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 教案(精选多篇)_第1页
氧化还原反应 教案(精选多篇)_第2页
氧化还原反应 教案(精选多篇)_第3页
氧化还原反应 教案(精选多篇)_第4页
氧化还原反应 教案(精选多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多篇) 我们学生基础特别差,学生学习中存在困难有: 1、不会写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 2、不会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 3、更不会算转移的电子数; 4、不会进行简单的物质的量与与转移电子数间的互算,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反思。 5、不会标“双线桥”“单线桥”。 我认为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有: 1、学生基础差,许多同学初中都没认真学,现在学,很吃力,跟不上; 2、不会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就不会判断化合价的升降了; 3、记不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不会合理标出有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4、不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我在教学中,采用的方法是: 1、先复习化合价的口诀,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反复练习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并让学生标出化合价; 2、再从最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入手,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氧化剂和还原剂,提出问题:有些不含氧的怎样判断呢?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元素的化合价是不同的,并作比较,得出化合价升降与得失电子以及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关系,再多举几例进行练习,归纳方法,启发学生编成顺口溜: 升失氧化还原剂;降得还原氧化剂,教学反思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反思。 使学生记住,每次遇到一个新方程式,就拿出来进行判断,反复练习,慢慢的有所提高。 3、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计算,就从最简单的算数教起,一步一步的教给学生,先找有变价元素的化合物,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计算出一个原子得几个,该分子中有几个该原子,共几个分子,一共多少,就像教小学生一样,慢慢地许多同学赶上来了。 总之,每节课,都要复习前面的旧知识,做好铺垫,慢慢学,慢慢提高,用得时间就会很多。氧化还原反应学习总结任丘二中 刘文芳氧化还原反应属于抽象概念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在中学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因此学生对本节教材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以后对化学的学习。该案例为我今后教学提供和给予了很大的借鉴和启示:准确适度的教学要求是成功教好本课的关键。其中,必修一模块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只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分类方法由于分类标准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知道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能够根据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是否升降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能够运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并能举例说明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与电子转移的关系。如果过度地和过早地拔高对学生的要求,则不易于学生掌握该部分的内容。此外,通过设置情境,运用启发式教学,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辨疑解难,从而更深刻地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第七章 氧化还原反应 电化学基础2kmno4+5h2o2+3h2so42mnso4+5o2+k2so4+8h2o这一氧化反应有事被错误地写作下列形式:2kmno4+h2o2+3h2so42mnso4+3o2+k2so4+4h2o从反应方程式看,两边各元素的原子数目都相等 ,电荷也是平衡的,似乎没有错误。但实验证明,酸性溶液中kmno4与h2o2反应生成的o2都来自于h2o2,而不是kmno4。所以采用观察法配平时会出现上述错误结果,即kmno4作为氧化剂将h2o2氧化为o2,同时自身又分解出o2,部分地作为还原剂。应用离子-电子法配平时则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相应的半反应为:mno4-+8h+5e- mn2+4h2oh2o2 o2+2h+2e-2-类似的情况还有酸性溶液中cr2o7与h2o2的反应为:2cr2o72-+8h2o2+16h+ = 2cr3+3o2+7h2o若写作2cr2o72-+8h2o2+16 = 4cr3+7o2+16h2o是错误的。-2-3as2s3+14clo3+18h2o=14cl+6h2aso4+9so4+24h+2-+3+3ch3oh+cr2o7+8h = 3ch2o+2cr+7h2op4+10hclo+6h2o=4h3po4+10cl-+10配平酸性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时,反应物和产物中都不能出现oh-。如果采用离子-电子法,在半反应中也不能出现oh- 。