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TNM分期新解读ppt课件_第1页
肺癌的TNM分期新解读ppt课件_第2页
肺癌的TNM分期新解读ppt课件_第3页
肺癌的TNM分期新解读ppt课件_第4页
肺癌的TNM分期新解读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肺癌的TNM分期新解读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 ,IASLC;第7版) 1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5年生存率低,约15% 分类 2 影像检查方法 CT B超 MRI PET/SPECT 3 T分期 T1 T1a:2 cm T1b: 2 cm ; 3 cm T2 T2a:3 cm; 5 cm T2b:5 cm ; 7 cm T3: 7 cm 合并与原发癌同一叶的肺内结节 T4: 合并与原发癌同一肺,但不同一叶的肺内结节 不论原发癌大小,侵犯了纵膈、隆突、气管、心脏、大 血管、食管、椎体 4 T1 T1a:2 cm T1b: 2 cm ; 3 cm 肿瘤周围为肺组织或脏层胸膜包绕 局限于支气管内时,未侵犯近端叶支气管 5 T1 T1a:1.4cmT1b:2.9cm 6 T2 T2a:3 cm; 5 cm T2b:5 cm ; 7 cm 局部侵犯脏层胸膜 伴有达肺门区,但未累计整个肺的肺不张 或阻塞性肺炎 支气管内肿块:距隆突的距离大于2cm 7 T2 8 T3 7 cm 合并与原发癌同一叶的肺内结节 支气管内肿块:距离隆突小于2cm 肿瘤局部侵犯胸壁、膈面、纵膈胸膜、壁 层心包; 肺上沟瘤 伴有整个肺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 9 T3 10 T3 11 T4 合并与原发癌同一肺,但不同一叶的肺内 结节 不论原发癌大小,侵犯了纵膈、隆突、气 管、心脏、大血管、食管、椎体 12 T4 13 N分期 淋巴结分区采用IASLC分区法(2009年) 阳性淋巴结:短径大于1cm 诊断正确率有限 14 15 16 1区:锁骨上淋巴结 下颈部、锁骨上、与胸骨颈静脉切迹淋巴结,自环状软骨下缘 至锁骨胸骨柄上缘气管中线是1L与1R的分界线 17 2-4区:上纵隔淋巴结 2R:右上气管旁;自肺尖、胸骨柄上界至无名静脉足侧与气管交汇处; 包括淋巴结至气管左侧缘 2L:左上气管旁;肺尖、胸骨柄上缘至主动脉弓上缘 4R :右下气管旁;自无名静脉与气管交界区至奇静脉下界。包括淋巴结 至气管左侧缘 4L :左下气管旁,自主动脉弓上缘至左侧主肺动脉上缘 18 3A :血管前;肺尖至隆突之间,位于血管前方 3P :气管后;肺尖至隆突之间,位于食管之后椎体之前 19 5-6区:主动脉淋巴结。 5区:主动脉下淋巴结(主肺动脉窗);主动脉弓下缘至左 侧主肺动脉上缘,位于主肺动脉窗肺动脉韧带外侧 6区:主动脉旁淋巴结;位于升主动脉与主动脉弓前方与外 侧 20 7-9区:下纵隔淋巴结 7区:隆突下淋巴结;隆突以下 8区:食管旁淋巴结:右中间支气管下缘或左下主支气管上缘 至膈面 9区:肺韧带淋巴结;位于肺韧带区,左下肺静脉至膈面 21 10-14区:肺门、肺叶、肺段、亚段淋巴结;属于N1淋巴结 22 23 24 25 26 27 右下肺韧带 28 N1 阳性淋巴结位于10-14区 肺门区、叶、段、亚段淋巴结 29 N2 位于同侧的纵膈内 包括同侧的2、3、4、5、6、7、8、9 30 N3 位于对侧的纵膈、肺门区( 214 ) 包括同侧或对侧的锁骨上区(1) 31 M分期 近一半肺癌患者常发生转移 包括肺内、头颅、肝脏、肾上腺、骨 M1a:转移瘤局限于胸廓内 恶性胸膜积液;胸膜种植转移、心包转移 对侧肺内转移结节 M1b:转移瘤位于胸廓外 肝脏 头颅 肾上腺 骨骼 32 M1b 33 34 小细胞肺癌 占肺癌的15% 发展快,易淋巴结及远处转移 2/3患者在发现时已经发生血源性转移 对化疗比较敏感 临床上,小细胞肺癌常不采用TNM分期标准,但 第7版的分期标准同样适用于小细胞肺癌,但其 整体预后差于非小细胞肺癌 35 小细胞肺癌 36 小细胞肺癌 37 类癌 罕见,占肺癌的2% 具有神经类分泌功能 过去,TNM分期并不适合类癌 第七版TNM分期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 38 类癌 39 支气管肺泡癌 特殊类型的肺癌,呈片状生长模式,没有 周围间质形成以及血管侵犯 片状磨砂玻璃影;结节或肿块,内见支气 管充气征;肿块影的实变影,抗炎治疗后 无吸收-提示诊断 FDG PET 通常具有较高的假阴性 40 支气管肺泡癌 PET阴性 41 TNM分期的注意事项 淋巴结转移的途径 同侧肺门 淋巴结转移 右侧气管旁右上肺癌 主动脉下或主动脉周围左上肺癌 隆突下-中下肺癌 跳跃性转移,亦可发生,常见于腺癌 42 多中心癌 占肺癌的1-10% 一般发生于不同的 叶 同时发生,含有不 同的病理特征 43 纵膈淋巴结转移 CT及MRI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不高( 60%、77%) PET/CT有较大的意义,特别是特异度( 79%、91%) 纵膈镜活检仍是肺癌淋巴结诊断的金标准 44 胸壁及胸膜侵犯 CT判断胸膜侵犯通常较困难 肿瘤与胸膜接触并不能作为判断胸膜侵犯 的标准 可靠的指标为:胸壁内的肿块或周围骨质 的破坏 肿块与胸膜的角度、胸壁与肿块之间的脂 肪面的存在与否,对于判断胸膜侵犯意义 不大 45 胸壁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