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对我们以前所学知识的总结和对我们所掌握知识的一次扩展,也对我所学的各科课程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综合性复习。
主要内容:设计连接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加工2*φ13孔的工艺装备并绘制出支架零件图、毛坯图、夹具装配图,填写工艺卡片,编制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意义:本次课程设计加强了我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并在设计过程中渐渐了解本专业的专业技能知识,使我更加了解加工与设计零件的方法,同时锻炼了我分析问题的能力,让我对以后的工作方向有了较为明确的目标。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curriculum is tally up the knowledge that we learn before and to the once expanding of the knowledge that we control. It is also that we studies various curricula a thorough comprehensive review.
Main content:design Connecting seat technological process and the processing3*φ7hole craft equipment, and draws up the support detail drawing, the semifinished materials chart, the jig assembly drawing, the filling in process chart, the establishment curriculum designs the instruction booklet.
The sense of design:this Curriculum design enhanced my ability of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during the design process, I gradually understand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knowledge.It makes me know more method about processing and design parts. It exercises my ability to analyze the problem, And it also make me have a clear goal about my future work.
目 录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
1.零件的工艺分析……………………………………………1
2.零件的生产类型 ………………………………………… 2
二、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3
1.毛坯的选择 ……………………………………………… 3
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3
3.确定机械加工 …………………………………………… 3
4.确定毛坯尺寸 …………………………………………… 3
5.确定毛坯尺寸公差…………………………………………4
6.设计毛胚图…………………………………………………4
三、选择加工方法,拟定工艺路线………………………… 6
1.基面的选择…………………………………………………6
2.精基面的选择………………………………………………6
3.制定机械加工工艺线………………………………………6
四、加工设备及刀具、夹具、量具的选择………………… 9
1.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9
2.确定工序尺寸…………………………………………… 11
五、切削用量的选择(工序Ⅸ)……………………………12
1.切削用量的介绍………………………………………… 12
2.切削用量的计算………………………………………… 13
六、基本时间的确定………………………………… 13
1.工时定额………………………………………………… 13
2.基本时间的计算………………………………………… 14
七、夹具设计…………………………………………………14
1.定位方案………………………………………………… 14
2.夹紧机构………………………………………………… 14
3.夹紧力分析……………………………………………… 15
4.对刀装置………………………………………………… 16
5.夹具体…………………………………………………… 16
6.误差分析………………………………………………… 17
7.使用说明………………………………………………… 17
七、设计体会…………………………………………………18
八、参考文献…………………………………………………19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零件的工艺分析
:
.
由零件图可知,其材料为 HT200,该材料为灰铸铁,具有较高强度,耐磨性, 耐热性及减振性,适用于承受较大应力和要求耐磨零件。 连接座共有两组加工表面,他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现分述如下:
1.1加工表面:
表面包括下端面粗糙度为Ra6.3加工方法为粗车-半精车-经车,下端面粗糙度为Ra12.5加工方法为粗车半粗车,小凸台下端面粗糙度为Ra6.3加工方法为粗钻-半精钻-精钻,右Φ30通孔粗糙度为Ra25加工方法为粗钻-半精钻-精钻,2*Φ13通孔无粗糙度要求加工方法为钻通孔,然后是右端面也无粗糙度要求加工方法为粗车-半精车-精车,最后是小凸台内侧粗糙度为Ra12.5加工方法为粗车-半精车。
其具体过程如下表:
加工表面 表面粗糙度 公差/精度等级 加工方法
上端面 Ra6.3? IT8~IT10 粗车-半精车-精车
下端面 Ra12.5 IT11以下 粗车-半精车
小凸台下端面 Ra6.3 IT8~IT10 粗镗-半精镗-精镗
右Φ18通孔 Ra25 IT11以下 粗钻-半精钻-精钻
2*Φ13通孔 无 IT11以下 钻通孔
右端面 无 IT11以下 粗车-半精车-精车
小凸台内侧 Ra12.5 IT11以下 粗车-半精车
2.零件的生产类型
该零件材料为 HT200,考虑到零件在工作时要有高的耐磨性,所以选择铸铁铸造。依据设计要求 Q=5000 台/年,件/台; n=1 结合生产实际,备品率α和废品率β分别取 10%和 1%代入公式得该工件的生产纲领
N=5000 5555 件/年
二、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1.毛坯的选择
毛坯种类的选择决定与零件的实际作用,材料、形状、生产性质以及在生产中获得可能性,毛坯的制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a、型材 b、锻造 c、铸造 d、焊接 e、其他毛坯。
根据零件的材料,推荐用型材或铸件,但从经济方面着想, 如用型材中的棒料,加工余量太大,这样不仅浪费材料,而且还增加机床,刀具 及能源等消耗,而铸件具有较高的抗拉抗弯和抗扭强度,冲击韧性常用于大载荷 或冲击载荷下的工作零件。 该零件材料为 HT200,考虑到零件在工作时要有高的耐磨性,所以选择铸铁铸造。依据设计要求 Q=5000 台/年, 件/台; n=1 结合生产实际, 备品率α和 废 品率β分别取 10%和 1%代入公式得该工件的生产纲领
N=5000 5555 件/年
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
(1)求最大轮廓尺寸 根据零件图计算轮廓的尺寸,最大直径 Ф18mm,高 34mm。
(2)选择铸件公差等级 查手册铸造方法按机器造型,铸件材料按灰铸铁,得铸件公差等级为 8~12 级,取为 11 级。
(3)求铸件尺寸公差 公差带相对于基本尺寸对称分布。
(4)求机械加工余量等级 查手册铸造方法按机器造型、 铸件材料为 HT200,得机械加工余量等级 E-G 级 选择 F 级。
3.确定机械加工余量
根据铸件质量、零件表面粗糙度、形状复杂程度,根据查表5-4取铸件加工表面的单边余量为1.5mm,所以最后铸件加工表面的单边余量取2mm。
4.确定毛坯尺寸
上面查得的加工余量适用于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 Ra≥1.6 。Ra﹤1.6 的表 面,余量要适当加大。分析本零件,加工表面 Ra≥1.6 ,因此这些表面的毛坯尺寸只需将零件的 尺寸加上所查的余量即可。(由于有的表面只需粗加工,这时可取所查数据的小值) 生产类型为大批量,可采用两箱砂型铸造毛坯。由于所有孔无需铸造出来,故不需要安放型心。此外,为消除残余应力,铸造后应安排人工进行时效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