3clo-+2fe3+4oh- = 3cl-+2feo42-+5h2o2cro42-+3cn-+5h2o = 2cr3+3cno-+4oh-2-3ag2s+2cr3+7oh = 6ag+3hs+2cro4+5h2o2cri3+27cl2+64oh- = 2cro42-+32h2o+6io4-+54cl-以离子-电子半反应来配平:氧化剂的半反应为:ce4+3oh-+e- ce3还原剂的半反应为:fe64-+75oh-61e- fe3+6co32-+6no3-+36h2o 在配平还原剂的半反应中一个还原剂离子fe64-比转化为一个fe3,6个co32-,6个no3-。2-o,h的配平:6个co3,6个no3中共36个o,应有72个oh提供它们所需要的36个o,并转化为36个h2o。-一个需3个oh,则该半反应方程的左边共75个oh,方程式右边18个负电荷,左边79个负电荷,应再减去61e-,电荷才能平衡。两半反应得时电子的最小公倍数为61。最后得到:4-4+-fe6+61ce+258oh fe3+61ce3+6co32-+6no3-+36h2o由此不难看出离子-电子半反应发将一个复杂的配平问题简化了。同样,应注意配平碱性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时,反应物和产物中都不能出现h+。采用离子-电子发配平时,半反应中也不应出现h+。电池反应为:zn+fe2+ zn2+fe由于该反应不再标准状态下进行,可以应用电池反应的nernst方程式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2+2+emf =e-e=-0.4089-=0.3532vemf =emf-lg/=0.3532-lg=0.3236v应用电极反应的nernst方程可以分别计算正极和负极电极电动时,再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电池反应为:2fe2+cl2 2fe3+2cl-正极反应为:cl2+2e 2cle=e+lg/22=1.360+lg=1.342v负极反应为:fe3+e- fe2+e=e+0.0592lg/=0.769+0.0592lg=0.828emf=e-e=1.342-0.828=0.514v此电池是一个浓度差电池,其电池反应可表示为:+-1+-1ag+ag ag+agemf =e-e=0ag+ag+emf =emf-lg/=0-0.0592lg=0.0592v电池反应的反向是正极的氧化型与负极的还原型反应,生成正极的还原型 和负极的氧化型。co+cl2 co2+2cl-由附表六查得,则e=1.360v,则emf =e-e2+-e=e-emf=1.360-1.642=-0.282-p增大时,e将增大,emf将增大。从正极反应的nernst方程式或电池反应的nernst方程式都可以得到这一结果。当c=0.010moll-1时,2+2+2+e=e-lg1/= -0.282-lg=-0.341v-2+emf=e-e=1.360-=1.701v查得e=-0.445v,e=-0.125v。标准电极电势大的电对氧化型和标准电势小的电对还原型都是in+,所以它能发生歧化反应,生成in3+和in。+3+3in in+2inemf =e-e=-0.125-=0.320vlgk= zemf/0.0592=20.320/0.0592=10.811k=6.471010查得e=1.280v,e=-0.336v。可以画出铊的元素电势图ea/v:tl3+1.280tl+-0.336tl因为e能发生歧化反应:+3+3tl tl+2tlemf =e-e=-0.336-1.280=-1.616vlgk= zemf/0.0592=2/0.0592=-54.595k=2.5410-55 查得碱性溶液中溴元素有关电对的标准电极势,画出其元素电势图eb/v: -因为ee,所以br2在碱中能歧化:br2 + 2oh- bro-+br-+h2o-bro能否进一步歧化呢?由溴元素的电势图中已知的标准电极电势可以求出e和e。e=1/2=1/2=0.7665ve=1/4=1/4=0.5356v-ee,所以bro能进一步歧化为bro3和br: 3bro-bro3-+2br-由此可见,br2在碱性溶液中歧化的最稳定产物是bro3和br。从溴的元素电势图还可以求出e。e=1/5=1/5=0.5196v由ee也可以判断出br2的碱性溶液中能歧化为-bro3和br。3br2+6oh-5br-+bro3-+3h2o-emf =e-e=1.0774-0.5196=0.5578vlgk= zemf/0.0592=50.5578/0.0592=47.111k=1.301047那么,bro3-或br2能否歧化产生bro4-呢?从相关手册中查出e=0.92v,进而计算出e=0.634v,可推断bro3-可以歧化或br2可以歧化为-bro4和br。但是,实际上在碱溶液中br2只能歧化为bro3-和br-。这是由于歧化为bro4-的反应速率很慢的缘故。3+根据电池反应,hclo2是氧化剂,hclo2/hclo电对为正极;cr是还原剂,电对cr2o72-/cr3+为负极。查得e=1.673v,e=1.33v,则2-3+emf =e-e=1.673-1.33=0.34v+-1当ph=0.00时,c=1.00mollemf=emf-lg38/32 =emf-lgj 0.150=0.34-lgjlgj=6/0.0592=19.26 j=1.81019j=0.2030.801.008/0.153=1.81019c/c=3.210-10 c=3.210-10moll-125时,lgk= zemf/0.0592=60.34/0.0592=34.46k=2.91034-13+-1混合后,c=0.500moll,c=0.25moll。由于k很大,设平衡时c=xmoll-1,则各物种的平衡浓度如下:3hclo2+2cr3+4h2o 3hclo+cr2o72-+8h+平衡时c/c 0.500-3/2 x 3/2 1/2 1.0k=38/3231.08/3x2=2.91034解得x=1.110-17,即c=1.110-17moll-1;c=0.125moll-1。由于cr2o72-浓度大,cr3+浓度很小,所以溶液为橙色。正极的电极反应为:2h+2e- h2e=e-lg/2= 0-lg2=-0.0592v由于是恒定的,所以emf-emf=-0.0592ph-)0.412-0.427=-0.05924.008+0.0592phph=3.75,c2=1.810-4moll-1ha h+a-ka=/=1.810-41.0/1.0 =1.810-4此题是可以先求出e,再求出e,然后求出e, 最后求出c2及ka。这是一个非标准状态下的电池反应。查得:e=0.1539v,e=0.8519emf =e-e=0.8519v-0.1539v=0.6980vrgm=-zemf=-2964850.6980=-134.7kjmol-1lgk= zemf/0.0592=20.6980/0.0592=23.58 k=3.81023emf=emf-0.0592/2lg/=0.6980-0.0592/2lg)=0.6595 vrgm=-zemf=-2964850.6595=-127.3kjmol-1也可以应用公式rgm=rgm+rtlnj计算反应的rgm。查出e=1.360,e=0.7991v,ksp=1.810-10 反应cl2 + 2ag 2agcl可由下列两个电极反应相减得到: cl2+2ag+2e- 2agcl2ag+2e- 2ag先求出e。将下列两个电极反应组成原电池:cl2+2e- 2cl-+-cl2+2ag+ 2e 2agcl自行推导得出:-e=e+0.0592/2lg1/ =e+0.0592lg1/ksp=1.360+0.592lg1/ =1.937v电对的cl2/cl-还原型cl-生成沉淀agcl,使电极电势增大。