的母语为基础的,它不只是“说话”,而是与各民族的生活方式、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心理方式以及生存环境等等息息相关的。汉语中有一个著名的成语叫做“学贯中西”,谁都知道这是赞扬有学问的人,这样大师级的学者在20世纪出了不少,而先“中”后“西”的排序,也正是一个绝妙的科学公理。前些年,北京市曾推出5个文明用语,用以引导和教化市民,有“您”“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当时我很不以为然,以为这太小儿科了,难道谁不在这么低的水平线以下?真想不到,如今就连一些从大学门走出来的青年知识分子,也不会说简单的礼貌用语了。1、标题从“你几岁”说起只点出了议论的由头。文章真正要“说”的是什么?(可用文章中的原话来回答)2分 2、阅读第段回答:轻视汉语学习的不良后果有哪些?3分 3、文章分析了人们轻视汉语学习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 4、试分析第段开头一句话“笔者这么说,绝不是反对学习外国文化”的作用。2分 5、你说说该如何询问老年人的年龄,如何询问别人的姓名?3分 (四)失而复得的项链 14分去鼓浪屿旅游,给母亲挑了一串珍珠项链。淡粉色的,色泽很柔和,珠子大小也均匀,虽然比不上名贵的珍珠,但已经花去了一个月的工资。母亲生日那天,我很恭敬地送给了她。中午,我们在酒店的餐厅吃饭,母亲说要去一趟洗手间,谁知一去半天都没回来。我和姐姐赶紧去找。在洗手间门口,看见母亲在跟一个年轻的女孩说:“我女儿来了,再见。”女孩微微地向母亲弯了弯腰,匆匆走了。我和姐姐都以为那女孩是母亲的学生。一直到晚上回到家里我们才知道事情的经过。母亲从洗手间出来,在镜前想梳洗一下。酒店的洗手间分两间,外面梳妆,里面是女厕。她怕肥皂水弄脏了珍珠,就摘下项链放在梳妆台的一个专门用来放小饰物的白色小瓷盘里。等到母亲洗完脸再看,小瓷盘里空着,珍珠项链不见了!母亲想了想,洗手间里只有她和那个女孩,母亲梳洗的时候她就站在母亲身边,现在那女孩正抓住洗手间玻璃门的铜把手,而且神色慌张要出去,母亲叫住了她。母亲说,我知道我不能着急,哪怕是一点儿急躁的样子,也会把那个女孩吓跑,就算我判断正确也没用。“姑娘。”“干什么?”那女孩一惊。“请你帮我个忙好吗?”“什么事?”“我有一条珍珠项链,是我的小女儿送给我的礼物。不是很昂贵,但那是她用自己的工资为我买的。刚才我洗脸怕弄脏了,随手一放就不记得放在什么地方了,人老了,记性真不好。今天是我第一次戴它。要是找不到了,我女儿可要伤心死了。因为今天是我的生日,我今天整60岁了,一家人高高兴兴地非要到这儿来给我过生日。你看,像我这样的年龄,我倒希望她们不记得我的生日才好,免得老是提醒我一天比一天老。女孩长久地看着母亲,紧张的神情开始缓解,慢慢地脸上现出一丝微笑:“您一点儿也不老,您看上去比我妈妈还要年轻,她才40岁。”她停了一下又说,“我帮您找找看吧。”“那就麻烦你了,我到里边去找找看。”母亲推开了里边那扇门。过了一会儿,母亲出来。女孩用餐巾托着那串珍珠项链说:“您看,是这串吗?”母亲接过来说:“就是它。年轻人眼睛好,真谢谢你了。”女孩连忙说:“不用,真不用。”停了一下,她又说,“我也祝您生日快乐!”就在这时,我和姐姐找来了。母亲抚摸着脖子上的珍珠项链,说:“那女孩,真不错。”“她偷了您的东西,您还谢她,您应该去叫保安。”我和姐姐叫道。“我觉得她也许不是有意要偷我的东西,”母亲说,“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1、“女孩”为什么把珍珠项链还给“母亲”?2分答:2、“母亲”凭什么认为珍珠项链可能是“女孩”拿的?2分答:_3、“母亲”为什么说“那女孩,真不错”?2分答:_4、“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句中“母亲”可能丢掉的“珍珠”指_;“女孩”可能丢掉的“珍珠”指_。4分5、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4分答:_三、作文:60分生活中处处有真情,亲人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朋友之间曾出现过的一幕幕故事,有的使你心灵颤动,泪光闪闪;有的使你铭心刻骨,永志难忘。也许,你至今仍在回味、感动、思索请你以“真情”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初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C2、穿改川近改进诚改城头改投3、C4、D5、C6、B7略8、火烧赤壁或赤壁之战9略10、略二、综合阅读(一)1、苟且取得践踏认为不值得或不愿意接受感激我的恩德2、B3、舍生取义道理举例4、嗟人之食5、略(二)1、xng chui 2、动作神情语言狂喜3、夸张4、“好了”二字里面的含义是一旦“中举”,显赫的社会地位、富足的经济生活等都到手,可以高居人上,可以享受荣华富贵。5、乡试一生追求的是“中举”,是功名利禄。(三)1、不少学生,老师,家长,都有重洋轻文的倾向,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明礼仪,人们并没有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2、有不懂得传统的礼貌和规矩“他们说英语往往比汉语还要好”经常是错字、别字、残句、病句而且更糟糕的是他们对此还满不在乎。3、在有些看来,反正它不是招工择业的硬指标,也不关涉考分,所以根本就没有重视的必要。4、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要我们辩证地认识问题上,使谁更严密。5、如:您老高寿?您贵姓?(四)1、“母亲”的理解、宽容和母女深情,使女孩深受感动,所以把项链还给了她。2、洗手间里只有她和那个女孩,母亲梳洗的时候她就站在母亲身边,现在那女孩正抓住洗手间玻璃门的铜把手,而且神色慌张要出去。3、女孩能知错就改4、母亲:珍珠项链;女孩:尊严、人格等美好的东西(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5、对犯错误的人要多一点理解和宽容(或给犯错误的人以改正的机会正确对待犯错误的人;或知错就改;等等)三、作文(略)初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C2、穿改川近改进诚改城头改投3、C4、D5、C6、B7略8、火烧赤壁或赤壁之战9略10、略二、综合阅读(一)1、苟且取得践踏认为不值得或不愿意接受感激我的恩德2、B3、舍生取义道理举例4、嗟人之食5、略(二)1、xng chui 2、动作神情语言狂喜3、夸张4、“好了”二字里面的含义是一旦“中举”,显赫的社会地位、富足的经济生活等都到手,可以高居人上,可以享受荣华富贵。5、乡试一生追求的是“中举”,是功名利禄。(三)1、不少学生,老师,家长,都有重洋轻文的倾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