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乾陵导游词_第1页
咸阳乾陵导游词_第2页
咸阳乾陵导游词_第3页
咸阳乾陵导游词_第4页
咸阳乾陵导游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咸阳乾陵导游词咸阳乾陵导游词 引导语:咸阳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帝武则天的合 葬墓陵,墓因山为陵,气势雄伟壮观。以下是咸阳乾陵导 游词三篇,仅供参考。 【第 1 篇】咸阳乾陵导游词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的合葬陵。因处于长 安西北方、八卦的乾位而称乾陵。 乾陵位于乾县城北门外 6 公里的梁山上。乾陵建于 684 年,是唐十八陵中保存比较完整的陵墓之一。陵园原有内、 外两重城墙。内城东西长 1450 米、南北长 1582 米,厚度 为 24 米。四面各有一门(东为青龙门、西叫白虎门、南称 朱雀门、北是玄武门),现在各门附近的村庄仍以门名称之。 乾陵的地面设施遗留至今的主要是陵墓石刻,这些石 刻大都 集中在朱雀门外。据金石萃编记载:宋金时共 有 13 段 题字,但多被风雨剥蚀,唯金代太宗天会十三年 (公元 1135 年)用女真文字刻写、旁有汉字翻译的“即君行 记”保存较为完整。女真文字现已绝迹,因而此碑保存的 女真文字便成为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极其珍贵的 资料。 两通石碑北边,原有 61 番酋石像。现存 60 尊,是武 侧天为纪念参加高宗葬礼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臣下令 雕刻的。石像身穿紧袖衣,腰束宽带,足蹬皮靴,身背刻 有国名,官职及姓名。明代刘伯温作诗道:“番王俨待立 层层,天马排空势欲腾。 ”郭沫若也曾咏诗曰:“岿然没字 碑犹在,六十王宾立露天。 ”就是对石刻雄姿的描写。 乾陵形制雄伟,建筑也很牢固,据新唐书严善思 传载:“乾陵玄、石门,冶金固隙”非常坚固。据勘查, 墓道长米,宽米,全用石条填砌。从墓道口到墓门共 39 层 石条,每层间都有铁栓固定,井用白铁水灌注。这些情况 与文献记载吻合。 乾陵不仅外现宏伟,修建坚固,内藏也十分丰富。李 治生前酷 爱书法,广为搜集,临终遗嘱把他所收藏的书字 埋在墓内,李治和 武则天均处于盛唐时期,且据勘查,乾 陵虽经 1000 多年,却未被盗 过。由上可以想见,乾陵内 部的文物一定十分丰富,极其珍贵。 乾陵的范围很广,除山陵外,还包括县城东北一带 17 座陪葬 墓在内,这些陪葬墓有太子、公主和大臣的坟墓。 这些墓的封土堆 基本保存完好,个别墓前陈列着一些石刻。 乾陵是盛唐历史文物的集中代表。解放后党和政府曾 多次拨 款重修,1961 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之后,重点发掘了乾陵的一些陪葬墓,出土大批文物, 供中外游客参观、游览。 【第 2 篇】咸阳乾陵导游词 亲爱的各位游客,大家上午好! 千像寺位於天津市蓟县盘山风景名胜区的盘山园陵东, 属乾隆行宫“静寄山庄” 。为行宫外八景之一,天津市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唐刻千佛像、千像寺遗址、辽代盘 山千像佑唐寺创建讲堂碑等。 千像寺又名叫“佑唐寺” ,始建於唐开元年间,唐末毁 於兵火。辽初重修,建有佛殿、僧堂、库厨。佛殿分三层, 前殿供弥勒佛;中殿供南海圣佛;後殿为清代所建藏经阁, 供玄奘法师像,像两旁有六个红木巨箱,内装经卷。藏经 阁两边有配殿,西供药王,东供真武。乾隆十年奉敕重修, 正殿悬乾隆书额“雨花福地” 。 寺周围的巨石岩壁上,有线刻佛像三百馀尊,大小不 一,高米,宽米,佛座高米,莲座宽 1 米。佛像分立式、 趺座两大类,有的三四尊一组,有的一尊独占一石。佛像 面颊丰腴,仪态端庄,头戴宝冠,褒衣博带,背托佛光, 脚踩仰俯莲花,浅条流畅,颇具唐代艺术风格。 千像寺院中的盘山千像佑唐寺创建讲堂碑 ,系辽圣 宗耶律隆绪统和五年(987 年)所立。高三米,宽一米。碑额 四角雕饰蟠螭,线条流畅,形象生动。