即eeemf =e-e=1.937-0.7991=1.138vrgm=-zemf=-2964851.138=-219.6kjmol-1lgk= zemf/0.0592=21.138/0.0592=38.446 k=2.791038rgm=rgm+rtln1/=-219.6+8.314298ln1/=-213.9kjmol-1此题中电池反应也可由下列两个电极反应相减得到:cl2+2e- 2cl-2ag+ 2e- 2ag + 2cl-先求出e,然后再计算emf,rgm,k和rgm。9各电池反应分别为:tl3+2tl 3tl+两个半反应为:3)tl3+ 2e- tl+-2)tl3+ 3e- tl-3tl3+-2tl3+ 3tl+-2tl或写作:3tl3+2tl 2tl3+ 3tl+3+这就是电池反应,由此计算出来的转移电子数为6,对应的电对为tl/tl与tl3+/tl。但是,通常把方程式两边相同离子消掉,该电池反应又可写为:tl3+2tl 3tl+3+3+该电池反应所对应的电对是tl/tl与tl/tl,相应的转移电子数为2。同理,tl3+ 3e- tl-3)tl+e- tl-tl3+3tl tl +3tl+反应式对应的电对为和,转移电子数公开课说课稿氧化还原反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本次的说课内容是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七个方面进行说课。1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对于整个氧化还原反应体系,本节课的教学处于承上启下阶段,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不仅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2.学情分析从知识层面看,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主要包括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能够正确标出化学式中任意元素的化合价;能够正确表示出原子及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并且掌握了分类的思想。从能力上看,完全具备自主预习、积极思考和在相互讨论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心理分析,既然运用已有知识做铺垫,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的畏惧,轻松地在教师引导下来层层递进的推进的学习新知识。3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及高一学生的特点我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这个判断依据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掌握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认识它们既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深刻体会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树立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 1知识。4重点难点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是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认识的一次质的飞跃,是一个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过程的理解和掌握。又因为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跨度比较大,尤其学生对物质结构的知识了解不多,有关共用电子对偏移的知识比较陌生,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从电子转移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即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5.教法学法本节课我采用“问题解决法”教学,通过设计富有驱动性的、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通过概念的形成来探究科学本质,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微观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逐步将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学法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法。6.教学过程:我们在初中学过哪些基本反应类型,你能否各举一例来说明?这一问题设置的目的主要是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为下面的学习作好铺垫。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回忆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类属于哪一种反应? 学生通过观察很容易发现这一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很自然地引起一种认知矛盾,很显然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并不能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问题也油然而生:那它属于哪一种化学反应呢?我顺势提问:我们在初中还学过哪些化学类型,其分类标准是什么?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学生能够回忆出初中学过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并能举出一些典型的例子,如:co2co2,cuoh2cuh2o等。但初中学习时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介绍的,所以我接着让学生讨论:以cuoh2cuh2o为例,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学生通过讨论很容易发现还原反应与氧化反应是并存的,有得氧必有失氧,将一个反应中同时发生的两个过程人为地分割开,是不恰当的,也不能反映该类反应的本质。