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4 过节与观灯学案 长春版1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4 过节与观灯学案 长春版1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4 过节与观灯学案 长春版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7 7过节与观灯学案过节与观灯学案 学习目标 1、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知识与技能:学习对我们熟悉的传统文化生活、民族习俗的观察感悟。 3、过程与方法:自主预习、小组交流、教师指导、课堂展示,反馈巩固。 学习重点和难点 1、梳理文章思路,体会作者的写法,感悟民俗文化的魅力。 2、仔细阅读文章,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导入 一个又一个节日伴着我们走过一年又一年,让我们时时感到生活的美好与甜蜜,那浓浓的厚厚 的节日气氛常常萦绕在我们的身边,令人回味、向往。 一、了解作者。 沈从文(19021988),苗族。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 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沈从文是作 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二、时代背景: 该文选自过节和观灯。过节和观灯写于 1963 年,发表于人民文学,原文由三篇 小文章组成,分别是端午给我的特别印象、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灯节的灯。课文所 选部分来自第二篇。此文写作背景大可研究。1948 年,郭沫若发表斥反动文艺,把沈从文定 性为“桃红色”作家,沈从文的作品尽被销毁,不行于世。沈从文压力很大,内心紧张,他甚至想 用保险片自杀-割脖子上的血管。他确实觉得创作不好写了,难得很,就借一个机会转到文物这一 行,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在馆里鉴定、收藏文物,当展览会的解说员。 三、朗读课文,标注、解释下列词语。 玉虬 偕逝 汴梁 鳌山 豆鼓 褪色 驭天 精巧绝伦 奢侈华美、 学习过程 四、细读课文第一部分 1、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对于我国的历史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与节庆密切相关的生活?作者这样安排材料说明了什么? 2 3、“近年来我的记忆力日益衰退,可是四十多年前在一条延长千里沅水和五个支流一些大城 小镇过的端阳节,由于乡情风俗热烈活泼,将近半个世纪,种种景象在记忆中还明朗清楚,不褪色, 不走样。”这里运用了怎样的写法? 4、作者列举历代古画,考证丰富,对于表现其对端午节的印象有什么作用? 5 “端午”给作者的“特别印象”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细读文章第二部分 1、灯市是怎样产生的?这一部分的第 1 段有着怎样的作用? 2、在文章第 2 段中,古人所记载描述的灯市情景给了你难忘的印象?请说说难忘的理由。 3、作者在写家乡的灯的时候,哪里最能表现当年他对观灯生活的钟爱?体会一下这样写的好 处。 小结 本文是一篇回忆乡情民众的极富情趣的散文,详细描述了端午节和元宵节的盛况,为我们展开 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民众画卷。课后请同学们找来作者其他的相关文章,仔细体会一下作者贴近生 活行文的创作风格。 3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四1 这些节日影响到衣食住行各方面,丰富人民生活的内容,扩大历史文化的面貌,也加深 了民族团结的感情。 2. :作者从饮食、娱乐、穿着等方面描写了节庆密切相关的生活,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 了文化气息。 3. 对比手法。突出了是因为思念自己的故居,而对当地的风俗习惯记忆尤深。当初在那个地 方所经历的美好而快乐的时光更是令作者难以忘怀。 4. 通过描写各个朝代不同的文化艺术品,说明了端午节流传至今,一直深深融入的中华民族 里。也说明 龙舟 有着深远的意义。 5. 赛龙船及给人们带来的兴奋和欢乐,用“闹龙舟“题材的艺术品、生活用品等。 五1. 观灯成为一种制度,实起始于唐初,发展于两宋,来源则出于汉代燃灯祀太乙。 “灯市” 得名并扩大作用,也是从宋代起始。 作用:照应题目,引出下文对灯市的描写。 2. 宋代灯市计五天,由十五到十九。事先必搭一座高达数丈的“鳌山灯棚” ,上面布置各种灯 彩,燃灯数万盏。封建皇帝到这一天,照例坐了一顶敞轿,由几个亲信太监抬着,倒退行进,名 叫“鹁鸽旋” ,便于四面看人观灯。又或叫几个游人上前,打发一点酒食,旧戏中常用的“金杯赐 酒”即由之而来。 过节很热闹,很有欢乐的气氛、 3. 追随队伍城厢内外各处走去,和大伙在炮仗焰火中消磨。玩灯的不仅要气力,还得要勇敢, 为表示英雄无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