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14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长春版1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14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长春版1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14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长春版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4.14.送东阳马生序送东阳马生序 教学目标 1、了解实词“嗜、趋、俟、穷、被、臭、遗、馁、书”和虚词“以”等,了解名词用作状语、 名词作动词等词类活用现象,了解宾语前置句、省略句、固定句等句式现象。 2、理解文章的内容层次和正反对比的手法。 3、学习作者刻苦求学、自励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 文章的内容层次和作者刻苦求学、自大励奋进的精神。 教学难点 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金华)人。早年家境贫寒,因能刻苦自学, 终以文名称世。元末被举荐为翰林院编修,固辞不就。隐居山中,潜心著述。明初应聘到应天(今 南京)任江南儒学提举,后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一,参与明初礼制重建,受到明达祖朱元璋 的器重。后因事牵扯连贬谪四处茂州,客死茂州。作品有宋学士全集。 二、简介序 序是古文的一种文体,送别时賹之言明序。古人送别时,往往以诗相赠,有时还给这些诗写上 一篇序,以介绍有关情况。唐初以后,单独写的临别赠言的文章也叫序,内容多是勉励、劝慰兼抒 发自己胸臆,或对某事发表自己的见解叫赠序。本文就是的名士宋濂写给同乡晚辈的一篇赠序。 三、我国古代文化中刻苦求学的故事 囊萤映雪:囊萤,以囊盛萤。晋书东胤传:“(胤)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 囊盛数十萤以照书,以认继日焉。”尚友录卷四:“孙康,晋京北人,性敏好学,家无油,于 冬月尝映雪读书。” 悬梁刺股: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 六址三引汉书:“孙花色品种字文宝,发学,晨夕不休。乃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后为当时大儒。” 凿壁偷光:又作穿壁引光。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 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画荻教子:宋史欧阳修传:“(修)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获画 地学书。 四、教读新课 (一)教读 12 自然段 1、掌握重点词句 2 (1)余幼时即嗜学。嗜:喜欢。 (2)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致:得到。假:借。 (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游:交往。趋:跑。 (4)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俟:等到。 (5)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被:披。腰:腰戴。 2、内容理解 我求学时的有哪些不利因素,我是如何克服的,取得的效果如何? 明确:(1)致书之难 因为家中贫寒,没有钱买书。解决的办法是向藏书人家借,亲自抄写,并且从不超过约定的期 限,艰守信用。在抄书过程中,天寒地冻,砚池中的水结成冰,手指都不能伸直,但我依然不敢懈 怠。所以,因为我讲信用,所以大家乐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有机会博览群书。 (2)从师之劳 所居之处地名人硕师和他交往,学习中遇到的难题难以得到解答。解决的办法是跑至百里外求 师,且对待老师的态度是毕恭毕敬,对老师要察颜观色,等到他休息好了,还要等到他怒气消了, 心平气和了,才敢去请教。所以最终结果是“卒获有所闻”。 (3)奔走之苦 奔走的路途遥远,季节又是寒冬腊月,路又崎岖不平,还有大风大雪,走到目的地后,手和脚 被冻裂了而全然不知,四肢都冻僵了,要旅店的人用热水温棉袄覆盖才能暖过来。 (4)生活之艰 比较点 我 同舍生 吃 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日多食,有鲜肥滋味之享。 穿 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感受 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二)教读 34 自然段 1、掌握重点词句 (1)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2)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3)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2、内容讨论 (1)太学生和我年幼时的求学相比,有哪些优越之处? 明确:比较点 我 太学生 3 吃 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廪稍之供 穿 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 岁有裘葛之遗 住 寓逆旅主人 坐大厦之下诵诗书 行 行深山巨谷中 无奔走之劳 师 未尝稍降辞色 未有问而不告 书 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结论:其业有不精者,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2)本文最后一段表明了写作原因及目的,写作原因及目的是什么? 明确:原因大约有两点:一是马生得到同辈的赞赏,是位“善学者”;二是同乡之谊。目的是 勉励马生更加刻苦学习。 (3)本文最突出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明确: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对比论证,作者在对比中突出了自己的观点。例如在生活上, 吃的方面,“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与“廪稍之供”对比;穿的方面,“缊袍敝衣”与 “裘葛之遗”对比;在学习上,读书方面,“行深山巨谷中”与“坐大厦之下诵诗书”对比;老师 方面,“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未尝稍降辞 色”与“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 有问而不告”对比;书本方面,“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与“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对比。 五、励志名言 1、一个有决心的人终将找到他的路。英国谚语。 2、苦难对于人生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个万丈深渊。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