通过这个问题不仅深化了学生的认识,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师还可趁势引入新课,从得氧失氧角度归纳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以上问题的设置可以说是为引入新课作了坚实的铺垫,学生在这些问题的解决的过程中既复习了初中知识,又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调动起来,使得新课的学习既源于初中,又高于初中。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从得氧、失氧到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和理解,其跨度较大,学生较难接受,须架好“桥梁”让学生顺利过渡,这是突破难点所必须的。这座“桥”就是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及其变化。标出上述几个反应的各元素的化合价,观察化合价有无变化,变化有无规律?学生通过练习、观察不难发现凡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那么我们可以把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定义为氧化还原反应。至此解决知识与技能目标1。紧接着让学生分析:反应?从分析中学生可以得知尽管没有失氧和得氧的关系,但是发生了化合价的升降,因此也是氧化还原反应。由此可见,用化合价的升降来定义的氧化还原反应大大扩展了其内涵。其问题的解答完成了知识与技能目标2。氧化还原反应及其有关概念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到电子转移的过渡,是其概念的升华和对其本质的认识过程,也是教和学的关键环节,也是教学的难点。我紧接着设问: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也就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在这一过程的教学中我会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复习和加深学生对化合价本质的认识,弄清化合价的数值和正负跟原子的电子得失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把cl2和na的反应、cl2和h2的反应制成课件,把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中电子的转移加以形象化。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化微观为宏观,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想象上的难度,也顺利突破了难点。同时完成了知识与目标3。至此,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基本已顺利完成,为了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可提出问题: ,没有得氧失氧,是否是氧化还原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有什么关系?通过练习不仅巩固了新学的氧化还原反应,而且还可总结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即:化合反应和分解分应有些是氧化还原反应,有些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所有的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所有的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这样设计不仅在课的结尾加强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也让学生的头脑里形成了结构化的知识。7.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内容完成情况良好,但是课后练习时发现学生有些知识掌握的不到位,知识点会背但是不会用,可能是由于在课堂上给学生自己练习的时间较少,在以后的教学中多注意课堂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而不是教师的讲课效率。基础化学第七章 氧化还原反应习题答案1. 将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写出电极反应及电池符号:答:fe2+ + ag+电极反应:正极:ag+ + e-还原反应:负极:fe e氧化反应电池符号为: pt | fe3+ , fe2+ | ag+ | ag mno4- + 5fe2+ + 8h+电极反应:正极:mno4- + 8h+ + 5e-+ 4h2o还原反应负极:fe e氧化反应电池符号为: pt | fe3+2+ - 2+ , fe | mno4 , mn | pt 2+-2+- fe3+ + agmn2+ + 5fe3+ + 4h2o2判断下列每一组中较强的氧化剂和较强的还原剂: 答: 强氧化剂:br2,强还原剂:i-;强氧化剂:ag+,强还原剂:zn;强氧化剂:cr2o72-,强还原剂:fe2+; 强氧化剂:sn2+,强还原剂:mg。3根据标准电极电势排列下列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顺序:答:氧化剂的氧化能力:mno4- cr2o72- hg2+ fe2+ zn2+;还原剂的还原能力:sn fe ag cl。4根据值判断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2ag zn2+ zn 2ag+ 2+ -解: 0.79962+/zn) 0.7618e +- 0.7618v0.7996v1.5614ve,反应逆向进行。2fe3+ 2i-i2 2fe2+ 3+/ fe2+) 0.7712/i-) 0.5355e +- 0.771v0.5355v0.2355v e 0,反应正向进行。5有一含br、i的混合液,选择一种氧化剂只氧化i为i2,而不氧化br,问应选择fecl3还是k2cr2o7?解:1.065, 2/i-)0.5355, 3+/fe2+)0.771, 2o72/cr3+)1.232因 , ,cr2o72既能氧化br又能氧化i,故k2cr2o7不能选用。而2/br-) 2/i-),fe3+不能氧化br但能氧化i,故应选择fecl3作氧化剂。6在标准状态下,由下列电对组成电池。试确定正、负极,写出电池符号、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式,并求出电池的电动势。 cu2+ / cu+和fe3+ / fe2+2+/ cu+) 0.1533+/ fe2+) 0.771e +- 0.771v0.153v0.618v 电极反应式:正极:fe3+ e-负极:cu+ e-电池反应:fe3+ cu+电池符号:pt | cu2+ , cu+ | fe2+, fe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