碑正面铭文一千六 百馀字,系蓟州军事判官李仲宣撰,燕台愍忠寺僧德麟书。 书法刚劲俊秀,是难得的艺术珍品,被誉为“京东第一碑” 。 碑文中记述了辽代蓟州和盘山的开发情兄,及该寺的 创建经过。碑中称蓟门“地方千里,藉冠百城,红稻青粳, 实渔盐之沃壤,襟河控狱,当旆戟之奥区。 ”为研究盘山地 区的历史、地理、物产等,提供了史料。又记载了千像寺 得名的来由:“自昔相传有尊者挈杖远至,求植足之所。僧 室东北隅,岩下有澄泉,恍惚之间见千僧洗钵,瞬间而泯, 因此构精舍宴坐矣。厥後,於溪谷涧石之面,刻千佛之像, 而以显其殊胜也。 ”碑的侧面为辽重熙十五年(1046 年)补刻 的一段文字,是千像、妙香两寺因土地问题发生争讼後, 共同立下的疆界记录。 此碑西面,有盘山古刹佑唐寺重铭碑与之并立, 为明嘉靖十五年(1536 年)孟夏,松溟德庵撰书。在藏经殿 前,尚存倾圮的重修千像寺藏经殿碑 。 【第 3 篇】咸阳乾陵导游词 各位游客,当我们从西安出发,沿渭河和任河向西旅 行时,会有一个感觉,就是无论是渭河北岸的咸阳原上, 还是在渭北高原的丘陵和山峰间,随时都可以看到高大雄 伟的帝王陵。这八百里秦川的帝王州里有 18 座唐代的帝王 陵。 经过 1 个多小时的车程,也就是穿过陕西西部的小县 城乾县时,我们还会发现有座巧妙地利用自然山峰设置陵 寝、门阙、城墙,表现帝王至尊地位的陵墓,这就是唐朝 第三代皇帝李治和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 墓乾陵。 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 6 公里的梁山上,是 陕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之一。 乾陵是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 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里面埋葬着唐王 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乾陵修建于公元 684 年,经过 23 年的时间,工程才基 本完工。气势雄伟壮观。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 勘探表 明:内城总面积 240 万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 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 在南门外有为高 宗皇帝和武则天歌功颂德的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二 通以及参加高宗葬礼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友好国家使臣的石 刻像六十一尊。 乾陵本是唐高宗李治的陵墓,陵号乾陵。实际上是一 帝、一后的合葬墓。自郭沫若以来,现代人认为这是二帝 合葬墓,但这并不符合古代(包括唐朝人)的观点。因为神 龙政变之后,武则天被迫将大唐江山归还给李氏皇族。为 了死后能有栖身之所,武则天自己宣布废去自己的帝号, 请求她的儿子(唐中宗李显)将自己以唐高宗皇后的身份附 葬于唐高宗的乾陵。唐中宗答应了母亲的这个请求。所以 在礼制上乾陵仍然属于一帝、一后的合葬墓。 乾陵特别引人注目的就是朱雀门外的神道东西两侧, 分布着两组石人群像,整齐恭敬地排列于陵前。西侧 32 尊, 东侧 29 尊,共 61 尊。这些石人残像高在米至米之间,大 小和真人差不多,人们习惯上把这些石像称之为“蕃像” 、 “宾王像” ,也称“六十一蕃臣像” 。 这些与真人大小相仿的石人,穿着打扮各不相同,有 袍服束腰的,也有翻领紫袖的。但他们都双双并立,两手 前拱,姿态极为谦恭,仿佛在这里列队恭迎皇帝的到来。 在朱雀门外的司马道东侧,耸立着闻名于世的武则天无字 碑。武则天精心设计并树立的这块无字碑,在整个乾陵陵 园的石雕中,不仅因处于显著位置而引人注目,而且以其 精湛的雕刻艺术,独特的丰姿韵味,以及种种富于传奇色 彩的传说故事而倍受青睐,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