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季氏将伐颛臾》同步训练 苏教版必修4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季氏将伐颛臾》同步训练 苏教版必修4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季氏将伐颛臾》同步训练 苏教版必修4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季氏将伐颛臾》同步训练 苏教版必修4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一、基础考查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Ln) 颛臾(y) 邦域(bn) 沸反盈天(fi) B木椟(d) 萧墙(xio) 相夫子(xin) 韬光养晦(hu) C分崩(bn) 出于柙(xi) 冉有(Rn) 群山万壑(h) D社稷(j) 虎兕(s) 纨绔(k) 敛气屏声(bn) 解析:选 B。 “相”应读 xi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就:担任 B则将焉用彼相矣 相:辅助 C既来之,则安之 安:使安定 D和无寡,安无倾 倾:倾覆 解析:选 B。相:名词,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龟玉毁于椟中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B吾恐季孙之忧 则修文德以来之 C无乃尔是过与 今由与求也 D则修文德以来之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王 解析:选 A。 “于”都是介词,在。B 项,结构助词,的;代词,指代“远人” 。C 项,句末 语气词;介词,和。D 项,连词,表目的;介词,把。 4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危而不持,颠而不扶,_? (2)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 (3)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_。 答案:(1)则将焉用彼相矣 (2)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 (3)而在萧墙之内也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 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 “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路请出,孔子止之。子 张、子石请行,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遂行,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地狭以泄, 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战。君不如伐吴。夫吴, 城高以厚,地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重器精兵尽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 伐也。 ”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而以教常,何也? ”子贡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今君忧在内。吾闻君三封而三不成 者,大臣有不听者也。今君破鲁以广齐,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而君之功不与焉, 2 则交日疏于主。是君上骄主心,下恣群臣,求以成大事,难矣。夫上骄则恣,臣骄则争, 是君上与主有 ,下与大臣交争也。如此,则君之立于齐危矣。故曰不如伐吴。伐吴不胜, 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 ”田常曰: “善。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子贡曰:“君按兵无伐, 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 ”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注】 高、国、鲍、晏:齐国握有实权的卿大夫。不与:不在其中。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坚以新,士选以饱 选:挑选,这里是强壮、强大的意思。 B吾闻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封:封赏,这里是“受封赏”的意思。 C君上骄主心,下恣群臣恣:放纵,这里是“使放纵”的意思。 D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过:过错,这里是“犯过错”的意思。 解析:选 D。过:责备,非难。 6下列句子中,属于子贡劝说田常“不要攻打鲁国”的理由的一项是( ) 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 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 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 今君破鲁以广齐,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 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 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 A B C D 解析:选 B。是孔子希望弟子制止田常伐鲁的理由;是子贡劝说田常伐吴的好处; 是子贡跟田常请求出使吴国。 7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田常想要作乱,但忌惮高、国、鲍、晏等握有实权的卿大夫,就带兵去讨伐鲁国,名为 伐鲁,实为取得军队的控制权。 B当鲁国即将遭受齐国进攻之时,孔子的三言两语,就表现出他为保卫祖国,号召、激励 弟子为国排忧解难的动人形象。 C子贡的说辞,指陈利害,纵横捭阖,道理奇特而切中要害,充分展现了子贡口齿伶俐、 巧于辞令、胸有韬略和擅长游说的才能。 D田常之所以改变主意,同意攻打吴国,是因为吴国比鲁国强大,攻打强大的国家,他作 乱的阴谋才容易实现,他自己才会真正受益。 解析:选 A。A 项, “实为取得军队的控制权” ,于文中无依据。 8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 译文:_ _ (2)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 译文:_ _ 答案:(1)鲁国,是我们祖先的坟墓所处的地方,是我们的祖国,国家如此危难,你们为什 么不采取行动呢? 3 (2)就算这样,我的军队已经向鲁国进发了,再调转去攻打吴国,大臣们怀疑我,怎么办? 参考译文: 田常打算在齐国造反,忌惮高固、国佐、鲍叔牙、晏婴四大家族的势力,所以调动他们的 军队打算讨伐鲁国。孔子听说后,对他的弟子说:“鲁国,是我们祖先的坟墓所处的地方, 是我们的祖国,国家如此危难,你们为什么不采取行动呢?”子路请求出使齐国,孔子阻 止了他。子张、子石也请求前去,孔子没有答应。子贡请求前去,孔子准许了。 子贡于是出发,到了齐国,对田常说:“你讨伐鲁国是错误的。鲁国,是很难讨伐的国家, 它城墙又薄又矮,它的土地又小又洼,它的国君愚蠢不施仁政,它的大臣虚伪而且没有用 处,它的军民又都讨厌战争,因此不能和它作战。您不如去讨伐吴国。吴国,城墙又高又 厚,土地又广又深,兵甲又硬又新,士兵们强壮而军粮充足,精良的武器和士兵都在吴国, 又派贤明的大夫防守,因此容易讨伐。 ”田常勃然大怒说:“你说的困难的,是别人认为容 易的;你说的容易的,是别人认为困难的。你告诉我这些话,为什么?”子贡说:“我听 说,国内有忧患的就攻打强国,国外有忧患的就去攻打弱国。如今您的忧虑在国内。我又 听说您有三次受封的机会都没有成功,是因为有大臣不拥护你。如今您打败鲁国来扩大齐 国的国土,通过战争取胜来凌驾国君,通过打败鲁国来赢得大臣们的尊重,但是您的战功 起不了作用,而且会更加被国君疏远。因此你对上凌驾国君,对下放纵群臣,再求成大事, 太难了。君主骄横就会胁迫下臣,下臣骄纵就威胁君主,因此你是对上和国君有隔阂,对 下和大臣有争斗。这样,您在齐国立足就很危险了。所以说不如讨伐吴国。讨伐吴国取得 不了胜利,士兵在国外战死,大臣在内部空虚,因此你在上就没有了强大的大臣作为政敌, 在下就没有士兵百姓的反对,孤立国君控制齐国的就只有您了。 ”田常说:“很好。就算这 样,我的军队已经向鲁国进发了,再调转去攻打吴国,大臣们怀疑我,怎么办?”子贡说: “您先按兵不动,不要对鲁国开战,请让我去出使吴国,劝说吴王救援鲁国并讨伐齐国, 您因此带兵和吴国交战。 ”田常答应了,让子贡出使南方的吴国,去见吴王。 子贡一挺身而出,就使鲁国得以保全,使齐国产生内乱,使吴国被打败,使晋国强大、越 国称霸。 三、语言表达 9.为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为各国 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在世界 上有需求、有条件的若干国家建设以开展汉语教学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孔子学院” ,并在中 国北京设立“孔子学院总部” 。右图是孔子学院标识,请从构形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要求: 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答: _ _ _ _ 解析:读准图案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鸽子和地球容易辨识, 而两者组合起来构成“汉”字就难以把握,这就要联系题 中信息“汉语教学” ,先入为主,再读图案。 答案:标识采用了昂首高飞的和平鸽和地球两种图案的组 合,同时两个图案又构成一个变体的“汉”字。整个图案包含了“全球、语言、和平、崛 起”四层寓意,充分体现了孔子学院的办学理念。 10高一年级将举办“读论语 ,谈交友”读书交流会,拟向参会者赠送纪念书签。请写 一则赠言,用以印制书签。要求:紧扣活动主题;必须原创;语言表达简明、得体; 4 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